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心中的家园,寻找迷失的自我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mengxiao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奈保尔作为典型的流散作家,其独特的眼光、多样的题材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其小说《模仿者》中主人公拉尔夫·辛格的流散经历也更好的体现了奈保尔流散书写的特点。本文通过流散和圆形流散理论,分析了《模仿者》中主人公以伦敦和自我为圆心的圆形流散经历。
  【关键词】流散;圆形流散;身份;《模仿者》;奈保尔
  1 引言
  维迪亚达·苏拉吉普拉萨德·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印度移民后裔,出生于加勒比地区的特立尼达岛。其作品主要以西印度群岛特立尼达殖民社会为背景,关注该领域模仿、流亡、身份、文化置换等问题,反映了特立尼达社会的生活状况和殖民地人们的迷失、挣扎与奋斗。奈保尔是那些少数作品一问世便受到关注的作家之一,学术界对其进行的研究几乎与其作品出版同步进行。奈保尔凭借其第一部小说《神秘的按摩师》(1957)获得“约翰·利维斯·里斯纪念奖”。英国《新政治家》、美国《纽约时报评书》、特立尼达《星期日卫报》等重要报刊纷纷对这一作品做出评论,此后,对于奈保尔的研究也逐渐兴起。20世纪60年代以来,奈保尔的作品在加拿大、英国、美国和印度学界一直备受瞩目。他于200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奈保尔是一位专业而成功的作家,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极为少见的、一直而且仅仅依靠写作为生的作家中的一个”写作不仅仅是他的职业,更是他的生命,他的作品形式多样,包括小说、游记、政论文集、书信等,为各种文学批评流派提供了论题。
  2 奈保尔作品的流散特点
  “流散”(diaspora原为希腊语,另被译为飞散、流亡、族裔散居、离散等)与后殖民主义一样来自西方批评话语,原意为“分散”。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流散文学”与“流散写作”已成为后殖民和文化研究中的热门话题。流散书写的核心问题就是身份问题,流散书写也通常是主体对身份归属问题不断追问、不断寻求答案的载体,而不仅仅是对个人生活地点变迁的简单记录。(黄晖,周慧, 2010: 35)
  纵观奈保尔的成长背景与生活经历,他生于印度,长于特立尼达,之后他选择到英国求学,接受英国的文化教育。作为印度后裔,他无法认同故乡特立尼达的文化,但是,作为殖民地人的后裔,他又无法融入英国本土大城市文化当中,双重身份的矛盾使他无法对自己定位,从而沦为了文化边缘人,处于一种“中心”与“边缘”的文化困境中。受文化身份的困扰,他陷入了迷失状态,他无法摆脱疏离无根的生活,以至于使他成为一位“无根的作家”,他的作品成为了典型的流散作品,“流散”、“疏离”、“无根”的烙印深深植入其作品当中。有人认为,奈保尔通过写作来弥补其精神上的缺失,安慰其身份丢失后失落的心灵。其实不然,奈保尔始终未曾放弃过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追寻,写作不过是他记录自己心路历程的一种方式。奈保尔的作品一直围绕着“身份”、“寻根”等问题展开,他的作品都有强烈的身份特征,有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色彩。艾勒克·博埃默曾说过,奈保尔的作品“可以非常确切地被称为是后殖民主义的,而且,特别具有宗主国色彩,而不是殖民地的,更不是那种颠覆性的文学。他把文学看成是所经历的英国文化传统的一种联系”。② 奈保尔对文化身份的追寻,造成他身份困惑的原因与追寻的社会、文化根源都体现在其作品当中。作为移民作家,奈保尔始终处于浪迹状态,寻找家园、精神文化、自我身份是他一生不断的追求。天生的印度族裔文化、复杂的特立尼达殖民地文化、宗主国英国文化构成了奈保尔生存与创作的“战场”,混杂的文化在其创作过程中都以不同的力量影响着他,塑造了他的文化身份。但是他无法融入任何一种文化的窘境铸就了其混杂、模糊的文化身份。由于没有明确的身份,使其作品染上了浓厚的流散色彩,也成为人们研究他的创作时必须探讨的问题以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此,本文从“圆形流散”的角度来研究奈保尔的小说《模仿者》,通过探讨小说主人公拉尔夫·辛格以伦敦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流散,描写出了奈保尔无根的一生及自我文化身份的迷失,同时也描绘出了整个后殖民地人的生活状态。
  3 以伦敦为圆心的四处寻根
  英国,一个对奈保尔的一生都产生着重要作用的地方。奈保尔的家乡—特立尼达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深受英国文化的渗透。奈保尔所接受的英国式教育在他的文化和思维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模仿者》是一部半自传体,主人公拉尔夫·辛格与奈保尔有着极为相似的经历。奈保尔一生的经历犹如辛格一生从殖民地到伦敦,从伦敦到殖民地,再从殖民地返回伦敦那般曲折。辛格生长的伊莎贝拉岛就如奈保尔生活的特立尼达,虽在自己的家乡,他却无法寻觅到家园的感觉。他们渴望逃离这个封闭、落后的岛屿。伦敦,辛格从小向往的地方,在他心中,伦敦就是他的根,在那里他可以寻找到迷失的自我。于是他来到了伦敦,到伦敦学习,只为寻找到一个中心,寻找到一种家园的感觉。然而在伦敦的生活并没有让辛格有“真实”的感受。辛格居住在一个环境肮脏的寄宿公寓,他处于一种无根的漂浮状态。这样一间不属于自己的阴暗狭小的房间与伦敦这个繁华、喧嚣的大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辛格感到自身无法与这个他梦想中的大城市融合在一起,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这个大城市中,每个人都是陌生人,失落、无助感时刻包围着他,他成了一个流放者,被抛弃在这座城市之中。
  辛格渴望找到一个安静的世界来逃避无家,放逐的感觉。在伦敦生活时,他时常怀念着自己的家乡—伊莎贝拉,于是他又逃离了这个他无限向往的大城市,回到了伊莎贝拉。然而,伊莎贝拉,这个被辛格视为本质上有缺陷的社会并没使辛格找到归属感。在辛格眼里,这里的人们愚昧、无知。他曾尝试经商,进行政治活动,但他始终无法实现真正的自我。伊莎贝拉对于辛格来说只是个过渡的、临时的、缺少秩序的社会,伦敦才是他真正想要扎根的地方,尽管那里不是他真正的家,于是他最终又回到了伦敦,居住在伦敦郊区的一个旅馆里,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辛格漂泊动荡的一生象征了殖民地的永不平静与无序。辛格最终放弃寻找自我的文化身份,决定停止这种流浪的生活,伦敦对于辛格来说始终是一个中心,无论他去往何方,终点注定是伦敦。他对宗主国有种不可抗拒的依赖感,他没有自己的文化身份,宗主国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依靠,一种无法割舍的东西。伦敦正是他停靠的那个中心点。   4. 以自我为圆心的流散人生
  奈保尔是典型的流散作家,正如他自己所说:“就像是我们都按照自己古老的路线继续着各自的旅行方案,我们都作了换程旅行,以至时常转了一圈又返回到我们原先的出发地。”(奈保尔,2004:200)也就是说,奈保尔的流散不但是身体上的,也是心理上的;流散路线既是线形的,又是圆形的,但主要是圆形的。(王刚,2008:115)其作品《模仿者》中的主人公辛格的经历体现出了奈保尔的圆形流散特点。这部小说虚实交织的特点表现为辛格作为小说的叙述者和编写者与作家奈保尔结合到了一起。作家通过辛格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同时又以辛格的眼光看待世界,这样不仅使小说与作家紧密相连,同时也使小说更加客观和冷峻。小说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辛格讲述了自己在伦敦寄宿公寓里从事写作以及在伦敦的求学生活、婚姻以及返回故乡创业的故事。第二部分辛格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期在伊莎贝拉的学校生活以及伊莎贝拉岛民的生活状况。最后一部分,辛格回顾了自己失败的从政经历,最后屈辱地逃回伦敦,躲在伦敦郊区的旅馆里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辛格在经历了各种波折之后,最终选择在伦敦从事写作事业,他想通过写作描写自己的经历。在写作过程中,他可以以另一种眼光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审视自己。在写作的时候,他以自己为圆心,通过自己的好恶标准来衡量这个世界,因此小说反应的是辛格眼中的世界。在辛格看来,他无法认同伊莎贝拉的文化,他认为伊莎贝拉的文化是肮脏、停滞、落后的。所以当他还是个孩童时,他并不愿意和父亲居住在一起,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个贫穷的人。相反,他更愿意与出生相对富裕的母亲一起生活。他认为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话可以使他变得更加像个西方人,而且可以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和尊重。他还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英式的,使自己在伊莎贝拉以两种身份存在。后来与桑德拉的婚姻,也象征着他对宗主国的依赖。对桑德拉的迷恋体现了欧洲文化对于辛格的吸引力远远大于伊莎贝拉文化,他对英国文化的依附使其在英国文化中找到了寄托。这些都反映出,接受了英式教育的辛格以自己为圆心,把英国想象成一个完美的社会。他认为英国文化是优越的,只有在英国,他才能寻找到自我。尽管后来他发现英国并不如想象中那样,他也曾返回故乡,但是对他而言,贫穷、混乱、动荡的伊莎贝拉不能带使他的心灵得到安定。在他的心里,必然有一个圆,正如他小时候常常幻想的那样,他要到一个大城市当中去寻找自我,他也始终没有放弃追寻自我,他以过去和现在为半径,为自己构想了将来的路线。过去的他和现在的他都不是完整的,所以他返回伦敦,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通过写作,他找到了自我,把自己内心所勾画的一切在作品当中描绘出来。当他带着情感写作时,他所呈现的世界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在其内心深处有一个虚幻的圆心,使他的想象围绕着这个圆心辐射,但最终的归属点都是“自我”这个圆心。所以他的写作旅程不过是他追寻自我的另一个开端。
  同辛格一样,奈保尔的的整个写作历程实际上是他个人的人生经历。他以“自我”为圆心观察这个世界。他以自己的方式、独特的眼光给读者呈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也向读者展示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不难看出,奈保尔的流散路线是一个圆,圆心始终是英国,圆心始终是“自我”。他把所有的一切都压缩成了写作,并且通过他的作品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他的终生都在漂流中渡过,在写作中他创造了“自我”这个圆心,并创造了他的人生经历--独特的流散之圆。
  5. 结语
  小说的结尾是辛格最终选择在伦敦郊区的一幢私人旅馆里编写回忆录。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在伦敦漂流的经历使得辛格最终明白追求文化身份以及独立自我的重要性。整部小说的描写辗转于伊莎贝拉与伦敦之间,从而构成了辛格寻求身份认同的整个过程。这也正是奈保尔想要通过描写这部小说所表明的:身份并不能在某一固定的文化当中得到认同,而是要不断随着文化的改变来实现身份的认同。但是,不管通过什么方式,身份认同的核心都是自我,而他选择的写作,以他追寻自我的过程为半径描绘出了他的圆形轨迹的人生,最终让他回到圆心,在创作当中实现自我。
  【参考文献】
  [1]周敏.后殖民身份认同上海[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2]黄晖,周慧.流散叙事与身份追寻:奈保尔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杨中举.奈保尔:跨界生存与多重叙事[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9.
  [4]Peter, Hughes. V. S. Naipaul. London: Routledge, 1998: 10.
  [5]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M]盛宁、韩敏中译.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45.
  [6]王刚.以自我为圆心的圆形流散—评奈保尔新作《作家周围的人》[J] 外国文学,2008(5).
  [7] 邹海仑等译.奈保尔抵达之谜[M]。杭州:江浙文艺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在超分子化学领域,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大环化合物的潜在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明确的结构模型及包合作用的环状空腔使得主体大环化合物可以在溶液或固态下络合各种无机/有机/生物分子和离子,因此其不仅被广泛用作分子识别的受体单元,更是制造纳米结构功能材料的构建基块。此外,作为光能与化学能之间转换的关键一环,光响应基团不仅是光调控自组装变化的基础,其化学结构的创新,更是推动光控组装发展的主要动力。基于以上
大面积低成本的二维有机半导体单晶(2DCOS)因其结合了高分子排列长程有序、杂质与缺陷相对少、无晶界和柔性好的优点,有利于制备高集成度的电子器件,研究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揭示有机半导体材料的本征性能,构筑高性能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和柔性电子器件,从而吸引了科研工作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就超薄2DCOS的生长制备、转移及构筑光电器件方面展开了研究和一些尝试,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简单滴注法
本论文以缩水甘油改性的超支化聚乙烯亚胺(HPEI-OH)为辅助剂,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了一种具有结晶诱导发光机理(CIE)的金纳米簇(Au NCs),然后研究了其光致发光性质,考察了其催化性能和常压条件下对CO_2的分析性能。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以氯金酸(HAu Cl_4)、三巯基丙酸(MPA)和HPEI-OH为原料,以水为溶剂,采用一步加热法制备了具有光致发光性质的金纳米簇。通过调节前驱物的p
本文以纤维素生物质-竹粉为原料,离子液体[Emim]OAc为溶剂以形成纤维素溶液。通过在纤维素溶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氧化石墨烯(GO)以制备纤维素气凝胶(CE)和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CG)。鉴于GO和纤维素表面具有丰富的羟基和活性官能团,CE和CG气凝胶是用于化学修饰的理想前驱体,从而产生一系列具有特定性能的衍生物。竹粉经碱预处理后溶于离子液体[Emim]OAc中形成均匀的纤维素溶液,通过溶
N-芳基酰胺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医药化学品和农药化学品中。发展快速高效制备N-芳基酰胺的新反应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近年来,以廉价易得的硝基芳香化合物代替芳香胺直接做为胺源的还原偶联反应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一种直接由硝基芳香化合物和羧酸合成N-芳基酰胺的还原偶联反应,可实现一系列N-芳基酰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首先在三苯基膦和碘作用下,实现羧酸原位活化,随后加入硝基芳
芳基重氮盐与α-位含有活泼氢重氮化合物的[3+2]环加成反应,为四氮唑的构建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策略,但目前含有单氟甲基或氰基的四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还没有实现,此外四氮唑的区域选择性合成也是该领域的重要挑战。本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工作:第一部分工作是实现了芳基重氮盐与重氮羰基化合物的[3+2]偶极环加成反应,以中等至较高的收率(46–92%)和优异的区域选择性合成了一系列2-芳基-5-羰基四氮唑。此
目前,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寻找清洁和可持续利用的能源迫在眉睫。燃料电池因为低成本、环境友好、高效率等优点,已被认为是传统能源的最有前途的替代品之一。氧还原反应是燃料电池中的阴极反应,由于它的动力学缓慢,因此需要催化剂提高反应效率。迄今为止,贵金属Pt基材料是氧还原反应最有效的催化剂,但是它的价格昂贵和稳定性差等缺点限制了该催化剂的广泛应用。因此,开发更高效的,能替代Pt基材料的非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意谓: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一日偶然的机会,笔者在职工食堂里吃早餐时有幸观看到一则关于清华大学校训由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