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心理健康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科学家对我国3万多名中学生进行过调查,发现有32%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十八九岁的孩子中有60.7%的孩子不会调节。
心理平衡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确实,二三十岁的人,要达到非常高的境界、非常全面的水平,不可能。
孔子是很了不起的人,都要经历这样长的修炼过程,他都要有实践有积累,有成功,有失败,有喜悦,有眼泪,才能慢慢成长,更别说我们了。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个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心理品质的培养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
二、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教育孩子第一是做人的教育,这是一辈子的事。分数高低、有没有特长、会不会画画,这都是次要的,首要的是做人,会做人才能成长。一个孩子将来能不能成长,他的智慧影响是有限的,心灵、品格、胸怀、胆量才是关键,这跟父母(老师)的教育非常有关。
对孩子的教育,环境要宽松,要引导,让他觉得学习是发自内心的活力。现在的孩子不愿与大人交流,因为他们的世界与大人的世界不同。
其实教育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问题是你会不会教育。
我和孩子(学生)聊天,就象朋友一样,什么都说。我和孩子(学生)之间很平等地交流,不居高临下。(现在有一种教育说法:蹲下来与孩子说话,缩小与孩子的距离。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完全对,主要看你与孩子说的是缩小感情距离的话,还是刺激、伤害孩子的语言,缩小的不应该是与孩子身体的距离,而应是拉近情感的距离)有时同学之间有一些矛盾,她也生气、心烦,我告诉她这在人际关系中是很正常的。我要让她感到,这些矛盾都是小事,不要大惊小怪,不要太往心里去,要学会大度。遇到事情,我们就告诉她一个大概的方法,具体事情让她自己处理。
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
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答案!
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展!
如果你很看重这些小事,你的孩子也会重视小事,你总培养孩子小心眼,孩子就总小心眼,斤斤计较,小肚鸡肠。现在有很多家庭的父母对孩子说话恶声恶气的,这不对,还是要互相尊重,平等交流,让孩子在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中成长。
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能;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
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
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勾心斗角;
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存内疚;
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会极富耐心;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会充满自信;
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会爱人爱已;
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会掌握目标;
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会慷慨大方;
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会对世界多一分关怀;
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会有平和的心情;
三、造就和毁掉一个孩子,有时就在一句话
一句话毁掉了孩子的一生,父母都没意识到。
例子:有一个女孩,爱唱歌。本来唱得不错,一次她唱歌的时候,教师在旁边说了一句:“什么呀,别唱了,你这个破嗓子还想唱歌呀。”从此,小女孩发誓,一辈子不唱歌了。
你们看,一句话毁了孩子的一辈子,她的父母都没意识到。这不光是培养孩子兴趣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有一个良好心态的问题,培养孩子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问题。
探寻农村初中学生厌学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吉林市第六十一中学 宋 敏
农村的初中生厌学情绪都比前些年强烈,农村学生厌学的结果最终导致的是辍学或混日子的结果,无论是对学生本人的发展还是学校的管理都是严重的现象。导致出现厌学现象的原因是:
1.学生本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导致厌学心理产生的内在原因
厌学学生中一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不是很高,表现在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不高,他们反应迟钝,记忆速度慢,对问题总是不能举一反三,特别是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科门类增多,学习内容加深,学习适应不良现象尤为突出,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则是由于非智力因素、兴趣、动机、意志等方面的原因。
2.不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外在原因
过重的学习负担是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搞题海战术,学生如何以学习为快乐呢?久而久之把本来饶有兴趣的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心理。
缺乏必要的辅导和关心是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家长都是农民,认为孩子上初中了,对孩子的学业帮不上什么忙,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很少了解孩子的思想,认为只要将孩子的吃、穿照顾好就行了。 把学习和教育完全教给学校和老师。
考试焦虑、学习压力,是产生厌学心理的直接原因。考试排名次,使学生产生考试焦虑。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经常受到冷落、批评、指责,他们很少受到表扬、鼓励、关心。一旦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就与老师感情淡薄,产生逆反心理,不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不喜欢这门学科,对这门学科就产生厌学心理。
课堂效益差是产生厌学心理不可忽视的原因。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呆板,课堂效率低下,满堂灌,课后为了补救,不顾学生的课外活动,一味拖堂、加课,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使学生无暇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出现厌学心理。
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依靠学生、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综合治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造成功机会,满足学生的高层次需要
信心是前进的源泉,进取是成功的根本。教育的技巧就在于如何创设成功机会,满足学生高层次需要,厌学者的显著特点是丧失了信心,若老师适当地降低学习要求,创设情境,让学生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他们尊重的需要。信心、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动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纠正厌学情绪。
2.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学习动机的表现之一就是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它是学习的一種内部动机,兴趣一旦被激发,学习就会对某些对象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伴随着紧张的情绪和意志努力,去积极地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在学习上,它表现为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致勃勃、孜孜以求、津津有味,甚至废寝忘食。
教师要将学习目的的教育与理想教育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看到知识的价值。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还要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厌学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因此,在帮助学生纠正厌学心理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指导家长与学校配合,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
总之,学生厌学情绪的出现极大地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材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的发展。
科学家对我国3万多名中学生进行过调查,发现有32%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十八九岁的孩子中有60.7%的孩子不会调节。
心理平衡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确实,二三十岁的人,要达到非常高的境界、非常全面的水平,不可能。
孔子是很了不起的人,都要经历这样长的修炼过程,他都要有实践有积累,有成功,有失败,有喜悦,有眼泪,才能慢慢成长,更别说我们了。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个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心理品质的培养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
二、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教育孩子第一是做人的教育,这是一辈子的事。分数高低、有没有特长、会不会画画,这都是次要的,首要的是做人,会做人才能成长。一个孩子将来能不能成长,他的智慧影响是有限的,心灵、品格、胸怀、胆量才是关键,这跟父母(老师)的教育非常有关。
对孩子的教育,环境要宽松,要引导,让他觉得学习是发自内心的活力。现在的孩子不愿与大人交流,因为他们的世界与大人的世界不同。
其实教育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问题是你会不会教育。
我和孩子(学生)聊天,就象朋友一样,什么都说。我和孩子(学生)之间很平等地交流,不居高临下。(现在有一种教育说法:蹲下来与孩子说话,缩小与孩子的距离。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完全对,主要看你与孩子说的是缩小感情距离的话,还是刺激、伤害孩子的语言,缩小的不应该是与孩子身体的距离,而应是拉近情感的距离)有时同学之间有一些矛盾,她也生气、心烦,我告诉她这在人际关系中是很正常的。我要让她感到,这些矛盾都是小事,不要大惊小怪,不要太往心里去,要学会大度。遇到事情,我们就告诉她一个大概的方法,具体事情让她自己处理。
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
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答案!
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展!
如果你很看重这些小事,你的孩子也会重视小事,你总培养孩子小心眼,孩子就总小心眼,斤斤计较,小肚鸡肠。现在有很多家庭的父母对孩子说话恶声恶气的,这不对,还是要互相尊重,平等交流,让孩子在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中成长。
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能;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
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
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勾心斗角;
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存内疚;
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会极富耐心;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会充满自信;
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会爱人爱已;
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会掌握目标;
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会慷慨大方;
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会对世界多一分关怀;
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会有平和的心情;
三、造就和毁掉一个孩子,有时就在一句话
一句话毁掉了孩子的一生,父母都没意识到。
例子:有一个女孩,爱唱歌。本来唱得不错,一次她唱歌的时候,教师在旁边说了一句:“什么呀,别唱了,你这个破嗓子还想唱歌呀。”从此,小女孩发誓,一辈子不唱歌了。
你们看,一句话毁了孩子的一辈子,她的父母都没意识到。这不光是培养孩子兴趣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有一个良好心态的问题,培养孩子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问题。
探寻农村初中学生厌学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吉林市第六十一中学 宋 敏
农村的初中生厌学情绪都比前些年强烈,农村学生厌学的结果最终导致的是辍学或混日子的结果,无论是对学生本人的发展还是学校的管理都是严重的现象。导致出现厌学现象的原因是:
1.学生本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导致厌学心理产生的内在原因
厌学学生中一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不是很高,表现在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不高,他们反应迟钝,记忆速度慢,对问题总是不能举一反三,特别是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科门类增多,学习内容加深,学习适应不良现象尤为突出,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则是由于非智力因素、兴趣、动机、意志等方面的原因。
2.不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外在原因
过重的学习负担是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搞题海战术,学生如何以学习为快乐呢?久而久之把本来饶有兴趣的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心理。
缺乏必要的辅导和关心是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家长都是农民,认为孩子上初中了,对孩子的学业帮不上什么忙,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很少了解孩子的思想,认为只要将孩子的吃、穿照顾好就行了。 把学习和教育完全教给学校和老师。
考试焦虑、学习压力,是产生厌学心理的直接原因。考试排名次,使学生产生考试焦虑。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经常受到冷落、批评、指责,他们很少受到表扬、鼓励、关心。一旦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就与老师感情淡薄,产生逆反心理,不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不喜欢这门学科,对这门学科就产生厌学心理。
课堂效益差是产生厌学心理不可忽视的原因。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呆板,课堂效率低下,满堂灌,课后为了补救,不顾学生的课外活动,一味拖堂、加课,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使学生无暇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出现厌学心理。
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依靠学生、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综合治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造成功机会,满足学生的高层次需要
信心是前进的源泉,进取是成功的根本。教育的技巧就在于如何创设成功机会,满足学生高层次需要,厌学者的显著特点是丧失了信心,若老师适当地降低学习要求,创设情境,让学生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他们尊重的需要。信心、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动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纠正厌学情绪。
2.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学习动机的表现之一就是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它是学习的一種内部动机,兴趣一旦被激发,学习就会对某些对象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伴随着紧张的情绪和意志努力,去积极地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在学习上,它表现为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致勃勃、孜孜以求、津津有味,甚至废寝忘食。
教师要将学习目的的教育与理想教育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看到知识的价值。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还要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厌学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因此,在帮助学生纠正厌学心理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指导家长与学校配合,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
总之,学生厌学情绪的出现极大地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材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