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中的一线教师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200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秋季,云南省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这标志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为了解新课程实施的情况,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于2006年5月至6月,组织师生对云南部分地区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教师对新课程的态度、教师素质、新课程实施的环境保障系统、评价制度、教师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教师的身心状态等方面,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54份,调查对象包括昆明、文山、德宏、丽江、大理等地的部分中小学教师。除问卷调查外,调查组还深入中小学第一线,与教师、学生交流、座谈新教材的使用情况,获取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对新课改的态度与适应。对新课改的态度,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隐性条件。调查结果表明:受调查的中、小学教师对此次课程改革非常赞成的占13%,赞成的占59%,一般态度的占25%,不赞成的占3%。对新课程的适应,以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为基准的教学,操作起来认为没有难度的为2%,有一定难度的为62%,难度很大的为32%,无法操作的为4%。可见,新课程的推进,大部分教师持支持的态度。但也有部分一线教师却并不是那么乐观,还有少部分表现出消极态度。从总体上看,绝大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的实施反映难度较大。
  (二)教师素质。学校的师资力量是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影响新课程实施的师资因素主要是:教师数量不足占24%,教师知识不足占21%,教师的教学技能不足占32%,教师教育观念调整不及时占45%,教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不强占39%,各科教师比例不合理占36%。以上数据表明教师教育观念调整不及时、教师对新教材的驾驭能力不强是阻碍新课改实施的两个主要因素。
  在调查中,教师普遍反映新课改中最需补充的知识是:现代化教学设备运用的知识,占64%;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占46%;与学生、同事沟通交流的知识,占33%;所教学科知识,占26%;教育理论知识占22%。因此,加强对现代化教学设备运用的培训在当前显得尤其重要。
  (三)新课程实施的环境保障系统。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不仅需要学校内部的软硬件设施系统作保障,还需要社会环境、家庭各方面的支持。在调查中发现,新课改实施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依次是: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设备匮乏,占83%;学生不适应,占30%;没有可模仿的样本,占26%;当地政府不支持,占16%;校领导反应冷淡,占12%。
  (四)评价制度。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即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现了课程评价发展的最新思想,同时又是针对我国现行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意义深远。
  调查显示,学校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指标依次是:学生的成绩,占79%;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占65%;同事的评议,占31%;家长评议,占29%;学生的反馈,占25%;自评,占12%。而与此相对照,教师希望学校对自身的评价指标是:学生的成绩只占21%,而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评价的占到72%,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占7%,其他还有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及校本课程的开发占42%,参加课改的积极性、投入的精力占36%,在课改中取得成果的占29%,师生关系占27%。从以上两个调查结果的对比中发现,现实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与教师所期望的评价标准有很大的差距。
  (五)教学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不管是课程实施的保障系统,还是课程评价制度的变化,要想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最关键的还是要教师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调查结合访谈发现,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方式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绝大多数教师已经开始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在课堂教学方式上,除运用讲授法外,61.7%的教师采用了讨论、辩论的辅助教学方式,50%的教师开始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44.2%的教师鼓励学生阅读有关教学辅导书,35.1%的教师引导学生现场观察,34.4%的教师组织课外兴趣小组,24.7%的教师有时会组织一些科学游戏,只有7.8%的教师依然采用布置大量作业的辅助教学方式。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多数教师已经改变原来单一的讲授法以及配合布置大量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做法,根据课改精神采用鼓励学生阅读有关材料或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实验,开展讨论、辩论等多种辅助教学方式。可以说,新课改在促进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上效果比较明显。
  (六)教师身心状态。对教师身心状态调查结果表明,教师普遍产生了较重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危机感。在工作中经常伴随着紧张、焦虑、压抑等不良情绪的占32%,有时会出现这种情绪的占62%,从来没有的占7%。过重的工作压力使教师产生了高度的紧张与焦虑,而且这种工作压力有日趋加重的趋势,特别是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毕业年级的教师感到工作压力最大。
  
  二、问题与建议
  
  (一)新课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1.新课改理念与现实部分相脱节。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教师反映新课程理念很好,但操作起来难度很大。教师普遍认为,新课改从普及到提高,没有考虑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教育基础的差异性。新课改出现了“城市中心”,似乎忽视了广大农村的孩子。对农村孩子来说,很多教材内容脱离他们的生活实际。
  2.教师观念转变慢,教师素质亟待提高。观念是行动的前提,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大部分教师已开始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仍把考试作为对学生素质考量的唯一指标,仍把指导学生应试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调查中也反映出部分教师在新课改实施中驾驭教材的能力不够,缺乏相应的教学技能,如对怎样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个性都感到困难;同时存在着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教学经验有待积累,对教材内容研究不深,教学目标空泛,不会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问题。
  3.课程资源匮乏,教学活动受限。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调查中反映出,由于课程资源的匮乏,使一些活动受条件限制无法开展。尤其是在贫困地区,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缺乏资金和教学设备,班额太大,许多教材内容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造成课程资源匮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几点比较突出: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无法满足教育的正常需要。二是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缺乏课程开发的动力与意识。三是由于教学难度加大、教学负担加重、工作量加大,加之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无从去开发更多的教学资源,造成丰富的教学资源没有被开发出来和利用起来。
  4.评价机制不配套。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仍是学校评价教师的一个绝对重要的指标。而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同样也是如此。但奇怪的是教师期望学校对自身的评价恰恰相反。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当一切都以升学率为中心的时候,课程改革就只能在教室外徘徊,而难以进行实质性的变革。一方面,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均只承认“高分”,用每年能考上高一级学校的学生的多少来评价教师的优劣,把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与职称评定、评选先进、工资晋升挂钩,形成一票否决制。另一方面,家长关心的也只是孩子每次考试的成绩,往往漠视孩子的综合发展。
  5.教师面临沉重压力。教师普遍产生了较重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危机感,而过重的工作压力使教师产生了高度的紧张与焦虑感。造成教师工作压力的主要原因有教师自我发展、继续教育与培训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学校领导与家长对教师过高期望带来的压力;学校管理层以及教育上级主管部门检查、评价中过分注重形式给教师带来的压力等,对承担育人重任的这种心理状态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调节,就会引发各种疾病,导致自身生理、心理上出现各种问题,更严重的是,会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从而影响课改顺利进行。所以,在新课改中教师的身心健康必须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
  除了以上情况,调查中还发现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领导的重视不够,领导的观念没有跟上课改精神。其次,需要强调的是在农村中小学实施新课改困难特别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第三,师资培训的缺乏。很多地方都缺乏对新一轮课改的理论、实施能力作出精辟阐述、解读的专家。在访谈中,很多教师透露,上级举办的新课改培训要求教师交纳教材费、培训费、考试费,但多数教师反映培训收效不大,浪费财力、人力。
  (二)针对新课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请专家深入农村学校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课程理论指导。采取多种途径进行教材开发,可以组织当地的骨干教师进行开发,教育部编写教材的工作人员也应当深入地方协助学校开发适合地方特点的教材。
  第二,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培训的初始阶段可以少一些集中讲授,多一些现场观摩;少一些理论性知识的传授,多一些有指导性的讨论与研究。在教师基本素质有所提高的基础上,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指导,并引导教师用理论性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将具体的教学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对于贫困山区教师来说,领导要支持部分教师“走出去”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同时,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并要求上级多搞些送课下乡的活动。
  第三,大力开发教学资源。一方面,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力度,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硬件投入。另一方面,唤醒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意识,通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使其能够在更高的水平上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第四,改革教育教学的评价机制。首先,要用发展的眼光全面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建立一个多元的评价教师和学生的体系。其次,考试制度必须改革,在中考、高考中一定要落实新课改理念,使考试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实践,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教研部门,要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政策、机制和物质条件上的支持,努力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发展空间,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和思想负担,使教师更轻松、更积极地投身新课程的实验。此外,课改只有教师参与不行,其他相关人员的认识也应提高。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惟祎◇
其他文献
人体很多疾病病灶中都有矿物晶体沉淀,这些矿物与通过地球化学作用生成的矿物在成分、结构和产状上有很大差异。病理性矿物的矿化过程必然有人体有机组织和成分的参与,并影响着
车辆的辅助及自动驾驶系统是车辆智能化的一项基础研究内容,而道路标识线和道路标识识别是其中关键性的部分。在实际生活中,像港口这类区域有大量的运货需求,由于此区域车辆
中国声乐作品种类丰富,数量更是多如繁星,其中有很多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赞美或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不同季节之美。在我的毕业音乐会中就选择了12首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它们分别对“春”、“夏”、“秋”、“冬”有着各自不同的表达。本文以“四季”作为主轴,将这12首作品有机地串联起来,分别对各个作品进行了分析阐释,并着重对古曲《如梦令》和东北民歌《今年梅花开》这两首作品进行了演唱分析与表演设计。
高技术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特征,它的发展和创新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转变,出现了高技术产
铬是煤中的潜在毒害微量元素,在煤利用过程中铬会发生迁移与转化,并可能释放出造成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本文分析了中国煤中铬的含量、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及其富集因素等地
目的探讨超乳晶体植入并房角分离与传统青白联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诊断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
目的:调查并分析庆城县儿童皮肤病发病情况和特点,为当地儿童皮肤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庆城县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初诊的14岁以下所有患儿
一、从自我批评切入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一谈自己从前做过的错事,谈一谈现在自己对这件事的认识及悔恨,一方面给学生一定程度的认同感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营造出坦诚相见的良好
期刊
教育部近日向部属各高校和各事业单位发出《关于做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交接工作并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作为交接内容的通知》,首次明确了直属高校领导干部交班须过经济责任审计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