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贯通模式下学生培养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267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2014年上海市开始实施职业教育中本贯通培养模式试点以来,首批试点学生已于2017年秋季进入本科院校学习。总结与反思这批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培养方式特点及综合素质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试点培养模式。基于中本贯通培养模式下学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例,对比分析中本贯通班的课程设置和学生成绩。发现其课程重视德育、注重专业基础知识拓展,并能根据不同教学对象调整培养重点及深度,与相同专业的普通本科培养模式相比更能呼应生源特点。但过程中仍存在课程设置不连贯、考评侧重点不明显、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亟待通过完善课程衔接性、建立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课程内容针对性等措施予以改进。
  关键词 中本贯通;培养模式;质量评价;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12-0050-07
  自2014年9月起,上海市5所职业学校开始试点“职业教育中本贯通培养模式”(以下简称“中本贯通”), 其中3所中等职业学校与2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接。具体是: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上海石化工业学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对口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应技大”)相应专业;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的机械工程(数控技术)专业对口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以下简称“二工大”)相应专业[1]。从2017年9月起,这批中本贯通学生经过3年的中职学习已顺利进入两所本科院校,本文采集了前三学期(2017下半年、2018全年)所有课程的学业成绩,并与同专业非贯通培养模式下的平行班(分为“普通班”与“卓越班”)学生进行比较,通过已设计的贯通培养模式下学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5个方面分析总结两所本科院校课程开设的特点,分析其存在问题,进而提出相应建议。
  一、指标体系构建
  (一)制定依据
  一是政策文件。教育政策文件是国家或地方层面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质量标准而制定的权威化行动原则,具有指导各校教学质量评估和规范教学评价活动的作用。职业教育水平评估的相关文件提出,在评价职业教育学生质量时,要从职业能力、必备知识、基本素质3方面来考虑,在具体考核学生时,要采用“文化素质 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2][3]。而传统的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主,同时也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对技能考核的要求还未凸显[4]。中本贯通培养模式作为高层次职业教育的延伸,是一种新型的本科教育模式,在招收和评价学生时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素质水平,还需要突出职业能力的评价。
  二是职业带理论。职业带理论是关于职业领域内各工程技术人员规格特点、动态演变及相应教育等关系的人才结构理论[5]。该理论阐述了技工、技术员、工程师在知识和技能水平上的区别与联系:技工能熟悉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较快地处理常见的技术问题;技术员在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能更深入地掌握技术理论知识,解决一些技术难题;工程师则更强调具备技术设计原理,具有设计和创新能力,他们是促进技术技能发展的支柱型人才。中本贯通学生的专业成长路径基本符合技工、技术员、工程师的发展模式,经过中职阶段的学习,学生基本能达到技工的标准,进入本科阶段后逐渐向技术员和工程师的身份转变。因此,在评价学生时应根据技术人才成长的特点,在不同阶段合理调整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内容与比重。
  三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本贯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教学过程的总体参照标准,包括学生培养目标、应该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及适应的工作岗位、主干学科和课程等内容,它对每个专业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要达到的要求都做了详细规定。如应技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中包含“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工程与工艺方面的应用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等要求[6],在课程安排上该校也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展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各项标准是学生的发展目标,也是设计学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四是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7]。主要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外语应用、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创新等8项职业社会能力和职业方法能力[8]。基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各中本贯通学校已将职业核心能力单独列为学生的发展目标,如二工大将“数理知识及应用能力”“外语读写与交流能力”“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标准列入学生的培养方案并严格执行。在设计中本贯通学生质量评价体系时,凸显职业核心能力的评价是合理且必要的。
  (二)制定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力求评价指标能在最大程度上客观、准确地衡量出中本贯通培养模式下的学生质量水平,因此,需要運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法,全方位保证设计过程的严谨性,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多角度保证评价指标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是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要求指标设计时要以政府对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落脚点:“要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以职业核心资格标准为纽带,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有效衔接”[9]。目的是设计出一套与中本贯通学生培养目标相一致的体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效果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及时调整教学和学习状态,为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发挥导向作用。
  三是应用性原则。即指标设计和内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及适用性。在指标设计上,层级分明、相互独立,各指标之间不存在交叉和重复,易于评价;在指标内容上能根据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合理突出技能优势,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与全面发展。
  四是激励性原则。激励性是教学评价的其中一个功能,合理运用评价工具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由于中本贯通培养的学生在中职阶段已进行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他们进入本科院校时已有较好的专业知识能力基础。评价这类学生时可以重点关注他们的专业动手能力和技能优势,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指标内容
  根据上述依据和原则,我们确定一级指标包括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基本素质,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确定了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具体见表1。
  二、实证分析
  根据以上中本贯通学生质量评价指标,我们在对比应技大和二工大两校相关学生的成绩后,归纳出目前中本贯通专业课程开设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提高学生质量提出相应建议。
  (一)主要特点
  1.凸显“立德树人”
  以德育课程为例,两校在德育课程设置上均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相关课程,把立德树人放在突出位置。根据学校课程的整体安排,两校前3学期的德育课程内容有所不同:应技大另设有“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军训”课程,二工大开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但两所学校都通过开展德育课程教学,有目的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德育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德育课程在内化道德原则和规范学生行为方面的作用。
  从德育课程成绩上看,贯通班在各门德育课程成绩上和平行班基本持平,在总分上与平行班也无较大差距。如:应技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二工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Ⅰ”等课程,平行班和贯通班成绩大体相当,都在80分以上。两校能较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生德育上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见表2。
  2.依据不同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有所侧重
  两校贯通班的培养目标依据其各自专业的具体情况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其中应技大比较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养成,而二工大强调培养学生符合岗位要求的知识性能力和技能性能力,为此两校在前三学期的课程设置侧重有所不同。
  应技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知识、能力课程以及综合素质活动上表现充分。在基础知识课程设置上,应技大在第二、三学期即设置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和方向,提前认识当前职业发展动向,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养成提供必不可少的背景知识。在专业课方面,开设多达8门的专业基础能力课程,包括“工程实训”“仪器分析实验”、3门化学实验课程和2门物理实验课程。这些实验课程与所学专业密切结合,充分体现了应技大对提升学生实操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为了增进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技大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文体、实践和学术科研等综合性活动,基于学生已掌握的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参加岗位实践和实训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在实操中强化理论、掌握技能,提升自身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成为兼具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工大注重培养贯通班学生的知识性能力和技能性能力,重视通识性知识和专业知识课程的设置。在基础知识课程方面,开设了德育、理科、英语等课程,其中,理科课程设置呈现出注重内容细分、注意课程递进的特点,例如:高等数学课程注重课程细分,开设“微积分A1”“微积分A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课程,细致的课程分类为学生后期专业知识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数理基础。以上特点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理科知识学习的充分重视、对学生知识性能力的科学培养。在专业知识课程方面,开设“现代工程制图”“机械原理及机构创新设计(机械原理)”“数控系统与原理”等5门专业课,和平行班相比,贯通班多开设了3门专业课,该校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性能力养成上对贯通班学生予以更多的重视、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上专业课程具有知识性强和技能性突出的特点,为学生后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基础,为提高学生的知识性、技能性能力夯实根基。
  3.专业课程设置上注重基础知识的拓展
  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由于贯通班和平行班的培养目的不同,两校在贯通班和平行班的课程开设特点上存在差异,平行班更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贯通班更注重夯实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拓深基础知识、拓广专业知识涉及面、加深课程综合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
  以应技大为例,在专业知识课程上,平行班开设有“机械制图基础”“程序设计基础C”“大学物理A2”等课程,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而贯通班设置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1”课程,与专业结合程度高,在综合程度上也高于平行班开设的“无机化学B”“有机化学C1”系列课程,贯通班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拓深。“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强调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细化,对基础知识的拓广,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具有更加全面的视角。在专业能力课程上,平行班开设了“化工过程设计1”“有机化学实验B”“无机化学实验”等课程,重视强化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等基础性强且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而贯通班设置了“化学实验A”“化学实验B”和“综合化学实验A1”等課程,在专业能力上注重实验操作的综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再以二工大为例,在专业课程上,平行班开设“现代工程制图”“工程力学I(理论力学)”课程,重视专业基础的学习;而贯通班在此基础上继续教授“机械原理及机构创新设计(机械原理)”“工程力学II”和“数控系统与原理”课程,增设的课程体现学校重视贯通班基础知识的进一步拓深拓广,以及专业知识的进一步细化。
  从考试成绩看,两校贯通班的专业课程学习成绩高于平行班,例如:应技大在贯通班和平行班共同开设的专业课中,“工程实训”“大学物理实验1”和“大学物理实验2”3门课的成绩均高于平行班;二工大贯通班和平行班在共同开设的两门专业课中,“现代工程制图”和“工程力学I(理论力学)”课程的成绩表现均好于平行班,因此,依据贯通班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加强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有效提高贯通班学生的培养质量,具体见表3。
  4.在同一课程设置上,依据不同专业的要求确定重点
  两校在同一课程设置上,其课程侧重点由于专业要求的不同而作出区分。以计算机课程为例,学生所学专业今后对口的就业岗位与计算机行业的密切程度越高,岗位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要求相应越高,因此,两校均根据学生发展需求有重点地设置课程内容。   在计算机课程设置上,应技大为平行班和贯通班设置了相同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课程,而二工大为贯通班设置了单独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两校依据专业及对口岗位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要求不同开设了侧重点不同的课程。应技大的贯通专业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只需学生掌握较为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即可满足专业和日后岗位所需,因此所开设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课程侧重通识性知识的传授和基础能力的培养。二工大的贯通专业是机械工程(数控技术)专业,该专业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机械方面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操作维护相关数控设备的能力,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该专业对计算机的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单单学习计算机通识性知识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迁移和后期的专业发展。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专为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设置的专业基础课,教授学生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为之后进一步学习机械数控知识和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二工大依据该专业的实际需求有重点地设置计算机课程,教授贯通班“程序设计基础”课程。
  5.依据生源质量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课程的广(深)度和进度
  在英语课程设置上,两校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掌握程度不同,对贯通班的课程内容和进度进行合理设置。以应技大为例,从该校学生英语成绩看,贯通班学生英语成绩均不高于平行班,英语基础稍弱。该校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在贯通班英语课程设置上,一方面更偏重于通用性,同时在课程进度上与平行班相比也较慢,例如:平行班第二学期开设“大学英语2”和“中级通用学术英语”2门课程,贯通班只开设“大学英语1”,没有设置学术性更强的通用学术英语系列课程,在课程进度上也滞后于平行班。以二工大为例,通过对贯通班和平行班学生英语成绩的对比,贯通班成绩均高于平行班,英语基础较好。根据这一特点,该校在课程设置内容上与平行班相同,都开设有通用英语课程,在课程进度上也与平行班一致,同步上课,该校针对贯通班学生英语掌握程度较好的实际情况,在英语课程内容和进度上与平行班不加区分。
  在数学课程设置上,两校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掌握程度不同对贯通班的课程内容和进度进行合理调配。以应技大为例,通过比较该校平行班和贯通班共同开设的2门数学课的成绩,贯通班学生的成绩均低于平行班,在数学基础上和平行班相比有差距,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贯通班和平行班有区分度,在课程进度上也普遍滞后于平行班,例如:在课程内容上,贯通班没有开设“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这一类细分的数学课程,只开设普通的高等数学1和2,更偏向基础性强、难度一般的数学课程,在课程进度上,平行班在第一学期即学习“高等数学(工)1”课程,而贯通班在第二学期才对该课程进行学习。以二工大为例,贯通班的学生成绩均高于平行班,该校贯通班学生的数学成绩普遍较好,基础扎实,与此相应,贯通班数学课程细分程度高,包括“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线性代数”等课程。因此,该校结合贯通班学生生源质量较好的情况,在贯通班和平行班的数学课程设置上基本不作区分,具体见表4。
  由以上特点得知,两校在课程设置上均呈现重视德育的特点,并依据生源质量、培养目标等因素设置了较为适合自己学校的课程,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二)问题分析
  1.课程设置的不连贯性
  在课程设置上,两校贯通班的部分课程存在连贯性和铺垫性不足、承前启后不够的问题。例如:应技大贯通班在第一学期基础知识学习不充分的情况下,学习“工程实训”和“岗位实践”课程,虽然给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实践平台,但由于学生缺乏理论知识积淀很难充分发挥岗位实践的作用,进行能力上的转化;二工大前3学期没有开设“职业生涯和规划”、实习实训等课程,缺乏实验课和实操课等专业基础能力课程的设置,文体实践活动的开展也缺乏常态化。
  2.考评趋同化的问题
  两校在平行班和贯通班共同开设的课程中,在同一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上区分不明显,存在同一化考评的问题。例如:二工大贯通班和平行班均开设“现代工程制图”和“工程力学I(理论力学)”两门课程,应技大贯通班和平行班共同设置“化学工程导论”“化学数据与图形处理”等5门课程,但从实际情况看,在这些共同开设的课程中,两校课程在考评的衡量标准上区别不够明显。这种考核和评价的同一化现象容易导致贯通班和平行班学生培养目标的趋同化。
  3.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强
  从应技大学生综合素质活动表现和实践课成绩反映看,平行班和贯通班存在学生能力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其中贯通班在学术科研表现上不够理想,3个学期的学术科研获奖率基本低于平行班,而在实践和综合素质上表现较好;反之,平行班在实践课程上总体表现不佳,参加实践活动的获奖率基本低于贯通班。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缺乏补足学生“短板”而设置的课程,例如:和平行班相比,应技大在第一学期重视贯通班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知识课程的开设不充分;平行班也在其薄弱的实践项目上缺乏强化的补充性课程,具体见表5。
  (三)几点建议
  1.完善课程结构,强化课程衔接
  前期两校课程内容的缺失显示出课程结构的不适宜,承前启后的不充分不利于后期课程的学习,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为此两校均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完善课程结构。
  应技大贯通班存在前期基础知识课程设置不足的问题,课程的连贯性有待加强,前期基础知识的缺失会影响后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应针对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情况调整知识性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重,在前期应增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课程的设置,只有学生掌握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充分发挥实践活动和实验课程的作用,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和掌握知识。
  二工大贯通班前期课程开设不全面,与后期课程的衔接缺失。为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内涵,将就业课程、实践课程和综合素质活动等贯穿于学生学习全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前期此类课程的缺失势必导致课程开设连贯性不足,课程缺乏循序渐进性,进而影响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效果,并且不利于学生提前了解就业前景。该校需充分衡量整个课程结构的安排,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在前期增设或提前实施相关课程,例如“职业生涯规划”等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培养的课程,实验實操、岗位实践等提高应用能力的课程。此类课程应贯穿渗透到“贯通”全过程,才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将要从事的职业,以负责任的态度看待自己的专业,调动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本专业相关理论和实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切实提高在实践应用层面的能力,成为更加优秀的全面的技术性人才。   2.依據不同培养目标确定考核评价体系
  平行班侧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和延伸拓展,贯通班着重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为了实现平行班和贯通班培养目标,不仅要开设侧重点不同的课程,而且要在其开设的相同课程的学习考核过程中有所侧重,尤其在专业课上这一区分是很有必要的。培养目标的不同对学生质量的考核评价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考核形式多元化,考核学生能力表现不能仅局限在试卷作答上,既要出“知识考卷”,通过试卷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要出“实践考卷”,充分将实践因素融入考核中,考核学生在实践操作上的表现。第二,考核内容有所侧重,贯通班和平行班要立足培养目标确定考核内容的重点。例如:贯通班应注重考核实践实操能力的掌握,应适度提高贯通班实践性课程成绩的权重;平行班应重视考核理论知识的理解,相应提高理论性课程成绩的权重。第三,评价方式多样化,为了整体评价学生的课程表现,除了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单一性的结果评价,在评估学生质量时也要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并及时予以反馈和评价,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纳入评价体系。
  3.课程内容提高针对性
  针对应技大平行班和贯通班学生能力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两校要根据学生的弱项能力设计更具针对性的课程内容,补足学生短板,弥补学生欠缺的能力。从贯通班来看,该校第一学期对贯通班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课程开设数量低于平行班,因此,学校应充分结合学生基础较弱的实际情况,更加重视贯通班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前期课程设置上贯通班需合理增加基础知识课程的数量和内容,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弥补学生知识上的短板,帮助学生夯实专业基础,为后期进一步提高职业核心能力做好铺垫。从平行班来看,该校要针对学生实践能力不够的问题开设相应的补充性课程,在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平行班实践实操的能力。
  参 考 文 献
  [1][6]朱晓佳,陈嵩,占小梅.上海市首批中职—应用本科贯通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16(7):36-40.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EB/OL].(2004-06-30)[2020-01-20].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42/200409/1182.html.
  [3]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4-09-04)[2020-02-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20-02-15].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5]贺新.职业带理论视角下高职专科与应用本科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7(2):80-83.
  [7]许译心,沈亚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普职融通的困境与破解[J].教育与职业,2015(10):9-13.
  [8]服务就业,促进教改,助力成功——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项目简介[EB/OL].(2017-03)[2020-02-10].http://www.hxnl.cn/cms/18-cl-6-236.htm.
  [9]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1-09-20)[2020-02-15].http://www.gov.cn/zwgk/2011-09/20/content_1951624.htm.
  [10]刘安洁,陈嵩.贯通培养模式下学生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8(6):36-41.
  Abstract
其他文献
2013年10月21日至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  本次会议是在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为全球共识,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目标的大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国际大会,也是该组织就这一专题首次召开的国际大会。  会议围绕“全民终身学
考试时最怕碰到什么题?难题,还是从未见过的新题?在对考场心态的“破坏力”上,两者的“段位”可谓不分伯仲.本工坊特推出“新鲜出炉”新题系列,拓展同学们的视野,让大家从此不再怕新题!    1. 已知A(3, ),O是坐标原点,点P(x,y)的坐标满足 x-y≤0,x- y 2≥0,y≥0.则z= 的取值范围是2. 已知平面内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O是平面内不与A,B,C共线的任意一点. 等差数
7月14日,东芝电脑网络(上海)有限公司与东芝视频产品(中国)有限公司联手召开新品发布会,推出世界首款具备3D、2D同屏显示功能的裸眼3D笔记本电脑Qosmio F750,同时发布了2011年度REGZA旗下6大系列共计14款液晶电视新品,并展示了全球首款56英寸裸眼3D液晶电视。  裸眼3D笔记本电脑Qosmio F750配备15.6英寸全高清3D炫彩屏,采用全新的激活式光学防抖透镜,实现裸眼3
小站  在错过了末班车的小站想你  如岛屿,或也试着想一些  热带海域的问题  而其主旨隐晦,意义  不明……姑且玩弄打火机  回忆明灭,理解瞬息  那天我们带着书籍,共同前往  最后的城市。在黄昏的靠窗位置  一枚耳机那时  分你:滑向忧伤Vocalise……  当蓝色淹过眼睫,我多么希望  我们是爱的水族向热带同游  而你,沉默望向窗外仿佛  整个夏日,一座岛  后来的事,一直反覆地播着…… 
摘要: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艺术呈现与文化意蕴都具有高度复杂的特征,单纯的文本、文献或文化研究难以揭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达成对研究对象的整体观照,只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张锦池先生的《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考论》是一部不拘守一端而以“文本、文献、文化”综合研究见长的著作。在研究方法上,张先生既不守旧,也不趋新,而是根据古典小说名著自身的特点,以文本细读为研究基础与核心环节,自觉于关键细节、
春晖起,意阑珊,万里江山陷新冠;鹏北海,凤朝阳,艰难险阻不可挡。寒风凛冽,无星无月,团圆不成,久别不见,待到冰河解冻,春归大雁回。  钟声起,肺炎肆虐,病魔亟亟。于江城回望,武汉封城,警戒拉起,疫情蔓延;于神州立足,人心乱动,唯恐生而栖栖,存之惶惶。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众聚于武汉,同守家园。多难以固邦国,此志必凌青云。  鼓声已起,号角吹响,战场布阵,将军战乎志。老骥伏枥,二次请缨,披甲亲征,国
7月3日,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和青岛鑫三利冷箱技术有限公司举行共建“实习基地”和“科研基地”揭牌仪式。通过这一举措,校企双方将实现教学、实习、实训、科研开发、人才培养等共同承担,把大学生课堂搬进企业。
入选理由 跳出常规的“经济”线索,拓展研究视域,更系统化地看待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体系,从均衡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要素等微观角度进行深度剖析,从羁绊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这一桎梏着手进行改革,为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提出良策。  主要观点 作者认为,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区域失衡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体制、机制发展的影响。因此,为了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应解决其体制、机制问题。基于区域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的互动机理
职业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的基本要求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和学习者职业发展的基本功能。  职业教育科研成果是指职教科研人员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等研究过程所取得的,具有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职教科研成果应具有创造性、先进性,符合职业教育科学规律,并得到社会的公认。职教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是职教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体现其研究效果和社会价值的一个
南京某知名高校民办二级学院的40多名大学生成了“校园贷”的受害者,涉及金额100多万元。一冯姓学生通过与同学签订“代办协议”的方式,利用同学的身份信息到各大“校园贷”平台办理贷款。冯同学在协议中承诺,支付一定酬劳,并且在代办结束、收到款项一个月内帮助贷款人清账,否则承担损失并赔偿。但之后冯同学失踪,网络贷款无法按期偿还,且平台利息逐月递增。受害的学生家长已向警方报案。  解读: 金钱往往让欲望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