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很努力是一种盲目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2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0月,浙江省教育厅联合省内14个部门联合起草了《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份被称为“减负33条”的方案提出:小学生到晚上9点、初中生到晚上10点还未能完成家庭作业的,“可以拒绝完成剩余的作业”。其他还有“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小学三至六年级所有学科均不得组织期中考试”“初中不得组织月考和周周清考试”“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等。
  而在这之前,一篇题为《南京家长已疯》的网文被刷屏。网文称,南京的学校禁止学生带试卷,做课外辅导作业,下午3点就放学,每学期只考试一次,等等。为了对付这些减负政策,家长都快疯了,给孩子暗中补习、上辅导课,还要让孩子在学校假装课后什么都没学过。
  单纯拎出这些具体的举措,确乎不错。然而,当这些看似正确的举措一旦放置在现实生活中时,问题马上就来了。如果说下午3点就放学至多是给家长添了麻烦外,那么降低难度、杜绝培训等措施,则直接触动了家长的“核心利益”,其遭遇普遍阻击,并不令人意外。
  一者,教育的负担从何而来?学生的书包是如何一点点变得越来越沉的?根源还在于教育资源供给方面——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是一个普遍现象。正因为优质资源紧缺,整个社会才被裹挾了去,众多家长才纷纷开始自救。此次“减负”引起的波澜,根本上就是由于当下教育供给难以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所致。
  再者,家长当然也愿意孩子能够快乐学习,但在竞争性教育短期内不可能改变的语境下,没有人希望自家的娃早早在嬉戏中失去竞争力。为什么堪称严酷的高考依然受到普遍尊重?很简单,时至今日,标准相对清晰的高考,仍是这个社会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
  由此可知,无视现实情形、无视家长诉求的“减负”,本质上就是在避重就轻,是在转移视线,也是一种“假装很努力”的行政盲动。
  红人
  黑马通齐的“不同之美”
  1993年,佐兹比尼·通齐出生在南非东开普省茨洛埃斯德瓦德韦。她的父亲在比勒陀利亚的高等教育和培训部工作,母亲则是一所初级中学的校长。2019年12月,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环球小姐决赛中,有着黑色短发和黑色皮肤的她笑到了最后,成为2019年的环球小姐。当银色的头冠戴到她头上,人们忽然发现,黑皮肤配银色的头冠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美。
  但是,网络上的争议也随之而至。在一些人眼中,皮肤黝黑、一头板寸的通齐与其说是“女神”,不如说是“兄弟”,因为她的长相实在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审美。个别极端的网友甚至在网上无情地开起了嘴炮:“实不相瞒,我觉得她有点丑……”而通齐却说:“我成长的环境中所有女性都像我一样——我们有着一样的肤色和一样的头发,但我们从不被视作美丽的。到今天为止,这应该画上句点了。”


  热议
  上大学还是上树?
  又是别人的学校!四川大学居然开设了攀树课。这是一门公选课程,共32学时,分两周末上完,名额限制20人。任课老师表示,攀树应用广泛,同学们不仅能学到专业户外知识,还能锻炼应变、身体协调能力,这也是对自己的挑战。


  @生姜学妹:确认过眼神是本四肢不协调重度患者坚决不会选的课。[允悲]
  @姑苏小白兔:其实川大还有好多好玩的课,比如表演艺术与语言训练、野外生存实践、减重倒计时、美容养生……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川大没有的。
  @显得更出众:是被地震时熊猫“嗖”的一下爬上树启发的吗?
  @鹦鹉惶惶:你们考虑过树的感受吗?没有!你们只考虑你们自己。
  @解忧皮皮:多一些这样的学校多好。少一些死板,多一些实用、趣味和传承,如方言课、手工艺课、“非遗”课等,多一些哲思辩论课也行。
  @路人不是归人:我们学校也有类似的课——攀岩运动,不过由于无岩可攀,所以上这个课时,我们就爬树或爬操场边的主席台。
  惊奇
  为了让羊少放屁


  你可能想象不到,新西兰的科学家为了研究羊放屁付出过多少努力,最近,他们甚至在培育一种“屁少的羊”。人类为什么要为了屁大点事折腾羊?答案很简单,而且与你我有关:为了应对全球变暖。
  估计很多人又会说,气候变化和羊有屁关系!然而关系确实就是在屁上,因为羊通过打嗝、放屁排出的甲烷,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羊和牛一样,都是反刍动物,吃草会导致它们在通气时释放很多甲烷和二氧化碳,而甲烷是气候变化的关键,增温潜力值是二氧化碳的20多倍,大量排放自然会加剧气候变化。
  那么新西兰想到的处理方法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让羊少排点甲烷,利用羊与羊之间甲烷排放水平的差异,以及差异会传递给下一代的特性,将“优良基因”传递下去,最后培育出排放甲烷少的“新羊”。面对环境问题,也就只能先委屈一下小羊们了。
  整理/何田田 编辑/梁宇清
其他文献
每一扇窗都有一段故事  很久没有到巷陌里来了。很久。  还记得暮春的一个早晨,我骑着单车晃晃悠悠地从这里经过。当时,天尚是惨淡淡的灰,掺杂着几抹转瞬即逝的红晕,空气中渗透着清冷、悲凉的味道。偶尔有几个匆匆而过的路人,赶着去巷子尽头的主干道上上早班,脚步声咚咚几下便没了踪影。我喜欢叫他们路人,因为他们总是习惯一声不吭,即便是朝夕共处的同事朋友,也只是低着头,用大大的运动衣帽檐把自己的脑袋牢牢盖住,好
期刊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閑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  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期刊
想想一个十年如此轻轻掠过,春秋代序,心亦摇焉,于是脑海里呼啦啦跳出一句话来:“一向年光有限身。”年光易逝,人生有限,种种心愿是否已经达成了呢?每思至此,不免心生惕惧。  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晏殊,顶有名的太平宰相、富贵闲人。北宋初年,澶渊之盟也订了,咸平之治也来了,政通人和,似乎没什么可操心的。晏殊以神童之美誉名满天下,一步步迈入权力中心之时,更是赶上了仁宗盛治,并没有遇到太大的波澜。欧阳修评价
期刊
在中国的西北有这样一条巍峨的山峦。  它虽没有珠穆朗玛峰般高耸而伟岸的身躯,却也用丝丝血肉滋养了3000多万甘青儿女;它虽没有秦岭锦绣与葱郁的植被,却也用寸寸肌肤赋予了万千动物栖息的生命乐园;它虽没有塑造出壮丽而知名的文明传奇,却也用段段连绵与逶迤庇护了一个又一个寻找家园的族群。  这就是祁连山。千百年来,自然的恩赐和禀赋在它的身上逐渐被人们发掘,文明的铁骑竞相在它的身侧竞逐。从大漠到高原,从草原
期刊
假如您懂点字画、玉器,能辨出青铜的年代、陶瓷的窑口,有点眼力,余光瞟过去就能找出真货,能从细枝末节上揪出赝品的小尾巴,从成色上瞅得出门路,讲得出道理……  恭喜啊,您在古玩界可以横着走了。  但在洛阳,还得再多点技能。在洛阳的街头,您可能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拆解丘门师从何处?”  “山上搬柴,山下烧火。”  “何方分山甲?”  “无处觅龙楼,只做针尖活。”  这两人的暗语解释就是,一人问:拆
期刊
折一支杨柳,便会有“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情围绕在身边。  品一杯香茗,就能感受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独特意境。  原来,生活无处不是诗,而我就生活在诗情之中。  低落时,有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学习不努力时,耳旁会响起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问题解不出来时,有陆
期刊
如果人生是一场漫漫无期的旅行,那么,我希望你可以用一朵花来做导游。  我有一个邻居,养了很多盆花。每天早上,他都会一边浇花一边哼着韵味十足的京剧,乐此不疲。有一天我问:“你总是美滋滋的,天天有喜事吗?”他笑着说:“你看看,这花儿又美又欢喜,让我每天都生活在春天里,能不乐吗?”  你看,一朵花可以在大清早就钓出你的快乐。  看着他种下的花开得姹紫嫣红,我也不禁愉悦起来。回想起每次他给花浇水时幸福的模
期刊
在清风徐徐的四月踏上海南这片热土,彼时花儿争艳的气息还在空气里飘浮,我跟随渡轮横渡琼州海峡,最终踏上这座魂牵梦萦的岛屿。  自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这片土地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荒芜之地建设成如今物产丰富的宝岛,从街边一隅的书店里淘到的各种老照片就可以窥见一斑。海南的年轻,是深入血脉、植入骨髓的。在前往旅舍的路上,我随手招了一辆载客电瓶车。电瓶车轻快地穿梭在这座风情满满的城市间,热情的大哥向我讲述
期刊
在童话故事里,一辆金黄的南瓜马车,是行驶在午夜的梦幻,是仙女为灰姑娘准备的,能载着她走进另一个不一样的美丽世界。多少凡夫俗子,也盼望一个有南瓜马车的午夜,可以换上童话里的水晶鞋。而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偏偏是南瓜可以幻化为一辆梦幻马车?  也许是因为,南瓜一般在春末夏初的时候种植,它们小时候没经历过霜冻和冷雨,旺盛的青春期,又碰上一年之中最好的灿烂艳阳,在秋日的昼夜温差下,静静地凝练着属于自己的甘甜,
期刊
蔷薇去了很远的地方。走的那天,微风掀动她的裙裾。  她乘着斑驳的绿皮火车,轻踏每一寸时光。坐在车窗前,看山看水,看每一处花开。由晨至暮,永不停息。月朗星稀,玉兔已来捣药,亲爱的姑娘已入梦乡。  至那日一别后,再无相见。姑娘在很远的地方,我看不到她如今的模样。去年埋存的那坛旧雪,不知今年酿成了何种滋味。我们附庸风雅,也学古人采露埋雪。  姑娘写了很长的信,信纸幽谧地闪着蔷薇花的光。她说在异乡遇见温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