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琼州海峡成因

来源 :热带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ong198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琼州海峡位于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为我国第三大海峡(仅次于台湾海峡和渤海海峡)。前人对琼州海峡成因的研究始于60年代初,但至今仍看法不一。主要的有地动型和水动型两种观点,前者认为,早更新世末期或晚更新世以来地壳的差异性运动引起断陷,进而形成海峡;后者则认为,全新世冰后期海侵,导致海南岛与大陆分离而形成海峡。
其他文献
今年5月14日是吴尚时教授(1904~1948)发现七星岗古海岸遗址50周年纪念日。广东省地理学会、广州市海珠区文联、科委、科协、新滘镇政府和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举行纪念活动。到会的有关单位领导、专家和学者亲临考察了七星岗古海岸遗址,并举行热烈座谈。吴尚时教授不愧为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在教学和科研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发现的七星岗古海岸遗址,为研究我国华南海岸带的海岸升降及海平面变化等提供了重要的
期刊
韩江三角洲是我国六大三角洲之一,在东南沿海仅次于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面积虽不足1000平方公里,但土地富饶,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是华南沿海的一个重要地区。广州地理研究所地貌第四纪研究室近年对该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并用钻探揭露了地下的第四纪沉积结构和沉积旋回。在大量实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区域性专著——《韩江三角洲》。
期刊
由我所河口海岸研究室徐君亮等编著,海洋出版社出版的《珠江口伶仃洋滩槽发育演变》一书现已出版发行。该书是在珠江口伶仃洋水文特性和伶仃洋浅滩形成发育演变两个课题研究基础上,结合有关伶仃洋航道选线、海滩围垦、珠江河口三角洲地质、地貌、水文泥沙等科学技术成果,运用现代河口三角洲演变的动力沉积方法,就伶仃洋滩槽发育演变规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河口湾的动力特性、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矿物
期刊
今年5月14日是广州东南郊七星岗海蚀遗迹发现50周年。50年前,已故的著名中国地貌学家吴尚时教授在广州河南岛石榴岗附近发现了包括浪蚀平台、浪蚀洞、浪蚀悬崖等一整套海蚀地形。附近还发现海积沙堤。其后历经中外学者考察研究和肯定,並被作为典型编入我国地质、地貌教科书。广东省地理学会和海珠区有关部门今年联合举行了纪念活动。曾昭璇教授主持了学术座谈会,会议着重就该海蚀遗迹的形成时代、构造升
期刊
广西开展紫胶虫引种试放已有30年。对紫胶虫的繁殖和生产,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进一步查明本区发展紫胶生产的经济价值,我们对广西在冬代低温条件越冬保种地区的情况,作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现对广西紫胶产区的布局和有关越冬保种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海南岛位于北纬18°09′~20°10′,东经108°35′~10°03′。铁质砖红壤主要分布于琼北玄武岩台地面积约3390平方公里,占全岛面积10%左右。玄武岩是在新生代中后期喷出的基性岩。地壳相对较稳定,地势平坦,起伏的坡度一般<5°,海拔高度数十米。喷出地表的玄武岩,在数百万年漫长的变化过程中,形成一层疏松而深厚的富铁铝化风
期刊
由中国地理学会组织的"全国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术讨论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1987年9月7日至12日在珠海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武汉、广州等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12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其中有编制划时代的申报馆中国地图集的元老88岁高龄的曾世英教授,有为中国地理学、地图学、遥感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科学做出卓越贡献的学部委员陈述彭教授,更多的是为新中国地图学与地理信息
期刊
桂南沿海流域地处祖国南部,南临南海北部湾,是广西农业及轻工业基地之一。粮食年产占广西总产量的20%,工业总产值占广西工业总产值的9%。沿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建设发展中的北海港、防城港,是广西及我国西南地区的海上门户。随着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生产及生活用水将不断增加,为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地表水资源,有必要对该区的地表水资源作一个正确的认识及评价。
期刊
一、前言坡面(包括墙面)的日照与太阳辐射状况的研究,对于农业、建筑业、太阳能利用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外许多学者曾在这一方面做过不少研究工作。太阳辐射的观测,通常是在水平面上进行的。倾斜面上的辐射,一般可根据水平面的辐射资料计算得出。华南地区坡面太阳辐射状况的研究,迄今为此,还进行得不多。随着山区开发利用的加速进行,太阳能利用之日益被重视,城市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对倾斜面的太阳辐射资料的
期刊
遥感方法在地质领域的应用很广泛。它在构造地质、地质填图、水文-工程地质、数学地质和地质信息、第四纪地质和地貌以及比较行星学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本文就遥感在地质构造研究、地质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