吉大 闹静一体的憩息地

来源 :珠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大位于珠海市城区东南,明朝时期叫吉岭村,相传当时村中有个打鱼人晚归时为了祈求路上平安,便在灯笼纸上写着“大吉”二字,当地人戏称他为“吉大人”,慢慢地连村子都变成“吉大人村”,后来就简称为“吉大”。
  当汽车驶入景山路,就意味着来到了吉大的核心地段之一。一条景山路,串联起吉大游人如织的景点与温馨详和的社区,既有繁荣商圈,也有宁静公园。


  景山路的特区回忆
  对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居住在吉大的阿玖来说,景山路是她回家的必经之路。每一天的清晨与傍晚,她隔着车窗望着飞掠而过的建筑,九洲城、石景山大酒店,她不仅听说着这里的故事,也眼望着这里的变化。
  在景山路上,吉大九洲城可以说是最为显眼的建筑。吉大九洲城建于1983年,以故宫午门五凤楼为原型,糅合明清宫殿建筑和岭南地域特点,气势恢宏的城楼饰以黄色琉璃瓦面,绿色重脊,重檐庑殿顶,城内依势错落着多座仿古建筑,亭台水榭,连以走廊,形成一处悠闲雅逸、诗情画意的花园。景观之外,九洲城还饱蕴丰厚人文,它不仅是珠海博物馆旧馆,而且也是珠海重大庆典集会场所,曾举办珠海经济特区建立十周年庆祝大会与香港回归庆祝活动。
  在九洲城旁,坐落着一栋欧式风格的白色建筑,如今虽显冷清,但是许多和阿玖一样在珠海定居已久的人仍然记得它。这栋建筑是石景山大酒店,它的前身是石景山旅游中心,始建于1979年,是全国第一家集旅游、饮食、购物等为一体的中外合作酒店,在1996年11月,原建筑改建为欧陆风格的石景山大酒店。石景山大酒店承担了1999年澳门回归大典与澳门特区成立会场等服务工作,是珠海改革开放以来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载体。
  九洲城的另一边是一片高端住宅与商业服务区,这里原是另一处重要建筑——珠海宾馆。珠海賓馆于1982年12月10日开业,1984年,邓小平在珠海宾馆欣然题词:“珠海经济特区好”,这不仅是对珠海经济特区的肯定,更是对整个改革开放的肯定,而珠海宾馆成为这段历史见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无论对是久住珠海的老住民,还是对外来的特区建设者们来说,在珠海宾馆“饮早茶”是一件十分时髦的事情。
  景山路见证了珠海城市建设一日千里的发展。1984年,珠海经济特区刚成立不久,吉大这个区域还是一片乡村田野,除了刚落成的珠海宾馆和石景山旅游中心外,珠海几乎没有其他像样的建筑物,甚至连景山路都还未修建。几年后,景山路已经由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演变成为珠海市区最繁忙的主要交通干道之一。三十余载时光匆匆而去,但不变的是吉大的车水马龙与欣欣向荣。
  老社区中的放学路
  道路记录着城市的历史,同时也承载着个体的回忆与情感。阿玖一家曾经搬家,但是依然没有离开吉大的范围,她笑着说是家人已经熟悉了吉大的生活环境,所以不想离开。
  越过九洲城,来到景山路的南半段,这一片多为吉大的居民社区。在公交车的行驶路线中,九洲城的下一站叫做“吉大”,再往前走不远,就是曾经的吉大旧村,也就是最早的吉岭村。如今吉大旧村前是一个自发形成的临时市场,生意兴隆,周围的居民都在这里买菜。它的对面是吉大新村,虽说是“新村”,但也已是建成几十年的社区,阿玖的母校景园小学就在其中。重归故地,昔日的母校安谧宁静,校园多了几栋眼生的新楼,不过当初上课的那一栋仍在,她所在的三楼教室,正好可以俯视到配电房的屋顶,阿玖指着昔日的教室,教室拉着窗帘,隐约飘来老师上课的声音。“当时有一只母猫住在配电房楼顶,我们全班看着它生下了一窝小猫。”
  小学时,为了和家住在更远的同学多走一段路,阿玖会陪着同学绕路而行,他们在景山路小花园流连,又走进隔壁小区里的儿童活动区玩耍,“以前这个小区里的滑滑梯是大象的鼻子。”每个放学的下午,他们在吉大里穿行,熟悉这片他们生长的社区。故地重游,儿时伙伴居住的地方搬入了新的住客,白沙河上搭起了集装箱商业街区,这片居民社区既保留着记忆中的熟悉与温馨,同时也在润物无声地不断向新、向前。
  一路之隔的闹与静
  除了放学路外,阿玖有一条常走的散步路线。吉大的道路名称中,冠“景”字的居多,在景山路后,有一条景乐路与一条景园路。从家出发,有时阿玖会选择更为僻静的景园路,有时会选择坐落着医院和书城的景乐路,但无论选择哪条路,都会拐上吉大路,而吉大路与景山路之间,是一片繁荣商圈——国贸海天城、珠海百货、珠海免税商场。


  吉大商圈是珠海有名的购物中心,每日人流如潮,络绎不绝。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原有的吉大商圈已是珠海建市前三十年中地标式的存在,堪称珠海的“王府井”“南京路”,许多人在珠海免税商场第一次购买进口巧克力、第一次认识国际顶级品牌服饰,连印有“珠海免税”的购物袋,都一度成为“身份品质的象征”。如今吉大商圈仍商铺林立,景山路两端,既有九洲城的古朴庄重,也有商城的时髦繁荣,交相辉映,流光溢彩。
  与这片繁华商城一路之隔,却是一片开阔宁静的绿茵,这也是阿玖散步的目的地——海滨公园。海滨公园北侧是石景山,南侧为香炉湾,林荫夹道,环境幽静,山景、海景浑然一体。周末时,海滨公园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儿童欢快地拽着风筝在草坪上跑过,而大人们铺开一方布,坐在绿地上,任由轻柔的海风拂面,带走疲惫。此时骤雨刚过,透过几株高树的间隙,空旷草坪上停歇的鸟儿正发出清脆的啁啾,公园内的人工湖无波无澜,水面如镜,湖面上是一对惬意划船的青年男女,岸边走着握着渔网兜的孩童。沿着行人道往公园内走,不多时便能看到大海,面前的草坪、沙滩、大海与天空,构成一幅开阔丰满的画面,而不远处细沙如缎,渔女捧珠,是珠海最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之一。
  在离开海滨公园时,阿玖突然望着前面不远处的停车场说:“以前这里都是树,我记得有一天清晨经过时,雾气在树叶之间弥漫,非常好看。”在阿玖的心中,它以一幅美的画面,刻印下了对这方土地的情感。随着城市阳台的建成、情侣路沿线景观带的不断完善,吉大还会有更多“闹中取静”的美,乘着晨光与海风,飘入人们的心底。

其他文献
2019年10月,因为工作变动,陈伟良告别在自己在澳门的岗位,来到街坊总会广东办事处横琴综合服务中心办公。同年11月8日,横琴新区引进的澳街坊总会横琴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这是澳门社团在内地开设的第一间社会服务中心,成为琴澳两地民生领域合作,共建两地民心相通,提高两地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事件。  如今5个月过去,陈伟良作为第一批到横琴常驻办公的澳门社工,他与同事们已经在位于小横琴社区的服务中心为
期刊
春日横琴,花木葱茏、艳阳高照。走进位于小横琴社区的澳门街坊总会广东办事处横琴综合服务中心,一间间宽敞明亮的活动室里,传出阵阵欢声笑语,热闹一片。自2019年11月揭牌启用以来,这里已经成为不少横琴居民的日常“打卡点”。  这是澳门社团在内地开设的第一个社会服务中心,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服务领域的深度合作示范项目。“该中心有13名澳门街坊总会的资深员工常驻服务,并直接引入澳门社工人才、服务项目和服务
期刊
2020年4月14日,气温毫无征兆地就已经上升到了20度,舒适的温度不仅让植物萌发新芽,也把充足的阳光带回视野之中。位于横琴新区中东部的横琴口岸,一片忙碌景象。  在距离横琴口岸直线步行距离800多米的横琴总部大厦,我们见到了参与横琴口岸建设的珠海大横琴口岸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彤。他拿来了两幅关于横琴口岸的规划图,“看这个图,你们会有更直观的了解。”  张彤与横琴口岸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99年。“
期刊
2009年成立的大横琴集团与横琴新区同年诞生,是《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的“两层机构、一站式服务”管理模式中的开发运营公司。与时代共进与城市共生。打开横琴新区发展进程的历史画卷,大横琴集团一直扮演着“城市运营商+产业发展商”的角色。  以匠心之作见证城市发展  作为横琴开发的“主力军”,从成立之日起,大横琴集团就肩负起开发横琴、建设横琴的历史使命,全面承担起横琴新区基础设施开发及城市建设的任务
期刊
东风渐暖,春光明媚。  从横琴总部大厦的高处眺望,一侧是璀璨精巧的澳门氹仔,一侧是蓬勃发展的珠海横琴。最近处,只隔着187米的十字门水道。  横琴新区因澳门而兴,开发横琴是党中央的重要决策,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亲自启动、亲自定调的国家战略。  2015年,横琴迎来了又一次国家战略与历史机遇“垂青”。这一年的4月23日,作为广东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横琴自贸试验片区挂牌成立。  5年来,创新引
期刊
开发横琴的初心是促进澳门产业多元化发展,相对于国内其他自贸试验区,横琴制度创新的成果必须体现在是否能够助力澳门,也就是说,围绕着横琴自贸区的改革试验不单纯是横琴自己的事情,而是横琴与澳门共同的事情,需要携手面对深度合作,才能攻克需要破解的难题。  区域之间的深度合作,从根本说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如何在“一国两制”的格局下,打通两种文化背景下人们心中的壁垒,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让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有
期刊
“一个警察,一盏红绿灯,一条马路。”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曾流行一句谜语,谜底便是当年的珠海,1979年11月11日,珠海市第一盏路口信号灯在香洲凤凰路榕树头路口安装启用。从“一条马路”发展成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老香洲印刻着珠海的过去,也与珠海共同生长。百年香洲埠  香洲成为珠海的老城区,可追溯到1904年。当时清政府颁行“新政”,鼓励华侨实业家回国投资,当时爱国华人华侨及港澳同胞投资100多万
期刊
20世纪初,清政府颁行“新政”,鼓励华侨实业家回国投资,并开新埠于香山场与九洲洋之间,定名“香洲商埠”。珠海主城区“香洲”之名发端于此,珠海作为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城市建设亦追溯于此,而这里也是无数人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  老猫曾写道:“故乡是气场。”的确,老香洲就有这么一种气场,让人离开后忍不住想念,吸引着归去的心。尤其到外地上学后,时常怀念曾经的旧时光,每每放假返珠便抽空去看看外婆位于老香洲的
期刊
繁华香洲 一览无余  凤凰路是珠海市香洲区一条贯穿南北的城市主干道。全路分北、南两段,南起海滨北路,北接梅华路交界。凤凰路是老香洲最为繁华的一条道路,路旁商铺林立,不仅有经营多年的香洲百货,还有扬名广场与扬名广场二期这类商业综合体。与商城一路之隔是珠海烈士陵园,它为纪念1925年4月26日晚“香洲兵变”遇难烈士27人而建,1979年珠海建市后,又大规模修葺烈士墓,并辟为风景旅游区,1984年被公布
期刊
珠江口西南部,地处珠江注入南海之处,珠海因此得名。  在历史上,珠海市大部分地区自南宋起至民国时期属中山县(原名香山县)辖地。1953年4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从中山、东莞、宝安划出一部分沿海地区及100多个岛屿,划归珠海县。据珠海政府网站资料显示:“1979年3月5日,珠海县改为珠海市。同年11月定为省辖市。1984年8月,珠海市设立市辖区——香洲区。1988年4月5日,珠海经济特区面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