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色的风景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feiw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李可染的大幅作品《万山红遍》于今年6月2日重现拍卖市场,以人民币2.8亿元的估价,让艺术家的“红色山水”再次成为众目焦点。
  1925年10月,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前往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中经过长沙,他便重游了橘子洲,看到了岳麓山的满山红叶,由此写下《沁园春?长沙》。其中的名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从1962年起成为国画家李可染笔下反复出现7次的风景。后人认为诗中的风景象征了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即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书画收藏家刘文杰在2003年5月8日的《人民政协报》上发文指出,根据李可染在世时的谈话及其家属考证,在1962年~1964年里,李可染共创作了7幅尺幅不等、布局相似的《万山红遍》,而非1999年嘉德拍卖时撰文所写的5幅,也非2000年荣宝斋拍卖时传说的6幅。其中有1962年、1963年在广东从化温泉各创作的1幅,另外5幅都在1964年画于北京西山八大处。
  这一系列以毛泽东诗句为灵感的作品,均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和绘画年代的款识。因构图所需,款识安排在画面左上角或右上角。画面偏右的四分之三的空间,均以巨型山石为主体,不论山石、树林均遍施朱红。山石中部以细腻的手法绘出繁茂的红叶林,其间点缀着或疏或密的白墙黑瓦的民居。画面左侧上方以笔法粗犷的远山为主,下方用深色笔墨绘出的狭长空间里,以醒目的留白手法,画数条直流而下的纤长瀑布。流水又将画作底部的黑色岩石分割成斑块,与此前流畅的竖直线条、繁密的笔触形成鲜明对比。近景则描绘浅滩上的小树林。作品整体构成了古代文人山水画所讲究的“近景、中景、远景”的布局,形成“平远、深远、高远”的意境。但因李可染独特的用色方法,让这种古老的意境在乍看之下,颇具被“改造”后的新意。
  1950年,李可染在《美术》杂志第1期上发表了《谈中国画的改造》一文,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呼吁,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找出改造中国画的道路”。因为中国画“跟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走着下坡路”,改造的“效果”就是要去掉中国画的元明清文人画和形式主义的旧习气,重新回到人民手中,“为人民服务”。
  但是,如今看来颇具讽刺感的是,当1961年李可染山水画室成立,当他在1962年~1964年间,每年冬季到从化温泉、夏季去秦皇岛北戴河进行创作之时,正是中国“三年自然灾害”的末尾。这7幅“改造”后的颇具色彩新意的中国画,却丝毫没有体现那个时代最真实的气息,反而展现出淡然悠闲的世外桃源景色。李可染在西山八大处的画室里一连创作的5幅《万山红遍》中,有4幅是用宫廷内库朱砂画成,形成山林鲜红如血的奇特效果。“为人民服务”这一改造目标,是通过改造题材内容来实现——真实反映人民生活,还是通过改造表现技法来实现——不痛不痒地为画面加上鲜艳的色彩,甚至所用颜料还出自封建帝王的库藏,艺术家留给我们的答案模棱两可。这理想化的秋季美景,或许是艺术家为人民描绘的未来美好生活,倒也契合了“改造”的目的;所用内库朱砂,也是让旧王朝的物品为新中国的艺术形式服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仍然符合“改造”意图。
  用内库朱砂画的《万山红遍》中尺幅最大的一件,在今年6月2日的拍保利拍卖上估价2.8亿。这个由行内人士看来合情合理的估价,实则暗含了能够进入市场的该系列作品已经有限的信息。这些作品中有3幅为国美术馆、荣宝斋和北京画院这样的官方机构收藏,另外4幅藏于私人手中。加之《万山红遍》极为形象地代表了20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红色山水画”,是艺术创作受政治限制的特殊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让其价格只会在未来的交易中一路飙升。而李可染的绝大多数作品,按照他的遗孀邹佩珠的心愿,将归国家所有。以李可染作品之前在各大拍卖上出现的一波又一波高价来看,2.8亿的估价虽然夸张,但依然有其存在的理由。
其他文献
我们之所以在专题中强调青年艺术家自我思考的重要性,是因为青年时期的艺术大师们,不论是通过自主学习,还是被命运推动而内省自身,都已经探索出各自的艺术道路,其中必有一些可供思索、借鉴之处。希望这篇文章能为青年艺术家或喜欢艺术故事的读者,提供一些有趣的建议和阅读材料。  著名作家哈维尔曾描述过20多岁的理想状态:“当一个作家20岁的时候……他达到了对于自身的一种比较严肃的理解,开始用他自己的眼光看这个世
期刊
在艺术北京博览会和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势均力敌的年月,大家都说北京只需要一个艺博会就够了,如今胜负已初见分晓,只是当年梦想的国际路线乃至放眼亚洲似乎都不那么实际。在亚洲范围内,老牌艺博会逐渐衰落已难抗大旗,新兴博览会则充满生机,巴塞尔艺博会觊觎亚洲市场已久,落脚香港的选择已让他称霸亚洲。亚洲艺博会的格局日渐清晰,短时间内该不会有翻天覆地地变化。  今年艺术北京首次将当代与经典部分合并,近200家的
期刊
据外媒4月30日报道,近日德国柏林一名行为艺术家企图在舞台勒死两只小狗而被禁演。当代艺术的实验精神是过火还是火候不够?  在公众场合裸体,在手臂中植入耳朵,广场上杀死动物,用钢丝吊起的躯体,在玻璃器皿外观察动物标本的腐烂……所有的这些实验艺术的方式并不能称之为“极端”,而是苍白的平庸与简单。“实验”不再是前卫的标签,它只不过是简易的日常生活操作、枯燥而肤浅的概念运用,或者是惺惺作态的异议人士哗众取
期刊
1999年,教育部开始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艺术高考迅速成为意欲“鲤鱼跳龙门”的考生家长之选,艺术院校的入学人数也水涨船高。扩招的影响辐射到高校教育的各个层面,精英教育变大众教育,这在艺术院校中更为明显地表现为“老师少、学生多”,以前的“多对一”教学,变成“一对多”。在这种情况下,以艺术为理想的学生能从“僧多粥少”的艺术院校中学到什么,而后者又为学生提供什么,是我刊记者向中央美术学院的多位系
期刊
被访者/毕业设计小组“来了”广州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本科生  5月4日~6月3日是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展的展览时间,除周一闭馆外,大学城美术馆及雕塑分馆全天开放。广州美术学院2012年毕业设计小组“来了”,他们的作品遍布整栋美术馆,美术馆外也有一些。此小组由5个人组成,这5个人在大三时即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当时他们也没想那么多,毕竟课程不多,空闲时间也多,所以就尝试开办自己的工作室。  像有的美术院校会
期刊
我采访陈海超是在他的毕业创作工作室。此时离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的毕业展仅一个星期,他正在为毕业展创作最后的一件作品,打算做成一件装置。时间很紧,我问他能否赶得上,他笑说应该没问题。  海超是山东聊城人,小时候妈妈嫌他字写得太难看,把他送去少年宫学书法。他在那里开始临摹国画,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画画。“小学的时候,班上好多人的美术课作业都是我做的。”海超笑着说。后来,进了高中的美术班,成了管100多号人的
期刊
近来,一件事让我颇有感触。朋友从外地来京,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帝都的特殊情怀,去了很多艺术区和美术馆看展,一圈下来,问看得如何?答道:不怎么样,差强人意,好展不多。我逗乐:“也许来的不是时候。现在风靡京城的是车展,应该去那里一饱秀色。”说到展览,相信很多人都会认同一个结论:现在各类大大小小的展览很多,不存在没展可看的尴尬。但朋友那句“好展不多”也揭示出另一个更重要的现象:艺术市场的繁荣让每天充斥在
期刊
在国内春拍大幕还没拉开之时,苏富比和佳士得就已经开始忙活了,总结一下就是“呐喊”声不绝于耳。还没开拍时,双方便可着劲为拍品“呐喊”:“独一无二的”、“遗失的”、“从未上拍的”、“难得一见的”……佳士得说,即将上拍的塞尚的水彩作品是“一幅流落于历史长河60年的稀世罕作”,说来也巧,正赶上春拍适时浮上水面;佳士得还说,“里希特最重要的六部震撼人心的画作”紧接着就会上拍;苏富比也不示弱,为了蒙克的《呐喊
期刊
当青年艺术家走出艺术院校的象牙塔,走向商品化的社会,他们难免会遇到创作意图和商业目标发生碰撞的情况。画廊是艺术作品进入艺术市场的途径之一,而主要关注青年艺术家作品的画廊,必须慧眼独具、勇于冒险,还能承担一定风险。至于主推青年艺术家的商业艺术活动,在一次又一次充满年轻热力的活动、展览中,与艺术家、商家联手互动,达到双赢目的。以中国逐渐成熟的艺术市场角度来看,它们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了将作品推向市场、使自
期刊
侯孝贤讲过:“电影一定要从市场复兴开始,这是一定的,逃不掉的。”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皆因台湾电影自上世纪80 年代末开始,便开始所谓的“曲高和寡”,侯孝贤拍的是“乡愁”,杨德昌拍的是“说教”,蔡明亮拍的是“闷片”,王童拍的是“过去”,诸多电影人在艺术的海洋里驰骋,将票房置之度外。这样叫好不叫座的情形,直到2008 年《海角七号》的横空出世才被彻底打破,这部既没有卖弄深沉,也未讲究厚重与先锋特质,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