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院从事健康体检三年来,行妇科体检共计21354人次,年龄从20~79岁不等。现就对外健康体检人员妇科各类疾病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健康体检女性21354人次,行妇科体检21354人次,另未婚者452人次,20373人次只做妇科B超及乳房检查。
妇科体检内容:①妇科检查:通过妇科双合诊,检查外阴、阴道、宫颈、宫体、附件有无炎症或包块等。②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常规化验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③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根据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检查结果,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④乳房检查:以触诊为主,结合远红外线乳腺检查仪筛查乳腺小叶增生症、乳房纤维瘤、乳腺癌等。⑤盆腔B超:通过B超检查子宫及双侧附件情况。
1.2方法
根据以上体检记录的电子档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2结果
2.1一般情况
2.1.1人口学特征
在我院健康体检女性21354人次,都是甘肃省兰州市各单位员工,在兰州市居住至少一年以上,已婚妇女占85%日常与丈夫居住在一起,离异或丧偶者不详。
2.1.2与生殖相关行为
已婚生育者避孕措施以宫内节育器为主占82%,口服避孕药物或安全套者占12%,其它如体外射精或安全期法者占6%。
2.2妇科情况
2.2.1外阴、阴道炎发病情况
健康体检21354人次,其中外阴、阴道炎患者共4143人次,即外阴、阴道患病率(RTI)约19.4%。其中: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病率最高为11.2%。细菌性阴道炎患病率为5.3%,沙眼衣原体感染为1.7%,滴虫性阴道炎为1.2%。另有15.7%的女性至少患有一种以上RTI疾病(见表1)。疱疹性及尖锐湿疣性外阴炎共有17人次。
2.2.2慢性宫颈炎患病率
宫颈糜烂22.8%,宫颈纳氏腺囊肿15.2%,宫颈息肉1.2%,宫颈肥大2.3%,其中10.7%的女性至少有一种以上宫颈炎的表现。
2.2.3子宫肌瘤发病率
腹部B超检查结果子宫肌瘤发病率共计21.6%,其中子宫肌壁间肌瘤发病率最高占13.5%,浆膜下肌瘤占2.3%,黏膜下肌瘤占1.2%,子宫颈部肌瘤占0.2%。
2.2.4卵巢占位性病变发病率
经腹部B超诊断,发病率约占2.6%。
2.3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宫颈刮片III级或以上者占0.85%,随后取宫颈多点活检确诊为轻度非典型增生者符合率[3]为82.3% 。
2.4乳腺情况
经前期出现双侧或单侧乳腺胀痛者占53.6%,可明显触及包块者22.4%,经远红外线乳腺检查仪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者占32.6%。而且年龄跨度较大,经统计发现29~55岁乳腺增生或乳腺包块发病率明显高于55岁以上女性。
2.5体检后专家咨询开展检后服务情况
针对许多受检者妇科自我保健意识不强或缺乏,我们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在医患一对一的服务中我们发现,日常保健与卫生习惯也与妇科各类炎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经常行阴道冲洗者阴道各类炎症的发生率反而高,受检者很疑惑,常会问:为什么我很注意卫生,每天都冲洗外道、阴道,也很少与丈夫有性生活,为什么我还得妇科病呢?回答是因为过度清洗阴道破坏了阴道的正常酸碱度,引起阴道内菌群失调,是主要的阴道致病因素,另外宫内节育器放置者发生率也较未放置者发生率高,特别是带尾丝者。主要是因为节育器的尾丝可刺激宫颈,造成炎性反应。
3讨论
根据体检调查,育龄妇女最常使用的节育措施仍然是放置宫内节育器,婚后妇女选择与丈夫同居,符合我国的国情。从人员年龄结构发现:年龄在26~45岁是妇科各类炎症的高发年龄段,与报道[1]相符,这是由于该年龄阶段处于性活跃期,其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慢性宫颈炎、包括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纳氏腺囊肿、宫颈息肉等发病率均较高,提示在保健工作中要密切结合各年龄段妇女的生理特点,针对不同的年龄群,采用不同的预防保健措施,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其他疾病中子宫肌瘤发病率较高,主要其中在40~55岁[2]。29~55岁乳腺增生或乳腺包块发病率也明显高于55岁以上女性。这两类疾病的发生往往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另外也有调查显示与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关系,高学历、高压力、不哺乳、吃高脂餐、喜饮咖啡者都是其高危因素。提示女性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妇科参检率,合理膳食,劳逸结合,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通过各种方式积极的进行心理疏导,才有益于身心健康。
日常保健与卫生习惯与妇科各类炎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由于保健知识的缺乏,认为每天冲洗外道、阴道,少过性生活,就无炎症。其实是破坏了阴道微环境,引致阴道宫颈炎症。所以加强保健知识的宣传也非常重要。要教育妇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对妇科病进行普查普治,才能切实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谨芳、王倩、冯琪,等。深圳市工厂女工生殖道感染状况调查结果分析。生殖与避孕,2006,6:361-365。
[2] 李小花,归绥琪,等。子宫肌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生殖与避孕,2006,12:740-744。
[3] 姜淑清、王涛、土送爱,等。新疆策勒县宫颈癌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5):379-381。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健康体检女性21354人次,行妇科体检21354人次,另未婚者452人次,20373人次只做妇科B超及乳房检查。
妇科体检内容:①妇科检查:通过妇科双合诊,检查外阴、阴道、宫颈、宫体、附件有无炎症或包块等。②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常规化验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③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根据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检查结果,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④乳房检查:以触诊为主,结合远红外线乳腺检查仪筛查乳腺小叶增生症、乳房纤维瘤、乳腺癌等。⑤盆腔B超:通过B超检查子宫及双侧附件情况。
1.2方法
根据以上体检记录的电子档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2结果
2.1一般情况
2.1.1人口学特征
在我院健康体检女性21354人次,都是甘肃省兰州市各单位员工,在兰州市居住至少一年以上,已婚妇女占85%日常与丈夫居住在一起,离异或丧偶者不详。
2.1.2与生殖相关行为
已婚生育者避孕措施以宫内节育器为主占82%,口服避孕药物或安全套者占12%,其它如体外射精或安全期法者占6%。
2.2妇科情况
2.2.1外阴、阴道炎发病情况
健康体检21354人次,其中外阴、阴道炎患者共4143人次,即外阴、阴道患病率(RTI)约19.4%。其中: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病率最高为11.2%。细菌性阴道炎患病率为5.3%,沙眼衣原体感染为1.7%,滴虫性阴道炎为1.2%。另有15.7%的女性至少患有一种以上RTI疾病(见表1)。疱疹性及尖锐湿疣性外阴炎共有17人次。
2.2.2慢性宫颈炎患病率
宫颈糜烂22.8%,宫颈纳氏腺囊肿15.2%,宫颈息肉1.2%,宫颈肥大2.3%,其中10.7%的女性至少有一种以上宫颈炎的表现。
2.2.3子宫肌瘤发病率
腹部B超检查结果子宫肌瘤发病率共计21.6%,其中子宫肌壁间肌瘤发病率最高占13.5%,浆膜下肌瘤占2.3%,黏膜下肌瘤占1.2%,子宫颈部肌瘤占0.2%。
2.2.4卵巢占位性病变发病率
经腹部B超诊断,发病率约占2.6%。
2.3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宫颈刮片III级或以上者占0.85%,随后取宫颈多点活检确诊为轻度非典型增生者符合率[3]为82.3% 。
2.4乳腺情况
经前期出现双侧或单侧乳腺胀痛者占53.6%,可明显触及包块者22.4%,经远红外线乳腺检查仪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者占32.6%。而且年龄跨度较大,经统计发现29~55岁乳腺增生或乳腺包块发病率明显高于55岁以上女性。
2.5体检后专家咨询开展检后服务情况
针对许多受检者妇科自我保健意识不强或缺乏,我们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在医患一对一的服务中我们发现,日常保健与卫生习惯也与妇科各类炎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经常行阴道冲洗者阴道各类炎症的发生率反而高,受检者很疑惑,常会问:为什么我很注意卫生,每天都冲洗外道、阴道,也很少与丈夫有性生活,为什么我还得妇科病呢?回答是因为过度清洗阴道破坏了阴道的正常酸碱度,引起阴道内菌群失调,是主要的阴道致病因素,另外宫内节育器放置者发生率也较未放置者发生率高,特别是带尾丝者。主要是因为节育器的尾丝可刺激宫颈,造成炎性反应。
3讨论
根据体检调查,育龄妇女最常使用的节育措施仍然是放置宫内节育器,婚后妇女选择与丈夫同居,符合我国的国情。从人员年龄结构发现:年龄在26~45岁是妇科各类炎症的高发年龄段,与报道[1]相符,这是由于该年龄阶段处于性活跃期,其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慢性宫颈炎、包括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纳氏腺囊肿、宫颈息肉等发病率均较高,提示在保健工作中要密切结合各年龄段妇女的生理特点,针对不同的年龄群,采用不同的预防保健措施,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其他疾病中子宫肌瘤发病率较高,主要其中在40~55岁[2]。29~55岁乳腺增生或乳腺包块发病率也明显高于55岁以上女性。这两类疾病的发生往往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另外也有调查显示与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关系,高学历、高压力、不哺乳、吃高脂餐、喜饮咖啡者都是其高危因素。提示女性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妇科参检率,合理膳食,劳逸结合,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通过各种方式积极的进行心理疏导,才有益于身心健康。
日常保健与卫生习惯与妇科各类炎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由于保健知识的缺乏,认为每天冲洗外道、阴道,少过性生活,就无炎症。其实是破坏了阴道微环境,引致阴道宫颈炎症。所以加强保健知识的宣传也非常重要。要教育妇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对妇科病进行普查普治,才能切实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谨芳、王倩、冯琪,等。深圳市工厂女工生殖道感染状况调查结果分析。生殖与避孕,2006,6:361-365。
[2] 李小花,归绥琪,等。子宫肌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生殖与避孕,2006,12:740-744。
[3] 姜淑清、王涛、土送爱,等。新疆策勒县宫颈癌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5):379-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