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的江湖里布道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童的江湖”是儿童精神和文化世界的隐喻。“童化作文”本着对儿童立场的充分认知和尊重,为解放儿童言语生命的使命而来,为发展儿童的言语生命而教,让习作教学中的儿童变得主动,让习作教学的过程变得生动,让儿童的言语走向灵动。
  [关键词]儿童江湖 童化作文 布道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10
  何谓江湖?《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江湖旧时泛指四方各地,如走江湖、闯江湖。”看来,“江湖”的意思大概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世界”。然而,人们却喜欢以江湖称人,“人即江湖”,以文学和影视作品为甚。因为,“文学是人学”(高尔基语)。因此,江湖的味道,有浓浓的人情;江湖的印象,是满眼的人物。
  一、对“儿童江湖”的认识
  常言说: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江湖。我想有儿童存在的地方也会有儿童的江湖:儿童不同于成人,因此他们有自己的江湖。江湖有江湖的故事,儿童的江湖也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儿童江湖,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喜怒,也有哀乐……
  江湖是有规矩的,儿童的江湖也有规矩,却并非成人能完全读懂。儿童的江湖,是向儿童洞开的,成人未必能够进得去,因为成人是远离儿童江湖的“前辈”。
  在儿童的江湖里,成人的角色也是重要的,可能是强者,但也可能是“魔头”。尊重儿童江湖的“前辈”德高望重,不尊重儿童江湖的成人在儿童那里可能就是“千年老妖”。
  江湖需要大侠,教师和家长是培养儿童江湖大侠的“师父”,是拥有传世秘籍的“掌门”。有的师父强调培根固本,给好料子,打好底子;有的师父“歪门邪道”,所带的徒弟一时在江湖横行,却后无潜力。当然,也不乏自私、虚伪如“岳不群”式的刁难师父,也不排除有强势、扭曲似“裘千尺”般的恶毒之母……
  常言道:戏上有,世上有。儿童的江湖,味道长!
  二、“儿童江湖里布道”之教育心理学理解
  布道,是一个有宗教色彩的词汇。“儿童江湖里布道”,不是宗教意义上的布道,但教育面对儿童、面向未来,那生命的神圣、心灵的纯洁,心与心的契合,郑重与虔诚,却是必须的!我国已故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先生说:“教育决定儿童心理发展;教育本身又必须适合儿童心理发展,从儿童心理的水平或状态出发,才能实现其作用。”(朱智贤《儿童心理学》)这段话道破了“儿童江湖里布道”的教育心理学阐释:一是承认教育的作用。教育是神圣的。我们今天的教育,似乎更多的时候是单方面的,是学校和教师要把学生教成什么,教育变成了一种要求或命令,进而变成一种“制造”,一种“计划”;或者,教育变成一种伺候,一种“混天过日”。这种教育,没有了神圣,远离了虔诚。教育,是针对心灵的,这一点正如宗教的布道!有教育家说:教育的别名叫做影响。因此,真正的教育是让儿童心向往之,让儿童在生活中,在情境中,在体验中,感受美好,充满郑重,濡染而成。命令,属于行政思维,教育本该鲜明地拒绝。教育,以所布之道充实童心,培养和生发心灵的主动和责任,激发儿童主动向学,而不是受制于上级和教师的“强迫”与“要挟”。教育失去神圣,儿童漠视责任,或许是今天我们教育最主要的“钙”流失,是教育最严重的“环境污染”!二是要尊重儿童的立场。“教育必须适合儿童心理发展,从儿童心理的水平或状态出发,才能实现其作用”,对儿童立场的理解,就是对“儿童江湖”的尊重。“儿童江湖”需要教育用儿童视野去发现,用儿童心灵去体验。或许教育大师们就是这样发现儿童和融入儿童的。如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感触:“游戏是儿童的工作。”蒙氏一定知道好多儿童在好玩、好动里发生的那些“江湖故事”。苏霍姆林斯基感慨:“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苏翁肯定熟悉儿童在好奇、好胜中流传的“江湖正道”。
  概而言之,对“儿童江湖”的认识和尊重,本就是对儿童身心发展的认识和尊重。
  三、“儿童江湖里布道” 是“童化作文”的内码
  近年来,江苏省特级教师吴勇先生及其团队的“童化作文”研究,异军突起,成果显著。在《人民教育》《基础教育课程》《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学》等刊物中,我经常读到吴勇老师的大作;在书店或网上书城中,吴勇先生的《儿童写作论》《吴勇教故事——儿童故事性写作教学探索》《让写作浸润儿童心灵》《童化作文——浸润儿童心灵的作文教学》《可以这样教作文》等著作,总能吸引我的目光;在不同的场合,这些年我聆听过吴勇老师的作文课也有十多堂吧……因此我暗地里想,看来这吴勇是“读不完的”,吴勇的课也是听不完的!
  在持续的学习中,“童化作文”给我强烈冲击,最集中在两个词,一个是“儿童”(儿童心灵),一个是“写作”(作文)。虽然“童化作文”我读不完,甚至也听不完,但我却大胆地说,我找到了“童化作文”的内码,那就是“儿童江湖里布道”!现以我听了四遍的吴勇老师《我要……》一课为例,谈谈我的思考。
  (一)为生命而来:行走于儿童的江湖
  1.“童化作文”,儿童是主动的。
  吴勇老师《我要……》一课,学生围绕“说服”这个话题,发现了六种“说服”的方法。所有的方法,没有一个是教师生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主动发现的。
  学生的主动,在课堂中有不同的表现。一是主动猜别人。开课时,吴老师让孩子们猜四幅图,从图中小女孩丰富的表情猜想发生的事情。孩子们的回答几乎都有“我猜”“我想”等字眼,可以看出是儿童的“自我”,是他们自己在主动想象,主动学习。二是主动说自己。当吴老师说:“像这样用表情说服别人,满足自己意愿的事,在你们身上发生过吗?”有一个学生说:“我(曾经)向别人借一样东西,别人不肯的时候,就用一种非常可怜的眼神看着她。盯了很久了,最后她终于借给我了。”
  也许,在“儿童的江湖”中,学习成为一种需要而不是任务,儿童才会主动。儿童是主动的,这也才是“儿童江湖”的至道。   2.“童化作文”,儿童是生动的。
  生动的课堂来自生动的儿童。要生动就要有生机,有活力。在吴勇老师的课堂,孩子是充满生机活力的。这在课堂中俯拾皆是。
  师:(说服别人)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生:我想去游乐场,我妈妈是卖保险的,我就说:“妈妈,游乐场有很多小孩,你去游乐场可以卖很多小孩的保险。”妈妈一听就乐了,就带我去游乐场了。(众笑,鼓掌)
  师:这叫什么方法?
  生:双赢法。
  师:有创意。我玩到了,你也获利了,双赢法。站在对方立场来考虑问题,这叫什么法?
  生:一针见血法。
  师:呵呵,不太贴切。
  生:换位思考法。(热烈的掌声)
  师:太棒了!(板书:换位思考法)
  师:换位思考法是你发明的,也叫“×××(同学名)法”。
  儿童活力焕发,生龙活虎。生动,这是“儿童江湖”的味道,因为老态龙钟不属于儿童,暮气沉沉更不属于儿童。儿童,上天赋予的,本就是充满生命的活力与朝气!
  3.“童化作文”,儿童是灵动的。
  好玩、好奇、好胜甚至好吃是儿童的天性,但也是动物性的表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儿童是有灵性的。让儿童灵活机动,有思想和智慧的灵光,是教育应该的追求。
  吴勇的课堂,有灵动的对话,不断深入的思考,儿童灵光的闪现。如,当一个男生发言,想说服妈妈给他生个弟弟,理由是“你不是经常说我是一个‘宅男’吗?(我)眼镜的度数都已经超过300了,如果你给我生个弟弟,我就没有时间当‘宅男’,而是照顾弟弟,和弟弟一起玩耍,一起去同学的家炫耀。如果还不同意,(你)就和爸爸离婚,就再生吧……(众笑)”吴老师随机采访一个女孩:“如果你是他妈妈,你答应吗?”这个女生理性回答:“我应该不会答应。合情合理但是不合法。”另一个女生却完全不同:“我不同意。我会狠狠打他……他纯粹是威胁。”第三个女生说:“我不同意。因为为了给他生个弟弟,连自己的工作也丢了,还要把婚给离了,凭什么呀?”吴老师没有批评,却道:“给她鼓掌。这位妈妈很有底气,‘我’工作丢了,你吃什么?你喝什么?”“孩子,你的愿望可以达成的关键点在哪里?假如你的爸爸妈妈都是独生子女,是可以生的。理由不怎么恰当,但这位同学没有发过言,一发言就一鸣惊人。掌声!”
  儿童的灵动,需要教师对“儿童江湖”的深入理解,这个平时成绩不怎么好的男孩子这次表现就是证明。用“成人江湖”强势镇压,或以爱的名义“收编”,儿童何来灵动?儿童的心理具有发展性和不确定性,一方面表现为模仿,另一方面表现为缺乏因果方面的联系。正因为这样,儿童既像海绵,能很快地吸收学习,有时又像“少一根筋”似的语出惊人,甚至“出格”。我们要能容忍儿童,更要启发儿童,善于鼓励和引导,这样儿童的灵性和人性就会被点亮和培植。
  (二)为使命而教:布道于写作的言语生命
  以儿童为主体,尊重儿童的江湖,这是童化作文教学的前提,但不是全部。作文教学,是一项技术活,“为何写”“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一点也不能含糊。怎样回答作文这四个关键问题,“童化作文”在下面三方面布道。
  1.“童化作文”,布道于童心。
  孙绍振说:“我认为‘找到自我’是写作教学的目标,而且是最重要的目标,至于能不能找到是个漫长的过程。”要寻找自我,就要直抵心灵。吴勇老师在课堂上直指儿童心灵的。他说:“这些说服方法,不是从那本书上抄来的,也不是从网上搜来的,这些说服方法都是从孩子那里来的。”的确,我四次听吴老师现场上课,这些说服方法是不尽相同的。
  说服方法,要找一个权威的说法,是不难的,但儿童未必喜欢,也未必这么分类。吴老师在课上总结的这些说服方法,是孩子们自己发现的、经常用的,更是孩子们喜欢的。关注童心,很多人只会说,但吴勇老师已经化成了血液:当孩子说出一种“说服法”,吴老师便会心地鼓掌,并用该学生的名字命名;当孩子多次没有说得恰当,不理解时,吴老师会边写边说:“我来总结一下,你们看对不对?不对可以擦去。”
  2.“童化作文”,布道于生活。
  尊重生活,在吴勇老师的课堂上,突出的两个字就是“唤醒”。儿童有生活,有故事,而吴老师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经历生活,也唤醒生活。
  “如果你是妈妈,你同意他买狗吗?”这是经历生活。
  “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我吓一跳。原来,说服人的高手在我们班上。今天我们PK一下(经历)好不好?看谁是高手中的高手?行不行?”这是唤醒生活经历。
  无论是让学生经历生活,还是唤醒生活的经历,我们都感到吴勇老师的课有些与众不同,特别注意“现场感”。“现场感”就是生活中那些鲜活的人、那些鲜活的事,呼之欲出。“现场感”是吴勇老师尊重儿童生活的“独门绝技”。
  3.“童化作文”,布道于规律。
  规律,就是对本质的深刻认识。教育有教育的规律,语文有语文的规律,作文也有作文的规律。要提高质量,比苦教苦学更有力的武器,那就是按照规律办事。
  这节课,是吴勇老师“童化作文”系列教学主张和实践探索的一个影子。“童化作文”主张把“童心”和“文心”作为作文教学的两翼,并鲜明地提出“童化作文”为“指向知识的功能性写作”等。这些主张就是“童化作文”对儿童习作本质规律认识的反映,也是“在儿童江湖里布道”的“道”之所在。《我要……》这节作文指导课,“道”体现在哪里呢?首先,吴老师在课堂中开发出的“如何说服”的功能目标;其次,结合生活情境,综合使用“具体”“条理”“想象”等写作本体性知识;第三,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提炼出六种说服方法,搭建了从观察表情到感受动作,再到运用语言说服的“写作支架”。这些“道”,通过四步而实现“布道”:第一步,在交流中发现、归纳语言说服方法;第二步,用“今天我们PK一下好不好?看谁是(说服)高手中的高手”,让学生运用说服方法进行练说;第三步,要求“用一个自己最擅长的说服方法,加入一些动作和表情”进行片段练写,评比“说服达人”;第四步,课后成篇,“把自己说服经历写下来,至少运用两种以上语言说服方法,写清说服成功与否”。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就是学生习作成长的“支架”;课后让学生综合运用表情、动作和两种以上说服方法,写一篇作文,就是孩子习作成长的“平台”。它既尊重了写作的规律,也尊重了生活的规律,因为生活中的说服是有情境的,往往也不止使用一种说服方法,更不是一次就能说服成功的。
  综观吴勇老师“童化作文”研究和《我要……》的习作课例,我们看到了儿童的主动、生动和灵动,这就是“儿童的江湖”;我们看到吴老师布道于童心、布道于生活、布道于规律,这就是“布道”。我们还看到,吴老师的布道,也深刻地影响着“儿童的江湖”:布道于童心,课堂中的儿童才会是主动的;布道于生活,课堂中的儿童才会是生动的;布道于规律,课堂中的儿童才会是灵动的。
  既为生命尊重“儿童的江湖”,又为使命“布道”,这样使生命与使命相依,让“文心”与“童心”相契。我以为,吴勇老师的“童化作文”教学,就是在“儿童江湖里布道”!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亲情就像一杯茶,漫长的岁月留下的永远都是最真挚的感情,母亲更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母爱是最平淡朴实而又无私的。作为荧幕上不可或缺的元素,亲情总是带给人们感动和收获。五月是母亲的节日,在这个温暖的季节,别忘了和妈妈一起看一部温馨的电影。文/赵伊妮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海报  主演:丝莉亚·洛芙、玛丽莎·佩雷德斯、佩妮洛普·克鲁兹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
张厚粲:1927年生,河北人。1948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心理系。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张厚粲先生,笔者会选择明朗的黄色——热烈、张扬、充满着生命力,即便是在黑暗中,她也能竭尽全力地绽放出光和热。生活就是一场战斗,只有勇敢的战士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当战火燃尽,往事已沉底,曾经的沧海桑田便是她值得纪念的勋章——本期访谈录,带大家走进张之洞孙女、著名心理学家
编者按  爱是教育的底色。但作为教师,仅有爱是不够的。真正的爱,一定包含着智慧。  时代风起云涌,教育中的问题,是一切问题的集中呈现。教师如果不能掌握相应的方法技巧,如果不能用智慧的解剖刀剖析问题,那么,错误的爱,往往会成为伤害。  教育生活中,各类繁琐的问题究竟有没有根本性的解决方案?教师成长中,优秀教师是否有迅速拔节的诀窍?……  本期,三位著名学者向广大读者推荐同一本书——著名学者朱永新的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主题语境的表述为“主题语境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等内容,为学科育人提供话题和语境”。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文本分析,就是把握教学核心内容。What解读语篇的主题和内容;Why解读语篇的深层含义,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How解读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
[摘 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语言并能灵活运用,积极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实践,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追求,也是现行的统编教材的一大特色。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的培养融入具体的课文阅读之中,在对课文表达的模仿中积累、内化语言,在想象说话中练习运用语言,以切实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随文练说;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在信息搜索和资讯获取方面更加便捷,但也正逐步丧失深度阅读的习惯和能力。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升学生文学作品赏析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从部分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的情况来看,授课教师重视度不高,学生积极性不足,以及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广泛存在,严重影响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长远发展。针对上述教育问题,近年来语文教育学界陆续出版了一系列关于高中语文阅读课型分类、
[摘要]书面考试是教学质量评价中十分重要的子系统。为让命题更加贴合统编语文教科书的编排意图和特点,充分发挥其语文学习评价和教学指导作用,我们不仅对试题的类型进行创新,而且注重对教材语文要素的全面考察,从汉字书写、语言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综合实践、习作等五个方面进行检测。这样,使命题考试成为教师教学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考试试题;命题分析;试题原貌  [
一、作为文言小说的《口技》    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文言文。教材编者通常会选择相对轻松浅易的文本,如《送东阳马生序》《捕蛇者说》一类,以利于教授和学习。但此类文章往往比较严肃枯燥。其实在注意语言的优美浅易之外,选择表现力更为丰富的文言小说,可能比一般的记叙文更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们以同题目的文章作一下对比,初中二年级有一篇林嗣环的《口技》,在教材中已存在了几十年,是中学生的必背篇目。
[摘 要]文本解读要讲究科学性,教师一方面要放手让学生展开自由阅读,另一方面还要给出具体的引导,以矫正学生的阅读方向,体现教学的引导性、观照性、兼容性。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师要收紧提示点,布设讨论点,切准小角度,集合知识点,引导学生对两种教育方式展开讨论,并归结每一种教育方式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用客观的态度去对待两种观点,这样就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启迪。  [关键词]文本解读;
[摘 要]基于现有统编教材编写实际,关注编写体例及单元内各板块内容信息,以单元语文要素落实为教学主线,联结思考,解析与确立单元语文要素落实中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并分解目标,构建以“核心问题解决”为主要形式的单元整合式板块教学模式,是单元教材资源整合利用研究的一个有益探索。  [关键词]单元资源;语文要素;整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