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的季节(短篇小说)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ishi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 云
  1
  素云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注视她。开始的时候,她还避着他,后来,她就不避他了,有时,从乡场回来,看见他远远地跟在后面,她会停下脚步,说:“你空着双手,给我扛袋子吧。”
  他就伸过粗壮有力的胳膊,抓起她背篓上的袋子,扛到自己肩头去了。
  有时,她在山里做活儿,听到旁边林子里有响动,也不抬头看一眼,说:“快来帮我做做活儿啊。”
  他就出来了,抢过她手里的锄头或是弯刀,说:“我做,你去树荫里休息一会儿。”
  一个瘦弱的女人,做重活累活的时候,怎么不希望有个体强力壮的男人帮帮自己。不过,素云是不会休息的,他做,她也做,活儿做完她还得赶回去,男人瘫痪在床,她不放心。
  他有个特点,只闷头做活,她要不找他说话,他会一整天不开口说一句话的。他叫金士全,跟常明一个村。常明说,金士全跟他同年,他在年初,金士全在年尾,就是说,金士全今年也是二十六岁。
  “村里的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了,你怎么不去打工?”她问。
  金士全没抬头,也没有停下手里的活儿,说:“本来我娘就不让我去打工。现在,我娘更不让我去打工了。”
  素云一阵才说:“在家做阳春,没钱啊。”
  “喂鸡,养猪,还有吃不完的粮食,都是能变成钱的。”
  “二十六岁,该找个姑娘成家了。”
  金士全没有回答她的话,抬起头,飞快地瞟了她一眼,就又把头勾了下去。
  素云就不再问他的话,想自己的心思去了。其实,她也没有什么心思可想,每天的事情十分的单一,清早起来,把常明尿湿的裤子换了,洗了,再给常明抹抹身子,换上干净衣服,然后把洗脸水,牙具之类的东西摆在床头,再在床脚摆一个空盆子。过后,就匆匆忙忙办早饭,早饭办好,同样给常明把饭菜盛好,摆在床头,她自己则去喂猪喂鸡,这些活儿做完,才匆匆扒了碗饭落肚,出门去做活儿。每天如此,周而复始。好在素云农村长大,从小吃苦惯了,不担心凭着自己的双手养不活常明。只是,让她心烦的,每天的夜里,依着常明躺下的时候,常明就说的同样一句话:“你走吧。”
  素云回答的十分简单:“不。”心里想,我走了,你能活?
  常明不再说话,但她知道他的眼里有泪水流出来,她的眼泪也就出来了,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哭,伸过手,把他搂得更紧了。
  只是,她怎么地搂他,怎么地抱他,他却没有任何的反应,也许,他心里是有反应的,但他的身子不会有反应,从腰以下,已经没有知觉。她抚摸他的双手是那么的轻柔,那么的温存,可得到的回报,是他长长的叹息,过后,他会很生硬地把她的手扒开,他说他要静静地躺一躺。
  二月出事之后,整天就躺在床上的,还没躺够么,还没想够么。她说:“我对你说过多少遍了,不要胡思乱想。”
  他不说话,也没有了叹息声,可谁知道他心里又在想什么呢。
  常明大小便失禁,素云半夜一定要记着醒来给他换裤子。只是,这些日子半夜醒来,他的裤子还是干净的。素云就想起这些天吃晚饭的时候,他总是要她少盛一点。她问:“是不是我办的饭菜不合口味,你吃不下啊。”
  “不是。”
  “想吃什么,就告诉我。”
  “什么都不想吃。”
  素云还是改变了以前那样给他大碗盛饭,饭碗上面再摆巴掌大几片猪肉。尽量把饭菜做得精致一些。少吃,营养一定得跟上。
  让她没有想到的,她把饭菜做得越好,越精致,他吃得就更少,她就有些着急了:“你是不是病了。”
  “没有。”
  “没有怎么只吃那点饭,茶也喝得少了。过去一天换两次裤子,现在一整天都不要换裤子了。”
  他就笑,说:“这不更好么。”
  她才知道,他不是吃不下,就担心弄脏了裤子,一直饿着的,劝他说:“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换裤子要什么紧。”
  他干脆就不吃了,一碗饭摆在床头,她做活儿回来,饭菜原样没动。从此,她就什么都不说了,把饭菜端进房,他不吃,她就不走。
  2
  素云似乎习惯了金士全的帮助,也习惯了在金士全面前诉说:“士全,我家常明又骂我了。”
  金士全不说话,也不抬头,但她知道,他在认真地听她说话。
  她说:“那阵我和常明谈朋友的时候,他多好啊,体贴我,关心我,瘫痪在床,脾气却变坏了。”
  “你们在厂子里打工的时候谈的朋友?”金士全终于开口说话了。
  “那阵厂里有几个小伙子追我,我只喜欢常明,我们相好了两年,就结婚了。”过后,素云就哭了起来,“我们结婚才三个月,常明就出事了。那天,我们都在车间上班,房梁上的电灯突然就不亮了。厂里原本有电工的。常明却自告奋勇爬上楼去弄电灯,一脚踏空,摔下来,腰杆摔在机床角上,就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可是,厂里领导却把责任全都推给了常明自己,给了他三万块钱,就不再管他了。”
  这话,金士全是第一次听到她说,他也才知道常明多么健壮的一个小伙,怎么突然就成现在的样子了。金士全跟常明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好伙伴,两人读小学的时候还共一张桌子呢,高中才读了一年,两人就都辍学了,常明说他父母这么多年拖着一身的病做活儿供他读书,如今病情越来越重,他得去城里打工挣钱给父母治病。金士全说,他也想去城里打工,挣钱盖房子,住的一栋木屋还是爷爷那时修的,又破又旧。只是,临走的时候,金士全的母亲却又不让儿子去打工了。金士全的父亲死得早,他是母亲养大的,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如今母亲含着一泡泪水拦着儿子,他能走么。
  几年之后,常明还真的把父母都弄到县城医院去看过病。却是没能挽留住父母的生命,常明把父母送上山,修好坟墓,就又到城里打工去了。金士全当时心里还想呢,这些年常明苦啊,累啊,父母走了,没有负担了,该是要考虑谈朋友结婚成家了。没有料到,刚刚结婚,却成了这个样子,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啊。   “你说,你为什么要帮我?”素云常常这样问金士全。
  “我不是帮你,我是帮常明。”金士全的脸上流露出凄凄之色。
  素云想哭,但她还是忍住没有让泪水流出来,说:“你怎么不找个姑娘成家。”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又要问他这个话,也许,她曾经问过,他却没有回答她的原因吧。
  “没有合适的。”
  她猜不透他说的合适是什么意思,但她再不好往下问了。
  金士全也就不再说话,专心地帮着素云做活儿。
  日子长了,素云觉得他有许多跟常明相似的地方,勤劳,善良,体贴人,还不爱说话。跟他在一块,心里就觉得踏实。有时,她还在想呢,要是他说出什么不中听的话,或是有什么不规矩的举动,自己该怎么办。只是,这些顾虑都是多余,即便两人在山里做活,四周只有鸟的欢唱,只有花的芬芳,只有山泉的叮咚,他也一样连看都不看她一眼,活儿做完,太阳也下山了,他就默默地走了,好像身边并不存在她这个年轻漂亮的女人。
  “你说,我应该怎么感谢你?”素云自己都觉得奇怪,问这话的时候,她的脸面会泛起一缕红晕。
  “我说了,我是在帮常明,不要你感谢。”
  “常明是我的男人。”
  “也是我的好兄弟。”
  “你这样你娘知道么?”
  “就是知道了,也不会说我的。我娘说,常明可怜。”
  “往后,你不要这样,我能养活他的。”素云似乎找不到别的话可说,只能说这个话了。
  金士全却是避开这个话题,问她:“常明这样了,你娘家人让你跟他过一辈子么?”
  “谁忍心说出要我离开的话。常明离得我么。”
  金士全也觉得自己这话问得太愚蠢,太不该,说:“往后,有什么事要帮忙,就对我说一声。”
  素云眼里又有泪水在晃动,一句话到了嘴边,却没有说出来。
  3
  不知不觉,素云带着常明回家半年了。从树木生发的阳春三月,就到了遍地黄熟的季节。素云插下的禾苗该收割了,素云种下的包谷吊壳了,素云喂养的小猪仔长成大猪了,小鸡也能杀给常明吃了。
  只是,常明过去健壮如牛的身体却是一天一天地瘦下来,素云那个急,哭着说:“你回来的时候,厂子里给了你三万块钱的,要不我们去医院看看吧。”
  没有想到,常明那张由于常久不见天日变得惨白的脸,立马换成了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你不要打那钱的主意。”
  为了那三万块钱,素云跟常明不知道吵过多少次架了,三月回来的时候,素云说在乡场租个门面开个小店子,一边开店子挣钱过日子,一边照顾他。他不同意,说:“我躺在床上,让千人看万人看啊。”
  回到村里之后,她又说:“请木工做个轮椅,平时,你就躺在轮椅里面,我有空就推着你在外面透透风,晒晒太阳。”
  常明还是不同意。还把那三万块钱的存折揣在自己的口袋,她都见不着了。有时气不过,问他:“你那钱留着做什么用?”
  他却说:“你说了,种田种地能养活我。”
  素云不由地胡思乱想起来,越想,她自己都有些害怕了,说:“常明,你一定要好好地活着,我们夫妻一场,你也别说我侍候得不好,我们就这样把日子好好过下去。”
  常明的脸上就流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说:“也是,我们要把后面的日子好好过下去。”
  只是,看着常明一天一天地消瘦,素云心急如焚,只得把金士全叫了来:“劝劝他,不吃饭,会饿死的。”
  半年来,金士全除了那天常明回来的时候走进过他的房间,后来就跟村里别的人一样,刚刚跨进房门的时候,常明就会叫他们退出去。谁要是再往床前走半步,他就要骂人了。人们知道常明是不想让乡亲乡邻看到他现在的样子。在乡亲们的眼里,他是村里最标致的小伙,还勤劳,朴实,善良,还爱帮助人。
  今天,金士全走进房来的时候,常明没有拦他,只是把眼睛紧紧地闭着。
  从窗口照射进来的一缕光亮落在常明的身上,金士全的眼泪就哗哗地淌落下来,这就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好伙伴么,这就是那个曾经健壮如牛的常明么。他哽咽着说:“常明,我要把你弄到医院去看看。”
  “我不去。”
  “为什么?”
  “我没病。”
  “没病就得吃饭,不然你会饿死的。”
  常明看了一眼金士全,又看了一眼站在一旁淌眼泪的素云,过后,就又把眼睛闭上了。
  金士全对素云说:“来,帮帮我,把常明弄到我背上去,我不能看着我的好兄弟就这样死在床上。”
  常明的两手却是紧紧地抓着床头的柱子,怎么都掰不开:“我说了,我没病,不会去医院的。”
  金士全说:“你要有个三长两短,素云还不哭死。多好的一个女人,没早没夜地劳动,田地里的粮食丰收了,喂养的猪也长大了,她为的什么,就为了你啊。你不为自已想,也得为她想想吧。”
  听到这些话,常明的眉头慢慢地舒展开来,说:“士全,我还得求你了,一些重活累活素云做不了,你要多帮帮她。”
  金士全说:“这还用你说么。”
  素云一旁哭着说:“士全真像你的亲兄弟一样,半年来,重活累活都是他帮着做。”
  常明瘦癯的脸上,就有了难得的笑容,对素云说:“你去办饭吧,我回来半年了,还没有跟士全一块吃过饭呢。”
  素云看着金士全。金士全说:“好。”
  素云就忙着到灶屋办饭去了。
  常明对金士全说:“素云百样都好,就是有点话多,还有点邋遢。”
  “她不邋遢的啊,走进房来,一点气味都没有。”顿了顿,金士全又道,“我们一块做活儿的时候,她半天都不说一句话的,话不多的么。”
  常明就不再说话,想他的心思去了。金士全心里却想,自己躺在床上,怎么还要挑素云的毛病,也许,动弹不得,心里烦的原故吧。   素云把饭菜办好,摆在床前,常明还真的吃了一大碗,说:“士全,常来我家吃饭吧,你来,我高兴。”
  金士全说:“只要你高兴,我就常来陪陪你。”
  “你记得么,那阵我们一块在乡中学读书的时候,我们把带的中午饭交换着吃,你吃我的,我吃你的。每次,我们担心对方吃亏了,总要把家里最好的菜包去。”
  金士全说:“有一次,放学回家的时候,路途中我被邻村的一头牛牯抵了一角,大腿被抵了一道两寸长的口,鲜血直流,是你把我背到乡医院去的,医生说,大腿一条血管被划破,去医院迟一步,就没命了。”金士全这么说的时候,握着常明的手,“好好活下去,我就是你的亲兄弟。”
  常明说:“好。我听你的。”
  4
  从那以后,常明像是变了个人似的,饭吃得多了,话也多了,有时,还问些生产上的事情,包谷收完了没有,油菜苗长出来了没有,快挖红薯了,挖回来的红薯能把那头架子猪喂养肥么。素云都一一作答。常明脸上的笑容就变得更加地灿烂,说:“这就好。你也不要太累了,有做不了的活儿,就去叫士全帮帮忙。”
  “不要我叫,他自己会来帮我的。常明,好好养病,不定哪一天就能坐起来,就能站起来,就能走出门去,你才二十多岁,什么奇迹都有可能发生的。”
  常明说:“我也这么想,只是我没有站起来之前,要苦了你。”
  “只要你开心,我就不觉得苦了。”难得常明有这样的好心情,素云就把憋在心里的话又说了出来,“常明,我还是想给你做个轮椅,这样常年躺在床上不行的。”
  常明的脸色就又变了,说:“那钱不能用的。那是我留下的仅有一点家底。”
  素云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也许,他说的也有道理吧。
  这天天气格外的好,太阳早早就从东边的山垭露出了半个脸面。吃过早饭,把家里收拾好之后,素云背着背篓准备去山里挖红薯。走出门,她又踅身回来,心里像是搁着什么事,进房去,常明躺在床上的。床头还放着两个碗,一个碗里是茶水,一个碗里有两个煮熟的嫩包谷。半年来,常明从来不对素云说他想吃什么,可是,昨天他却对素云说,他想起小时候,家里没饭吃,肚子饿得紧,母亲万般无奈,就把还没有成熟的嫩包谷摘来煮了充饥,那个甜,那个香。
  可家里的包谷都收回来了,素云只得去问金士全,金士全在自家的菜地里摘了几棵嫩包谷送了来。常明还真地吃了一个,还一个劲地说好吃。素云就把剩下的两个煮熟摆在床头,想吃的时候,伸手就拿着了。
  素云摸了摸常明的身子,还勾头在他的脸上吻了吻,说:“我中午赶回来给你做中午饭。”
  “不要急着往家里赶,中午不是有两个嫩包谷么。”顿了顿,常明又说道,“半山坡上,路不好走,回来的时候少背点红薯,要是士全去了,你就不要背,让他挑。”
  村子后面的那一面大山坡,原来全是熟地,各家各户都有一块,秋天的时候,包谷熟了,像牛角,小谷黄了,像狗尾巴,红薯壮得像擂钵。可是,这些年来,村里的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去了,山坡上的熟地荒芜了,九月,漫山遍野的野菊开得茂盛,开得热烈,素云从黄花铺就的小路一直往上走去,她家的红薯地在半山坡上。那阵常明在城里打工的时候,这片山地同样也荒芜了。三月回来之后,素云把它挖过来,栽上了红薯苗。素云是个勤劳的女人,她还会划算,一亩水田收的粮刚够两个人吃饭,包谷喂鸡,喂猪就得靠这片山地了。
  满山坡花的草的,秋阳沐浴,那个美。爱美的素云却没有心思与花草为伴,享受这大自然的美妙和芬芳,她心里挂记着常明的。平时做活儿离家近,隔一会,她就会放下手里的活儿,回家去看看常明。可是,今天却不行。
  汗水浸湿了衣衫,手也起了泡儿,晌午,一袋红薯就挖够了,匆匆忙忙背着红薯下山去。
  也许是红薯太重,也许是走得急了,两脚一滑,就摔倒了,背篓上的红薯袋子从头顶越过,刚好砸在脚踝上,那个疼,她就站不起来了。两手抱着痛脚,眼泪哗哗地淌落。
  “怎么了啊?”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半天来,素云就盼着耳边能响起这个声音啊。抬起头,金士全就站在她的面前,满头的汗水,一副气喘吁吁的样子,他说:“我家的油菜苗长了许多的虫子,上午去乡场买农药,我是紧赶慢赶跑回来的,我就担心这路不好走,果然就摔跤了。”
  素云哭着说:“我站不起来了。”
  金士全就蹲了下去,把她的那只伤了的脚踝抱在怀里,小心地揉起来:“别着急,揉一揉就好了。”
  泪水早就染湿了素云的面庞:“士全哥,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感谢你。”
  金士全小心地揉着她的慢慢肿起来的脚踝,说:“我们不说这个。”
  “说什么?”
  “说常明。”
  “医生说,他的腰脊骨断了,这辈子只能躺在床上度过,不可能有什么奇迹发生的。”
  “要让他过得好一些,心情舒畅一些才是。”
  “所以,我才这么没早没夜地做活儿。”
  “你一个人这样苦啊,累啊,还得要个人帮着你。”
  “半年来都是你在帮我,我心里一直觉得过意不去。”
  “这样帮忙还不行。”金士全抬起头来,看着素云,平静地说:“我们结婚吧。结婚之后,这一切就都是我应该做的了。”
  素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就连一个闪念都没有,怎么说他都不该有这样想法的。接住他的目光,一阵才说:“我背着常明来你家?”
  没有料到,金士全却是响亮地回答道:“对。你背着常明去我家。”
  眼泪就变成了决堤的坝水。不过,她还是摇了摇头,说:“这可能么,你娘同意?”
  “我娘把常明当成自己的儿子了,她心疼啊。我们结婚,就有三个人照顾常明了。”
  素云动情地说:“士全,你是多好的一个小伙,勤劳,善良,心地好,为什么不找一个家里条件好的黄花闺女,却睁着眼睛找苦吃,找累受,知道么,娶了我,你就背上一个沉重的负担了。”   “你就是我要找的女人。”金士全的眼里透着一种宁静,话语却是那般的坚定,不容质疑。
  半年来,素云的心里满满当当地装着躺在床上的常明,加上为生活而劳累,为苦难而心焦,爱情的甜蜜,早就被苦难和艰辛击碎,琼浆玉液般的男欢女爱封存在心里,不去碰它,不去想它,不去触摸它。现在,从她的心底又涌起了那个欲望,张开双手,就把金士全搂在了怀里,喃喃地说:“你想,就要了我吧。”
  金士全浑身不由一阵颤栗,轻轻地推开她:“不,我们说一会儿话,你的脚好了些,我们就下山去。”
  素云说:“还有什么话要说啊?”
  “说我们今后的日子。”
  素云说:“那阵我跟常明结婚的时候,他说他喜欢孩子。”
  “那我们就要两个孩子,第一个孩子是常明的,第二个孩子是我的。”
  秋阳当空,黄花灿烂,满世界氤氲着缕缕芬芳,山下的村子时不时地传来几声公鸡的啼鸣。哪家开始做中午饭了,淡淡的炊烟袅袅升起,像是画家在深邃而旷远的蓝天画上的几笔,就成了一幅美妙的水墨山水画儿。
  素云像是又看到了那时她跟常明共同描绘的憧憬,共同向往的未来,平凡,简单,却是劳动人家的梦想。那只崴伤的脚踝居然就奇迹般地好了许多。
  金士全要她走在前面,他扛着一袋红薯,一只手扶着她,慢慢地走下山坡。
  素云说:“你回去吧,我可以背红薯了。”
  “不,我送你回家。我还有话要对常明说呢。”
  “今天就对他说?”
  “对。他同意了,我就接你们去我家,看着你吃苦受累,我心里疼。”
  只是,到了家门口,素云却没有让金士全进房去,说:“我先对他说,然后你再进去。”
  金士全说:“要他放心,我会把他当自己的亲兄亲一样。”
  素云说:“我把你刚才说的话原原本本给他说一遍。”
  跟往常一样,屋里静悄悄地,素云早晨出去是什么样子,推开门的时候肯定还是什么样子。只是,每次素云推门进屋的时候,常明就会在房里说:“回来了啊。”
  就是这一声回来了啊,让素云浑身的劳累全都消散殆尽,心里充满了温温的爱,绵绵的情,她会急急地奔进房去,她要看看她心爱的男人,她要摸摸她心爱的男人,她甚至还会给他一个热热的吻,一个紧紧的拥抱。
  可是,今天推开门,房里没有响起那一声“回来了啊”的话。素云以为他睡着了,一边往床前走去,一边说:“我们家的红薯长得可大了,我背不动,是士全哥帮我扛回来……”
  素云一句话没有说完,她已经被眼前的情景吓坏了。一缕光亮从窗口照射进来,素云看见常明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像是睡着了一样,那么的平静,那么的安祥,只是,摆在床头的那个盛嫩包谷的碗已经被摔成碎片,常明的一只胳膊伸在被子外面,鲜血从他的手腕上一滴一滴淌落下来。那张三万元的存单,却是那么张扬地抓在他的手心里。素云声嘶力竭地一声嚎叫:“常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士全哥,你快来……”
  金士全冲进房,双手搂起常明,没命地向医院奔去:“常明,你走了,素云还不哭死呀。”
  或许,破碗片并不锋利,划破手腕动脉用的时间太久,或许,常明是对这个世界,对他的亲人的深深眷恋,犹豫了,下手迟了些。鼻子里还有一丝气息,如游丝一般。医生说:“你们三人的血型相同,快输血吧。救命啊。”
  半个月之后,金士全背着常明从医院回来,他没有去常明家,背着他往自己家去了。
  素云提着一个包袱跟在金士全的身后,说:“常明哥,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你不在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
  金士全说:“常明,那阵读书时你的成绩比我好,日后辅导孩子读书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你还有一双手,还有一张嘴。孩子的成绩不好,考不起大学,我可要拿你是问的。”
  常明没有做声,两滴豆粒般的眼泪叭哒一声掉在了金士全的脖子上。
  邹小莹
  1
  邹小莹常常坐在门前的小河旁边发呆。她自己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看着小河荡漾的流水,看着小河对面的小镇,田地,田地后面连绵的群山,心里乱糟糟的,就连她最喜欢哼唱的《马桑树儿搭灯台》也没心思哼唱了。
  可每每这个时候,陈伯就会小莹小莹地叫她。既便是一肚子的思念和愁苦,既便是满脸的泪水,都得立马换成一副笑样,甜脆脆地答应一声,还得快步地来到老人面前。当然,她不会问老人叫她做什么,伸过手,挽住老人的胳膊,往家里走去。她觉得不这样,实在对不起面前这位慈祥而善良的老人,也对不起每月的二千块钱工钱。
  “坐在这里做什么,太阳多大,会晒着的。”抬头看看天,太阳被层层云团遮住,老人就又改口说,“有风,会着凉的。”多皱的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话语里带着父亲般的怜爱。
  陈伯的家是一栋旧木屋,跟邹小莹家的木屋没有什么区别,壁板破旧,柱子霉烂,屋脊上的瓦片破了许多,像开了无数的天窗,刚来的时候,邹小莹房前屋后,里里外外收拾了半个月,才像个家的样子。
  其实,陈伯从城里回来的时候,儿媳刘卉给他做过一翻设计,木屋推倒,修一个四合小院,里面是一栋二层砖房,四周的围墙有一人高,爬满了蔷薇,经年青葱葱,五月开花,就像是给二层楼房围起的一个大大的花环。陈伯坚决不同意,要给他修砖房,他就住在城里不回来。刘卉却是希望这个身上沾着泥土和汗渍味儿的公公早早离开那个家,只得依了他。
  陈伯和老伴含辛茹苦,把儿子送到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成了家,还在官场一帆风顺地往前走,也算是苦出了头,该是享福的时候了,可老伴却没有那个命,病了三个月,就匆匆走了。陈伯一个人在农村孤苦零丁地生活了十多年,微恙不断,儿子陈小宝实在放心不下,好说歹说,才把老人接进城去。
  那时,邹小莹在陈小宝家做保姆十一年了。刚进陈小宝家的时候,刘卉就跟她约法三章,老老实实做活,按月拿钱,不然,就让她走路。邹小莹把头点得鸡啄米,她就希望这样,男人老实,儿子读书,一个家就靠着她一副柔弱的肩膀扛着,找到这样一份工作有多难。   只是,日子久了,邹小莹就替陈小宝抱不平了。还是个官呢,在家里没有一点地位,针尖大的事情,都得对刘卉说,然后眼睛盯着她,担心从她的嘴里说出一个不字。邹小莹险些就把窝囊两个字吐了出来。
  除了工资,邹小莹本来还能得到额外的收入。这额外的收入比工资还要丰厚,但邹小莹拒绝了,家里再需要钱,那个梦想再向着她招手,都是不能要这个钱的。
  她记得,陈小宝那次要她的时候,她还大吃一惊,你是当官的啊,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再说,我一个农村女人,满身的汗臭味儿,怎么说都不配你的。陈小宝却是不管不顾地把她按倒在床上,还从口袋掏出一摞百元大票。邹小莹盯着那钱,身子有些僵硬,挣扎的双手也有些不听使唤。眼看着自己的衣服要被撕开,她才回过神来,扬起手狠狠地扇了他一巴掌。
  这一巴掌,把陈小宝打懵了。邹小莹自己也有些发懵,眼泪像是涌出的山泉水,怎么都止不住,说:“我这就走。”
  “你不能走。”陈小宝的眼里也有泪水在晃动。
  这时,邹小莹才知道,要不是刘卉的父亲,他陈小宝现在只怕还跟千千万万农村贫困家庭走出去的大学生一样,在那条希望与渺茫并存的道路上艰难地挣扎着,攀爬着。刘卉的父亲改变了他的命运,在这个家,他当然只有点头的份。心存怨恨,报复刘卉,却又顾及来之不易的身份和地位,就只有找她这个做保姆的了。
  邹小莹心里,虽是冒出了一个贱字,却又生出同情来,伸过手,轻轻揩去他脸上的泪水,说:“怎么会是这样呢。我不走,你要不嫌弃,就把我当做你乡下来的妹吧。”
  邹小莹自己都觉得奇了怪了,这个时候,怎么会想起奶奶曾经教她唱的那支歌子:马桑树儿搭灯台,幺妹爱的好人才,富家儿郎骑白马,穷家儿郎穿草鞋……
  第一眼看到陈伯,邹小莹心里就生出一种别样的亲切。陈小宝对邹小莹说过多少遍,他想感恩,却又无能为力:“我娘到死也没有来过城里,要不是我爸老了,身体又不好,她还不让我爸来城里的。你看,这个家,我爸能待得长久么。”
  邹小莹的眼泪也出来了,她能说什么呢,只能好好地料理这个家,好好地照顾老人。
  陈伯来儿子家没多久,邹小莹就发现老人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换成了一种忧郁和担心。只要刘卉不在家,老人就会关着房门跟儿子嘀咕什么,有时,还吵得厉害。只是,从老人布满忧郁的脸上看得出,他说的话没有用,儿子得听儿媳的。
  陈伯只在儿子家住了两个月,就提出要回乡下老家去。老人说他什么都不要,只要带小莹走:“你们按月给她工钱,就是对我最好的孝敬了。”
  陈小宝能说什么呢,眼巴巴看着刘卉,等着她发话。刘卉却是答应得爽快:“行,小莹你去侍候老人吧。工钱按月给你寄回家去。这个家,我另外叫个保姆就是。”
  邹小莹跟着老人来到陈家寨,她才知道,陈家寨跟她的家乡虽是不同的两个省,却只隔着门前的一条小河。那时在家做姑娘,她就听说了,一条小河,却是挽起两个省来。转了一个大弯儿,居然到河这边的小山村打工来了。
  回来没几天,邹小莹就从陈伯的口里证实了她曾经的猜测。老人用心良苦,邹小莹却是哭得凄凄楚楚。陈伯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样啊。”可是,他怎么好对儿子儿媳说把邹小莹送回去。说,“陈伯错怪你了。安安心心在这里陪着我,想回家,你就回去住些日子再来。我还动得,不用牵挂我。”
  老人脸上的忧郁似乎更加的重了,眉头也拧得更紧了。邹小莹就想,也许,老人心里还藏有别的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吧,可老人能做的,只能让自己离开那个家了。她说:“我是打工,我要对得起那一份工钱。”
  邹小莹的工作比在城里的那个家要轻松得多。不过就是做两餐饭,洗洗衣服,做做卫生,何况,老人自己还抢着做这做那。不像在那个家,从天亮忙活到天黑也别指望松一口气。刘卉又格外地挑剔,做什么菜都说不好吃。还有她的衣服,说是进口的,不能这样洗,不能那样洗,稍稍不好,就会瞪着眼睛骂人。刘卉还有几个不准。不准进主卧室,家里来了客人,不准偷听他们说话,不准在外面说陈家的事情。邹小莹说:“这些不准我刚来的时候你就对我说过,不用再三地提醒,我做得到。只是,不让进你们的房间,卫生怎么做?”
  也许就是这句话,使得刘卉什么时候出门都会把主卧室严严实实地锁着。邹小莹有时问陈小宝:“为什么主卧室不能进去。小区别家的保姆都说,保姆要当半个家。”
  陈小宝说:“不让进去,你的活儿不是还少些么。”顿了顿,又说道,“进去也看不到什么,她把柜子全都锁着的。”
  邹小莹就更加的好奇了,里面放着什么宝贝,锁了房门,还锁了柜子,双保险。心里就觉得特别地别扭,说:“你带别的女人来家里,我不会说的。”
  陈小宝却说:“那阵我爸我妈在农村给我说了个女人,要不是她,我的老婆就是像你这样的村姑。”
  邹小莹就不做声了,她不知道说什么好,对他又生出一种别样的亲近。
  邹小莹不会回去,也不会告诉陈伯,她的家就在小河的那边,走过一片田地,翻过两座小山垭,就是半山村,那里就是她的家。常常,邹小莹坐在小河边,想一想儿子,想一想男人,淌一会儿眼泪,然后把眼泪揩干,做出一脸笑样回到老人身边。
  那天吃过早饭,陈伯说:“去镇子上给我买点药来吧。”
  邹小莹吃惊地问:“陈伯,哪里不舒服啊?”
  “也没有哪里不舒服,就是胸口堵得慌。”
  “我要医生开个处方,再买药。”邹小莹在心里嘀咕,胸口堵得慌,心病啊。
  去镇医院弄了药,邹小莹往回走的脚步就抬不起来了。一条小河,隔着两个镇子,隔着两个不同的省份。抬头看去,小河那边镇子的旁边有一所学校,邹小莹的儿子就在那所学校读书。邹小莹有两年没回家了,儿子长高了么,胖了,还是瘦了啊。
  身不由己,走过小河上的水泥桥,匆匆来到学校大门口。这时,她又犹豫了,儿子问:“妈,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还去城里打工吗?”自己该怎么回答。邹小莹不敢走进学校的大门,只是远远地站在校门口。儿子读初中三年级,下学期就读高中了。老师说,儿子读高中要是还保持这样好的成绩,考重点大学没有问题。这是邹小莹的梦想。时髦的说法,她也有一个中国梦,儿子读大学,日后留在城里工作,再把家里的破木屋推倒,盖一栋二层小砖房。在邹小莹的心里,梦想简单,但却伟大。现在,邹小莹又有些担心了,儿子日后千万不能讨刘卉那样的女人。后来,邹小莹的心就飞到半山村去了。树杰在做什么?锄草,喂猪,或是挖地。邹小莹心里有一种温温的情愫缠绵,男人忠厚老实,却把女人疼在心里,爱在心里。十多年前,儿子才两岁,他就到城里打工去了。在一家厂子做了一年活,人瘦得不成形,却被人家给骗了,一文钱没有得到。骂他么,他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她,不说话,更不分辩。她就不忍心再数落他了。第二年,她离开了男人,离开了儿子,但她没有去树杰打工的那座城市,她来到另一个省的省城,只在一家厂子做了半年活儿,就被老板送进陈家,一待就十多年。树杰在家又当爸,又当妈,能不苦么,能不累么。可是,她每次回家,他什么都不让她做,茶上手,饭上手,夜里居然还不肯沾她的身子,问他为什么,他说:“你苦啊,累啊。”   她哭了,说:“苦啊,累啊,都得忍着。”
  农村的苦难夫妻,就是用这样的希冀,这样的梦想,这样的忍耐和坚持,把苦当做甜,一步一步往前走。
  站了一阵,想了一阵,思念了一阵,硬了硬心,邹小莹就回到陈家去了。坚持着,忍耐着,那个梦想就离自己渐行渐近了。
  2
  那天,陈小宝突然回来了,手里提着一个大包。陈伯没有想到,邹小莹也没有想到。但陈伯的眼里还是闪过一缕光亮,对邹小莹说:“给小宝做饭去。”
  邹小莹原本想问问陈义还好么。离开那个家,邹小莹什么都不牵挂,陈义在她的心里却是无法抹去的,陈义一岁的时候就交给了她,屎一泡,尿一泡地把他带大,能不上心么。可是,她没有问,也许,这些都不是她这个做保姆该问的。她只在心里想,他有一些日子没有吃到她做的饭菜了,她要认真做一餐饭给他吃。
  “啪”地一声,陈小宝提回来的大包从房里飞出来,在禾场上打了几个滚,被禾场前的梨树挡住,才停了下来。
  邹小莹是听到响声才从灶屋走出来的。她看见从大包里滚出来几摞百元大票,在六月的阳光里呈现出一片刺眼的红色,连忙奔过去,把钞票拾起,塞进大包,这时,她才知道陈小宝提回来的那个大包里面全是钱,一摞一摞。她把大包提进屋,想说句什么的,却没有说出来。陈小宝正在跟陈伯说话:“爸,你别生气,那是给你养老的钱。想吃什么,你就买什么吃,想穿什么,你就买什么穿,还有这房子,破旧……”
  陈小宝的话没说完,陈伯扬起手,狠狠地扇了儿子一巴掌,鲜血就从陈小宝的嘴角流出来。眼看着老人的巴掌又要落下,邹小莹不管不顾地冲过去,挡在了父子俩的中间,说:“陈伯,那是小宝对你的一片孝心啊。”
  陈伯却是对儿子咆哮着:“你没有好下场的,我和你娘白养你了啊。”
  邹小莹被陈伯的话弄得有些发懵,她不知道老人为什么发那么大的火,还把刘卉和她的父母也一并骂了,是因为这钱,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后来,她又想,陈小宝提着这么多钱回来给父亲,刘卉知道不知道,他们家哪来那么多的钱啊。
  父子吵架,自己一个外人,站在旁边,似乎有些不妥,退出房来,就又匆匆办饭去了。
  只是,吃饭的时候,陈小宝端了端碗,就放下了,眼睛看着邹小莹,邹小莹的目光不敢跟他的目光对视,她不知道他心里想的什么,有什么话要对她说。
  “爸,我走了,你要保重身体。”
  陈小宝说了这样一句话,提着那个大包出门去了。陈伯还在生气,没有理睬儿子。邹小莹便追了出去:“小宝哥……”她自己都十分地吃惊,怎么叫他小宝哥了。她是想,有什么话,背着你的父亲,能对我说说么。
  “小莹,你回来,我有话对你说。”陈伯却在屋里叫住了她。
  邹小莹只得停住了追赶陈小宝的脚步,退了回来,小心地站在老人面前。
  “你一直没有告诉我,你的老家在哪里,家里有些什么人?”
  邹小莹却是凄凄地哭着说:“这么远的路程,他饿着肚子回去了啊……”
  老人脸上的忧郁没有散去,浑浊的目光盯着邹小莹,等着她的回话。
  “我男人叫伍树杰,我儿子叫伍成。我儿子十五岁了,读初中三年级。还在他三岁的时候,我就打工去了。到你儿子家做保姆的时候,你孙子陈义才一岁。”
  “多久没回家了?”
  “小宝家离不得我,两年才让我回一次家,在家也只能住一天两天。”
  老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真的难为你了。”
  “打工,应该的。”邹小莹还想着陈小宝,这时去镇子上,长途大巴早走了,得坐中巴车去县城转车,天黑也到不了家的。
  “去镇子上给我买点药来。”老人说。
  “胸口疼又犯了?”邹小莹说过这话,就骂自己真蠢呀,拔脚往镇子上跑去了。
  陈家寨离镇子不远,邹小莹一边跑,一边还在想,看见陈小宝,该对他说什么,要他回去,还是送他上车,老人的用意又是什么呢?
  大老远,邹小莹看见一辆黑色轿车从街口开过来,从身边一闪而过,邹小莹还是看清了小车屁股后面的那一串数字。原来他自己带了小车回来。
  邹小莹自言自语说:“他肯定没有看见我,不然,一定会停车的。”
  小车上了前面的国道,一溜烟消失了,邹小莹心里有几分失落,怔怔地在那里站了许久。
  太阳快要落下山去,山野青黛,田间墨绿,微风阵阵吹来。邹小莹整理了一下乱糟糟的思绪,目光投向了小河那边的学校。学校该放学了吧。她就什么都不想了,往小河那边奔去。果然,大老远她就看见许多学生从学校的大门口涌出,往小河边来了。
  小河荡漾,夕阳晚照,同学们在河滩上尽情地追逐,玩耍。这些山村的孩子,心里装着走出大山的梦,读书就格外地刻苦,用功,下课了,从教室出来,透透新鲜空气,拾起活泼好动的孩提天性。邹小莹远远地看着他们,突然,她差点就叫出声来,那不是自己的儿子么,长高了,却是更加地瘦了。她真想奔过去,搂着儿子,亲着儿子,对儿子说,娘的心肝都想开坼了啊。
  还没有看够呢。晚风送来学校悠扬的钟声,孩子们就又蹦蹦跳跳地回学校去了。这时,邹小莹又不免怀疑起来,那是自己的儿子么,一个个都是穿的校服,都有一张清瘦的脸,一副单薄的身子。邹小莹那个后悔,自己为什么不能靠近他们一些呢。
  邹小莹在心里呼喊着:“我有两年没回家了啊,我想我的儿子啊……”
  3
  邹小莹发现,陈小宝走后的这些日子,陈伯的心情也越来越差了,有时,还盯着邹小莹发呆。邹小莹小心地问:“陈伯,有什么话,能对我说么?”
  老人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说:“我要去儿子那里,你也回去吧。”
  邹小莹就呆在那里了,一阵才说:“做得不好的地方,你说,我改。”
  “不是。”陈伯从房里拿来一摞钞票,说,“我孙子一岁你就去带他,我孙子如今快读中学了,怎么说我都得感谢你,这是他们这么多年给我的零花钱,你拿去,也能解决一点困难。”   邹小莹连连摆手说:“不要,我不能拿。”
  老人把钱塞在她的手里:“做农民的,吃得差一点,穿得破旧一点,都不要紧,没有钱,孩子读不成书,就没前途了。我家小宝,是他自讨的啊。”
  邹小莹说:“就是给,我也只能拿这个月的工钱。”
  老人问:“还准备去城里打工不?”
  “两年没回家了,还不知道家里弄成了什么样子。先回家住些日子吧。陈伯,我一直没有告诉你,我的家就在小河那边半山村,我儿子在田坪镇中学读书。”
  陈伯说:“你怎么不早说。也好回去看看啊。”过后,老人像是对她说,又像是喃喃自语,“你勤劳,贤惠,善良,心也正。我家小宝要是讨了你这样的女人做媳妇,该有多好。”
  邹小莹的眼泪就出来了,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流泪,问道:“小宝来接你呢,还是你自己去?”
  “我自己去。明天就去。”
  “那我今天给你收拾一下东西,明天回去。”
  邹小莹把老人热天穿的衣服,冷天穿的衣服,全都清理好,分开装着,再把鞋呀袜呀装在一个塑料袋子里,老人要穿要戴,依次从袋子里拿。刘卉就那个样,不可能上心这个农村的公公。后来,邹小莹又怎么都想不透了,在城里住两个月,要回来,在农村才住多久,又要去城里,到底是为什么。
  这天的晚饭吃得晚,邹小莹做了几个老人喜欢吃的菜,陈伯却是怎么都吃不下,一副欲言欲止的样子,邹小莹不知道老人心里还有什么话要对她说。
  果然,老人说:“小莹,往后你还来这里看我么?”
  邹小莹说:“你去小宝那里了,我来这里也见不着你啊。”
  老人却是说:“那时,我和小宝他娘给小宝在镇子上说了一门亲,那姑娘多好,现在还在镇中学教书呢。”浑浊的泪水又从老人的脸上淌落下来,喉咙里的话却是被咽回去,再没有往下说了。
  邹小莹劝他说:“刘卉很好的啊。她爸做领导,才有小宝那样的好前程,日后,你孙子也有了依靠……”
  第二天,邹小莹起来得特别的早,吃过早饭,把自己的一个袋子背在肩上,然后去提老人的那个大包。老人却不让,说:“我不用背那么多东西的。”
  邹小莹说:“你儿子从头到脚再给你买新衣服,你也舍不得他们花钱的啊。”
  老人不再说话,只从包里拿了套要换的衣服提着,出门去了。
  两人来到镇子上的时候,大巴车刚刚从车站开出来,把老人扶上车,看着大巴车开出老远,邹小莹才发现自己的脸上全是泪水。她真的不知道,是不舍,是牵挂,还是别的什么。
  邹小莹去了学校,才知道是星期天,学生还没有上学来。邹小莹就拔脚往半山村奔去了。熟悉的小路,熟悉的村寨,熟悉的袅袅炊烟,还有她闻惯了的家乡的味儿,一骨脑儿迎面撞了过来。可是,现在,她的心里却是满满当当地装着儿子。
  男人和儿子正在吃中午饭。父子俩都十分惊讶,儿子接过母亲肩头的袋子:“妈,你怎么回来了?”
  “想我儿子啊。”邹小莹的声音有些哽咽。
  “吃过饭我要去学校,过几天就中考了,老师要我考高分,去县一中读重点班。刚才我爸还说,也不知道读重点班要多少钱,只怕家里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邹小莹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男人,男人不说话,只是那么定定地看着她,脸上全是憨厚的笑。她说:“好好考,一定要去一中读重点班。钱妈给你挣。”她的眼泪又出来了,“儿呀,妈有两年没看见你了,长高了许多,只是又瘦了,是不是饭没吃饱啊。”
  儿子却是说:“中考完就放假了。妈你在家里住多久?”
  “放假了好,妈在家陪陪你。”这样说的时候,邹小莹从口袋掏出一张百元大票递给儿子。
  儿子却不接:“爸给我钱了。”
  邹小莹把钱塞进儿子的口袋,说:“爸妈苦点累点不要紧,好好读书,日后有个好的前途,爸妈就高兴。”
  吃过饭,儿子就上学去了。伍树杰也准备去做活儿。邹小莹问:“做什么活儿啊?”
  “锄草。”邹小莹回来这么久,他就那样看着她,牵挂,思念,惊喜,全都深深地藏在心里,要是不问他,只怕这两个字也不会说出来的。
  她说:“别去。”
  伍树杰站了站,抓了一把包谷,对着禾场抛去,一群大大小小的土鸡争先恐后跑过来。邹小莹知道男人要做什么,拦住说:“留着,等我们成儿放假回来再杀了吃,没看见我们成儿很瘦的么。”这样说着,拖着他进房去了。
  伍树杰说:“寄回来的钱,除了给儿子学费和生活费,全都存银行了。”这样说的时候,从箱里拿出一个红色的小本本,“这么多年,共计存有五万八千二百五十八块钱了。”
  邹小莹的眼睛有些发湿,说:“谁要看那个存折了。”伸手解他衣服上的扣子。
  伍树杰才知道自己误会了女人,脸不由就红了,有些忸怩地说:“你累啊。”
  邹小莹却是迫不及待地把他拥上了自己的身子。
  伍树杰就不敢再吭声了,像是抚弄一朵花儿,那样地小心翼翼。
  不知道怎么的,这时邹小莹却想起陈小宝来。她一直没有想透,那天自己为什么就那样绝决地拒绝了他。自己的梦想,像天上的彩虹,依了他,两脚或许就踏上彩虹的桥头了啊。
  泪水从邹小莹的眼里流出来,像两条水沟,伍树杰有些不知所措,小心地说:“我不了。”
  邹小莹却是紧紧地把他搂在怀里,任凭泪水染湿他的胸口。
  一阵,伍树杰说:“我去做一会儿活,等会儿就回来。不杀鸡,给你做别的吃。”
  邹小莹说:“我也跟你一块去做活。”
  六月的太阳晒得脑壳发昏,吹过的风也是热哄哄的。邹小莹看着汗水一滴一滴从伍树杰的脸上淌落,在脖子下面聚集,把汗衫全都染湿了。不知道怎么的,邹小莹就又想起做姑娘时奶奶教她唱的那支歌子。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里,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做姑娘时都会有许多的梦想。邹小莹就有自己的梦想,伴随着奶奶教她唱的那歌子而烂漫,而飞翔。只是,慢慢地长大了,懂事了,斑斓的梦就渐渐地归于平静,落在地上。二十岁那年,一个远房亲戚给她介绍了伍树杰。她对伍树杰的印象是劳动力好,人太老实。结婚之后,她才发现,他还特别心疼她,那种疼是从骨子里生出来的,就让她做姑娘时的那个梦重又复活起来,不过,那个梦做得更加地长远,更加地灿烂。她对他说:“我们有了儿子,就送他读书,考大学,日后去城里工作,我们的孙子就是地道的城里人,不再像我们这样抛汗脱皮土里刨食了。”伍树杰只说了一个字:“好。”这个家,她说了算。她说什么,他都只会点头说一个好字。   这天晚上,邹小莹小猫一样依在伍树杰的怀里,说:“两年没有回来,你就不想我?”
  伍树杰还是说的一个字:“想。”
  “这些年,苦了你,累了你。”
  伍树杰的话终于多了几个字:“你更苦,更累。”
  “……”她想说的话就都不说了,只是把他搂得更紧了。
  4
  伍成考完中考就回来了,一脸的高兴,说去县一中读重点班是没有问题了。邹小莹说:“九月初开学去一中读书,我就出去打工,这些日子在家陪我儿子。”
  天天看着儿子,邹小莹那个幸福啊,那个满足啊,想着法子给儿子弄好吃的,还里里外外地洗,里里外外地抹,里里外外地整理,家也就整洁了许多,敞亮了许多。伍树杰却是一成不变,清早跳下床,就开始劳作。他有做不完的活儿,也有使不完的力气。要是停下手里的活儿,他就那么静静地看着邹小莹。邹小莹就觉得那幸福又多出了许多,那满足都快要从心里溢出来。
  慢慢地,邹小莹又有些心神不宁起来,有时,脑壳里面还会闪过那个家。她记得,二十六岁那年离家去那座城市打工,是在夏天,禾场前的紫槐开得热烈。这年过春节的时候,她就离开了工厂的烟尘和机器的轰鸣,告别了艰辛和劳累,被老板送到陈家去了,让厂子里的年轻女工们生出几多的羡慕和嫉妒。
  那时陈义刚刚呀呀学舌,没有叫爸,没有叫妈,而是叫的她这个“姨”,后来,虽是拒绝了陈小宝,在她的心里,陈义更加让她上心,陈小宝也让她的心里生出丝丝缕缕的情愫,有仰慕,还有一种同情。陈伯去了儿子家,打破了那个家的平静,虽说陈伯错怪了她,但她不怪陈伯,陈小宝走到那一步,是多么地不容易,做父亲的,担心和忧郁并不多余。
  那天,邹小莹去镇子上给儿子买衣服和鞋子,儿子去县城读书,自己也要走了,又得一年两年才能回来啊。只是,走出半山村,邹小莹没有去镇子上,不自觉地过了小河的水泥桥,往陈家寨的那条简易公路去了。她知道,自己心神不宁,与那个家有关。
  大老远,邹小莹就看见了那栋破旧的木屋,让她十分奇怪的,木屋顶上还飘起一缕青烟,徐徐地往半空飘升,如丝如缕。邹小莹的第一反应,陈伯回来了。
  一个男孩向她跑来,是陈义,口里叫着姨,两行泪水却是滚豆子一样从脸上淌落。
  邹小莹张开双手,就把他紧紧地搂住了:“陈义,什么时候来爷爷家的啊。”
  “来几天了。”陈义紧紧地抓着邹小莹的手,生怕她离开似的。
  一定是听到禾场上的说话声,陈伯从后面的菜园走出来,一身的汗水,裤脚上还沾有许多的泥土。邹小莹发现,才两个月,老人苍老了许多,腰也驼得更加地厉害了。
  “陈伯,过几天陈义要上学,你怎么把他带回老家来了。”
  “……”
  邹小莹从老人皱纹密布的脸上觉出了什么,对陈义道:“快对姨说,家里出什么事了。”
  陈义没有做声,泪水却更加的多了。陈伯一旁说:“我孙子没有家了,只有把他带回老家来。”
  邹小莹心里不由一沉:“陈伯,你这是说的什么?”
  “我去找了领导,我儿子进去了,刘卉和她的父母也都进去了。”
  陈义说:“我爷爷这些天全是说的我爸的事,我也懂得了许多道理,也就不怪我爷爷了。”
  邹小莹怔怔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一阵,才说:“陈义还得读书啊。”
  “城里的家没有了,只有回乡下来读书。明天,我去学校打听一下,看看转学要些什么手续。”
  邹小莹没有做声,心里却想,到这边镇子的学校读书,同学们还不知道陈义是谁,不定就有人当着面吐他的口水,骂他的脏话,可他还是个孩子,父母的罪责不该是他这样十来岁的孩子来承担的啊。她说:“陈伯,你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陈义是我带大的,我把他带到我家去,跟我家成儿一块读书,两兄弟有个伴儿。”过后,又对陈义说,“我儿子叫伍成,下年读高中一年级,成绩特别地好,日后准备考重点大学,你愿意跟他一块读书么?”
  陈义的眼里满布着迷茫和无助,凄凄地说:“我爸我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来,除了爷爷,姨就是我的亲人了。”
  啪哒一声,两滴眼泪从邹小莹的眼里掉下来,心里说:“可怜的孩子啊。”
  突然来了一个城里的弟弟,伍成十分的高兴,拉着陈义的手问这问那,当然,问得最多的还是城里的学校,城里的学习生活。在伍成的心里,再过三年,他就会踏进北京或是上海哪所重点大学的门槛。
  邹小莹对儿子说:“你不要去县一中读重点班了,就在镇中学读书,带着陈义。”
  这是伍成万万没有想到的。这个家的希望,全都让他一个人扛着的啊。这第一步还没有跨出去,怎么就叫停了。
  邹小莹说:“只要努力了,成绩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你小学初中不都是在镇中学读的么,同样考第一名。”
  伍成扭过头来,带着冷冷的口气问陈义:“你怎么从城里跑到乡下来读书,我妈我爸从来没有说起我有什么亲戚在城里,更没说城里还有这么一个表弟。”
  陈义张了张嘴,有话没有说出来,眼泪却先掉下来了。
  伍成就把脸转向父亲,他想从父亲那里得到答案。在他的心里,母亲是天底下最好的母亲,母亲是最疼爱儿子的母亲,母亲的话在他心里的份量该有多重。可是,这次,他有些动摇了。
  伍树杰总是这样,女人说什么,做什么,他从来就不会说半个不字,只把头点得鸡啄米。今天,他也一样,但不是仅仅点点头,他说:“儿呀,书要读得好,还要学会做人。知道什么是做人么。”
  就这样一句话,伍成不再坚持要去县一中读书了,拉着陈义的手,说:“我们镇中学每年高考都有学生考上重点大学的。”
  两个孩子亲兄弟一样,说他们读书的事情去了,伍树杰憨厚的脸上,也就有了欣慰的笑容。
  邹小莹感激地看了一眼男人,不知道怎么的,她又想起了儿时奶奶教她唱的那支歌子:马桑树儿搭灯台,幺妹爱的好人才,富家儿郎骑白马,穷家儿郎穿草鞋,钱财好比风吹柳,清水点灯走拢来……   金如玉
  1
  洄龙潭镇跟南方山区许多的小镇子一样,依山傍水,打开门,能看到碧水东流,山色苍翠。外面人赞叹说,洄龙潭镇那个美呀。住在小镇上的人们却不在意这些,他们思想的,如何把这绵长而平淡的日子过得殷实一些,手头宽裕一些,要是能像金如玉家那样,日子过得滋润而怡然,还享受着人们的笑脸和奉迎,该是多么的长脸。
  金如玉家住在镇子的东头,开着一个小百货商店。其实,金如玉的祖爷爷并不开百货商店做生意买卖,她的祖爷爷是做医生的,开的一家中药铺子,凭着三个指头给人号脉看病,悬壶济世。医术精湛,对病人又特别的好,被人们称为金神医。
  那年五月,阴雨绵绵,气候异常,一条街仿佛笼罩着一种萎靡之气,许多人家还染上一种怪病,低烧不退,浑身乏力,小孩四肢还有一块一块红色斑痕,人们那个急,眼见一场瘟疫即将临头,金如玉的祖爷爷趁着五更人们熟睡之时,在各家各户的门楣上挂了一束鲜艾叶,还让各家各户用艾叶煮水洗澡。不出几日,病人的症状渐渐消失,萎靡的人们也为之气清神爽,一条街又有了往日的生气,欢欢乐乐过端阳。
  从那以后,每年五月端午节的五更,金如玉的祖爷爷就会在各家各户的门楣上挂一束鲜艾叶。五月过去,门楣上的艾叶渐渐干枯,变成了金黄,取下来,将艾叶一片一片摘了,用塑料袋子包好,这一年家里的孩子生了痱子,长了疔疮,或是被蚊虫叮咬,取几片煮水洗了,立杆见影就好。塑料袋子里的艾叶用完,人们就又盼着下一个端阳节的到来。
  金如玉的祖爷爷去世,她的爷爷把父亲的医术传承下来,发扬光大。救苦救难,还可养家糊口。当然,每年的端午节,也一定要在各家各户的门前挂上一束艾叶的,按洄龙潭镇人们的说法,挂艾叶已经成了洄龙潭镇的一种习俗,一道风景。
  直到那一年,从城里来的一群年轻人,砸烂了街口那座雕龙画凤的门楼,烧掉了金如玉祖爷爷留下的两大箱医药书藉,还给金如玉的爷爷挂牌子游乡。那天,城里的年轻人押着金如玉的爷爷从洄龙潭上面的桥上过,老人一头扎进洄龙潭就再没有起来。之后,金家的中药铺子再也没有开过门,五月端阳,小镇也没有了那种氤氲心脾的艾叶的芬芳。
  这样的日子过去十多年,金如玉的父亲又把祖宗留下的中药柜子利用起来,却没有拾起祖传的医艺,而是开的一家百货商店。
  奇怪的是,小街一家紧挨一家的店铺,就数金家店子的生意最好,一些住在西街的人们也有舍近求远的,走过一条鸡肠子样的街道,油盐酱醋茶,提上一袋子,再走过长长的街道回家去。
  要说金家铺子的百货比别的店子齐全,不是,要说金家铺子的价格比别人便宜,也不是,要说金家人和气生财,好像还不是,别的店子也都知道这个理。人们是记着金家人的情义,街上一些老人说起金家的祖宗,脸面流露出无限的景仰:“金神医,好人啊。”
  这年五月,阴雨多日,小镇上的许多人又出现百年前的症状,萎糜的病人在街口镇医院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那天五更,人们从睡梦中醒来,似乎嗅到了一种芬芳,浓郁而清新,清晨开门,各家各户的门前都挂着一束鲜活溜溜的艾叶,金家把丢失多年的习俗重又拾了回来。那是一道别样的风景,除了浓郁的艾香,人们的心里还有一种绵绵的情愫和温馨。
  金如玉的父亲金健却是有他的想法,不过就是从乡下收购一些鲜艾叶,扎成束,五更时往各家的门楣上挂了就是,真要能驱病除邪,也算是对街坊邻居的一种答谢吧。
  何况,五更给各家各户门楣上挂艾叶,还不用金健自己动手,他家的小伙计刘明和他的宝贝女儿金如玉挂挂就是了。金健只是收获人们的笑脸和感激,何乐而不为。
  刘明不是本地人。那年三月,街口汽车站突然来了一个小男孩,看上去不过五六岁,骨瘦如柴,衣衫褴褛,但他从不伸手向路人乞讨,蹲在车站的角落,两个大大的眼睛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人们猜测,这孩子一定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从垃圾桶里找些食物填肚子的吧。那天,金如玉的父亲从县城进货回来,不经意间就看见了他,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不知道,问他多大了,他说不知道,问他从哪里来,他还是说不知道,问他家里有些什么人,他仍然只是摇头。金健就牵着他的小手回家去了,说:“从今天起,这里就是你的家,你的任务,陪如玉妹妹玩耍。什么时候想起了自己的家,你就回去,你要不愿意回去也行,把如玉妹妹带大,你也能自食其力了。”顿了顿,金如玉的父亲又说,“没个名怎么行,就叫刘明吧。”金健为什么要叫他刘明,谁都不知道,人们就想起他的女人姓刘,这名是不是与他的女人有关。但人们对金健的善举还是大加赞赏的。
  金如玉比刘明小两岁,刘明带她还真像带自己的亲妹一样,形影不离,呵护有加,街上谁个孩子欺负金如玉,刘明是要跟谁拼命的。
  几年之后,金如玉上学去了,金健就让刘明在店子里做些扫地抹桌子的零碎活儿,夜里,金如玉把自己读的课本让刘明读,她当他的老师,两个少年头并着头,学得认真,教得也认真。
  刘明最盼望的,是端午节的到来,五更,人们还在睡梦之中,两个小青年,一个抱着艾叶,一个扛着小木梯,把一束一束艾叶悄悄地挂在各家的门楣上。街灯迷离,把两个小年青的身影拉得老长,可在他们的心里,挂艾是一件多么圣洁的事情,一边挂着艾叶,心里还一边祈祷着:祝福洄龙潭镇所有的大人和孩子,平安,健康,幸福。
  后来,金如玉上大学去了,端午节当然是不可能赶回来帮着刘明哥哥挂艾叶了,那一天,她却是忘不了打个电话回来:“哥,明天五更又要挂艾叶了啊。”
  刘明已经长成了大小伙,一米七的个头,脸面有棱有角,两个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虽是没有上过学,但他的记忆力特好,金如玉教他认的字,他全都记住了,有时夜里没事,还能拿一本小说来读呢。现在,在刘明的心里,侍候好两个老人,挣钱送金如玉读书,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金健和他女人刘秀年这时也在张罗着一件事情,请人为刘明说媒,刘明成家了,他们的好事也算是做到头了。
  可媒人带着姑娘踏破了金家的门槛,刘明却是一概地摇头。让两个老人十分的恼火:“明儿,你要选择什么样的姑娘啊?”   刘明不作答,只是默默地做活儿,或是抬起头,对着街口张望。
  不论寒假或是暑期,金如玉都会回来。那样子像是盼望了多久,把个哥叫得有多甜。刘明脸上的笑容也不散去,做活儿就更加的利索。两个老人当然高兴,却是数落女儿怎么对爸妈没话说,跟你那‘哥’却有说不完的话啊。
  那年六月,金如玉又回来了,提着上大学时父亲给她买的那只大皮箱,像是从哪里出差回来,又像是离家日久的游子,回到家,她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算一算,金如玉上大学已有四年,该是毕业了。父母问:“如玉,什么时候走,工作联系好了么,在哪个城市啊?”
  “回来了,就不走了。”金如玉如花的脸面带着灿烂的笑,回答干脆又响亮。
  这让父母十分的惊诧,也十分的着急,十几年寒窗苦读,不就是要飞出洄龙潭,去城里寻一份体面的工作么。金健说话的口气就带着抱怨:“洄龙潭镇去城里读书的学生也有几个,都能在城里找到工作,你读的重点大学,就不能了?”
  金如玉说:“我学的专业在城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你学的什么专业?”
  “学农,回到洄龙潭镇来,正好学以至用。”
  这个时候,金健和刘秀年才知道女儿这四年读的书居然跟农村和农民有关,研究的对象是农作物的栽培技艺。金家祖祖辈辈住在小镇上,从来没人下过田,种过地:“儿呀,你学这个做什么。”
  金如玉却是回答得理直气壮:“现如今多少大学生回家喂猪养鸡养鸭,把一份家业做得红红火火。”
  “你一个姑娘家,难不成要到村里去种田种地做家业?”
  “不,我就利用自家的这一方天地,把家业创起来。”
  金健和女人直叫苦,商量来商量去,不能听任女儿那样说,那样做,只有一个办法,求人,把女儿日后的命运重新做个安排。金健去了镇政府,找的镇里最大的领导孙书记。
  孙书记笑脸相迎:“金老板找我有事?”
  金健苦着一张脸,说:“一个让人头痛的事情,孙书记能不能帮我一个忙,当然,我会感谢您的。”就把女儿大学毕业回家的事对他说了一遍。
  孙书记十分高兴:“好啊,把如玉叫来,我要当面问问她,是不是真的要回来为家乡的农民群众服务。”
  金健又惊又喜,却是不知道孙书记说的为家乡的农民群众服务是什么意思。
  孙书记说:“县里正在招考一批村官,许多大学生都报名了。你家如玉有她的优势。”
  金健不怎么愿意让女儿当村官,不就是村支书或村主任么,跟农民没什么两样。孙书记说:“我说的村官跟农村的村官不一样,国家干部,表现好,去县里去省里都是有可能的。”
  金健这才落下心来,把女儿叫了来,孙书记看着金如玉,连连说:“好,先留在洄龙潭镇工作,我回县里去的时候,就把你带走。”
  金如玉却是淡淡地说:“感谢孙书记的关心,只是我不想做公务员。”
  孙书记这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说不愿意做公务员,问道:“你想做什么?”
  “开店子。”
  孙书记的眼睛瞪得更大了:“读了那么多年书,就想回家开店子?”
  “对的。我要用我学的知识和专业来开店子。”
  不等金如玉把话说完,孙书记两手一摊,十分失望地对金健说:“不是我不肯帮忙,先把如玉的思想工作做好,再来找我。”
  这天吃过晚饭,刘明在店子里忙碌,金健和他女人刘秀年却关着房门跟女儿做了一次认真的谈话:“告诉爸妈,你心里想的什么。”
  金如玉说:“想的什么你们应该知道。”
  刘秀年着急地说:“你想的什么,爸妈怎么知道啊。”
  “我要跟哥结婚。”
  金健和刘秀年都不由怔住了,问女儿:“什么时候有这样的想法了?”
  “从小。”
  “从小是什么时候?”
  “刚懂事的时候。”
  “刘明也是这么想的?”
  “是的。”
  金健有些没好气地说:“刘明是我从街上拾来的。”
  “爱情不问出处。”
  “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是哪里人,他的父母是谁。”
  “这与我们一块过日子没有关系。”
  “他没有读过一天书,配你?”
  “只能怪你们自己,偏心,亲生女儿送到大学毕业,拾来的孩子却不送一天书。不过,他自学成才,文化也不低了,不然,怎么把店子打理得那么好。”
  金健气得,骂道:“我真的白养你了。”
  刘秀年早就放出了悲声:“儿呀,我们还靠着你日后养我们老的啊。”
  金如玉说:“我和哥商量好了,让两位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
  “开这么个小店子,能让我们安度幸福的晚年么?”
  “我说了,我开的店子不一样。”
  “去考公务员,你就是我的女儿,不然,我们一刀两断。”
  这一招还真的灵了,金如玉后退一步,说:“我答应考村官,你们答应我跟哥结婚。”
  刘秀年想说什么,金健对她使了个眼色,刘秀年就把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夫妻俩用沉默把女儿提出的条件应承下来。
  第二天,刘明去县城进货,晚上回来看到一桌子的好菜,有鱼有肉,有鸡有鸭,还有刘明喜欢吃的家常豆腐。吃饭的时候,刘秀年和金健还一个劲地把好菜往刘明碗里夹。刘明说:“爸,妈,你们也吃,还有如玉,你也吃啊。”
  刘秀年说:“这么多年来,明儿吃苦了,受累了。”这么说的时候,就有泪水在眼里晃动。
  金健却是不说一句话,勾着头,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刘明看了一眼金如玉,金如玉也是一脸的狐疑,正拿眼神问他呢。刘明说:“爸,妈,儿子这条命是你们拾来的,有什么话,说出来,儿子照办就是了。”
  金健干咳了两声,说:“爸把你从街上拾回来的时候,你才多大,转眼就二十多岁了,你的亲爸亲妈肯定挂记着你的。我们不是那种自私的人,拾来个儿子就不让回家了,你去找你的亲爸亲妈吧,给他们养老送终,是做儿子的孝道啊。”   刘明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回忆,一些事情也依稀地记起来了,我的父母死得早,爷爷带了我两年也死了,我就成狐儿了。回家也没有亲人了啊。”
  “老家在哪里知道么?”
  “我只记得我家门前有一条大河,那天我爬上一条船,在船仓里睡了一天一夜,上岸之后,又爬上了一辆大货车,就到洄龙潭镇来了。
  “依着记忆去找自己的故乡,叶落归根,那里才是你的家。”
  刘明眼巴巴地看着把他养大成人的两位老人,说:“只是,我跟如玉的事……”
  “刘明,你没良心。走吧,不要再回来了。”金健说这话的时候,口气冷冷的,脸上也没有了过去父亲对孩子的悯爱和慈祥。
  刘明不再说话,只有两行泪水淌下来。
  金如玉比刘明哭得还厉害,说:“哥要走,我也跟他一块走。”
  “你要走,爸就死给你看。”金健站起身,从柜台的货架上拿起一瓶农药,就要往嘴里倒,吓得刘明嗵地一声跪倒在老人面前,连连说:“我走,如玉,爸妈就托咐给你了,你要好好照顾两位老人啊。”
  金健问女儿:“你走不走?”
  金如玉脸面惨白,浑身发抖,说:“我,不走……”
  2
  刘秀年把刘明的衣服清理好,用一个袋子装着,还在袋子里塞了一些钱,叮嘱说:“我的儿,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刘明却是怎么都不肯要那钱,说:“爸妈把我养大,恩重如山,不能报恩,怎么还要拿钱走。”
  刘明走了,沿着那条鸡肠子一样的街道,披一身淡淡的晚霞,消失在街口的那头。金健和刘秀年都没有送他。金如玉想送送,却不敢,担心父亲又抓起那瓶农药来。
  刘明走了,似乎把金如玉的魂儿也带走了,秀眉拧结,脸面愁苦,哑巴一样,一天难得说上一句话。问她,她就哭着说常常想起父亲拿着农药瓶子往嘴里倒的样子。
  母亲说:“你爸是为你好啊。不那样,怎么把你们分开。”
  父亲说:“孙书记已经替你报了名,过两天带你去县里考试。孙书记还是以前说的那个话,先把你带回洄龙潭镇做村官,再一步一步往前走。”
  金如玉不做声,但她还是点了点头,刘秀年就忙着给她收拾行礼,金健却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孙书记说的话。在父亲的心里,那条五彩的大道正在女儿的脚下向着前方铺开。
  那天清早,镇政府的小车一直开到金家的门前,孙书记帮着把金如玉的行李放在小车的后备箱里,说:“其实也用不着带这么多行李,在县城住两天,考完就回来。不过你们放心好了,金如玉笔试面试都是没有问题的。重点大学的高材生,专业也对口,考不上村官,谁能考上村官。”
  金健和刘秀年就又把那句说了无数遍的话重复了一次:“还要请孙书记多多关照啊。”
  小车消失在小街尽头的那一刻,金健和刘秀年就开始想着女儿考上村官之后,会分在洄龙潭镇哪个村工作,住在自己家还是住到村里去,他们甚至还想,女儿要做几年村官才能来镇政府工作,孙书记回县里去的时候,会不会真的带她走。
  第二天清早,金健和刘秀年刚刚起床,镇政府办公室秘书就急匆匆跑来要金健去镇政府接电话。
  金健往镇政府跑,刘秀年也跟着往镇政府跑,他们不知道是谁打来的电话,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拿起话筒,就听到孙书记在那边大声地说:“还不快叫金如玉赶回县里来,上午十点钟要考试了。”
  金健有些发懵,说:“如玉没有回来啊。”
  孙书记就着急了:“没回来她到哪里去了。昨天来县城之后,她和一群考村官的大学生一块被安排在县委招待所,吃早饭的时候却不见人了。”
  刘秀年早就放出了悲声:“我家如玉不会有什么意外吧。”
  金健一边往汽车站跑,一边吼女人说:“嚎什么,快去找啊。”
  孙书记早就在车站等着他们的,抱怨说:“不愿意考村官,你们要逼着她考什么,我还到处替她说好话求情。”孙书记把夫妇俩带到县委招待所的房间,说:“床上的被子没有打开,洗漱间的用品也都没有动过,就是说,昨天晚上金如玉并没有在这里睡觉。”
  金健的女人刘秀年还是说的同样的话:“我家如玉是不是遇到坏人了啊。”
  孙书记不耐烦地说:“别瞎猜,去服务台问问,看她什么时候离开招待所的,是不是对他们留下了话。”
  来到一楼大厅,服务员却说:“上百考村官的大学生住在招待所,男男女女,进进出出,我们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走的,她也没有留下什么话啊。”说着,打开大厅的监控,“你们自己看看,她是什么时候离开招待所的。”
  才看了没多久,刘秀年就叫了起来:“那不是我家如玉么。”
  金健和孙书记也都看见了,金如玉背着行囊,行色匆匆地从大门出去了,时间是昨天晚上九点半钟。
  孙书记说:“这时汽车站没有长途客车,要走也是去县城坐火车。”
  服务员说:“晚上十点有一趟去北京的火车路过,晚上十一点有一趟去上海的火车路过,晚上十二点半还有一趟去深圳的火车。”
  孙书记吐了一口气,说:“就是把你们女儿找回来,这次考村官也赶不上了。”
  3
  这天,金健和刘秀年没有回家,他们坐车去了县城,然后坐火车去了深圳,找到洄龙潭镇在深圳打工的一些熟人,可谁都没有见到金如玉。两人就又去了广州,洄龙潭镇在广州打工的也不少。他们也是说的同样的话。连连扑空,但夫妇俩并不甘心,回到家,把多年的积蓄取出来,又去了一趟周边的几个城市,还是没有女儿的音讯。
  折腾了几个月,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家当已经花光。老两口商量,开几个月店子,弄到钱再去找女儿。
  两人把店子里落下的灰尘打扫干净,金健还去县城进了些货来。让他们感到意外的,店子开门几天,却不见一个人上门来。人们从门前过,脸上做出一丝笑,脚步却是更加的快了。
  这年端午节的前一天,金健去乡下收购了许多新鲜艾叶,一束一束捆扎好,还别出心裁地在每一束艾叶上系了一条红色绸带,看上去像是一件十分漂亮的艺术品。已经很多年了,端午节的时候,金健没有挂过艾叶,甚至没有过问刘明一声,只是收获人们感激的笑脸。今天,得亲自动手给各家各户挂艾叶了。他心里还在想呢,清晨打开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嫩绿和红绸带交相辉映,是浓郁的艾香氤氲肺腑,该是怎样的惊喜交加。再从自家门前过,也就不仅仅是脸上做着笑,还会停下脚步的吧。   当一缕晨曦从窗口映照进来的时候,街上传来了人们早起的脚步声,金健挂艾叶回来的回笼觉也睡好了,打开自家的大门,过往的人们却像是没有他这个人的存在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抬头对着邻居的门楣上看了一眼,他就觉得奇了怪了,门楣上没有了那束嫩绿和那一抹艳红,刚刚挂上的艾叶怎么不见了,是不是自己没有挂牢实掉下来了。门楣上的那颗长钉,还是爷爷那时钉上去的,百年了,也没见谁家的艾叶掉下来啊。
  抬眼看过去,满街的门楣上也没有那一束养眼的嫩绿和他想象中的红绸飘飞。
  是一个迷,让金健和他的女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天下午,金健去街口倒垃圾,远远地,他就看见了,凌晨挂在各家各户门楣上的艾叶,全都抛到垃圾场来了,嫩绿的艾叶早已枯萎,红色的绸带被垃圾染成脏兮兮的黑布条。仿佛有一股寒气从脚底冲起,金健回来对女人说:“看来,我们的店子是开不下去了。”
  刘秀年哭着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啊?”
  不开店子,老两口吃什么,就更别说去找女儿了。万般无奈,只得去镇政府找领导。孙书记已经调到县里去了,新来的书记是个年轻人,也许,年轻的书记在婚姻上有过刘明这样的遭遇,也许,他就仅仅只是替刘明抱不平,金健话没说完,年轻书记就把他的话打断了,板着脸说:“洄龙潭镇有多少困难人家要照顾,怎么说都轮不着你们家的。”别看年轻书记戴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的样子,板起脸来却是十分的难看。
  金健还想说说女人由于思念女儿,茶不思,饭不想,身体日渐地差了,还常常生病。年轻书记却是站了起来,说:“我要去开会了。”
  金健回家之后,什么都没有说,找了个蛇皮袋子提着出门去了。刘秀年想问问,领导怎么说的啊,还没有问出口,眼泪却出来了,她看见男人正勾头把街边水沟里一个丢弃的矿泉水瓶子拾起来,放进蛇皮袋子去了。她从角落里找了个塑料袋子,凄凄说:“我也跟你一块拾垃圾吧。”
  这天天黑的时候,夫妻俩把一天拾来的垃圾卖掉,得了一十二块五角钱。刘秀年就又哭起来:“每天拾到十几块钱,日子是能过下去了,可找女儿的钱从哪里来。”
  “我得另外找个挣钱多的事情做。”金健说这话的时候,已是老泪纵横。
  4
  金健果然在乡场修房子的基建队找到了一份工作,挑砖头,和水泥,钱是挣得多一点,却是累得不成形了,基建队的头头说:“年纪大了,这活做不了,给我看守工棚吧,一个月一千块钱。”
  金健说:“还是挑砖头好,不过,做两个月我得请半个月假。”
  “请假做什么?”
  “去找我女儿。”
  基建队的头头没有做声,脸上的颜色却十分的难看。
  从那以后,做两个月活儿,金健把领来的工钱揣进口袋,踏上了寻找女儿的漫漫之路。钱用完,他才带着一身的疲惫,一脸的失望回来,又为下一次出门做准备。
  镇子前面的怡溪涨了又落,落了又涨,镇子后面山坡上的花儿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小镇依然还是那样的热闹,油盐柴米味儿依然还是那么的浓郁。金健却一直没有找到女儿,也没有女儿的半点消息。老两口却是老得不成形了,基建队的头头当然就不会要金建在那里做活儿,拿着一份工资,却做不了多少活,谁干。他只得重又提着蛇皮袋子跟老伴一块拾垃圾,隔上半年,才积攒得一点钱出门去。人们看在眼里,不由一声叹息,即有今天,何必当初。
  那年的二月,春雨来得比哪一年都早,淅淅沥沥,湿了山野河流,湿了小街小巷。金健却是一天都没有停止过拾垃圾,他和女人商量,南方的大小城市基本都找了一遍,攒得钱,到北方的城市去找找吧。
  这天下午,金健披着一块塑料布,提着蛇皮袋子正要出门去,一辆出租车咝的一声停在了门前。过年的时候,偶尔也有出租车开进小街。一些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回家心切,也就不惜抛汗脱皮挣来的辛苦钱,在县城郊下了火车,远天远地叫了辆出租车直接送回家来。
  金健还在想呢,不是过年,谁急着往家里赶,怎么把出租车开到自家的门前来了。首先从出租车里跳下一个小男孩,过后,一个年轻女人从小车里面钻出来,再后来,一个年轻小伙也钻了出来。金健只是怔了片刻,就对着屋里大声地叫喊起来:“秀年,我们宝贝女儿回来了啊。”丢下手里的垃圾袋子,扑上前,就把女儿搂住了:“这些年,你妈想你都想得病了。”
  刘秀年从屋里扑出来:“我的儿,你可回来了啊。”
  金如玉也哭了,把小男孩推到金健的面前:“叫姥爷。”
  小男孩甜甜地叫了一声:“姥爷。”过后,又走到姥姥面前,叫了一声姥姥,说,“我爸我妈也想姥姥姥爷呢。”
  金如玉一旁凄凄说:“现在,你们不反对我跟哥在一起了吧。”
  金健和刘秀年一脸的愧疚,连连说:“不了。”
  金如玉脸上的忧郁散去,柔柔的目光看着刘明。刘明说:“我们多久就想回来的。可是,乡亲们不让走。”
  听到乡亲们几个字,金健心里又不由犯起了嘀咕,问道:“这些年,你们在哪里,是不是找到刘明的老家了?”
  金如玉说:“哥说他对老家一点印象都没有,怎么找。我们在东湖农场做良种推广工作。我是学农的,当然要学有所用啊。”
  刘明说:“如玉说了,回来,还是做她的本行。农村的年轻人虽是进城打工去了,可家里的田地还种着的,都还想着要增产增收啊。”
  小俩口里里外外打扫了两天,家才像个家了。之后,金如玉去了一趟镇政府,说了她这些年在东湖农场经营良种,推广良种的技术栽培:“我是想为自己家乡做点贡献,才回来。”
  镇领导当然高兴,帮着去县里办好了销售种子的有关手续,春耕大忙的季节也就到了,金如玉除了给各村购买良种的人们做些科学种田的普及培训工作,还跟他们签了一份合同,到时她要亲自去田间地头传授栽培技术,一条龙服务。
  小镇的日子,原本那样的宁静而安祥,突然,人们的眼前就多了一对年轻夫妇的身影,那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又给人们凭添了许多的谈资和祝福。
  端午节的清晨,人们开门的时候,眼睛不由一亮,他们又看到了门楣上的那一抹嫩绿。金如玉和刘明趁着人们还在熟睡的时候,悄悄把艾叶挂在各家的门楣上。温润的空气,被艾叶浓郁的芬芳浸润,似乎也变得格外地鲜活灵动起来。已经十年了,人们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如今,这种失落,又暖暖地回到了眼前,回到了人们的心里。
  向本贵,苗族,1947年4月生,湖南省沅陵县人,做过农民和乡镇干部。曾任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委员,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委,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怀化学院兼职教授。文创一级。已出版发表作品800万字,长篇小说《苍山如海》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并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小说集《这方水土》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长篇小说《盘龙埠》获华东地区优秀文艺图书奖,中篇小说《灾年》获《当代》中篇小说奖,另获省级奖多项。
其他文献
【正】 对于判断静摩擦力的存在、方向和大小,从初二到高三逐步加深,如何准确判断是学生颇感困惑的问题。例如,在图1中,小车在水平力F作用下和它上面的铁块一起在水平地面上
秋天的空白  秋天总有一个深入持久的空白  等待填补。秋天总有那么几天  让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像那种眼光炯炯有神的白痴  秋天的欢乐,就在于这种空白  在一座废弃而宽大的院落  跟一群孤魂野鬼谈谈  怎样才能  把尘世的烛光献给天堂?  要么干脆在沙滩上给大海写信  风会再次把我送回生活现场  雨会再次把我淋湿  在爱情面前,我再次结结巴巴  在心灵深处,悄悄把蝉蜕埋葬  音 乐  古典大师们已
WINDOWS操作系统的重建始终是一项困扰着机房管理人员的问题,它既费时费力,又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怎样运用手中的工具软件使WIND0wS操作系统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完好的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氢原子在超强激光场中的电离几率和辐射的高次谐波进行了模拟计算,获得了相对论领域内激光参教(频率、强度、磁场、电场)对电离几率和高次谐波的影响的计
本文用物理分析为主和严格地定量计算两种方法,对一道电磁感应习题进行了讨论,所得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近年来,学生流失势头有增无减,主要是由于经费困扰、家庭因素、思想观念、学生厌学等方面原因。针对这一现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控制学生流失,不仅能提高学校声誉,更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