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将来的文盲将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所以,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历史教学 重要性 培养能力 实施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我国传统教学的经验总结,教师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才是授与了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只有掌握学习方法,学生才能步入知识殿堂。在历史教学中,我把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指导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始终,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让学生明确历史学科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教育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但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形成了人文学科被冷落的缺憾,中学历史教育尤其是初中历史教育的尴尬境地便是明证。“应试教学”主宰着学校教学活动,有些人有意无意地用应试眼光来评判历史课的地位,在这种急功近利的价值观驱使下,历史课就只好靠边站。在科教兴国的今天,认真审视历史教育的地位,是当前历史教育最突出、最迫切的问题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道:“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选集1卷66页)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江泽民也多次强调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历史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世界的过去和现在,这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只有明确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才会从内心里想去学习历史,从而为学好历史奠定基础。
二、激发兴趣,探求知识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知识的动机。因此,培养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是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教师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治学的精神传授知识,并通过历史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办历史讲座,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等活动,不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三、编写阅读提纲,培养学习能力
教会学生阅读历史教科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学科具有历时性、综合性和史论性的特点,学生在初读时容易遇到许多障碍,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差、阅读不得法,抓不住重点,所以我先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通过提问引路、审题启示、疑难突破、重点探索、提纲导读等多种方法,把学生引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来。例如,在讲授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夏、商、西周的兴亡》时,我首先给学生点拨:要了解一个朝代的兴亡,必须先找出政权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再找到这个政权灭亡的时间和亡国者。然后我指导学生按上述阅读提纲,找出本课中的重点知识,学生很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学会编写提纲,教师应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编提纲的练习机会。学习新课时,多让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试编。学完一个单元后,可让学生编写单元知识结构,抽象出历史阶段的本质特征。例如,在讲完世界历史上册中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要求学生列提纲分析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从而认识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一种旧的社会制度必须经历长期的、反复的、曲折的斗争,但历史前进的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这一规律。
四、勤于动脑,善于提出问题
法国著名史学家布罗代尔曾言,提出问题是历史研究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讲课时,常将这一思想贯穿其中。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一起讨论,这种方法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史的兴趣。如:斯大林模式形成后为什么成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郑和下西洋与欧洲新航路开辟有什么异同点,等等。
五、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掌握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历史发展的线索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学历史教材范围广、内容多,牵扯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理清发展线索,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开始讲历史时,首先指导学生看教科书前的目录,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突破学习难点。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教材中的重点:第一,能够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观点的内容;第二,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第三,属于“中国之最”、“世界之最”的内容;第四,教科书上有插图,课后有练习题的内容。学生掌握了上述原则,就比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点。对一些很少出现的历史名词、历史概念这些学习难点,要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去解释。
六、教给学生巧妙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所以教给学生巧妙的记忆方法很重要。如,重复记忆法。让学生把知识点当时看一遍,一星期后再复习一遍,两个星期后再重复一次,记得就会比较牢固。如,河姆渡人种水稻,可以用一个词“河水”来记忆;康熙帝册封班禅,可以用一个词“戏(熙)班”来记忆,等等,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未来,历史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并进行巧妙的记忆,用历史来教育并指导学生未来前进的方向,“以古鉴今”。
关键词: 历史教学 重要性 培养能力 实施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我国传统教学的经验总结,教师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才是授与了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只有掌握学习方法,学生才能步入知识殿堂。在历史教学中,我把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指导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始终,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让学生明确历史学科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教育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但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形成了人文学科被冷落的缺憾,中学历史教育尤其是初中历史教育的尴尬境地便是明证。“应试教学”主宰着学校教学活动,有些人有意无意地用应试眼光来评判历史课的地位,在这种急功近利的价值观驱使下,历史课就只好靠边站。在科教兴国的今天,认真审视历史教育的地位,是当前历史教育最突出、最迫切的问题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道:“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选集1卷66页)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江泽民也多次强调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历史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世界的过去和现在,这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只有明确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才会从内心里想去学习历史,从而为学好历史奠定基础。
二、激发兴趣,探求知识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知识的动机。因此,培养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是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教师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治学的精神传授知识,并通过历史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办历史讲座,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等活动,不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三、编写阅读提纲,培养学习能力
教会学生阅读历史教科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学科具有历时性、综合性和史论性的特点,学生在初读时容易遇到许多障碍,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差、阅读不得法,抓不住重点,所以我先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通过提问引路、审题启示、疑难突破、重点探索、提纲导读等多种方法,把学生引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来。例如,在讲授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夏、商、西周的兴亡》时,我首先给学生点拨:要了解一个朝代的兴亡,必须先找出政权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再找到这个政权灭亡的时间和亡国者。然后我指导学生按上述阅读提纲,找出本课中的重点知识,学生很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学会编写提纲,教师应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编提纲的练习机会。学习新课时,多让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试编。学完一个单元后,可让学生编写单元知识结构,抽象出历史阶段的本质特征。例如,在讲完世界历史上册中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要求学生列提纲分析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从而认识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一种旧的社会制度必须经历长期的、反复的、曲折的斗争,但历史前进的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这一规律。
四、勤于动脑,善于提出问题
法国著名史学家布罗代尔曾言,提出问题是历史研究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讲课时,常将这一思想贯穿其中。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一起讨论,这种方法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史的兴趣。如:斯大林模式形成后为什么成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郑和下西洋与欧洲新航路开辟有什么异同点,等等。
五、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掌握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历史发展的线索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学历史教材范围广、内容多,牵扯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理清发展线索,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开始讲历史时,首先指导学生看教科书前的目录,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突破学习难点。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教材中的重点:第一,能够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观点的内容;第二,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第三,属于“中国之最”、“世界之最”的内容;第四,教科书上有插图,课后有练习题的内容。学生掌握了上述原则,就比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点。对一些很少出现的历史名词、历史概念这些学习难点,要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去解释。
六、教给学生巧妙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所以教给学生巧妙的记忆方法很重要。如,重复记忆法。让学生把知识点当时看一遍,一星期后再复习一遍,两个星期后再重复一次,记得就会比较牢固。如,河姆渡人种水稻,可以用一个词“河水”来记忆;康熙帝册封班禅,可以用一个词“戏(熙)班”来记忆,等等,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未来,历史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并进行巧妙的记忆,用历史来教育并指导学生未来前进的方向,“以古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