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态度与就业取向关联度调查研究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o02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与学习态度相关的九个方面对学生在就业取向影响下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在学习态度的影响下进一步考察学生的就业取向,据此探讨学习态度与就业取向之间的关联度,并提出几点具体建议。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态度;就业取向;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0)09-0062-02
  
  调查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职教育在东部发达地区依托强大的经济实力,适应城市化发展道路,顺应板块式经济模式,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尽管如此,与当地经济发展态势比起来,仍然显得有些不相称。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偏见,致使职业教育迟迟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突出表现为如下矛盾:(1)经济社会发展素质全面多样化,多层次的人良好的心理状态下
  良好的学习态度就业取向、前景、态度(应较为积极)。(2)中职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职业修炼不够,技术不精、不全面,就业取向及对就业前景的态度显得比较消极。
  现实的矛盾促使我们思考中职毕业生的学习态度与就业取向的关联性问题,为此,我们专门做了一次全校范围内的调查。
  调查实施方法
  研究方法采用实证的方法,借鉴国内的相关研究,通过对中职毕业生问卷分析及课题组成员多年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发现存在的问题。
  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设计了25个问题,包括1个多选题,24个单选题,没有开放题。问卷以就业为中心,设置了与学习态度相关的九个方面的问题,以此了解学习态度与就业取向之间的关系。
  调查样本选择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是全国百强职业中学,有在校生近八千人,仅毕业班学生就有近三千人。调查开始时毕业班正处于实习阶段,考虑到调查的科学性,我们采取了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按该校五大专业科,每科发放问卷50份,共计250份,回收问卷224份,回收率为89.6%,其中有效问卷187份,符合调查的要求。
  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数据相当复杂,鉴于研究的需要,我们重点对与就业有关的学习态度问题加以研究。
  学习目的及意义的研究(1)“在职业教育学校学习的目的”是唯一的多选题,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选择集中于完善自我(占59.4%)、找个好工作(占55.3%)及胜任未来的工作(占40.6%),表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面对目前的就业压力,在学习中更多地倾向于发挥内在的主动性,从长远的个人利益考虑自己的学习。(2)“对学校考证与实习问题的思考”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占54.8%)认为考证是因为就业压力,只有少数(占16.7%)学生认为考证与能力相当,这启示我们应将考证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对实习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36.5%的学生认为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有助于提高专业水平;26.4%的学生认为实习应与就业直接接轨。这表明学生对实习抱有较高的期望,其学习态度的变化受到实习的影响,这为学校改善实习环境提供了现实依据。
  学生求知欲的调研从学生对专业所持的态度来看,只有一半(占53.1%)学生总是抱着积极或比较积极的态度,其余的学生都是被动地学习,调查结果反映出中职生对所学专业所持的态度令人堪忧。这启示校方要深入研究專业课程的设置,以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对“被企业拒绝的原因”的问题,只有极少数(占3.5%)学生归因于企业,绝大多数学生都归因于自身能力不够(占51.3%)和缺少应聘技巧(占19.8%)等。调查说明,学生将问题归因于自身原因,意味着学生意识到防止被企业拒绝的最佳途径是提高自己的素质,学校应当认识并利用学生的这种内驱力。
  学习困难解决方法的分析中职生普遍存在的学习困难来自于实践能力与成绩不理想。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学习理论与实践技能方面所遇到的困难不同,采取的解决方式也不同;学生的思维结构与理论学习略占优势,但动手能力较差,在解决问题的途径选择上更倾向于求教而不是自己探索,这也进一步说明学习态度与就业呈线性关系。
  学习主动性的研究(1)对教学方式的选择。68%的学生选择边学边实践或者特别重视实践,这显示学生对实践与学习关系的认识是非常明确的,但也显出某种浮躁。这就提示职业学校在专业与能力的结合上下工夫,将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2)对专业的恪守可从一个侧面说明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自信,也可说明其对专业学习的自觉性,对“实习前父母安排了一份与专业无关的工作时作何选择”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8.8%的学生希望拥有这份工作,即使该工作并不符合自己的专业,这反映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极易受到就业的影响。
  学习计划性的调查分析对学习计划性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所学专业所做的计划显得比较被动,在回答“对哪项活动进行计划”的问题时,分别有41.7%、22.5%和19.3%的学生选择了对工作、实习和就业进行计划。这一统计表明,大多数学生的计划富有前瞻性、持久性,他们已经开始思考人生发展的问题,这说明就业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很大,同时证明中职生在就业压力面前学习的计划性相当明确。
  学习情感体验的调查对学习情感的体验主要来自于对专业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感到比较满意(占34.5%)或者能够接受(占43.7%),这显示出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或比较认真地学习自己的专业,这也证明了学生总体学习态度还是好的,当然也需要创设一定的就业环境以进一步增强凝聚力。调查还发现,学生对自己能否胜任未来的工作很关心,这说明职业教育在学生心目中还是得到肯定的,尽管仍有一部分学生还是希望学校在安排就业方面能够更有作为。
  考试态度的调查具有良好学习态度的学生,会非常重视学校的考试。从实际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考试能够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考试的态度显得比较消极,这意味着职业学校的考试需要更多地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或动手能力的考查。
  对成绩的认识对“如何看待其他同学成绩比自己优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67%的学生认为是通过努力获得的,归因于自身的奋斗;而其余的学生则归因于外部条件。对“优秀的学生是否一定就业前景好”的问题,有七成以上(占71.5%)的学生持肯定的观点。对成绩的认识可以反映出学生努力学习的态度及应该通过学习提高知识水平的正确选择。我们的调查证实了学生对学习与就业的正向关系的认识还是比较明确的。
  学习中抗拒干扰的表现学风对于学生学习的意义重大,调查显示,学校学风总体上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认为学校学风优良、较好和一般的学生分别占19.8%、38.1%和26.9%,可见提升的空间较大。调查也发现,学校的育人理念、管理思想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几点建议
  经过对中职学生学习态度与就业取向关联度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应协调职业学校内部各主体的积极性,围绕职校学生的成功就业群策群力,共同奋斗,进一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就业指导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更新观念,为职校学生的未来发展解除后顾之忧中职学生自从进入职业学校就注定与普通高中存在着差异,职业学校进行的是终端性人才输出,大多数学生在职业学校的三年可能是人生正规在校学习的最后三年。学校如果不能提供给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纵然使学生勉强得到一个职位,也仍是不成功的职业教育。学校教师应当以市场为导向,研究社会对学生多方面的要求,提供人才培养的建议。我们认为,应当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政策跟进,设施跟进,教育跟进”的具有中等职业学校特色的就业教育模式。绍兴县职教中心的就业模式在中国轻纺城独树一帜,学校设置的印染、服装、纺织、外贸等相关专业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培养的学生“走得出,用得上,站得稳”,其教学模式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好评。
  专业教师应关注理论对学生实践发展的指导意义,关注实践对学生能力的基础价值,关注能力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建设作用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课程理念,实施对实践、操作资源的开发,实现评价方式的更新。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工人,他们需要有专业技术,更需要有将技术传授给学生的能力;教师要关注自身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关注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教师只有在对学生学习态度充分理解的前提下顺势而为,才能真正改造学生,才能真正使学生产生学习态度的转变。绍兴县职教中心较早引进项目化管理,将培养学生作为一项科学化、系统化的工作来做,真正提升了学生的素质,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有用之才,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应科学地认识自我,理性地看待就业,辩证地看待失败,自信地对待人生职业学校的学生可能会比普通高中的学生更早地面对选择,实现就业,现实的压力会无形地增加学生的焦虑感。过分的焦虑不仅不能正确认识现实的社会问题,也不能理性地看待就业,会导致学生眼高手低与自暴自弃两种结果。中职生往往会在学习与实习中放大自己的失败,使人生道路变得狭隘。心理学专家告诉我们:智慧与聪明是不一样的,聪明是显性的,容易被各种挫折、失败所消磨,而智慧是内在本质的,是一种持久的促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学生应该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中学会自我矫正,自信地看待人生,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陶德清.学习态度的理论与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2]冯维.现代教育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郭强.调查实战指南:抽样调查手册[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章亮(1980—),男,绍兴县中国轻纺城高级中学教师,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和教师发展。
  傅俐俐(1982—),女,绍兴县职教中心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广东省高职教育区域发展差异问题的实证分析,从制度层面剖析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而基于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提出了广东省高职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设计。  关键词:广东省;高职教育;区域差异;制度;政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1-0006-03    近年来,在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支持下,我国高职教育获得
期刊
摘要: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应从职业基础能力入手,对浙江省台州市3所高职院校2272名在校学生的问卷研究表明,认真、主动、自觉地学习,不旷课缺课等学习行为和就业预期,对学生职业基础能力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而与学习积极性相关的专业兴趣和就读高职的心理感受等变量也会对其职业基础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行为;职业基础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期刊
摘要:以评促建是高校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文章介绍了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以专项评估为抓手建立以评促建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成效。  关键词:高职;以评促建;专项评估;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2-0169-02    20世纪末,随着高校扩招以及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98年至2
期刊
摘要:近年来,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药物工程系致力于探索就业导向背景下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积极实践“校企紧密合作,专业培养和职业培训紧密结合,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和成长教育同步进行”的办学思路,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高职;兽药类专业;职业素养;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1-0163-02    
期刊
摘要:针对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面临更多困难的现实,以安徽省合肥地区的5所高职院校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的形式对近千名高职学生的就业心态进行了调查统计,并采取扎根理论研究、SWOT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等方式进行了对策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态;调查研究;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5-0068-03    调查的
期刊
摘要:新编第四版中职物理教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版的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概述》部分“教材分析和说明”里的知识框图,是整章备课的有利平台,也是掌握新教材的加速平台。本文从知识框图对于整章备课的重要性出发,举例阐述了扩展、完善知识框图的具体做法,同时在强调知识框图的充分利用和发挥的基础上,对于驾驭新版物理课程和贯彻实施新教改理念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
期刊
摘要:以无锡为例,指出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大力加强新兴专业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  关键词:城市转型;高职教育;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1-0007-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将步入产业升级
期刊
摘要:基于对广东省三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数据,运用SPSS16.0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不同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择职关系、职业声望、择职机会、职业保健、职业技能、择职指导等职业选择影响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学生则在职业技能影响因素方面具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选择;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1-0085-03    随
期刊
摘要: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与区域的产业结构相吻合。本文结合江苏省海安县产业结构现状,对海安双楼职业高级中学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产业结构吻合度进行分析,提出两者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校;专业结构;产业结构;吻合度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3-0135-02    海安经济产业结构现状  海安县位于江苏省东部的苏中地区,属长江三角洲经济
期刊
摘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利用有限的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理论基础有产业集聚理论、价值链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等。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河南省通过机制创新,结合地域特点,组建了政府主导、以城带乡、校企合作、社会联合的多元的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河南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化;理论基础;机制创新;河南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