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学校教育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我教育逐渐形成的。而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学校德育要实现三个转化:
一、实现从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化
1.强化学生自主发展意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我们采用了多种教育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第一,开放性策略。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眼,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开展的德育活动从学校延伸到社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和生存能力。例如:我们组织“追求一个未知数”教育活动,同学们经过精心策划、多次演绎,从“科学知识”“人文修养”“历史文化”“未来发展”等方面开展综合性活动,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参加,在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自我教育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第二,内化性策略。德育的目的是学生把获得的道德认知内化为自觉行为,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例如:开展“环保小天使”活动,把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宣传知识结合起来;开展“我们班信得过专座”活动,把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与学生自觉、自理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开展“小手牵大手”文明交通工程活动,把学生在校接受的良好教育和培养日常良好行为结合起来,延伸到家庭、社会,使学生的道德认识逐步内化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2.还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
德育强调的是内化,但学生却常常被当成一个个接受道德教育的容器,在教育生活中被强制要求遵守各种规定,殊不知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只有还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才能够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自主发展。记得在开展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中,我引导学生开展了“我选我行”活动,我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规定化作具体的要求写出来,张贴在教室宣传栏里,由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认识,自由选择,选中签名并作承诺,以后的日子按约定的要求做,老师和同学也依此进行评价,结果同学们都做得非常好。这就是一种体现人文精神的德育,还给了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悄然而动,润物无声。
二、实现从被动性向主动性的转化
审视以往我们的德育工作,我们更多地把管理者的意志强行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要求学生“非听不可”,以至学生总是被动接受,口服心不服。因此,要实现德育从被动性向主动性的转化,学校就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判断与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学生自觉承担道德义务与道德责任。
1.尊重学生道德元认知
学生道德元认知,是指每个学生在自己头脑中对道德问题的最初判断与选择。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道德的元认知有时与教师提出的要求不完全一致,这时教师如果一味强制学生服从,放弃自己的想法,学生就会出现表面行为与内心认识的不一致。例如:老师教育学生“谦虚是一种美德”时,好多学生都认可,可偏有一位学生认为,谦虚是因为自信不够,因为能力有限,如果在自信满满的时候,为什么要谦虚呢?这个孩子不一样的声音,就是他自己的道德元认知,是值得老师尊重的。
2.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动机
我们认为,只有激发学生的道德需求和道德情感,才能使他们主动地接受道德教育,并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为此,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们采用相应的教育艺术,激发和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动机的形成。第一,“留白”艺术。开展“看到这种现象,你会怎么办”“给他一点余地,相信他会更好”“你怎样对待表扬与批评”等活动,我们“留白”给学生自我思考、自我选择,激励学生进行自我设计,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第二,“标签”艺术。美国心理学家贝克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那种人。”因此,我们采用“标签”激发手段来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体验及行为调整。如:培养综合能力——“今天我当辅导员”活动;文明行为宣传——“体验城管队员生活”活动;开展争优评比——“看看谁是我班的小明星”活动;展示兴趣特长——“小小书法家、音乐家……”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学生被“标签”人物(或要求)所激励,积极性、自信心都得到了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实现从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化
不少人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道德知识,明白了个中道理,德性就能自然形成。其实这是对学校德育的误解。叶圣陶先生认为:“德育必须通过生活实践来实现。”课堂教育不等于德育,德育的本身是实践性的,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德育。所以,我们要改变德育活动中传统的“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使德育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性行为。比如我们开展“放大自己的亮点”活动,从发展学生的优点、特长出发,让每个学生都寻找自己的亮点,并设计如何“放大”的方法,再走上社会,让“亮点”为社会服务,为苏州的发展服务。活动中,同学们争先恐后“亮”出自己的特长和潜能,热情高涨地走上社会开展体验活动,他们在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座标,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人生价值,锻炼了自己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作者单位:苏州市沧浪区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苏州 215007 )
责任编辑谢光灵
一、实现从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化
1.强化学生自主发展意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我们采用了多种教育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第一,开放性策略。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眼,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开展的德育活动从学校延伸到社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和生存能力。例如:我们组织“追求一个未知数”教育活动,同学们经过精心策划、多次演绎,从“科学知识”“人文修养”“历史文化”“未来发展”等方面开展综合性活动,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参加,在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自我教育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第二,内化性策略。德育的目的是学生把获得的道德认知内化为自觉行为,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例如:开展“环保小天使”活动,把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宣传知识结合起来;开展“我们班信得过专座”活动,把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与学生自觉、自理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开展“小手牵大手”文明交通工程活动,把学生在校接受的良好教育和培养日常良好行为结合起来,延伸到家庭、社会,使学生的道德认识逐步内化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2.还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
德育强调的是内化,但学生却常常被当成一个个接受道德教育的容器,在教育生活中被强制要求遵守各种规定,殊不知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只有还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才能够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自主发展。记得在开展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中,我引导学生开展了“我选我行”活动,我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规定化作具体的要求写出来,张贴在教室宣传栏里,由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认识,自由选择,选中签名并作承诺,以后的日子按约定的要求做,老师和同学也依此进行评价,结果同学们都做得非常好。这就是一种体现人文精神的德育,还给了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悄然而动,润物无声。
二、实现从被动性向主动性的转化
审视以往我们的德育工作,我们更多地把管理者的意志强行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要求学生“非听不可”,以至学生总是被动接受,口服心不服。因此,要实现德育从被动性向主动性的转化,学校就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判断与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学生自觉承担道德义务与道德责任。
1.尊重学生道德元认知
学生道德元认知,是指每个学生在自己头脑中对道德问题的最初判断与选择。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道德的元认知有时与教师提出的要求不完全一致,这时教师如果一味强制学生服从,放弃自己的想法,学生就会出现表面行为与内心认识的不一致。例如:老师教育学生“谦虚是一种美德”时,好多学生都认可,可偏有一位学生认为,谦虚是因为自信不够,因为能力有限,如果在自信满满的时候,为什么要谦虚呢?这个孩子不一样的声音,就是他自己的道德元认知,是值得老师尊重的。
2.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动机
我们认为,只有激发学生的道德需求和道德情感,才能使他们主动地接受道德教育,并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为此,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们采用相应的教育艺术,激发和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动机的形成。第一,“留白”艺术。开展“看到这种现象,你会怎么办”“给他一点余地,相信他会更好”“你怎样对待表扬与批评”等活动,我们“留白”给学生自我思考、自我选择,激励学生进行自我设计,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第二,“标签”艺术。美国心理学家贝克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那种人。”因此,我们采用“标签”激发手段来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体验及行为调整。如:培养综合能力——“今天我当辅导员”活动;文明行为宣传——“体验城管队员生活”活动;开展争优评比——“看看谁是我班的小明星”活动;展示兴趣特长——“小小书法家、音乐家……”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学生被“标签”人物(或要求)所激励,积极性、自信心都得到了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实现从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化
不少人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道德知识,明白了个中道理,德性就能自然形成。其实这是对学校德育的误解。叶圣陶先生认为:“德育必须通过生活实践来实现。”课堂教育不等于德育,德育的本身是实践性的,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德育。所以,我们要改变德育活动中传统的“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使德育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性行为。比如我们开展“放大自己的亮点”活动,从发展学生的优点、特长出发,让每个学生都寻找自己的亮点,并设计如何“放大”的方法,再走上社会,让“亮点”为社会服务,为苏州的发展服务。活动中,同学们争先恐后“亮”出自己的特长和潜能,热情高涨地走上社会开展体验活动,他们在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座标,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人生价值,锻炼了自己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作者单位:苏州市沧浪区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苏州 215007 )
责任编辑谢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