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孝感建设了中华孝文化产业园,在新形势下,要大力推进中华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的融合,大力发展中华孝文化产业,推进中华孝文化产业园转型升级,建设中华孝文化的新形态,推进中华孝文化的现代化、大众化、科学化,在全国打响中华孝文化的品牌,提升孝感的硬实力与软实力,推进孝文化的现代化、大众化、科学化。
【关键词】孝文化;文化产业;老龄产业;创意产业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二十四孝”中,就有三大孝子董永、黄香、孟宗出自孝感。孝感是中华孝文化中一块具有坐标性质的热土,孝感被国内外朋友誉为“中华孝都”。孝文化是中国文化向人际与社会历史横向延伸的根据和出发点。[1]在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孝感注重中华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建设中华孝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了中华孝文化产业园;在新形势下,要大力推进中华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的融合,大力发展中华孝文化产业,推进中华孝文化产业园转型升级,建设中华孝文化的新形态,推进中华孝文化的现代化、大众化、科学化,在全国打响中华孝文化的品牌,提升孝感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一、观念先行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中华孝文化能有今天的态势,离不开孝感的贡献。要发挥研究成果作用,用孝文化的研究成果指导实践,有责任、有义务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融合中设计孝文化现代化的路径。[2]面对的全国各地弘扬孝文化百舸争流的局面,孝感必需解放思想,在发展孝文化产业的理念上实现六个转变。第一是由公众意愿到政府意志、资本意图、公众意愿、专家意见的深度融合的转变。孝感应从孝文化的研究阶段,向孝文化的产学研用转变,凝神聚力,汇聚多方力量,形成发展孝文化产业的合力。第二是由立足资源到创意引领的转变。整合孝文化资源,加大孝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力度,以创意来引领孝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第三是由单一开发到构建孝文化产业链的转变。改变“淬片”化的产业项目发展现状,树立“长线”理念,系统设计,立体开发,形成孝文化产业链。第四是由说孝感到游孝感、养老在孝感、消费在孝感的转变。要研究、培育、开发孝文化的“吃”(养生)、“住”(养老)、“行”(健身)、“游”(感知)、“购”(市场)、“娱”(体验)六要素,打造孝文化产业的新形态,是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第五是“孝创互转”的理论突破。中华孝文化以及孝道教育,可以成为创新创业文化的“母体”,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实体,可以反哺中华孝文化以及中华孝文化实践,推进中华孝文化与时俱进,实现中华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的有机融合。第六是由被市民认可到经市场验定的转变。要从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转变,注重考察孝文化发展的绩效纬度变化趋势,适应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建设孝文化的产业高地。
二、孝道胜景
一是依托三河连通建设孝道观光带。在槐荫公园二期、三期建设以及老澴河改造中,凸显孝文化元素;河的两岸适当地段,可展示孝文化浮雕。湖北省先后开展了“十大敬老好儿女”的评选、感动荆楚十大敬老楷模评选,孝感开展“十大孝子”、“十大敬老小天师”评选等,为孝老爱亲楷模的脱颖而出创造了平台。[3]在槐荫公园,建设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塑像、中国当代全国道德模范(孝老爱亲)塑像;建设董永(纪念)馆;可尝试把孝文化与佛文化结合起来,在澴河之畔树立董永雕像。建设孝文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建设孝文化旅游圈。整合孝感地区旅游资源、孝文化资源,打造孝文化旅游圈。在云梦建设黄香纪念馆,创造条件争取把楚王城的开发提上议事日程;大力建设黄香文化产业园。在孝昌建设孟宗纪念馆;在汉川建设善书博物馆。在应城汤池、天紫湖、双峰山等景区增建孝文化设施和景点,提升老龄服务功能。实现孝文化与旅游景点的融合,一线串珠,门票互通。三是重建文昌阁。做好文昌阁重建的论证和规划工作,启动文昌阁重建的相关准备工作,发挥民智,利用民力,建设好孝感的人文标志性工程。四是建设孝文化博物馆。建设孝文化(通史)博物馆;把文昌阁重建与孝文化博物馆及其配套工程建设统筹考虑,发挥综合效应。展示名人文化;深入发掘孝感籍历史文化名人的资源;建立熊赐履研究所,筹建汤文选艺术馆。五是建设楚剧博物馆和楚剧院。
三、创意产业
一是以中华孝道创业园为重点提升中华孝文化产业园的品质。建设中国第一个孝文化产业园区——中华孝道创业园,大力推进中华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的融合,实现“孝创互转”;大力发展孝文化领域的动漫、影视、出版传媒、演艺、旅游等产业。二是建设中华孝文化学院。在孝感建设全国首家“中华孝文化学院”,加强孝文化研究,建设孝文化教学资源包,大力开展孝道教育,推进孝文化领域的产学研用。三是建设中华公益创业孵化基地。在当今时代,孝文化是立德育人的重要资源,是生成公益创业文化的“土壤”和“母体”。要大力推进中华孝文化与创新创业精神的融合,进一步整合相关创业资源。[4]推进孝文化与慈善文化、公益文化、志愿服务文化的融合,以中华孝道创业园、武汉城市圈志愿者联盟、武汉城市圈创业学院为依托,政校行企合作,共建中华公益创业孵化基地。四是推进孝文化与媒体的融合。在媒体开办孝文化栏目,打造孝文化领域的电视节目、广播电台、网站、时尚期刊品牌。
四、养老产业
一是建设养老基地。建立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基地;在天紫湖建设中华敬老园;在临空经济区建设国际养老基地,把孝感建设成养老的乐园。二是发展老龄产业。举办全国老龄用品设计大赛;大力发展老龄产业特别是老龄科技产业,培育老龄产业链。三是推进养生产业。开展老龄科学研究,培育养生项目,打造老龄养生产业链条。四是建立会展平台。建设孝文化的会展设施,培育孝文化产业市场。举办全国老龄用品博览会(交易会),争取孝感成为全国老龄用品博览会(交易会)的永久会址。
五、投资融资
一是组建孝文化产业集团。设立专班,广纳贤才,建立国内第一个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孝文化产业集团。二是成立孝文化发展基金会。搭建融资平台,多元合作,建立孝文化的“资金池”。三是建立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的合作桥梁。打通债券、信托、基金、产权交易、公司上市等一系列融资渠道,形成宽口径、多元化的产融对接平台,为孝文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四是组建孝文化产业担保、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和文化产业小额贷款公司等企业投融资实体,助推孝文化产业。五是培育市场主体。孝感市与湖北省孝文化研究会、中华孝文化学院、要加大文化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培育市场主体,培育孝文化市场,加大产业开发力度,硬件与软件齐抓,再现与新建并举,整合与创新同行,使中华孝文化元素充分显现,使中华孝文化形态集约展现。[5](作者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孝文化;文化产业;老龄产业;创意产业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二十四孝”中,就有三大孝子董永、黄香、孟宗出自孝感。孝感是中华孝文化中一块具有坐标性质的热土,孝感被国内外朋友誉为“中华孝都”。孝文化是中国文化向人际与社会历史横向延伸的根据和出发点。[1]在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孝感注重中华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建设中华孝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了中华孝文化产业园;在新形势下,要大力推进中华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的融合,大力发展中华孝文化产业,推进中华孝文化产业园转型升级,建设中华孝文化的新形态,推进中华孝文化的现代化、大众化、科学化,在全国打响中华孝文化的品牌,提升孝感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一、观念先行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中华孝文化能有今天的态势,离不开孝感的贡献。要发挥研究成果作用,用孝文化的研究成果指导实践,有责任、有义务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融合中设计孝文化现代化的路径。[2]面对的全国各地弘扬孝文化百舸争流的局面,孝感必需解放思想,在发展孝文化产业的理念上实现六个转变。第一是由公众意愿到政府意志、资本意图、公众意愿、专家意见的深度融合的转变。孝感应从孝文化的研究阶段,向孝文化的产学研用转变,凝神聚力,汇聚多方力量,形成发展孝文化产业的合力。第二是由立足资源到创意引领的转变。整合孝文化资源,加大孝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力度,以创意来引领孝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第三是由单一开发到构建孝文化产业链的转变。改变“淬片”化的产业项目发展现状,树立“长线”理念,系统设计,立体开发,形成孝文化产业链。第四是由说孝感到游孝感、养老在孝感、消费在孝感的转变。要研究、培育、开发孝文化的“吃”(养生)、“住”(养老)、“行”(健身)、“游”(感知)、“购”(市场)、“娱”(体验)六要素,打造孝文化产业的新形态,是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第五是“孝创互转”的理论突破。中华孝文化以及孝道教育,可以成为创新创业文化的“母体”,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实体,可以反哺中华孝文化以及中华孝文化实践,推进中华孝文化与时俱进,实现中华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的有机融合。第六是由被市民认可到经市场验定的转变。要从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转变,注重考察孝文化发展的绩效纬度变化趋势,适应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建设孝文化的产业高地。
二、孝道胜景
一是依托三河连通建设孝道观光带。在槐荫公园二期、三期建设以及老澴河改造中,凸显孝文化元素;河的两岸适当地段,可展示孝文化浮雕。湖北省先后开展了“十大敬老好儿女”的评选、感动荆楚十大敬老楷模评选,孝感开展“十大孝子”、“十大敬老小天师”评选等,为孝老爱亲楷模的脱颖而出创造了平台。[3]在槐荫公园,建设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塑像、中国当代全国道德模范(孝老爱亲)塑像;建设董永(纪念)馆;可尝试把孝文化与佛文化结合起来,在澴河之畔树立董永雕像。建设孝文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建设孝文化旅游圈。整合孝感地区旅游资源、孝文化资源,打造孝文化旅游圈。在云梦建设黄香纪念馆,创造条件争取把楚王城的开发提上议事日程;大力建设黄香文化产业园。在孝昌建设孟宗纪念馆;在汉川建设善书博物馆。在应城汤池、天紫湖、双峰山等景区增建孝文化设施和景点,提升老龄服务功能。实现孝文化与旅游景点的融合,一线串珠,门票互通。三是重建文昌阁。做好文昌阁重建的论证和规划工作,启动文昌阁重建的相关准备工作,发挥民智,利用民力,建设好孝感的人文标志性工程。四是建设孝文化博物馆。建设孝文化(通史)博物馆;把文昌阁重建与孝文化博物馆及其配套工程建设统筹考虑,发挥综合效应。展示名人文化;深入发掘孝感籍历史文化名人的资源;建立熊赐履研究所,筹建汤文选艺术馆。五是建设楚剧博物馆和楚剧院。
三、创意产业
一是以中华孝道创业园为重点提升中华孝文化产业园的品质。建设中国第一个孝文化产业园区——中华孝道创业园,大力推进中华孝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的融合,实现“孝创互转”;大力发展孝文化领域的动漫、影视、出版传媒、演艺、旅游等产业。二是建设中华孝文化学院。在孝感建设全国首家“中华孝文化学院”,加强孝文化研究,建设孝文化教学资源包,大力开展孝道教育,推进孝文化领域的产学研用。三是建设中华公益创业孵化基地。在当今时代,孝文化是立德育人的重要资源,是生成公益创业文化的“土壤”和“母体”。要大力推进中华孝文化与创新创业精神的融合,进一步整合相关创业资源。[4]推进孝文化与慈善文化、公益文化、志愿服务文化的融合,以中华孝道创业园、武汉城市圈志愿者联盟、武汉城市圈创业学院为依托,政校行企合作,共建中华公益创业孵化基地。四是推进孝文化与媒体的融合。在媒体开办孝文化栏目,打造孝文化领域的电视节目、广播电台、网站、时尚期刊品牌。
四、养老产业
一是建设养老基地。建立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基地;在天紫湖建设中华敬老园;在临空经济区建设国际养老基地,把孝感建设成养老的乐园。二是发展老龄产业。举办全国老龄用品设计大赛;大力发展老龄产业特别是老龄科技产业,培育老龄产业链。三是推进养生产业。开展老龄科学研究,培育养生项目,打造老龄养生产业链条。四是建立会展平台。建设孝文化的会展设施,培育孝文化产业市场。举办全国老龄用品博览会(交易会),争取孝感成为全国老龄用品博览会(交易会)的永久会址。
五、投资融资
一是组建孝文化产业集团。设立专班,广纳贤才,建立国内第一个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孝文化产业集团。二是成立孝文化发展基金会。搭建融资平台,多元合作,建立孝文化的“资金池”。三是建立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的合作桥梁。打通债券、信托、基金、产权交易、公司上市等一系列融资渠道,形成宽口径、多元化的产融对接平台,为孝文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四是组建孝文化产业担保、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和文化产业小额贷款公司等企业投融资实体,助推孝文化产业。五是培育市场主体。孝感市与湖北省孝文化研究会、中华孝文化学院、要加大文化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培育市场主体,培育孝文化市场,加大产业开发力度,硬件与软件齐抓,再现与新建并举,整合与创新同行,使中华孝文化元素充分显现,使中华孝文化形态集约展现。[5](作者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