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CTA在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148例疑为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3D-CTA检查,时间分别在发病后2h到4d;其中6例在3D-CTA之前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2D-DSA)检查,142例在3D-CTA之后行DSA检查,扫描图像后经计算机工作站处理.原始图像三维后处理技术采用容积重建(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以VR为主.后处理图像与DSA图像分别由两位放射科医生和神经外科医生用双盲法进行分析.对动脉瘤治疗采用夹闭和血管内栓塞两种技术.结果 经3D-CTA、DSA和手术或栓塞证实共发现112例130个动脉瘤,大小自1.1~28 mm,其中单发动脉瘤97例,多发15例33个动脉瘤.在112例动脉瘤中,3D-CTA发现112例128个动脉瘤,漏诊多发动脉瘤中的2个,敏感度为98.5%,特异度94.7%,准确度97.6%,阳性预测值98.5%,阴性预测值94.7%;而DSA发现动脉瘤109例127个动脉瘤,漏诊3例3个动脉瘤,敏感度为97.7%,特异度100%,准确度98.2%,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为92.3%.在3D-CTA上均可清晰或较清晰显示出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占98.4%;而DSA能清晰显示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仅占40.9%,两者有统计学意义(χ2=5.545,P<0.05).结论 3D-CTA对颅内动脉瘤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具有快捷、经济和相对无创等优点,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诊断优于2D-DSA.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联合应用山莨菪碱和替罗非班对逆转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后无再流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AMI患者252例,发生无再流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 CXCL12及其受体 CXCR4对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 RT-PCR 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卵巢癌细胞株CAOV3细胞中 C
终末期肝病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终末期肝病的原因很多,如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各种先天性肝脏代谢
目的 研究集中载荷下下颌后牙区种植体直线排列与成角排列的应力分布.方法 选择一具-765|牙体缺失的成人离体下颌骨标本,CT扫描建立二维坐标,根据坐标画点再用曲线连点形成下
目的 探讨微孔板反向分子杂交技术与PCR-ELISA相结合的"拟芯片"法检测和鉴定几种常见的皮肤分枝杆菌感染的方法.方法 首先对5种分枝杆菌标准菌株(结核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氨基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与肺动脉高压(PH)的关系.方法 采用竞争性酶免疫法检测66例住院心力衰竭患儿(肺炎
目的研究改造后的血管生成抑制相关肽(21肽)抗血管生成活性及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皮下移植裸鼠模型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抑瘤作用机制。方法2005年8月至2006年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血管壁核因子-κB/p65(NF-κB/p65)含量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7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
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测定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向膀胱内突入部分与膀胱所成夹角(APB)在膀胱出口梗阻(BOO)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BPH患者110例,采用经腹矢状面超声测量膀胱基底到前
目的观察肝动脉灌注碘油羟基磷灰石纳米粒(nHAP)对兔 VX2肝肿瘤生长、坏死率、凋亡指数、微血管密度(MVD)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同时观察其对瘤兔生存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