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者7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降尿酸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吡格列酮片15mg/d,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等指标均明显下降,治疗组血尿酸水平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疗效患者37例(97.37%)较对照组有疗效患者25例(65.79%)多,且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少,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吡格列酮治疗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有明显的降糖,降尿酸作用,安全性高,对患者治疗有积极作用,宜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吡格列酮;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2-001-03
2 型糖尿病(T2DM)是临床常见、多发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除表现为明显糖代谢、脂代谢异常外,还常伴有尿酸代谢异常[1]。T2DM病人的胰岛素抵抗是遗传性的,需给予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进行治疗。我们应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后对患者症状改善明显,疗效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自2011年2月~2012年12月确诊为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76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血尿酸(UA) 男≥416μmol /L、女性≥357μmol /L。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8例患者。治疗组中,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1±4.0)岁,平均病程(3.7±2.3)年。对照组中,男17例,女21例,平均年龄(56.5±2.5)岁,平均病程(4.7±2.6)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患病类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磺脲类、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以及别嘌呤醇、碳酸氢钠片等药物对症降尿酸水平。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吡格列酮片15mg /d,1次/d,早餐前口服。4周后测量空腹指尖血糖,如血糖>7.0mmol/L,可将吡格列酮剂量调整至30mg/d。两组疗程均为12周。密切关注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
1.3 观察指标。检查前3d 清淡饮食,禁食8h 后,次日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8ml,免疫比浊法测定空腹血糖(FPG) 、餐后2h 血糖(2hPG) 、三酰甘油(TG) 、总胆固醇(TC),血尿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等指标均明显下降,治疗组血尿酸水平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盐酸吡格列酮为新型胰岛素增敏剂,能改善B细胞功能,增加胰岛面积、密度和胰岛素含量,但不影响分泌,减少胰岛细胞死亡以阻止B细胞衰退[2]。能够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代谢紊乱,对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高尿酸血症具有明显疗效[3]。其通过竞争性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体受体(PPARγ:在调控脂肪细胞分化和调控糖、脂肪、能量代谢等多种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调节胰岛素反应性基因的转录,以控制葡萄糖的生成、转运和利用,使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浆胰岛素及游离脂肪酸明显降低,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4]。
本次数据显示,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明显有效患者37例(97.37%)较对照组明显有效患者25例(65.79%)多,且治疗组无效患者1例(2.63%)较对照组无效患者13例(34.21%)少,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吡格列酮对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对患者治疗有积极作用,可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媛媛,谢晓娜,邵佳亮等.吡格列酮或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2,40(9):936-937
[2] 吴久健,邓凯文,唐旭东.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J].西部医学,2010,22(4):756-758
[3] 冯田田,胡蕴,毛晓明.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分析[J].临床荟萃,2012,27(16):1423-1424
[4] 傅晓莹,邓海鸥,杨华章.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3):451-453
【关键词】 吡格列酮;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2-001-03
2 型糖尿病(T2DM)是临床常见、多发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除表现为明显糖代谢、脂代谢异常外,还常伴有尿酸代谢异常[1]。T2DM病人的胰岛素抵抗是遗传性的,需给予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进行治疗。我们应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后对患者症状改善明显,疗效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自2011年2月~2012年12月确诊为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76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血尿酸(UA) 男≥416μmol /L、女性≥357μmol /L。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8例患者。治疗组中,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1±4.0)岁,平均病程(3.7±2.3)年。对照组中,男17例,女21例,平均年龄(56.5±2.5)岁,平均病程(4.7±2.6)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患病类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磺脲类、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以及别嘌呤醇、碳酸氢钠片等药物对症降尿酸水平。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吡格列酮片15mg /d,1次/d,早餐前口服。4周后测量空腹指尖血糖,如血糖>7.0mmol/L,可将吡格列酮剂量调整至30mg/d。两组疗程均为12周。密切关注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
1.3 观察指标。检查前3d 清淡饮食,禁食8h 后,次日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8ml,免疫比浊法测定空腹血糖(FPG) 、餐后2h 血糖(2hPG) 、三酰甘油(TG) 、总胆固醇(TC),血尿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等指标均明显下降,治疗组血尿酸水平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盐酸吡格列酮为新型胰岛素增敏剂,能改善B细胞功能,增加胰岛面积、密度和胰岛素含量,但不影响分泌,减少胰岛细胞死亡以阻止B细胞衰退[2]。能够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代谢紊乱,对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高尿酸血症具有明显疗效[3]。其通过竞争性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体受体(PPARγ:在调控脂肪细胞分化和调控糖、脂肪、能量代谢等多种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调节胰岛素反应性基因的转录,以控制葡萄糖的生成、转运和利用,使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浆胰岛素及游离脂肪酸明显降低,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4]。
本次数据显示,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明显有效患者37例(97.37%)较对照组明显有效患者25例(65.79%)多,且治疗组无效患者1例(2.63%)较对照组无效患者13例(34.21%)少,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吡格列酮对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对患者治疗有积极作用,可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媛媛,谢晓娜,邵佳亮等.吡格列酮或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2,40(9):936-937
[2] 吴久健,邓凯文,唐旭东.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J].西部医学,2010,22(4):756-758
[3] 冯田田,胡蕴,毛晓明.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分析[J].临床荟萃,2012,27(16):1423-1424
[4] 傅晓莹,邓海鸥,杨华章.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3):45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