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诊患者心跳骤停的急救措施与护理对策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n370181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诊患者心跳骤停后选用急救护理的价值。方法:选2018.04~2020.03区间收治60例心跳骤停患者研究,均分为2组(随机信封法),对照组30例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选用急诊护理干预,统计两组康复效果、GCS评分、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统计值P<0.05。GCS评分(12.76±1.21)高于对照组(11.05±1.14分),统计值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10.00%)低于对照组(33.33%),统计值=4.8118,P<0.05。结论:院前急诊患者心跳骤停发生后给予急诊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缩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亦可改善康复效果、GCS评分,值得借鉴。
  关键词:院前急诊;心跳骤停;急救措施;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6-201-02
  心跳骤停为临床常见危急重症,研究发现心脏停搏5-10s可出现眩晕,停搏>5min便可严重损伤大脑,即使复跳也会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因此针对院前急诊发生心跳骤停患者,医护人员必要争分夺秒进行抢救,以挽救患者生命[1]。心肺复苏为挽救心跳骤停重要措施,在降低院前急诊患者死亡率中有重要作用,有研究指出心肺复苏中护理干预质量直接决定预后效果,为此本文选择2018.04~2020.03区间收治心跳骤停患者60例研究,分析急诊护理干预价值,汇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60例心跳骤停患者均选自2018.04~2020.03区间,依据随机信封法分为2组。观察组30例中男/女=18/12,年龄均值(41.82±7.14)岁;发病原因:10例CO中毒者、7例急性心力衰竭者、6例急性心肌梗死者、5例溺水者、2例其他者;心跳骤停时间均值(13.61±4.22)min。对照组30例中男/女=17/13,年龄均值(41.72±7.22)岁;发病原因:9例CO中毒者、8例急性心力衰竭者、5例急性心肌梗死者、5例溺水者、3例其他者;心跳骤停时间均值(13.74±4.14)min,数据统计P>0.05。本研究已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
  【排钠标准】
  (1)纳入:心跳骤停≤30min者,家属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恶性肿瘤、脑疝等诱发心跳骤停者,心肺复苏失败者。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护理人员迅速准备好急救药箱、器械,到达现场后给予常规心肺复苏抢救,转运过程中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给药,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医师处理。
  1.2.2急诊护理干预:(1)病情评估:达到急救现场后10s对患者病情作出判断,在医师检查完毕后即刻采取复苏体位实施心肺复苏抢救。(2)开放气道:通过头后仰、开口、托下颌等方法,迅速清除患者口鼻内分泌物,与此同时建立人工气道,辅助通气。(3)给药途径:在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护理人员在近心端建立有效的给药途径,穿刺后合理固定,避免转运时发生脱管或刺破血管等情况。(4)遵医嘱给药:在听到医师下达口头医嘱后,护理人员复述一遍,给药时认知核对药名、剂量、用法,确保给药合理性。(5)循环护理:心肺复苏初期患者病情不稳定,亦可再次发生心跳骤停,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即刻上报医师。(5)转运: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快速与科室取得联系,详细告知患者病情,与此同时使用担架搬动患者,搬动过程中注意静脉通路、氧气面罩正常工作,避免药液渗出,若转运中发现异常及时处理。(6)头部护理:进入急救车后护理人员使用湿毛巾敷贴于额头、颈部,待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后抬高头部20°左右,以促进静脉回流,避免颅内压过高。(7)院内交接:到达医院后与急诊医务人员做好交接,并详细告知院前急救措施、患者情况、用药情况,以便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及护理。
  1.3观察指标
  ①根据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循环恢复时间、血压恢复时间等评价康复效果。
  ②参考GCS量表评价护理前前昏迷程度,得分0-10分,得分越低昏迷越严重[2]。
  ③可见胸部不适、抽搐、躁动恐惧、心房颤动等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统计两组护理效果
  与对照组康复效果相比,观察组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GCS评分相比,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明显提升(P<0.05)。见表1。
  2.2统计两组并发症率
  与对照组33.33%并发症率相比,观察组并发症率(10.00%)明显降低(P<0.05)。见表2。
  3.讨论
  心跳骤停患者多采用心肺复苏术挽救濒死脑细胞,降低临床致残率、死亡率,研究发现心跳骤停发生时心肌血流量迅速减少,导致机体缺血、缺氧,造成多器官功能损伤,因此针对院前急救心跳骤停患者,护理人员需迅速给予预见性护理,以高质量、高效率护理服务减少心肌组织、脑细胞损伤,确保患者生命安全[3]。
  结果显示: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16.82±3.14min、自主循环恢复时间35.82±4.62min、并发症率10.00%低于对照组,GCS评分12.76±1.21分高于对照组,证实急救护理干预可在挽救心跳骤停患者濒死心肌同时,改善预后效果,分析:(1)为确保院前急救护理效果,急诊护理人员需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及强大的心理素食,在达到急救现场后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并协助医师完成相关检查,同时针对心跳骤停患者,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征象。
  (2)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工作,相关人员必须密切合作,使院前抢救工作顺利进行,且各环节护理工作需争分夺秒、有条不紊,进而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同时入院后与接诊护理人员做好工作交接,以便患者入院后及时得到有效治疗,避免反复检查、评估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综上,积极有效的急诊护理干预可降低心跳驟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并发症率,亦可改善其昏迷情况,促进自主呼吸、循环恢复,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毅宇.整体护理干预在急诊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的应用观察[J].甘肃医药,2020,39(01):78-79+94.
  [2]仇晶磊.护理干预对大面积心肌梗死心跳骤停所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19,5(30):194-195.
  [3]程薇薇.对接受心肺复苏治疗的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效果研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8):244-24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对心血管疾病有效的临床诊断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范围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选择该时间段在本院接受诊断及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33例,将其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共33例,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血脂检验,对两组的各项血脂指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主要血脂指标,包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重症监护室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血糖控制的重要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本院生病监护室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将所选样本按照其在本院治疗期间所以接受的护理干预方式,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增加血糖控制干预);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肺不张病因诊断及治疗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60例肺不张病因诊断及治疗患者,比较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结果:60例疑似肺不张病因诊断及治疗患者经病理学诊断,恶性病灶者42例,良性病灶者16例,确诊率96.67%;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恶性病灶者37例,良性病灶者15例,确诊率86.67%,这两种诊断方案比较,统计学无意义(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探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共15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前提下,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理念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评分(HAMA、HAMD评分)。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 总结微信群的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护理班建立科室管理微信群,用于发送护理相关的信息,交流思想,分享护理感受,对护理中的疑难问题展开讨论,集思广益,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及早拿出解决办法。应用后,信息的知晓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团队的凝聚力增强,护际关系融洽和谐,护士的满意度提升。方法 2018年科室护士班成立专属的护理管理微信群,应用后与使用前比较效果。结果 应用微信群后,护理人员信
期刊
摘要:目的:社区医院为了提高高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采用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社区医院在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88例高龄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照中,实验组为96.24±3.35(分),参照组为82.17±3.09(分),(t=24.5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中风患者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对其治疗舒适度的影响。方法:本文筛选的病例为2017年7月-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中风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护理研究,组别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例人数为40例,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则采取舒适护理配合,详细对比两组最终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舒适护理干预后,其焦虑情绪得到显著改善,治
期刊
摘要:目的:研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应用于外科手术病人中的效果情况。方法:择取2015年10月-2018年3月我院接收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08例病人,按照手术室护理方法的差异将其列入试验组与参照组,各组54例,试验组开展手术室细节护理,参照组开展手术室常规护理,评比两组病人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及不良事件出现率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消毒隔离评分、护理安全评分、护士配合技能评分、器械使用技能评分、仪器管理评分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总结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经验,包括隔离防护、消毒处置、症状护理、用药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结果18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出院后第4周、第8周随访疗效满意。结论 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做好安全防护、及时准确观察病情及对症支持护理、有效的心理干预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6-186-02  前言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作为眼科常见的急性病毒性眼病,其俗称为“红眼病”,具有发病急、症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等特征。该疾病的传播途径以接触性传染为主,一般通过接触传染源,比如与病人握手、接触病人眼部分泌物、以手揉搓眼睛等方式被传染[1]。对此,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人在接受对症治疗的整个过程中,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