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这就意味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这时的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就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急、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使学生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一、综观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还存在两个误区:
1.“满堂问”披着启发式教学的外衣仍很有市场。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要么一上来就向学生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实施问题轰炸;要么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进行步步紧逼;要么各种问题全方位出击……表面上看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因问题太多、太杂、太琐碎,使学生疲于应付,缺少从容思维的空间,因而也丧失了思维的深度,很难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到见解。《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问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
2.再现性问题充斥课堂教学。问题其实是一种导向、一种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应是那些能唤醒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创新的问题。现实教学中“是不是”、“对不对”、“是什么”、“怎么样”之类限于知识再现性的问题充斥整个课堂,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使问题具有思考性,要求所提的问题必须难度合适,即提出的问题必须介于“已知、已学”和“未知、未学”之间,并且能够使学生意识到“已知”和“未知”之间、“已学”和“未学”之间的连接。总之,课堂提问要让每个学生都受启迪,要使人人主动进取,使课堂变成学生施展才华、相互竞争的场所。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只告诉我们向学生提问的最佳时机是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但没有告诉我们最佳的提问方式和方法。
二、理想的提问模式有以下三种:
1.提精当之问,化深为浅。作为教科书中的任何一篇课文,可圈可点之处势必不只一处,教师必须做到抓准关键点,牵动一隅而提挈全篇,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讲究一个“拈”的功夫,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以一叶而让学生知天下秋。教师提问要拈的“点”无非是重点与难点,所谓“拈准点”就是突出重点,扣住重点,抓住难点,突破难点。但课堂提问未必就是直接对着重点难点发问,而是指设计一个巧妙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从而很快捷、很透彻地掌握课文。因此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驾驭课堂才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要拈的这些关键点有时在标题里,有时在句中,有时在几个片段中,教师若能平中见奇、慧眼识珠,“拈”准它们,一定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非“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如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让学生认识到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了解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决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成功的提问往往是点“一叶”,而能使学生“知秋”;见“一斑”而知“全豹”。成功的课堂问题设计,往往能“四两拨千斤”。
2.提有效之问,化直为曲。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层层深入地问”,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没有直向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棒,通过它,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思维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3.提开放之问,化死为活。“诗无达诂,文无定解”,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比萨斜塔是美的,埃及金字塔也是美的,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其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那种先设定一个标准答案,然后再千方百计地诱导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这一答案的提问,无疑是无视个性、抹杀创造力的行为。开放性问题是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只要持之以据,言之成理,就应得到肯定。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提倡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语文教师一定要给以沃土,洒以阳光,滋以雨露,为其来日的枝繁叶茂提供必要的条件。教《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我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现实生活中,你认为谁是最可爱的人,他具有什么品质?”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医生:救死扶伤,延续生命;父母:奉献儿女,任劳任怨;交通警察:风雨无阻,指路正道;边防战士:戍边卫国,无怨无悔……这样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启迪。
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提出这样的问题:请谈谈你对亲情的感悟;请联系实际说说你对交友的看法;请设想一下解决环保问题的方法等。这样学生便在教师的提问中,有了自己的见解、主张、个性解读,与新课标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也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当今的课程改革浪潮里,老师所追求的是一种平等的、和谐的对话交流的方式,是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是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并为学生提问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学生提的看似幼稚的问题,也许是学生灵感乍现,老师要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讥笑;当学生所提问题让老师难堪时,老师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责备,多一点鼓励,少一点不耐烦。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在课堂提问艺术的探索中是否可以找出一个让学生“撬动”文章、“撬动”他们生命热情的支点呢?
(任利娟,浙江省上虞市华维外国语学校)
一、综观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还存在两个误区:
1.“满堂问”披着启发式教学的外衣仍很有市场。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要么一上来就向学生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实施问题轰炸;要么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进行步步紧逼;要么各种问题全方位出击……表面上看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因问题太多、太杂、太琐碎,使学生疲于应付,缺少从容思维的空间,因而也丧失了思维的深度,很难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到见解。《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问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
2.再现性问题充斥课堂教学。问题其实是一种导向、一种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应是那些能唤醒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创新的问题。现实教学中“是不是”、“对不对”、“是什么”、“怎么样”之类限于知识再现性的问题充斥整个课堂,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使问题具有思考性,要求所提的问题必须难度合适,即提出的问题必须介于“已知、已学”和“未知、未学”之间,并且能够使学生意识到“已知”和“未知”之间、“已学”和“未学”之间的连接。总之,课堂提问要让每个学生都受启迪,要使人人主动进取,使课堂变成学生施展才华、相互竞争的场所。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只告诉我们向学生提问的最佳时机是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但没有告诉我们最佳的提问方式和方法。
二、理想的提问模式有以下三种:
1.提精当之问,化深为浅。作为教科书中的任何一篇课文,可圈可点之处势必不只一处,教师必须做到抓准关键点,牵动一隅而提挈全篇,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讲究一个“拈”的功夫,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以一叶而让学生知天下秋。教师提问要拈的“点”无非是重点与难点,所谓“拈准点”就是突出重点,扣住重点,抓住难点,突破难点。但课堂提问未必就是直接对着重点难点发问,而是指设计一个巧妙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从而很快捷、很透彻地掌握课文。因此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驾驭课堂才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要拈的这些关键点有时在标题里,有时在句中,有时在几个片段中,教师若能平中见奇、慧眼识珠,“拈”准它们,一定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非“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如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让学生认识到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了解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决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成功的提问往往是点“一叶”,而能使学生“知秋”;见“一斑”而知“全豹”。成功的课堂问题设计,往往能“四两拨千斤”。
2.提有效之问,化直为曲。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层层深入地问”,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没有直向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棒,通过它,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思维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3.提开放之问,化死为活。“诗无达诂,文无定解”,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比萨斜塔是美的,埃及金字塔也是美的,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其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那种先设定一个标准答案,然后再千方百计地诱导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这一答案的提问,无疑是无视个性、抹杀创造力的行为。开放性问题是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只要持之以据,言之成理,就应得到肯定。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提倡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语文教师一定要给以沃土,洒以阳光,滋以雨露,为其来日的枝繁叶茂提供必要的条件。教《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我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现实生活中,你认为谁是最可爱的人,他具有什么品质?”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医生:救死扶伤,延续生命;父母:奉献儿女,任劳任怨;交通警察:风雨无阻,指路正道;边防战士:戍边卫国,无怨无悔……这样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启迪。
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提出这样的问题:请谈谈你对亲情的感悟;请联系实际说说你对交友的看法;请设想一下解决环保问题的方法等。这样学生便在教师的提问中,有了自己的见解、主张、个性解读,与新课标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也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当今的课程改革浪潮里,老师所追求的是一种平等的、和谐的对话交流的方式,是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是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并为学生提问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学生提的看似幼稚的问题,也许是学生灵感乍现,老师要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讥笑;当学生所提问题让老师难堪时,老师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责备,多一点鼓励,少一点不耐烦。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在课堂提问艺术的探索中是否可以找出一个让学生“撬动”文章、“撬动”他们生命热情的支点呢?
(任利娟,浙江省上虞市华维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