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慈铭的过年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文人李慈铭(一八二九——一八九四)的过年并无特殊之处,值得专门一谈。不过此老好写日记,从二十几岁写到晚年。晚年的九本《郇学斋日记》为其门人樊增祥隐藏了将近一世纪,近年才影印出版。这是他当京官时的日记,颇可见当时的社会情况。值此壬申新正之际,摘抄一些当时的过年情景,以为新年的一点点缀。
  日记首记有李慈铭记买梅花点缀年景的情景,光绪十六年十二月十四日记:
  
  花市贳红梅两盆,付银一两二钱,以小横几度之,置书案前,稍助春色。
  
  此可谓年事之序曲。不过也还可以更往前推,即从腊八开始,老北京管它叫作“送信的腊八粥”。光绪十六年十二月初八,樊增祥的夫人亲手制做了腊八粥,派人送给李慈铭一器,接着李也派人送了“腊八粥一小瓯”作为回敬。互馈亲友的腊八粥量都不大,仅供一啜而已,而且送到时间不得过午。从这以后,年事就接踵而来了。及至到了二月二“龙抬头”,才算结束。光绪十七年正月二十八,李慈铭仍被朋友请去吃春酒,这是“过年”的余波。可见昔年所说的“过年”,从腊八到二月二将近两月之久。
  李慈铭虽是浙江人,但他多年住在北京,所以《日记》所记大体是北京过年的风俗习惯。腊八粥除自己吃和馈送亲友外,还要用来供佛和祭祀祖先。每年十二月初八,李慈铭总是“做腊八粥供先人及先贤祠、灵祀分祠、观音堂”(按:先贤祠、灵祀分祠、铜观音堂都是李慈铭经管的祠堂和佛堂)。
  过了腊八,便大事“忙年”了。首先是各大小衙门封印,就是把印信、关防加封条锁起,停止办公,不再用印。时间是十二月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回天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照例封印,颁示天下,一体遵行。封印之后,梨园戏馆封台,停演十多天,到了元旦再开锣演戏。各私塾也解馆放学,谓之“放年学”。过年以后,到正月十九,各衙门再行开印,子弟也在这时上学。光绪十八年正月十九,李慈铭在《日记》上写道:“午,入署,开印毕,答客数家而归。”李氏给他儿子僧喜请专馆先生,也是在正月十九以后,选择吉日上学。
  腊月二十三祭灶。北京传说,祭灶是送灶神上天,报告一家善恶,然后在除夕夜内迎回,原意是在除夕前七日为“小令节”,又称“交年”,因此举行祭礼。其实祭灶也是“令节祀”的一种。根据《日记》,李慈铭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祭灶:“夜,祀灶,以竹马车爆鞭送之。”光绪十六年的祭灶,正是李慈铭大病初愈,他在《日记》上写道:
  
  夜,祀灶,平生此日不能躬与者唯今年耳。
  
  他本人由于病的原因不能祭拜,深感不安,可知此乃不可或少之礼仪,所以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初一,《日记》上就有了“拜灶王”的记载。
  扫房,是忙年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旧时谓之“掸尘”,包括打扫房屋,粉刷墙或糊墙纸,糊窗户,贴窗花,若为深宅大院,则甚为繁剧。李慈铭晚年多病,顾不上操持家务,虽有两妾一子一女(其妻已经去世),看来对于洒扫庭除也是不闻不问的。光绪十六年祭灶前夕,大病之后的李慈铭在《日记》中写着:
  
  久不至轩翠舫(按:此系李氏的书房)矣,午后偶过之,乱书堆床,凝尘满席,躬督童仆料检一周,颇觉劳
  
  其家事无人管理由此可见。
  十二月二十七日,是李慈铭的生日,这就给他每年的年事活动更增添了几分热闹。光绪十五年李氏过生日是比较隆重的,生日的前三天,他的前辈至交黄漱兰在畿辅先哲祠设午宴为他预祝寿辰,宾主十四人坐了两桌,一直延续到晚上才散。生日的前夕,家人为他“暖寿”,他的厨师司马士容特地为他治了一桌上等燕菜席,全家吃得微醺而散。司马士容是当时北京有名的厨师,李慈铭说过:“同治以来,都中治庖最精者称王厨、刘厨及司厨三人,皆能治南菜,有承平士大夫旧法。司厨独善事余,余家祭先请客皆属之。余待之有恩,司厨亦感激尽力。余家典礼皆熟稔,不待指使。童仆在外滋事者,必以告。”从前北京能做第一流菜肴的不是饭庄饭馆,而是“口上”的厨师。他们承应婚、丧、嫁、娶、寿与祭祀、换帖结金兰之好以及年菜等小型酒席,司马士容更是其中佼佼者。李慈铭虽然经济上时常拮据,而尚用名厨治肴,如此讲排场,摆阔气,焉得不困。
  过生日这一天,李慈铭点蜡烛,拜先人,放鞭爆,并请来伎乐吹奏,以会亲友。来贺者三十三人,有送梅花和迎春花的,有送貂领、四喜袋、荷包的,有送酒席的,有送烛、桃、面、酒的,等等。晚宴客散后,他再约少数至交小酌,并招伶人霞芬、梅云、素云侑觞。清代法律规定,在北京城中,任何官吏不准公开招妓女侑酒,如不遵法令,被巡城御史查到,后果严重。但准许招“雏伶”陪酒,也可把“雏伶”招到家中与之色情鬼混。霞芬就素为李慈铭所狎呢,时常招来侑酒。在他生日的前几天,他的朋友还在霞芬的“下处”为他祝寿,也招来梅云、素云陪侍。这一恶俗,李慈铭不但不以为耻,反而风流自赏,可见当时社会之腐败。
  李慈铭在北京官监察御史的同时,还任天津问津书院(即北学海堂)的山长,兼领分设的三取书院。《日记》载光绪十六年的束修:
  
  春季修脯等银二百四十一两;
  闰月修脯二十二金;
  夏季修脯并春夏岁修凉棚等银三百四十三两;
  五月节敬十六两;
  秋季束修等银二百四十八两;
  八月节敬十六两;
  冬季修金等二百七十一两;
  年敬十六两。合计一年一千一百余两。这也可以考见当时书院山长束修收入的情况。李氏官监察御史每年的俸禄远不如束修的五分之一。另外还有一些赠金,也不过二百余两。他一年的总收入约有一千五百两。
  尽管李慈铭一年的总收入有如此之数,可是应酬多,开销大,每到过年过节(五月节、八月节)还要借钱填补亏空。光绪十六年除夕,归还了木厂、绸布铺、米铺、石炭铺、厨师肴馔、书铺、干果铺、纸店、成衣铺、糕点辅的欠款以及车夫秣、家人压岁、仆媪叩岁等银共六百二十八两有奇,并支付了买貂褂银一百五十两之后,他慨叹说:“所入甚微,能久支乎?”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他又向张朗斋尚书借银三百两,向王夫借银五十两,才勉强度过了年关。
  送礼,在李氏《日记》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这是他开支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光绪十五年十二月为例,在这一个月里李慈铭应酬红白喜事就有二十七起,几乎每天都要送礼。他的送礼,大约可分以下七类。
  一是纯属友谊情感的馈赠。比如有一次他送樊增祥银鱼、紫蟹一盘,这些小心意,小馈赠,有“送”,有“收”,完全是感情上的送礼。
  二是初见面的馈赠,也就是俗语说的“见面礼”。例如李慈铭记“介唐夫人、资泉夫人及书玉第四女来拜生日,各贻以小儿糕饼一盒,以一两二钱银小元宝馈四小姐。”这属于感情上的馈赠。又如有个黄松泉编修,与李慈铭本不认识,因迁居到他家对门,偕其从子来拜,李氏送了糕桃两盒,这属于应酬性质的敬贺之礼,重在一个“礼”字。
  三是红白喜事的送礼,娶亲、聘女、过生日,这都是喜事,而且是“红喜事”。死人是丧事,白寿也当喜事办,叫“白喜事”。此外尚有盖屋上梁,乔迁新居以及作佛事、打平安醮、孩子到庙里做寄名和尚,等等,都当喜事送礼。当然,各种“红白喜事”送礼,除关系特殊者外,一般也都是“礼”的成份多,“情”的成份少了。董酝卿尚书的儿媳赵氏守节,死后受到旌表,给李慈铭送来讣闻,他在《日记》中说:“余与尚书素无往来,然闻赵是未婚守节者,与人为善,不可以不礼也,送奠仪十千”。他真是遵守封建之“礼”的典型。
  四是一般生日送礼,包括小孩满月送礼。李慈铭在《日记》中记詹黼庭的孙子满月,他送糕桃帽璎鞋袜等,他的妾张姬并去祝贺,他说:“都中此等酬应,无谓甚矣。”连他这样注重礼节的人也感到厌倦无聊了。
  五是节礼,三大节:过年、端五、中秋,小节:元宵、清明、中元、冬至、腊八,都要送礼。封建时代这种节礼最是复杂,亲友之间要送,上下级之间要送,同事之间要送。李慈铭《日记》中记这种互送节礼经常不断,举不胜举。
  六是送土特产,旧时谓之“馈送土仪”。北京到会稽,会稽到北京,过去旅行不易,长途跋涉,总要带些土产送礼。例如,新春之际,李慈铭的妹妹从家乡托人给他带来枇把露一瓶、鱼干两瓿、彘脯两肩,侄女给他带来酱油一瓮,都是家乡的土特产。
  七是钻营的送礼,这不是“情”,也不是“礼”,完全是为了“势”和“财”。即以送礼为手段,去结交、奉承权势,拉拢关系,达到钻营的目的,得到更大的好处。李慈铭的夫人马氏故去后,停灵于崇效寺已有几年,每月要交停灵的房租六两银子。在李氏补了山西道监察御史的实缺之后,崇效寺僧人在年底就送来了唐花海棠、红梅、碧桃、缃梅,显然是在向他拉拢关系,企图得到这位御史老爷的庇护。
  综上所分,约略为七种,虽未必能概括《日记》中所有的送礼,但大体上也差不多了。
  馈送礼物的品种也都不一样。根据《日记》所载,作寿、过生日,送寿屏、寿桃、寿面、蜡烛、越酒,等等。其它节礼,亲友馈赠,乡里土仪,钻营孝敬等,各种礼品,名目繁多,难以说清。旧时把所有礼品,概括分之为二大类:即“干礼”、“水礼”。“千礼”包括一切贵重的礼品,甚至金、银财物,如光绪十六年张之洞在湖北就派人给李慈铭送来馈岁银一百两。又如,王夫以写本《金刚经》、吴山尊八言楹帖、罗汉篆香两盒、蜡凤宫烛一对给他祝寿。这样的厚礼,虽不是金银之类,自然也是“干礼”了。“水礼”则是不甚值钱的食物及其他,如寿桃、寿面、香烛、供果,五月节粽子,八月节月饼等类。不过像燕窝之类虽是“水礼”,但应属于贵重礼品。
  李慈铭生活的时代,一般红、白喜事,各种大礼,送礼要有“礼单”,收礼要记“礼账”。是账开“账单”,是礼物开“礼单”,都有特定的写法。送来的礼品先呈礼单,照单收礼。送厚礼讲究四色、八色,不能单数。收礼的人可以照单全收,也可全不收,从《日记》上看出,很多情况是收几样,退几样。根据礼单所列,在收的物品下注明“敬领”,在不收的物品下注明“敬谢”。把礼单交送礼的仆役带回给他的主人。诸多礼品,要一一登账。一记清礼品财物的数字,赏钱多少,收到日期,以免丢失、遗忘,或发生其它弊端。二备还礼时查考,人家送来多少,将来对方有事,应送多少去。这叫“礼账”,是老式会计账簿中“分类账”的一种。
  祭祀祖先,是李慈铭生活中的一项大事。每逢曾祖父的生日他要上供,遇到祖母的忌日也要设撰祭奠,甚至外祖母的冥寿也要摆供焚楮,过年、过节、清明、中元、冬至、腊八都要祀先,一年到头这类祭祀不知有多少。他清明祀先时曾赋诗有“清明作客总凄然,典得朝衫也荐先”之句,为了祭祀真可谓不遗余力了。姑且将光绪十五年除夜他祭祀先人的供品开列于下,以见一斑:
  
  夜,张灯祀曾祖考妣、祖考妣、本生祖考妣、先考妣,肉肴六豆、菜肴六豆、轩脍杂味一品锅一、火锅一、时果四盘、素炸杂味八盘、卤子汤一巡、年糕一盘、年粽一盘、酒三巡、饭再巡。又以素馔祀亡室、祀屋之故主。
  
  李慈铭是属于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肉肴、菜肴之外,中设火锅,按牌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祀先虽是迷信,但从当时人们的祖先崇拜的意识和社会风气来讲,似尚可理解,而祭祀原先住房的主人,则纯属荒诞无稽,令人可笑。
  拜年,也是过年当中重要活动之一。元旦黎明,祀神祭祖,家人拜年之后,就出门到各戚友家拜年。从初一到灯节(正月十五)以后都是拜年期间,所谓“二月二,青草没驴蹄,拜年也不迟。”李慈铭过年当中每天记下来拜年的人数,最多者有时达四十余人,而他本人出门答客也有二三十家,有时一个下午竟答客三十余家,傍晚又出门答客十余家。他拜年何以如此之多,如此之快?原来除少数至亲好友要进门当面拜年外,一般都是“望门投帖”(名帖)之后,即掉头而去。“名帖”也就是现在的名片,把名字刻在大木头戳子上,用黑色印在红纸或梅红色纸上。如果在丧服守孝期间,俗名“守制”,就用蓝底白字。当时对帖子很重视,比现在名片重要。如本人因故不能出门拜年,则派家里晚辈去送名帖,就等于自己亲自来拜年了,而且更为隆重。李慈铭记翁同、潘祖荫这样大人物给他拜年,其实都是“望门投帖”,并非当面致贺。那时把名帖看得比现在的名片重要得多。有一次李慈铭因身体不好,不能外出拜年,就命他的儿子僧喜拿着他的名帖代他答客六十余家。
  至于妇女拜年,须过正月初五。初五谓之“破五”。初五以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更不得进人家门,谓之“忌门”。所以光绪十六年正月初六,李慈铭朋友的妻子介唐夫人就来李家向女眷拜年;正月初八,李慈铭的妾张姬也外出各家拜年。她们都是恪守“破五”以前不出门的规矩的。
其他文献
对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时能否使用葡萄糖和能量合剂的商榷杜爱国河北省隆尧县医院千户营分院(055350)近年来,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取得了一些较成功的经验,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死亡率和反跳
严重的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一例抢救成功体会马学毅,王家昆,刘明,尹士男患者,女性,83岁,嗜睡1周,昏迷半天于1994年11月20日急诊入院,原有高血压、冠心病30年,糖尿病10余年。间断口服降糖药,血糖控
测定20例正常人及20例NIDDM伴微白蛋白尿患者红细胞膜ATP酶活力和红细胞内Na+、K+、Ca+浓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NIDDM微白蛋白尿患者Na+-K+-ATP酶和Ca++-ATP酶活力降低(P<0.05和P<0.01);红细胞内K+浓度降低(P<0.05),Na+和Ca++浓度增高(P均<0.01)。给予NIDDM微白蛋白尿患者
<正>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的二岑——岑毓英、岑春煊父子,是中国近代史和壮族史上比较知名的人物。纵观国内现有的文章、史料和辞典,对岑春煊的名、号罗列最详的是“岑春煊,原名春泽,字云阶,号炯堂老人”,再没有超过此的了。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多数是由甲状旁腺腺瘤引起。我科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病例1 男,56岁,因“全身疼痛3~+年,加重伴活动困难1~+年入院。查体:鸡胸,脊柱后弓
以α-Keggin型硅钨酸、碳酸铜和2-乙基-3-甲基吡嗪(pyz)为原料,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法表征了该化合物的结构。晶体结构分
1 病史摘要患者 ,女性 ,2 0岁 ,未婚 ,因经血随尿液排出 6年 ,经期腹痛半年 ,于 1998年 9月 7日入院。患者 2岁时曾因发热 1周 ,腹胀 5天 ,尿不能自解而入住外院 ,当时诊断
骨质疏松氟化物治疗的未来J.D.Ringe,P.J.Meunier大多数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作用于破骨细胞,它们被称为抗骨重吸收药物。这些药物包括钙剂、雌激素、降钙素,以及逐渐变得重要起来的二磷酸盐,还有许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近年来,用酚妥拉明和阿拉明合用治疗肺炎心衰报道较多,疗效甚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我科用此联合治疗肺炎心衰4例均获成功,但1例出现痰堵窒息.1 临床资料 女性患儿,8mo,1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