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模型分析的张家界市武陵源区蔬菜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ping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了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升级,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委、区政府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与部署,2013—2017年,全区集中力量发展蔬菜产业和大鲵产业。本文从基地规模与布局、加工能力与流通渠道2个方面阐述武陵源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从自然资源、区位优势、政策环境、生态环境、旅游市场、消费市场、经济效益等角度进行SWOT模型分析,提出武陵源区蔬菜产业发展应走生态循环型和旅游休闲型生产、特色品牌型管理与加工、直销型和电子商务型销售的蔬菜产业体系路径的建议。
  关键词 “523”行动计划;蔬菜产业;SWOT模型分析;发展路径;湖南张家界;武陵源区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8-0305-03
  为了推动张家界市农业产业提质升级,2013年10月1日,张家界市委、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张家界市农业产业提质升级“523”行动计划的通知》,按照“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要求,实施农业产业提质升级“523”行动计划,即2013—2017年,5年内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先发展大鲵和蔬菜产业,大鲵养殖规模从50万尾发展到200万尾,商品蔬菜基地面积从6 666.7 hm2发展到20 000.0 hm2。根据“523”行动计划的要求,到2017年,武陵源区大鲵养殖规模达到15万尾,商品蔬菜基地总面积达到666.7 hm2,播种面积达到1 333.3 hm2。
  1 武陵源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1 基地规模与布局
  目前,全区蔬菜基地面积发展到404.6 hm2,2014年新增蔬菜基地面积126.7 hm2,其中协合乡60.0 hm2,天子山镇26.7 hm2,中湖乡30.0 hm2,索溪峪镇10.0 hm2。土地流转面积305.3 hm2,新流转土地面积75.5 hm2。全区已有市级以上蔬菜龙头企业2家,蔬菜专业合作组织12家,蔬菜种植大户16家,其中集中成片13.3 hm2以上的7家,33.3 hm2以上的有3家。蔬菜種植基地主要位于协合乡李家岗村、黄家坪、插旗峪和宝峰山村等地,索溪峪镇的金杜村、田富村、文庄村等地,天子山镇的向家台村和黄河村等地,中湖乡的中湖村和青龙垭村等地。
  1.2 加工能力与流通渠道
  全区共有2家蔬菜加工方面的市级龙头企业,上年加工额达1 615万元。张家界安福旅游食品有限公司主要加工蕨、竹笋、菜葛粉、腊肉等;张家界天子山剁辣椒有限公司主要加工朝天椒及少量的酱菜。全区已有蔬菜直销店5家、基地配送中心1个、零售农副市场4个、超市蔬菜柜和蔬菜门店4个,市场年交易额达3亿元左右。
  2 武陵源区蔬菜产业发展SWOT分析
  SWOT模型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4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威胁(threat)。分析法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条件分成内部条件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对本单位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本单位不利的、需要回避的因素;可以将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类,明确哪些是必须马上解决的问题,哪些是可以留待日后解决的问题,并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1]。
  2.1 武陵源区蔬菜产业发展优势(strength)
  2.1.1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处于中亚热带北部气候区,具有特殊的山原季风气候。云雾多,温差大,降水量大。年均气温14~15 ℃,无霜期267~275 d,年降雨量1 382.1~1 472.3 mm,相对湿度平均为77%~79%。武陵源区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全区多年平均径流量约9 000万m3,地表水水质基本保持Ⅰ~Ⅱ类。索溪峪东部、天子山南部的土壤多为黄红壤;西部地区土壤为砂岩黄土壤、黄棕壤;缓坡为风化淤积土壤,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
  2.1.2 十分丰富的野生蔬菜。武陵源拥有丰富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吉首大学陈建华等[2]调查发现,张家界野生蔬菜资源约有36科65属74种。主要野生蔬菜资源为香根芹、囊瓣菜、山芹菜、野艾蒿、马齿苋、车前、香椿、竹笋、马兰、虎杖、蕨、鱼腥草、薇菜等。食用部位多以茎、叶为主,根、根茎、块根、块茎次之,花最少。大量的野生蔬菜资源为选育新品种和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提供了前提条件。
  2.1.3 独特明显的区位优势。张家界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中,列为“六中心四轴线”经济带格局的中心之一,承担武汉、长株潭经济圈及长江中游城市的辐射和对接。张家界荷花机场是4D类机场,是国内旅游支线机场、湖南省骨干机场。现有过境铁路1条,到发旅客列车12.5对,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等100多个城市,黔张常铁路和安张衡铁路正在规划建设之中。高速公路已有常德至张家界、张家界至花垣高速公路,在建的张桑高速公路,纳入规划的宜张高速等。张家界将成为武陵山片区区域性旅游交通枢纽城市。
  2.1.4 巨大潜力的旅游市场。近年武陵源旅游业发展迅猛,自1996年来,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基本保持较大的增长率,2013年全区总计接待游客1 271.64万人次,接待境外游客61.5万人次,全区共实现门票收入87 431.2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57.02亿元(图1)。
  2.2 武陵源区蔬菜产业发展劣势(weakness)
  2.2.1 自主创新能力急需加强。武陵源区蔬菜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几乎无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品种和种植方法。目前,武陵源区农业从业人员高级职称仅2人,中级职称2人,缺少育种和栽培方面的领军人物。蔬菜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较少,对新品种区域性试验筛选少,产品的适应性不足。新品种大量推广应用后,相应配套的技术咨询跟不上。不同的蔬菜品种有着不同的栽培技术要求,农药品种及使用方法变化较大,而种植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种植模式。如宝峰山菜葛的种植经过3年的摸索,栽培技术日趋成熟。   2.2.2 部分基地基础设施落后。由于蔬菜生产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且一次性投入较大,一般蔬菜业主不愿意也没有足够的资本投放到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上。目前,武陵源区建成“路相通、机能进、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化商品蔬菜生产基地不多,多数蔬菜基地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耕地产出效益不高,如金杜蔬菜基地、黄家坪蔬菜基地、文庄蔬菜基地等。由于缺少灌溉设施,2013年武陵源区持续高温少雨导致全区蔬菜受旱严重,全区蔬菜受灾面积达200 hm2。
  2.2.3 品种结构不合理。生产中蔬菜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一般产品多,名、优、特、新产品少;集中上市的产品多,可周年供应的产品少;初级产品多,加工增值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端产品少。
  2.2.4 蔬菜种植组织化程度低。武陵源区多数蔬菜种植基地的组织化程度不高,表现在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较少,有的即使加入了合作社,也没有真正从合作社得到相应的服务。
  2.3 武陵源区蔬菜产业发展机遇(opportunity)
  2.3.1 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促进蔬菜产业发展,张家界市政府出台《张家界市农业产业提质升级“523”行动计划奖扶暂行办法》(张政办发〔2013〕20号),武陵源区委、区政府出台《武陵源区农业产业提质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7年)》(张武办发〔2013〕5号),区政府出台《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奖扶办法》(张武政发〔2014〕6号),鼓励蔬菜类基地建设、蔬菜种植设施建设、流通体系建设、品牌打造与质量认证等,奖励经费累计达700多万元。
  2.3.2 市场需求空间大。在5—10月的旅游旺季,武陵源区对蔬菜需求非常大。对宏源市场、梅尼超市和亘立超市的调研发现,销售的蔬菜主要来源于永定区和慈利县的蔬菜基地,武陵源蔬菜市场需求很大。
  2.3.3 特色、生态产品需求旺盛。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特色、保健、生态优质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需求不断扩大。武陵源是旅游地区,生态环境和特色优势明显,高品质的蔬菜完全能够进入长沙的大超市,实现增值增收。
  2.4 武陵源区蔬菜产业面临挑战(threat)
  2.4.1 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武陵源的生态系统多样,生物多样性较高,发展生态农业是必由之路。但在下乡的调研中发现,蔬菜基地和种植大户,主要采用化学肥料如尿素、复合肥等提高土壤肥力,采用化学农药如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控制蔬菜病虫草害的发生。大量的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投入将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土壤的农药残留等问题发生。
  2.4.2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张家界市永定区、桑植县、慈利县的蔬菜主产区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蔬菜周年供应基本平衡,逐步呈现以优质取胜的基本趋势,地区之间竞争日趋激烈。武陵源区城区消费的蔬菜主要来自于永定区和慈利县,这2个地区的蔬菜种类比武陵源当地的丰富,蔬菜价格比武陵源区的低。
  2.4.3 成本投入与产出效益不相称。一方面,近年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快于农产品价格增长水平,优质、营养、安全的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成本增加,蔬菜生产相对效益日趋下降;另一方面,蔬菜优质不优价,部分特色蔬菜、绿色蔬菜没有体现出品牌价值,影响了农民收入和种植者的积极性。
  3 武陵源区蔬菜产业发展路径
  3.1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型蔬菜产业
  生态循环农业是以生态学原理及其规律为指导,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立体种养殖和间种套作等模式[3]。
  3.1.1 发展立体种养殖蔬菜以提高质量。“猪—沼—菜”模式,养殖1头猪可以配套666.67 m2的菜地,猪粪入池,沼肥种菜,以沼渣作底肥,沼液作追肥,通过沼液叶面喷施来抑虫防病。生产基本不施化肥,农药量也大大减少,蔬菜增产幅度20%~30%,大大提高蔬菜品质。沼气还可以用来烧饭或生产照明、升温。调研发现,目前全区蔬菜基地基本没有使用本地养殖户的有机粪肥,部分基地如禾田居蔬菜基地使用的有机肥为购买的商品有机肥,菜葛基地一直想使用有机肥提高菜葛品质,但有没有找到合适的肥源。同时,养殖戶正为如何处理猪粪而烦恼,如金杜的常源畜牧、文庄的永兴养殖基地、田富养猪基地正在修建化粪池,但以后粪渣的处理还是一个问题。建议政府调整农业产业化奖扶政策,促使养殖户与种植户对接,实现蔬菜种养殖生态物质循环。
  武陵源区协合乡有养殖河蚌、鱼和蟹的基地,养殖户只关注养殖产品,并没有关注整个水生生态系统产品。水产品养殖区完全可以构建立体种养殖水生生态系统,如在水面构建生态浮岛,种植水芹菜、空心菜、小白菜等蔬菜,利用蔬菜吸收水生动物排放的氮和磷等物质,进而净化水体,为水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也可以在养殖区域种植挺水植物,如种植莲藕、茭白等蔬菜,既能为水生动物净化水体、提供食物,还能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3.1.2 发展间套作种植蔬菜以增加产量。目前,全区蔬菜种植面积逾400.0 hm2,由于武陵源区耕地面积有限,2017年全区蔬菜面积需要达到666.7 hm2,压力非常大。但是全区有近200.0 hm2的丹桂基地和中药材基地,目前苗木与药材仅种植1~3年,株行间距较大,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优势,实施苗木、药材与蔬菜的间作。如丹桂苗木与豆科的蔬菜进行间作,豆科植物有根瘤固氮菌,能固定土壤空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药材可以与浅根的冬瓜、南瓜、红薯、马铃薯等间作,浅根蔬菜吸收利用了表层多余的营养而减少了养分流失,还能增加全区蔬菜面积与产量。
  3.2 适度发展休闲型蔬菜产业
  城市中的人们生活压力日益增大,他们渴望一种田园式的生活来释放自己。武陵源区可以发展单一的观赏、采摘体验,如在奇异瓜果长廊种植色泽斑斓的五彩椒、晶莹剔透的番茄、姿态各异的大小南瓜等,形成特色蔬菜景观,促进蔬菜生产与休闲观光业的融合。也可以发展围绕播种、施肥、灌溉、培育、采摘、品尝等过程的参与体验项目,延长游客在张家界停留时间,给予游客新鲜感和刺激感,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度。蔬菜基地还可以运用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促使希望寻求致富真经的广大农民,到蔬菜科技示范园里“零距离接触”,可以实实在在地学习到绿色蔬菜、有机蔬菜的生产过程和最新技术。同时,还可以开发具有土家风格,融入张家界山水的蔬菜纪念品,如微雕小南瓜、情侣西红柿,仿果蔬的礼品等。   3.3 引导发展直销型蔬菜产业
  武陵源全区有五星级饭店2家,四星级饭店2家,三星级饭店14家,其他旅馆80多家。促进蔬菜基地与餐饮企业之间的合作,减少流通环节,疏通流通渠道。餐饮企业的进货渠道将得到保障,能够确保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蔬菜生产基地可以根据旅馆的需求与要求生产,保证企业菜品质量的同时,减少流通成本,提高基地的收入。目前五星级的张家界禾田居度假酒店和张家界京武铂尔曼酒店正分别准备在协合乡李家岗村和黄家坪村建立蔬菜基地,实现蔬菜基地与宾馆对接。
  3.4 积极创建特色蔬菜品牌
  目前,武陵源区蔬菜品牌发育不完善,知名度较低。蔬菜品牌要立足于武陵源区的地理优势,整合资源,制定长期规划和发展战略,打造“好山—好菜”品牌。一是结合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设施农业、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实施,引导支持蔬菜企业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及国际标准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和出口备案基地。二是通过制定蔬菜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规范企业基地生产,开展全程质量追溯控制。三是在企业基地大力推行产地标识管理、产品条形码制度,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志,打牢品牌发展的质量基础。鼓励特色蔬菜注册商标,申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参评湖南省著名商标,形成自己特殊的品牌[4]。
  3.5 探索发展电子商务型蔬菜产业
  蔬菜电子商务可实现电子商情网上发布、在线交易、网上支付,具有精减流通环节、节省购物时间、加速资金流通等优势。武陵源区张家界禾田居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发电子商务网站交易平台,已全面构建PC端、手机端APP、微信商城三网合一的电商平台。目前,微信商城、手机APP商城客户端已经正式商用。該平台的建成拓宽武陵源区蔬菜的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的知名度,目前全区网络订购意向客户约为4 000人,网上商城已下订单客户为600余份,网络销售额约为500万元,约占总销售额的62.5%,销售目标群体主要为深圳、广州、长沙等大城市家庭客户。
  4 参考文献
  [1] 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市场营销原理[M].1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05-210.
  [2] 陈建华,刘银汉,宋维健,等.张家界野生蔬菜资源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3):269-273.
  [3] 骆世明.农业生态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50-61.
  [4] 李崇光,包玉泽.我国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J].中国蔬菜,2010(15):6-10.
其他文献
摘要 总结了1949年以来阳谷县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和种植制度的历史演变,以期促进该县种植结构的调整。  关键词 种植结构;种植制度;演变;山东阳谷  中图分类号 S604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089-01  阳谷县地处鲁西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15°39′~116°6′、北纬35°55′~36°19′,年平均气温13.6
通过玉米"3414"田间试验,从各处理生育性状和产量等方面进行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最大施肥量:纯N、P2O5、K2O分别为268.5、80.7、76.5 kg/hm2,最大产量8 935.5 kg/hm
“主题研讨”主要针对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领域的热点问题,邀请行业内的专家,从不同层面及角度进行主题阐述,这里面有成绩的展示,也有问题的提出。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社区卫生服务
摘要:通过对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主要做法的归纳,结合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进入、流通、退出阶段银行及其关联方交易需求分析,探究土地经营权交易市场交易量低的原因,发现融资成本高、接受意愿低造成进入阶段交易量偏低;信息不对称、无人接盘造成流通阶段运行困难;制度缺失、市场不稳定造成退出阶段土地处置风险大等问题。最后,提出创新合作运营模式,设立信息中介、引导土地规模化,修订相关法律、完善市场体系等建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论述了基本农田的分级体系,基于系统管理学中“分级管理”的思想提出“基本农田分级保护”的管理模式,并对
传媒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我国传媒事业改革的统领和核心,占据着重要位置,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深入传媒肌理,发现其中的症结和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和举措就成为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影响一氧化氮(NO)的合成。子痫前期是严重影响母儿健康的妊娠期特有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涉及多种病理生理因素,至今仍
以黄籽南瓜火凤凰为砧木,以6个黄瓜品种为接穗,比较嫁接黄瓜和自根苗黄瓜的生长动态、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嫁接黄瓜在生长势、叶片叶绿素含量等方面高于自根苗,嫁接
本文结合在新加坡NYP培训所得到的体会,研究了"教学工厂"理念对学校教改的指导意义。
本文阐述了建立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信息反馈档案管理和利用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构建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信息反馈档案管理和利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