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2y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这就意味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这时的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就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急、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使学生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一、综观现阶段的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还存在两个误区:
  
  1.“满堂问”披着启发式教学的外衣仍很有市场。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要么一上来就向学生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实施问题轰炸;要么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进行步步紧逼;要么各种问题全方位出击……表面上看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因问题太多、太杂、太琐碎,使学生疲于应付,缺少从容思维的空间,因而也丧失了思维的深度,很难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到见解。《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问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
  
  2.再现性问题充斥课堂教学。问题其实是一种导向、一种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应是那些能唤醒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创新的问题。现实教学中“是不是”、“对不对”、“是什么”、“怎么样”之类限于知识再现性的问题充斥整个课堂,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使问题具有思考性,要求所提的问题必须难度合适,即提出的问题必须介于“已知、已学”和“未知、未学”之间,并且能够使学生意识到“已知”和“未知”之间、“已学”和“未学”之间的连接。总之,课堂提问要让每个学生都受启迪,要使人人主动进取,使课堂变成学生施展才华、相互竞争的场所。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只告诉我们向学生提问的最佳时机是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但没有告诉我们最佳的提问方式和方法。
  
  二、理想的提问模式有以下三种:
  
  1.提精当之问,化深为浅。作为教科书中的任何一篇课文,可圈可点之处势必不只一处,教师必须做到抓准关键点,牵动一隅而提挈全篇,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讲究一个“拈”的功夫,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以一叶而让学生知天下秋。教师提问要拈的“点”无非是重点与难点,所谓“拈准点”就是突出重点,扣住重点,抓住难点,突破难点。但课堂提问未必就是直接对着重点难点发问,而是指设计一个巧妙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从而很快捷、很透彻地掌握课文。因此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驾驭课堂才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要拈的这些关键点有时在标题里,有时在句中,有时在几个片段中,教师若能平中见奇、慧眼识珠,“拈”准它们,一定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非“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如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让学生认识到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了解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决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成功的提问往往是点“一叶”,而能使学生“知秋”;见“一斑”而知“全豹”。成功的课堂问题设计,往往能“四两拨千斤”。
  
  2.提有效之问,化直为曲。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层层深入地问”,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没有直向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棒,通过它,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思维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3.提开放之问,化死为活。“诗无达诂,文无定解”,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比萨斜塔是美的,埃及金字塔也是美的,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其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那种先设定一个标准答案,然后再千方百计地诱导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这一答案的提问,无疑是无视个性、抹杀创造力的行为。开放性问题是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只要持之以据,言之成理,就应得到肯定。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提倡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语文教师一定要给以沃土,洒以阳光,滋以雨露,为其来日的枝繁叶茂提供必要的条件。教《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我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现实生活中,你认为谁是最可爱的人,他具有什么品质?”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医生:救死扶伤,延续生命;父母:奉献儿女,任劳任怨;交通警察:风雨无阻,指路正道;边防战士:戍边卫国,无怨无悔……这样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启迪。
  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提出这样的问题:请谈谈你对亲情的感悟;请联系实际说说你对交友的看法;请设想一下解决环保问题的方法等。这样学生便在教师的提问中,有了自己的见解、主张、个性解读,与新课标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也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当今的课程改革浪潮里,老师所追求的是一种平等的、和谐的对话交流的方式,是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是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并为学生提问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学生提的看似幼稚的问题,也许是学生灵感乍现,老师要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讥笑;当学生所提问题让老师难堪时,老师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责备,多一点鼓励,少一点不耐烦。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在课堂提问艺术的探索中是否可以找出一个让学生“撬动”文章、“撬动”他们生命热情的支点呢?
  
  (任利娟,浙江省上虞市华维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濮城油田部分低渗透、高矿化度复杂断块油藏油井结盐严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分析了油井结盐机理和结盐过程,通过应用抑盐剂防盐、热洗防盐、掺水除盐等配套工艺,减少了停井时间
粘土与混凝土接触面力学特性是水利水电工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采用大型直剪仪对不同含水率下的粘土与混凝土接触面进行直剪试验,获得了接触面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
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颁布实施,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活力.新的形势要求我们,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必须向一切
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新课标关于作文教学的理念,不仅概括了最新的作文教改成果,而且较为准确地概括了写作的本质和规律。新课标的实施,对广大语文教师如何进行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实施写作教学呢?    一、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税务管理的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如何利用创新技术手段开展财税风险管理是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互联网+税务”的时代发展背景,提出企业税务信
说课活动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实用价值的教研活动形式。当它被以自发的方式或行政的手段普遍开展起来的时候,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什么是说课?说课主要说什么?
丙烯塔内壁、塔盘的腐蚀,塔盘孔堵塞影响产品的收率。采用硫酸化学清洗的方法效果很好。
介绍了中央空调循环冷却水和冷冻水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原因,叙述了中央空调水处理药剂的选择及配方.
简述了中央空调水系统硬质垢、微生物粘泥、锈蚀的形成原因及危害,开发了便捷型中央空调水系统快速清洗技术及产品,结果表明:该产品清洗力强,速度快,对金属无腐蚀,环保、无污
浅述了在化学清洗制钠工业的电解槽水冷系统时,因运行的设备不停车,且在清洗过程中设备带直流电,出现了设备对地产生电压差,发生接地现象.为了清洗施工的操作及设备运行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