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地理空间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zhen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空间思维是地理学科的一项能力诉求,本文就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空间思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地理教学要强调地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从地理的视角看待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最突出的特点是区域性和综合性。初中地理知识多而杂,既有大量地图需要记忆,又有多种地理要素需要分析,要素之间又相互联系,导致初中学生害怕地理学科,甚至有学生把地理学科定位为“文科中的理科”,产生畏难厌学情绪。在传统的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体,重在传授和落实教学知识点,忽视了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地理空间思维是地理学科特点之一,初中学生地理空间概念不强,特别是立体空间感较差,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对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愉悦感。下面笔者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地理空间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
  1.“点线面”读图法,加强地理空间定位能力,从小到大构建地理空间思维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读图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的最好途径。地理学科以图多闻名,学生要具备读图、记图、析图的能力,才能构建地理空间思维。要加强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点、线、面”读图法,让学生快速提取地图信息,构建脑中地图,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如在湘教版“中国的气候”中,教材为阐明中国气温的特点,用了两幅地图“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别代表中国冬季气温特点和夏季气温特点。用“点、线、面”读图分析法可以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快速掌握中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具體读法如下:在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先找“点”,找出海口和漠河,读出两地气温,海口冬季平均气温16℃以上,漠河冬季平均气温-32℃以下,计算出两地温差约48℃。从点上看,冬季南北温差大。再读“线”,这幅图中两种颜色之间的分界线就是等温线,找出有哪几条等温线?(主要有-16℃等温线、-8℃等温线、0℃等温线、8℃等温线)判断哪条等温线最重要?为什么?从线上看,0℃等温线最重要,大致经过秦岭—淮河,它决定了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冬季河流是否封冻。最后看“面”,从图例中可以看出深蓝色表示冬季平均气温-32℃以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橘色表示冬季平均气温16℃以上,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从面上看,我国冬季气温越往北气温越低。通过“点、线、面”读图法引导学生读图,从小到大提取地图信息,并得出结论: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读“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亦如此。这样的读图法,从点到线再到面,从小到大一步步认识地理事物,打开地理空间思维的源泉,让学生找到快速阅读地图的方法,在读图中很好地训练了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2.地理位置比较法,加强地理空间对比分析能力,自局部向整体构建地理空间思维
  地理空间概念有大有小,地理区域也是有大有小,在学习区域地理时必须注重地理位置分析,但教材往往给出大比例尺的地图,只呈现出该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城市或人口分布,初中学生对地理空间范围理解不是特别到位,单纯找出区域的地理位置加以分析,学生对区域内各要素成因及相互联系印象不深。因此,学习区域地理更需要加强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培养良好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采用地理位置比较法,能把重要的空间概念落实在地图上,把地理事物加以比较,掌握地理区域特征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湘教版中世界区域地理,要求认知亚洲的三个地理分区,可以直接把三个分区展示在一张世界地图上,标出重要纬线,引导学生看图思考:东南亚、南亚、西亚同在一个大洲,如何描述三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从海陆位置对比来看,东南亚和西亚的地理位置更重要,东南亚被称为连接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西亚被称为“连接三大洲,沟通两洋,五海之地”,两个区域都处于大洲大洋的交界处,更凸显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从纬度位置对比来看,东南亚纬度范围约为10°S—23.5°N,被赤道横穿中南部,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南亚纬度范围约为0°—35°N,北回归线穿过其中部,跨热带和北温带;西亚纬度范围15°N—45°N,北回归线穿过其中南部,跨热带和北温带。受纬度位置的影响,三个区域气候特征也不同,东南亚的马来群岛被赤道横穿属热带雨林气候,中南半岛位于低纬度大陆东岸属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北部虽属于中纬度,但有高山阻挡亚洲中部的冷空气侵入,冬季气温偏高,因此南亚大部分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有较小面积的热带沙漠气候、高山高原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北回归线穿过西亚阿拉伯半岛中部,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不同气候条件下又影响了农业发展,同为热带季风气候的东南亚和南亚可以种植水稻,而西亚在干旱的环境下适合发展畜牧业,种植业只分布在有水源的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匮乏的水资源使得以色列发展节水农业取得成就。通过地理位置的横向对比,把小尺度区域放在整体地图上学习,拓宽了地理空间思维的视野,帮助学生自局部到整体构建地理空间思维,学习区域地理的脉络也更加清晰。
  3.地理要素叠加法,加强地理空间联系能力,由表及里构建地理空间思维
  地理学科特点是文理兼顾,地理要素多,既有自然要素,又有人文要素,要素之间又相互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相关的地理要素进行叠加分析,提升地理空间记忆能力,构建地理空间思维。例如:湘教版《中国的自然环境》一章节中,要求掌握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中国地形分布图、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中国的外流区与内流区分布图等。如此大量的地图,涵盖多种地理要素,既要识记又要学会运用,要想高效地学习并掌握,可以把这些地图叠加起来,找出各个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空间联系特点。例如:太行山脉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0°C等温线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800mm等降水量线是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属亚热带;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形区属干旱地区;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外流区基本与季风区相一致;长江流经了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样把一副副要素图一层层进行叠加,把中国各个自然地理要素联系在一起,由表及里地构建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联系,也能奠定拓展地理空间思维的技能。   二、地理空间思维培养的教学手段
  1.借助多媒体展示,化抽象为直观
  地理空间特别是立体空间对初中生来说是个难点,有时学生的空间思维被限制了,就很难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例如:在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如何?对于初中生来说,没有一定空间思维很难想象出,但借助多媒体演示后,不难得出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逆时针,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培养了学生地理空间想象能力。
  2.源于生活体验,化平面为立体
  地理现象存在于自然界,地理空间范畴很广,地理事物的特性也多样,地理事物的本质有时可以通过对实际生活的体验观察来获取。例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直是初中地理教学难以突破的教学知识点,课标要求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级。在学习这课之前,学生可能爬过山,但没有仔细地俯视过一座山,也没有接触过山体不同部位名称如山脊和山谷等概念。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谷歌地球展示某区域山地地形图,在地形图上加载等高线,标出山体不同部位名称,通过拖动不同视角的地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其等高线形态。从图上不难得出结论:山峰的等高线闭合,数值往里增大,山脊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山谷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这样把平面的等高线地形图转化为立体实景图,化解了知识难点,从生活体验中构建地理空间思维。
  3.使用道具学习,化大为小
  地理空間有大有小,有时空间范围大到超出学生想象范围时,学习起来就有些困难。例如学习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课标要求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教师可以使用橙子辅助教学。首先用一根筷子穿过橙子中心,筷子为假象的地轴,筷子与橙子表皮相交的两点为南北两极点。然后在橙子的表皮上画出与地轴垂直并环绕橙子一周的圆圈,这些圆圈就是纬线。在橙子表皮上可以画出很多条纬线,最长的纬线叫赤道,最短的纬线已缩成极点,所有纬线长度不相等,从赤道向南北两极缩短,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最后在橙子表皮上画出连接两个极点的半弧,这些弧线就是经线。在橙子表皮上同样也可以画出很多条经线,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这样利用橙子这一道具,缩小了地理空间范畴,化大为小地认知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特点,帮助学生构建大尺度的地理空间思维。
  综上所述,地理学科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需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地理空间思维也是地理学科特征之一,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必要技能。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积累各种有利于学生空间思维养成的教学经验,善于引导,善于反思,善于总结,让学生在学习中勤于想象,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很好地把握地理空间概念,形成脑中地图,加强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和地理空间联系能力,从而激发地理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9
  [2]林华.基于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活动教学设计——以“地球与地图”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17(01):24—26
  [3]陈华.“形形色色的地图”教学设计[J].地理教学,2017(02):27—29
其他文献
根据规范中有关公式,代入相关参数进行详细推导计算,得出各部分热阻,进而计算出各类典型岩土的单位埋管深度换热量指标;并利用GLD地埋软件验算,结论相符,可简便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新背景下对教育的要求逐渐向多元化迈进,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多要求。其中,提升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是重中之重,并且,对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升均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发展、成长的意义更为深重。本文主要从两方面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进行论述——结合小学作文指导策略及在教学中的讲评,结合相关知识对如何提高相关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并作出相应策略指导。  【关键
目的研究中医门诊患者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及其血清标志物,观察分析有隐匿性HBV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的血清标志物阳性表达模式规律,为HBV
胶合板预压是目前许多胶合板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为此从影响胶合板板坯预压性能的几个因素入手,通过正交试验和对结果进行直观分析,找到了影响胶合板预压性能的主导因素,为后续
【摘 要】语文教育的核心是语感,培养语感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策略;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教学要达到的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这是国家教育机构从课程的高度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语感
【摘 要】地理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优化教学流程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效掌控地理课堂节奏与流程,实现教学成效提升。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掌控  在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在于教师具有较强的基本功和灵活应变能力,还要富有教育教学技巧。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地理教师要提前预设奠定课堂教学基础  地理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肺动脉栓塞疑似患者而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
北美人造板制造商协会(CPA)对照日本及欧洲的低甲醛释放标准,总结并列出了最佳的数据比较(图1).图中所列的几种标准均是以美国标准ASTM-E 1333气候箱法为基准而进行比较的.而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内水囊压迫在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1月郑州颐和医院78例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
【摘 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信息技术应用,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地理教学情境,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变为具象的地理知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其高效地自主学习,活跃学生地理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将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效的结合,能够丰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高中地理教师积极地利用网络资源,能够扩展学生的地理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