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李可染的大幅作品《万山红遍》于今年6月2日重现拍卖市场,以人民币2.8亿元的估价,让艺术家的“红色山水”再次成为众目焦点。
1925年10月,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前往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中经过长沙,他便重游了橘子洲,看到了岳麓山的满山红叶,由此写下《沁园春?长沙》。其中的名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从1962年起成为国画家李可染笔下反复出现7次的风景。后人认为诗中的风景象征了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即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书画收藏家刘文杰在2003年5月8日的《人民政协报》上发文指出,根据李可染在世时的谈话及其家属考证,在1962年~1964年里,李可染共创作了7幅尺幅不等、布局相似的《万山红遍》,而非1999年嘉德拍卖时撰文所写的5幅,也非2000年荣宝斋拍卖时传说的6幅。其中有1962年、1963年在广东从化温泉各创作的1幅,另外5幅都在1964年画于北京西山八大处。
这一系列以毛泽东诗句为灵感的作品,均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和绘画年代的款识。因构图所需,款识安排在画面左上角或右上角。画面偏右的四分之三的空间,均以巨型山石为主体,不论山石、树林均遍施朱红。山石中部以细腻的手法绘出繁茂的红叶林,其间点缀着或疏或密的白墙黑瓦的民居。画面左侧上方以笔法粗犷的远山为主,下方用深色笔墨绘出的狭长空间里,以醒目的留白手法,画数条直流而下的纤长瀑布。流水又将画作底部的黑色岩石分割成斑块,与此前流畅的竖直线条、繁密的笔触形成鲜明对比。近景则描绘浅滩上的小树林。作品整体构成了古代文人山水画所讲究的“近景、中景、远景”的布局,形成“平远、深远、高远”的意境。但因李可染独特的用色方法,让这种古老的意境在乍看之下,颇具被“改造”后的新意。
1950年,李可染在《美术》杂志第1期上发表了《谈中国画的改造》一文,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呼吁,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找出改造中国画的道路”。因为中国画“跟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走着下坡路”,改造的“效果”就是要去掉中国画的元明清文人画和形式主义的旧习气,重新回到人民手中,“为人民服务”。
但是,如今看来颇具讽刺感的是,当1961年李可染山水画室成立,当他在1962年~1964年间,每年冬季到从化温泉、夏季去秦皇岛北戴河进行创作之时,正是中国“三年自然灾害”的末尾。这7幅“改造”后的颇具色彩新意的中国画,却丝毫没有体现那个时代最真实的气息,反而展现出淡然悠闲的世外桃源景色。李可染在西山八大处的画室里一连创作的5幅《万山红遍》中,有4幅是用宫廷内库朱砂画成,形成山林鲜红如血的奇特效果。“为人民服务”这一改造目标,是通过改造题材内容来实现——真实反映人民生活,还是通过改造表现技法来实现——不痛不痒地为画面加上鲜艳的色彩,甚至所用颜料还出自封建帝王的库藏,艺术家留给我们的答案模棱两可。这理想化的秋季美景,或许是艺术家为人民描绘的未来美好生活,倒也契合了“改造”的目的;所用内库朱砂,也是让旧王朝的物品为新中国的艺术形式服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仍然符合“改造”意图。
用内库朱砂画的《万山红遍》中尺幅最大的一件,在今年6月2日的拍保利拍卖上估价2.8亿。这个由行内人士看来合情合理的估价,实则暗含了能够进入市场的该系列作品已经有限的信息。这些作品中有3幅为国美术馆、荣宝斋和北京画院这样的官方机构收藏,另外4幅藏于私人手中。加之《万山红遍》极为形象地代表了20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红色山水画”,是艺术创作受政治限制的特殊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让其价格只会在未来的交易中一路飙升。而李可染的绝大多数作品,按照他的遗孀邹佩珠的心愿,将归国家所有。以李可染作品之前在各大拍卖上出现的一波又一波高价来看,2.8亿的估价虽然夸张,但依然有其存在的理由。
李可染的大幅作品《万山红遍》于今年6月2日重现拍卖市场,以人民币2.8亿元的估价,让艺术家的“红色山水”再次成为众目焦点。
1925年10月,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前往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中经过长沙,他便重游了橘子洲,看到了岳麓山的满山红叶,由此写下《沁园春?长沙》。其中的名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从1962年起成为国画家李可染笔下反复出现7次的风景。后人认为诗中的风景象征了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即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书画收藏家刘文杰在2003年5月8日的《人民政协报》上发文指出,根据李可染在世时的谈话及其家属考证,在1962年~1964年里,李可染共创作了7幅尺幅不等、布局相似的《万山红遍》,而非1999年嘉德拍卖时撰文所写的5幅,也非2000年荣宝斋拍卖时传说的6幅。其中有1962年、1963年在广东从化温泉各创作的1幅,另外5幅都在1964年画于北京西山八大处。
这一系列以毛泽东诗句为灵感的作品,均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和绘画年代的款识。因构图所需,款识安排在画面左上角或右上角。画面偏右的四分之三的空间,均以巨型山石为主体,不论山石、树林均遍施朱红。山石中部以细腻的手法绘出繁茂的红叶林,其间点缀着或疏或密的白墙黑瓦的民居。画面左侧上方以笔法粗犷的远山为主,下方用深色笔墨绘出的狭长空间里,以醒目的留白手法,画数条直流而下的纤长瀑布。流水又将画作底部的黑色岩石分割成斑块,与此前流畅的竖直线条、繁密的笔触形成鲜明对比。近景则描绘浅滩上的小树林。作品整体构成了古代文人山水画所讲究的“近景、中景、远景”的布局,形成“平远、深远、高远”的意境。但因李可染独特的用色方法,让这种古老的意境在乍看之下,颇具被“改造”后的新意。
1950年,李可染在《美术》杂志第1期上发表了《谈中国画的改造》一文,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呼吁,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找出改造中国画的道路”。因为中国画“跟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走着下坡路”,改造的“效果”就是要去掉中国画的元明清文人画和形式主义的旧习气,重新回到人民手中,“为人民服务”。
但是,如今看来颇具讽刺感的是,当1961年李可染山水画室成立,当他在1962年~1964年间,每年冬季到从化温泉、夏季去秦皇岛北戴河进行创作之时,正是中国“三年自然灾害”的末尾。这7幅“改造”后的颇具色彩新意的中国画,却丝毫没有体现那个时代最真实的气息,反而展现出淡然悠闲的世外桃源景色。李可染在西山八大处的画室里一连创作的5幅《万山红遍》中,有4幅是用宫廷内库朱砂画成,形成山林鲜红如血的奇特效果。“为人民服务”这一改造目标,是通过改造题材内容来实现——真实反映人民生活,还是通过改造表现技法来实现——不痛不痒地为画面加上鲜艳的色彩,甚至所用颜料还出自封建帝王的库藏,艺术家留给我们的答案模棱两可。这理想化的秋季美景,或许是艺术家为人民描绘的未来美好生活,倒也契合了“改造”的目的;所用内库朱砂,也是让旧王朝的物品为新中国的艺术形式服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仍然符合“改造”意图。
用内库朱砂画的《万山红遍》中尺幅最大的一件,在今年6月2日的拍保利拍卖上估价2.8亿。这个由行内人士看来合情合理的估价,实则暗含了能够进入市场的该系列作品已经有限的信息。这些作品中有3幅为国美术馆、荣宝斋和北京画院这样的官方机构收藏,另外4幅藏于私人手中。加之《万山红遍》极为形象地代表了20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红色山水画”,是艺术创作受政治限制的特殊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让其价格只会在未来的交易中一路飙升。而李可染的绝大多数作品,按照他的遗孀邹佩珠的心愿,将归国家所有。以李可染作品之前在各大拍卖上出现的一波又一波高价来看,2.8亿的估价虽然夸张,但依然有其存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