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代诗歌的阅读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m02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不乏有优秀的古代诗歌作品,如何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让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感受文化熏陶,继承文化传统,实现语文美育教育功能,让古代诗歌教学实现预期目标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的阅读教学,因为时代不同和生活经历不同,学生在阅读古代诗歌时就会有阅读“隔阂”。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古代诗歌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拉近古代诗歌和学生距离,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应结合古代诗歌的特点,不拘一格的创设情境。如,《蜀道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四川“易守难攻”的地形特点;《虞美人》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歌手演唱;《雨霖铃》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长亭雨后”、“楚天烟波”、“江边送别”、“晓风残月”等不同画面,让学生在欣赏画面中感受作者的离愁别绪;教师也可以巧妙利用导入语,如《将进酒》教学中,笔者的导入词:“在杜甫《饮中八仙歌》写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都是说诗人和酒是相从相随的关系,很多诗篇都是诗人醉人作品,我们今天一起来品味下《将进酒》。”学生们听到喝醉后写诗歌,都非常感兴趣,开始了诗歌探索之旅。
  二、诵读品味,美读感受
  古代诗歌中节奏就是生命,讲究音韵和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把握诗歌的节拍、音韵,把握字音强弱响沉,声调轻重缓急,语流曲折疾徐。如,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用轻快跳宕、流利明快的语言旋律,一气呵成、脱口而出八句诗,尤其是在最后两句诵读中,有力读出“即下”、“便下”,连用四地名,表达诗人渴望飞回故乡、神驰千里的迫切心情;在《江城子》教学中,诗人表达了怀念亡妻相濡以沫的日子,以简练凝重的词语,诵读中要求学生读出声声咽泣的感觉;在《满江红》教学中,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作者,诵读时声情并茂,读出岳飞的壮志凌云;在《声声慢》教学中,学生设想自己是李清照,生活孤独凄苦,读出诗词中抑扬顿挫的韵味,读出独特的感受。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歌,领悟诗歌中的美,读出韵味,有所领悟。
  三、捕捉意象,品味意境
  在诗歌中意象是代表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通过一系列组合的意象,形成诗歌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意境。诗歌中意象和意境是关键,学生想要品味诗歌意境,就需要捕捉意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将诗歌中的“方块字”还原为图画,重构激发诗人灵感和触动诗人心灵的情境,设身处地地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如,王维的诗歌中“画中有诗,诗中有画”非常明显,学生在诵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时候,从诗歌中明月、松、清泉、竹、浣女、蓮、舟,逐渐串联出一幅画,画出了一尘不染的雨后松林,在林间皎洁的月光投下斑驳的影子,清幽、明净。石头上清澈的山泉淙淙流过,宁静、优美,竹林从寂静中喧闹起来,原来是姑娘们洗衣服回来了,她们悦耳清脆的笑声在清风中传来;田间的荷叶也摇曳起来,原来是渔民在打鱼。这样的山村让人流连忘返,让学生在画面中欲罢不能。
  四、平等对话,融入内心
  在古代诗歌阅读教学中,平等对话是诗歌、诗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相对含蓄,使得诗歌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教师在古代诗歌阅读教学中,应“授之于渔”,让学生学会鉴赏,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学生身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我,畅所欲言,但要注意“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如,在《咏怀古迹(其三)》教学中,学生对“昭君出塞”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其让昭君青春之花在高宫墙内黯然凋落,不如让它盛开在异域大漠。”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观点,笔者給予了很大的肯定。在笔者听的公开课中,其他老师的讲法是通过将《咏怀古迹(其三)》、《相和歌辞·王昭君》、《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王昭君》、《昭君曲》五首诗中昭君的形象进行对比品读,揣摩不同诗人创作的不同角度,领悟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让学生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了解诗歌中的蕴意,让古代诗歌真正融入学生内心。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古代诗歌优秀作品,在阅读教学中笔者运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诵读品味,美读感受,捕捉意象,品味意境,平等对话,融入内心策略,让学生学好诗歌,学好语文!
  郭晓翠,山东寿光市第一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前甘肃省妇联主席李磊在《悠悠岁月》中记载,大饥荒时,甘肃临夏地区10个公社有337例吃人,其中仅红台公社就吃掉尸体125具、活人5名。癿藏公社社员马阿卜都临死时嘱咐女儿:“我身
北宋土大夫有纳妾蓄妓的风尚,司马光是和王安石、岳飞一样,极为罕见的不纳妾、不储妓之人。婚后三十年余,妻子张夫人没有生育,司马光并未放在心上,也没想过纳妾生子。张夫人背着司
文学作品中的很多词句段篇,总是毫无预兆地刹那间闯入读者的眼帘,然后轻易击中人的灵魂。似乎不是我们读者在等待他们,而是他们在等待我们。写作和阅读的心理过程“以意逆志”,是以读者体会揣度作者本意的过程。我们确乎需要重视语言的品味,掌握品味语言的方法和途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品味语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突破文章的关键,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前提,是提升学生领悟语言魅力能力的基础。  “品味”意思是尝
期刊
【摘要】河南的改革开放在党的领导下,经历了起步、全面展开、深入进行、继续向前推进等几个阶段。30年来,河南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可供今后借鉴的可贵经验。  【关键词】改革 经验  【中图分类号】N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b)-0166-0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地
期刊
何为阅读?简而言之就是和作者、文本、角色、情境等进行对话,是一种发现精彩的灵犀感应。阅读是美丽的,不仅仅是发现美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能使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产生共鸣,获得无限的遐想,获得更多不一般的感知。用心品味文字,多咬文嚼字,能使得学生在收获更多灵感顿悟的过程中产生震撼,接受精神上的洗礼,而这一切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点和学生的虔心阅读。  一、留心问题,产生“疑惑”  处处留心皆学问。“问”是“学
期刊
湖北大学大三女生小罗在学校附近找到了一份家教工作,负责为初二女生洋洋(化名)辅导数学,每周2次。洋洋就读于汉口一所民办初中,平时学业负担很重,家长还不断为其“加餐”,各类培优
在初中这个承上启下的学段,在经典小说的阅读教学上,老师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帮助学生获得更为扎实的学习体验,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在结合实际调查内容后,针对一些教学方法,展开深入的探究,希望能为相关人员,起到一些积极的参考作用。  一、创设相应的经典阅读学习情境  在初中经典小说的阅读教学上,首先需要保证的就是,学生要具备足够的学习兴趣。阅读是一项较为主观化的学习内容,如果学生只是为了应
期刊
【摘要】当代中国在半个多世纪的对外援助中,经历了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急剧增长阶段,给予了发展中国家大量的物质和经济技术援助,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的和平发展。并在对外援助的实践中逐渐积累了对外援助应融入国际大环境、兼顾国家利益、符合市场规律、建立理论体系等重要经验与认识。  【关键词】当代中国 对外援助   【中图分类号】D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b)-01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前的动态分析?笔者在教学中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了些尝试。  一、处理好语言字面义与潜在义的矛盾,感悟语言的潜在义。  无论是词语还是句子,一经使用,都要传达一种思想,都有其潜在义,为此,我们在理解、分析语言时,就必须在具体的语境中对语言作动态分析。  1、通过文本语境,感悟语言的潜在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依句释词,随文释句,通过语脉、文脉,捕捉语句的潜在义。如“我用儿童的狡猾
期刊
“越是经典越不好教。”相信这是很多教师共有的感受。尽管经典篇目在网上可以找到许多相关资料,但同时也使得经典成为人尽掘之的金矿,很难在其中体悟到一丝“惊喜”。江苏杨权应老师对《孔乙己》的课堂设计另辟蹊径,他紧紧抓住文中的“半”字,串起全文,串起了整节课。教师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与孔乙己有关的含有“半”字的语句或暗含“半”字的内容,孔乙己说话“半懂不懂”,做事“半途而废”,读书“读了半辈子”,喝酒“只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