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拉山是天山山脉的一个支系,此行我们要去的霍拉村,就位于焉耆县七个星乡西缘,原是一个隐在深山里闭塞的小村庄。
应“自游者大本营”驴友的呼唤,酝酿了几日,我和阿兰一拍手:周末去霍拉山野游。
于是,呼朋喝友,一帮14人,周六早上向霍拉山进发。借了林哥的越野吉普车,宝宝这大孩子竟然驾轻就熟,稳稳当当地驾驭了这头桀骜不驯的“野驴”,一路向山野驶去,我的担心倒成了多余。
霍拉山是天山山脉的一个支系,此行我们要去的霍拉村,就位于焉耆县七个星乡西缘,原是一个隐在深山里闭塞的小村庄,村里也只几十户人家,都是维吾尔族和蒙古族。霍拉山是一个蛮荒之地,因山势雄伟陡峭、怪石嶙峋而出名。山中有3条谷叫得尤为响亮:小泉沟、大泉沟、果子沟,都是驴友们的“赐名”。大、小泉沟因泉得名,清泉甘洌,灌木丛生,奇石林立。而果子沟里生长着许多的野果树,是早年有人栽植了,因自然条件恶劣,又弃置荒山,便有了“果子沟”的称谓。沟里长年水流不断,景色宜人,成为驴友们喜爱的一条徒步线路。
如今,霍拉山已变成了景区,“霍拉山风景区”的大牌就挂在国道路口。
中午一时,我们来到果子沟,将车停在沟口。我们一行人带了干粮等食物,几位还背起登山包,执意要负重徒步。此时日当正午,山中酷热难当,我们一列行军队艰难行走在谷沟的乱石滩上,顶着烈日,穿荆棘,涉河水,真的是一种考验呢。
行走了约1个多小时,便来到一片野果林。大家来了兴致,欢呼着跑去。几株苹果树上结满了绿油油的苹果,沉甸甸地压在枝头。地上也落满了熟透了的果子,一种甜丝丝的气息沁人心脾。大家迫不及待地卸下背包,摘果子吃。
酸甜可口的野苹果是今日徒步行程中最美好的奖赏,我们大啖果子宴,边吃边捡起地上的果子打仗。刁嘴的宇洁和宝宝,爬到树上,挑最红最美的熟苹果吃。老驴王剑峰毫不顾忌地坐在地上,就手捡起果子就往嘴里送。原来是昨夜宿醉,今日无精神。我笑他:“可怜的人,醉了酒,只沦落得在地上捡果子吃啊?”他也不恼,自顾捡了果子在衣角上擦擦,送进口中大嚼。
吃够了苹果,背包里又塞了些,这才继续我们的行程,一路走过去,零散生着不少的果树。果子沟里的野树虽无人施肥修剪,浇水看管,但生在野地里的杏树、桑树、苹果树应季而开花结果,决不因被人类弃置而懈怠而忘记它的使命。熟透后落地的果子又化为养料归于根下,使来年的果子结得更繁密而丰硕。这条沟里还遍布生长着野蔷薇、野枸杞及一些叫不出名的野果子,争相盛放着它们旺盛的生命力。
今天是立秋以来最热的一天,秋老虎发威,山谷里的气温达到了40℃,徒步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每个人都气喘如牛,挥汗如雨。10余公里的路程对于这帮驴子们来说不算什么,走完全程,也只用了四五个小时。
我们选了小泉沟作为营地,一片树林,草地平整,一条细细的泉水涓涓流淌,真是一块安营扎寨的风水宝地呵。
小小团队发挥出超强的协作精神,营地上空炊烟袅袅,支锅掌勺的、洗菜切肉的、支帐扎篷的、打柴取水的、端盆递碗的……奏响一支和谐而欢快的锅碗瓢盆交响曲。
一顶10人大帐篷拔地而起,被当做我们的户外宴会厅;色彩艳丽的几顶小帐篷坐落林间,那一个个小小的空间对户外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彭大侠才购置了户外装备,此行就是为了展示和试用,他兴冲冲地唱着歌儿支帐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老景视察了一遍每个帐篷,最后相中了宝宝绿色的蛙帐,提出要和宝宝“混帐”;“小山东”吴渤没带帐篷,便热情地相帮着大家支帐,期望谁晚上邀他“混帐”。
今晚掌勺的是王剑峰,这位某乡里的父母官到了野外,就像个开心的大孩子,说话是妙语连珠,时常逗得大家捧腹。因个子高,他是跪在炉火旁为大家炒好了几大盘菜。每个人的感动都溢于言表,纷纷踱步到他面前表达了“敬意”。这位不时地拉起衣角抹一把额头的汗,憨态可掬地笑着,应着大家友善的戏谑。
当黄昏的余热快要散去时,我们的晚餐也要开始了。铺开偌大的餐布,大家围成一圈席地而坐。在这里不必讲究用餐礼仪和吃相,尽情地享用丰盛的晚餐。
在户外“腐败”,酒自然是不可少的,酒点燃了大家的激情,快乐更为纯粹和热烈,融在这样的氛围里,能喝的不能喝的,都向酒司令大呼要酒,用酒来表达和释放自我。一排7瓶“土泥烧”眼看着一个个倒下,我已是醉得最深……
不知如何人的帐,到了半夜,热醒了,帐篷里闷热不堪,我脱了袜子,便出了帐篷。黑暗的林间,寂静的夜色,只从各个帐篷里传来熟睡的人们香甜的呼吸。宝宝也怕热,拉了张防潮垫躺在外面。我也过去,阿兰也出来了,我们3人躺在星光稠密的林间,聊天、唱歌……这样的夜晚,这样从一场宿醉中醒来,想起一段往事,一个人,心中结满浓浓的忧伤,便一遍遍地唱着一首歌《把你思念》:“我唱着忧郁的歌,把你思念……心已随着歌声,飞到了你的身边……梦中醒来,把你思念……”
应“自游者大本营”驴友的呼唤,酝酿了几日,我和阿兰一拍手:周末去霍拉山野游。
于是,呼朋喝友,一帮14人,周六早上向霍拉山进发。借了林哥的越野吉普车,宝宝这大孩子竟然驾轻就熟,稳稳当当地驾驭了这头桀骜不驯的“野驴”,一路向山野驶去,我的担心倒成了多余。
霍拉山是天山山脉的一个支系,此行我们要去的霍拉村,就位于焉耆县七个星乡西缘,原是一个隐在深山里闭塞的小村庄,村里也只几十户人家,都是维吾尔族和蒙古族。霍拉山是一个蛮荒之地,因山势雄伟陡峭、怪石嶙峋而出名。山中有3条谷叫得尤为响亮:小泉沟、大泉沟、果子沟,都是驴友们的“赐名”。大、小泉沟因泉得名,清泉甘洌,灌木丛生,奇石林立。而果子沟里生长着许多的野果树,是早年有人栽植了,因自然条件恶劣,又弃置荒山,便有了“果子沟”的称谓。沟里长年水流不断,景色宜人,成为驴友们喜爱的一条徒步线路。
如今,霍拉山已变成了景区,“霍拉山风景区”的大牌就挂在国道路口。
中午一时,我们来到果子沟,将车停在沟口。我们一行人带了干粮等食物,几位还背起登山包,执意要负重徒步。此时日当正午,山中酷热难当,我们一列行军队艰难行走在谷沟的乱石滩上,顶着烈日,穿荆棘,涉河水,真的是一种考验呢。
行走了约1个多小时,便来到一片野果林。大家来了兴致,欢呼着跑去。几株苹果树上结满了绿油油的苹果,沉甸甸地压在枝头。地上也落满了熟透了的果子,一种甜丝丝的气息沁人心脾。大家迫不及待地卸下背包,摘果子吃。
酸甜可口的野苹果是今日徒步行程中最美好的奖赏,我们大啖果子宴,边吃边捡起地上的果子打仗。刁嘴的宇洁和宝宝,爬到树上,挑最红最美的熟苹果吃。老驴王剑峰毫不顾忌地坐在地上,就手捡起果子就往嘴里送。原来是昨夜宿醉,今日无精神。我笑他:“可怜的人,醉了酒,只沦落得在地上捡果子吃啊?”他也不恼,自顾捡了果子在衣角上擦擦,送进口中大嚼。
吃够了苹果,背包里又塞了些,这才继续我们的行程,一路走过去,零散生着不少的果树。果子沟里的野树虽无人施肥修剪,浇水看管,但生在野地里的杏树、桑树、苹果树应季而开花结果,决不因被人类弃置而懈怠而忘记它的使命。熟透后落地的果子又化为养料归于根下,使来年的果子结得更繁密而丰硕。这条沟里还遍布生长着野蔷薇、野枸杞及一些叫不出名的野果子,争相盛放着它们旺盛的生命力。
今天是立秋以来最热的一天,秋老虎发威,山谷里的气温达到了40℃,徒步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每个人都气喘如牛,挥汗如雨。10余公里的路程对于这帮驴子们来说不算什么,走完全程,也只用了四五个小时。
我们选了小泉沟作为营地,一片树林,草地平整,一条细细的泉水涓涓流淌,真是一块安营扎寨的风水宝地呵。
小小团队发挥出超强的协作精神,营地上空炊烟袅袅,支锅掌勺的、洗菜切肉的、支帐扎篷的、打柴取水的、端盆递碗的……奏响一支和谐而欢快的锅碗瓢盆交响曲。
一顶10人大帐篷拔地而起,被当做我们的户外宴会厅;色彩艳丽的几顶小帐篷坐落林间,那一个个小小的空间对户外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彭大侠才购置了户外装备,此行就是为了展示和试用,他兴冲冲地唱着歌儿支帐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老景视察了一遍每个帐篷,最后相中了宝宝绿色的蛙帐,提出要和宝宝“混帐”;“小山东”吴渤没带帐篷,便热情地相帮着大家支帐,期望谁晚上邀他“混帐”。
今晚掌勺的是王剑峰,这位某乡里的父母官到了野外,就像个开心的大孩子,说话是妙语连珠,时常逗得大家捧腹。因个子高,他是跪在炉火旁为大家炒好了几大盘菜。每个人的感动都溢于言表,纷纷踱步到他面前表达了“敬意”。这位不时地拉起衣角抹一把额头的汗,憨态可掬地笑着,应着大家友善的戏谑。
当黄昏的余热快要散去时,我们的晚餐也要开始了。铺开偌大的餐布,大家围成一圈席地而坐。在这里不必讲究用餐礼仪和吃相,尽情地享用丰盛的晚餐。
在户外“腐败”,酒自然是不可少的,酒点燃了大家的激情,快乐更为纯粹和热烈,融在这样的氛围里,能喝的不能喝的,都向酒司令大呼要酒,用酒来表达和释放自我。一排7瓶“土泥烧”眼看着一个个倒下,我已是醉得最深……
不知如何人的帐,到了半夜,热醒了,帐篷里闷热不堪,我脱了袜子,便出了帐篷。黑暗的林间,寂静的夜色,只从各个帐篷里传来熟睡的人们香甜的呼吸。宝宝也怕热,拉了张防潮垫躺在外面。我也过去,阿兰也出来了,我们3人躺在星光稠密的林间,聊天、唱歌……这样的夜晚,这样从一场宿醉中醒来,想起一段往事,一个人,心中结满浓浓的忧伤,便一遍遍地唱着一首歌《把你思念》:“我唱着忧郁的歌,把你思念……心已随着歌声,飞到了你的身边……梦中醒来,把你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