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038-01
【摘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I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多见于早产儿?剖宫产儿?产母患有糖尿病或妊高症的新生儿?临床表现为生后或生后不久出现呼吸困难?青紫,伴有呼气性呻吟,鼻翼扇动及三凹症,呼吸音低,有细小湿罗音为特征?本文阐述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以此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
【关键字】呼吸窘迫综合症;预防措施;治疗方法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一种由于新生儿的机体受到损害后出现的急性的肺损伤,并发类似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肺透明膜病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现阶段,我国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这方面研究较少,基本处于起步时期,相关医疗人员专业技能匮乏?笔者根据多年临床诊断经验,总结该病的特点,分析该病的高危因素,总结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下文作具体阐述?
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措施
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能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使新生儿健康的成长?预防该病首先要掌握该病的临床特点及产生该病的高危因素等?笔者根据多年临床诊断经验总结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发病的时间窗宽,辅助通气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等临床特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产生的高危因素有:早产儿;糖尿病孕妇;宫内窘迫和出生时窒息?
根据NRDS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可以一下几点进行防治:①尽可能避免对孕周不足39周的孕妇行剖宫产,最好在宫缩发生后行剖宫产?②对有难产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做好产前监护,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及宫内发育迟缓,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胎儿发生窒息?③对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的产妇,应加强产前监护及产后婴儿的护理,避免新生儿发生窒息?④加强患儿的呼吸管理?预防感染及合理喂养,特别是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应严密监护,防止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2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一旦确诊为NRDS,应及早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下文就几种不同的治疗措施具体说明?
2.1 B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验证表明应用压力为8cmH2O的气泡式鼻塞持续正压通气(B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具有良好效果?BNCPAP治疗方法以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某医院分娩出生,生后半小时收入病房的早产儿36例为研究对象?胎龄在27~37周,羊水实验泡沫实验,出生时无胎粪吸入?无严重窒息和其它严重心肺疾病?治疗分为预防组和治疗两组,各为21例?15例?预防组应用BNCPAP前没有出现呼吸窘迫情况,胸部X片无异常?治疗组15例均以出现呼吸窘迫情况,胸部X片有程度不同的RDS表现(一级:6例,二级:6例:三级:5例,四级:4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剖宫产4例?两组新生儿均予经皮血养饱和度监测?心电监护?抗生素预感染?静注维生素K1防治出血性疾病?抗干扰素预防感染?监测血气?部分或全部静脉营养?每 2 h 松动鼻塞 1次并经口和经鼻腔吸痰? 插胃管并根据其腹胀的情况定期开放胃管排气等处理?
研究对象在出生半小时内用Bubble nasal CPAP?初调值:压力为8cmH2O;氧流量为6~8L/min;吸氧浓度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为25%~30%?40%~50%,使经皮血养饱和度在90%~95%;吸氧温度在36.8℃~37.3℃?在治疗时当吸氧浓度达到55%,压力大于等于10cmH2O,而患儿经皮血养饱和度小于90%,PaCO2大于60mmHg,pH小于7.2;或者有严重的常规治疗无效的呼吸暂停,即给予气管插管注入 PS 并改用常频呼吸机治疗?预防组在应用BNCPAP24~48 h后未出现呼吸窘迫症状;治疗组在吸氧浓度为21%的情况下,患儿经皮血氧饱和度大于90%,无气促及三凹征?无呼吸暂停或心动过缓等情况?
结果表明预防组21例研究对象中有17例未出现NRDS,预防成功率为81.0%?4例新生儿6~8h后出现NRDS,其中2例继续治疗6h症状逐渐改善;2例于生后6h行气管插管注入PS并改用机械通气,存活1例,死亡1例?应用成功率为95.2%,病死率为4.8%?治疗组15例研究对象中,14 例治疗3 h后血气改善, 治疗7~9h后临床症状改善,1例6 h后行气管插管注入 PS 并改机械通气,最终存活?治疗成功率为93.3%?虽然BNCPAP预防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具有良好效果,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例如,BNCPAP造成的最普遍的肺外症状是鼻部损伤?因此对于使用 BNCPAP 治疗患儿来说,鼻部护理十分重要?在治疗中部损伤可以通过调整鼻塞的大小?定期松动鼻塞?加用海绵垫等措施减低或避免?
2.2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目前治疗为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及机械通气治疗,是新生儿期机械通气的最常见因素?高频震荡通气(HFOV)是一种以高频活塞泵或振荡隔膜片前后移动产生振荡气流,使少量气体送入和抽出气道的通气,气体的吸入及呼出均为主动过程?其氧合作用是依赖获得最佳肺容量来维持功能残气量?本方法以已确诊的32例NRDS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治疗方法是在患儿出生6小时后内给予固尔苏替代治疗,然后使用SLE呼吸机进行HFOV治疗?HFOV初调参数为:平均气道压(MAP)9~12cmH2O,振幅(△P)20~5 cmH2O,以胸部震动为准,频率10~15Hz,吸氧浓度(FiO2)0.6~0.8?之后根据血气分析? 临床表现?心电监护等调节参数,当患儿病情及胸片好转,生命体征稳定,自主呼吸强,血气分析正常,HFOV参数下调至:平均气道压(MAP)5~7 cmH2O,吸氧浓度(FiO2)≦0.4,撤离呼吸机?
32例患儿经HFOV治疗后无一人发生肺氣漏现象,NRDS患儿均治愈出院?HFOV治疗法更很好的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能使患儿短时间内PaCO2下降迅速?大家都知道PaCO2有其正常范围,过高为二氧化碳储留,过低常常为过度通气?另外在用HFOV法治疗NRDS时,必须在短时间内频繁监测动脉血气,根据其快速下调参数,防止过度通气以减少并发症?此外,高频通气发生肺气漏较常频通气(CMP)少,因为 HFOV 使用时平均气道压(MAP)及肺容量相对恒定 ,肺泡避免或减少了一张一弛,更稳定,避免了气压伤和容量伤?
在用高频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需要特别注意,HFOV能快速降低 PaCO2,PaCO2与脑部血流变化密切相关,波动过大增加早产儿的脑室内出血机会,使用HFOV时,必须频繁监测血气分析,若不能做到,则建议非重症 NRDS 仍使用CMV治疗?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了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作为儿科医护工作者我们应不断汲取国外相关技术,不断探索创新更加先进治疗手段,尽最大力量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给新生儿带来的疼苦,最大程度减少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陈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 2010(16)
[2] Polin RA,Sahni.Newer experience withCPAP[J].Semin Neonatol,2002,7(5);379-389.
[3] Morley CJ,Davis PG,Doyle LW,et al.Nasal CPAP or intubation at birth for very pretem infants [J].New England J Med,2008,358(7);700-708.
[4] 张志群,朱建幸.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治疗的选择[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8(04)
[5] 柏进,杨娟,高凤,施培秀.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8)
【摘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I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多见于早产儿?剖宫产儿?产母患有糖尿病或妊高症的新生儿?临床表现为生后或生后不久出现呼吸困难?青紫,伴有呼气性呻吟,鼻翼扇动及三凹症,呼吸音低,有细小湿罗音为特征?本文阐述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以此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
【关键字】呼吸窘迫综合症;预防措施;治疗方法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一种由于新生儿的机体受到损害后出现的急性的肺损伤,并发类似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肺透明膜病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现阶段,我国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这方面研究较少,基本处于起步时期,相关医疗人员专业技能匮乏?笔者根据多年临床诊断经验,总结该病的特点,分析该病的高危因素,总结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下文作具体阐述?
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措施
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能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使新生儿健康的成长?预防该病首先要掌握该病的临床特点及产生该病的高危因素等?笔者根据多年临床诊断经验总结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发病的时间窗宽,辅助通气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等临床特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产生的高危因素有:早产儿;糖尿病孕妇;宫内窘迫和出生时窒息?
根据NRDS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可以一下几点进行防治:①尽可能避免对孕周不足39周的孕妇行剖宫产,最好在宫缩发生后行剖宫产?②对有难产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做好产前监护,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及宫内发育迟缓,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胎儿发生窒息?③对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的产妇,应加强产前监护及产后婴儿的护理,避免新生儿发生窒息?④加强患儿的呼吸管理?预防感染及合理喂养,特别是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应严密监护,防止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2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一旦确诊为NRDS,应及早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下文就几种不同的治疗措施具体说明?
2.1 B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验证表明应用压力为8cmH2O的气泡式鼻塞持续正压通气(B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具有良好效果?BNCPAP治疗方法以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某医院分娩出生,生后半小时收入病房的早产儿36例为研究对象?胎龄在27~37周,羊水实验泡沫实验,出生时无胎粪吸入?无严重窒息和其它严重心肺疾病?治疗分为预防组和治疗两组,各为21例?15例?预防组应用BNCPAP前没有出现呼吸窘迫情况,胸部X片无异常?治疗组15例均以出现呼吸窘迫情况,胸部X片有程度不同的RDS表现(一级:6例,二级:6例:三级:5例,四级:4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剖宫产4例?两组新生儿均予经皮血养饱和度监测?心电监护?抗生素预感染?静注维生素K1防治出血性疾病?抗干扰素预防感染?监测血气?部分或全部静脉营养?每 2 h 松动鼻塞 1次并经口和经鼻腔吸痰? 插胃管并根据其腹胀的情况定期开放胃管排气等处理?
研究对象在出生半小时内用Bubble nasal CPAP?初调值:压力为8cmH2O;氧流量为6~8L/min;吸氧浓度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为25%~30%?40%~50%,使经皮血养饱和度在90%~95%;吸氧温度在36.8℃~37.3℃?在治疗时当吸氧浓度达到55%,压力大于等于10cmH2O,而患儿经皮血养饱和度小于90%,PaCO2大于60mmHg,pH小于7.2;或者有严重的常规治疗无效的呼吸暂停,即给予气管插管注入 PS 并改用常频呼吸机治疗?预防组在应用BNCPAP24~48 h后未出现呼吸窘迫症状;治疗组在吸氧浓度为21%的情况下,患儿经皮血氧饱和度大于90%,无气促及三凹征?无呼吸暂停或心动过缓等情况?
结果表明预防组21例研究对象中有17例未出现NRDS,预防成功率为81.0%?4例新生儿6~8h后出现NRDS,其中2例继续治疗6h症状逐渐改善;2例于生后6h行气管插管注入PS并改用机械通气,存活1例,死亡1例?应用成功率为95.2%,病死率为4.8%?治疗组15例研究对象中,14 例治疗3 h后血气改善, 治疗7~9h后临床症状改善,1例6 h后行气管插管注入 PS 并改机械通气,最终存活?治疗成功率为93.3%?虽然BNCPAP预防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具有良好效果,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例如,BNCPAP造成的最普遍的肺外症状是鼻部损伤?因此对于使用 BNCPAP 治疗患儿来说,鼻部护理十分重要?在治疗中部损伤可以通过调整鼻塞的大小?定期松动鼻塞?加用海绵垫等措施减低或避免?
2.2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目前治疗为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及机械通气治疗,是新生儿期机械通气的最常见因素?高频震荡通气(HFOV)是一种以高频活塞泵或振荡隔膜片前后移动产生振荡气流,使少量气体送入和抽出气道的通气,气体的吸入及呼出均为主动过程?其氧合作用是依赖获得最佳肺容量来维持功能残气量?本方法以已确诊的32例NRDS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治疗方法是在患儿出生6小时后内给予固尔苏替代治疗,然后使用SLE呼吸机进行HFOV治疗?HFOV初调参数为:平均气道压(MAP)9~12cmH2O,振幅(△P)20~5 cmH2O,以胸部震动为准,频率10~15Hz,吸氧浓度(FiO2)0.6~0.8?之后根据血气分析? 临床表现?心电监护等调节参数,当患儿病情及胸片好转,生命体征稳定,自主呼吸强,血气分析正常,HFOV参数下调至:平均气道压(MAP)5~7 cmH2O,吸氧浓度(FiO2)≦0.4,撤离呼吸机?
32例患儿经HFOV治疗后无一人发生肺氣漏现象,NRDS患儿均治愈出院?HFOV治疗法更很好的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能使患儿短时间内PaCO2下降迅速?大家都知道PaCO2有其正常范围,过高为二氧化碳储留,过低常常为过度通气?另外在用HFOV法治疗NRDS时,必须在短时间内频繁监测动脉血气,根据其快速下调参数,防止过度通气以减少并发症?此外,高频通气发生肺气漏较常频通气(CMP)少,因为 HFOV 使用时平均气道压(MAP)及肺容量相对恒定 ,肺泡避免或减少了一张一弛,更稳定,避免了气压伤和容量伤?
在用高频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需要特别注意,HFOV能快速降低 PaCO2,PaCO2与脑部血流变化密切相关,波动过大增加早产儿的脑室内出血机会,使用HFOV时,必须频繁监测血气分析,若不能做到,则建议非重症 NRDS 仍使用CMV治疗?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了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作为儿科医护工作者我们应不断汲取国外相关技术,不断探索创新更加先进治疗手段,尽最大力量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给新生儿带来的疼苦,最大程度减少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陈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 2010(16)
[2] Polin RA,Sahni.Newer experience withCPAP[J].Semin Neonatol,2002,7(5);379-389.
[3] Morley CJ,Davis PG,Doyle LW,et al.Nasal CPAP or intubation at birth for very pretem infants [J].New England J Med,2008,358(7);700-708.
[4] 张志群,朱建幸.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治疗的选择[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8(04)
[5] 柏进,杨娟,高凤,施培秀.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