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多彩的云南东川古铜文化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ry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川位于滇东北,地处乌蒙山脉和珙王山脉之间,为金沙江、小江、普渡河、晓光河、块河所环绕;东邻会泽县,南接寻甸县,西沿普渡河与昆明市所辖之禄劝县分界,北隔金沙江与四川省会东县相望。
  东川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春秋、战国至西汉(公元前770年~公元8年)时期,这里居住着与滇人同族的“靡莫之属”,他们铸造的青铜器,既有强烈的滇池区域青铜文化色彩,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到了东汉(公元25年~220年)时期,又以生产“堂琅”东川因美丽的红土地而闻名铜洗闻名于世。
  


  东川自古以产铜驰名中外,因其所产之铜质优色艳,成为各朝代铸币原料的供应地;又因矿藏丰富供天下,被广泛誉为有色金属王国的一颗“明珠”、中国的“天南铜都”,创造了灿烂多彩的东川古铜文化。
  
  古代采、冶铜遗址
  
  东川境内遗留有丰富的古铜遗存,这些遗存反映了东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具有的古铜文化特征。
  东川青铜时代采铜遗址在汤丹老明槽和因民花子硐发现。老明槽采铜遗址位于汤丹镇西南5公里处,坐落在现代露天采场西北侧,面积约五千平方米。据访这儿原有一千多口老硐,由于历史变迁、现代开采等缘故,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十口了。老明槽上部有先民们为用水采铜而修的积水闸塘和引水沟,下部是众多的硐口,不仅有年代久远的青铜时代火烧水泼法采铜遗迹,铁器时代用铁锲开矿和用“羊蹄钎”凿眼的遗迹;还有近代开采的平硐,也称“平推”、斜硐,稍斜的俗称“牛吃水”,斜度较大的叫“陡腿”;亦有由上而下开凿的竖硐,亦叫钓井;以及由下而上开凿的“钻天”或“钻篷”和掘硐到深部有积水的浮硐。老明槽采铜遗址是迄今为止在东川发现的采铜遗址中,文化内涵最为丰富、年代最早的一处,其上限可追溯到舂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时代。
  铁器时代采、冶铜遗址分布于汤丹、因民等地,位于因民镇西南约8公里处的杨家尖子硐比较典型。此处的老硐有几十口,有些硐的岩石上有铁锲开采和羊蹄钎凿眼的痕迹,表明人类已使用铁器和火药开凿矿石。硐附近有坍塌的炼铜炉和大量冶铜烧碴,炉旁有颓垣,半山腰的岩硐有断壁,铜运驿道将上述各点串连起来。
  明代冶铜遗址在汤丹、落雪等地均有发现,老街冶铜遗址就是例证。该遗址距汤丹镇政府约3公里,遗址内有堆积如山的古铜烧碴,烧碴中夹杂着冶炼用的木炭。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标本年代测定,汤丹老街古铜烧碴堆积层中的木炭,距今460±65年。遗址内还发现被烧红了的炉壁泥块及炉房墙根脚。
  明清时期采铜遗址主要分布在因民、合块、汤丹、杉木、绿茂等地,其中因民、汤丹和舍块最为密集。以月亮硐为例,其位于因民镇南7公里~8公里处,共有10多口。硐内有残存厢木,此厢木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标本年代测定,距今250±80年。
  


  清代采、冶铜遗址发现于汤丹、因民、台块、杉木和绿茂等地,保存比较完整,具有代表性的
  
  古铜开采法
  
  “爆火硐”与“火烧水泼”法
  1983年文物工作者在汤丹老明槽和因民花子硐发现当地人称“爆火硐”的采铜遗址。这种“爆火硐”一般位于矿体露头部位,整个硐体没有一个铁器撬凿的痕迹,也没有风化剥蚀或岩溶的痕迹,硐子推进面一律成球形凸面。据考证,它是青铜时代的产物,是用“火烧水泼”法开采而形成的。
  所谓“火烧水泼”法,是指人们在铁器时代尚未到来之前的青铜时代,在没有采矿的铁具和火药的条件下,面对坚硬的矿石,只好架起木柴来猛烧,当岩石烧红烧烫的时候用水浇泼,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岩石便会自然崩落。用“火烧水泼”法采矿,既能深入矿床又能使原生硫化铜氧化,利于冶炼。这种古老、原始的采矿方法,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柴炭,烧尽了大片的原始森林,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不能不说是一重大的创举。
  
  “羊蹄钎”凿眼痕迹与“射水打眼”法
  1983年文物工作者先后在汤丹老明槽、因民大劈槽和杨家尖子硐发现羊蹄钎凿眼的痕迹,据考证,它是铁器时代的产物。
  当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始使用铁器和火药,当地人将钎制成“V”状、形似羊蹄的铁钎,俗称羊蹄钎,亦叫“撬撬”凿眼。其方法是:手握铁钎,利用叉口刃角的剪力,一下一下地凿眼,边凿边将含在嘴里的水射向眼内防尘;如二人共用一根长钎,一前一后站位,均双手掌钎同时用力凿眼,射水防尘工作由前者完成,这就是最古老的湿式凿岩法,俗称射水打眼法。这种凿岩法看起来挺落后,但在当时却是一大进步。利用这种原始的采矿法,曾使东川年产铜达到过一千多万斤。
  后来人们用铁锤钢钎打眼,显然这种方法能提高凿岩效率,但不能进行射水防尘。更主要的是,因为要甩动大锤,工作面要求开阔一些,势必增加挖掘面积,因此,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东川有些砂丁仍沿袭先辈发明创造的射水打眼法采铜。
  
  采矿工具:“境箩”“亮子”“风柜”“皮囊”与“水龙”
  在1 980年代的文物普查中,文物工作者在汤丹发现当地人称之为“塃箩”和“亮子”的采矿工具,还听到“蚂蟥伸腰”一说。当过“砂丁”的老人介绍说,“塃箩”是专供砂丁背矿用的形似背箩的工具,“亮子”是专供砂丁采矿照明用的一种油灯。当打眼放炮炸下矿石后,男人身背塃箩将矿石往外运,在硐子低矮且能见度差的地方,口衔“亮子”手脚同时落地爬行叫“蚂蟥伸腰”。男人把矿石背出硐口后,由老弱妇幼就地进行挑选和破碎,这是一种陈旧的采矿方法,但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
  1983年,东川矿务局资深专家马荣标先生,应邀到东川市文物普查员培训班授课,他提醒大家普查时注意征集“风柜”“皮囊”和“水龙”三件采矿必用之物。
  马老介绍说,“风柜”就是农家平常掮谷糠用的风箱,用手摇转掮入空气,它是东川古代硐内采矿用以通风的重要工具。使用多少风柜视硐内窝路(即硐内通道,今叫坑道)远近而定,近需一架即可,远需两架或两架以上。若用了风箱硐内通风仍然不好,则需另凿风硐,一般情况下有风硐仍需风柜使空气流通。时至清末,硐内通风有了新招,一是利用新、旧坑道彼此相通形成的自然风;二是通过岩石裂隙与外部空气对流。相形之下风柜掮风逊色甚多,已无使用价值。“皮囊”是用皮革制成用背驮的桶,用以背出坑内少量积水。若坑内积水较多则需安设水龙(水龙是用竹或木做成直径12厘米~17厘米、长3米~5米不等,有木或铁制把手的管桶),排水时将一龙一龙的水提出钓井倒掉;若硐内出水太猛必 须及时排除,一次就要安设几十条水龙,需要数十乃至数百人拉龙。清末时硐内排水有了改进,不再使用皮囊和水龙,而是采用新、旧坑道连通法将积水导入废弃坑道,或斜掘坑道利用裂隙排除积水,从而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开采速度。
  
  古铜的冶炼
  
  炼铜炉
  东川古代的炼铜炉主要有将军炉、纱帽炉、蟹壳炉和宝塔炉四种,除此还有美人炉、蛤蟆炉等。将军炉上尖下圆形似头盔,纱帽炉上方下圆状如纱帽,这两种炉高4米~5米,宽为高的五分之二;蟹壳炉上圆下方像蟹壳,高3米左右,宽为高的一半,文物普查时在汤丹桃园附近发现了这种炉;宝塔炉貌仿塔,高约4.5米,宽约3米,此炉文物复查中于合块茂麓发现。
  


  炼铜炉均用粘土或耐火石板(块)砌成,内空外实。前壁有架木炭、进矿石的火门和钳揭铜饼的金门,后壁有连接风箱(风箱用长3米~4米、直径约50厘米的大圆木挖空制成)的孔道叫风口,以及用以观察火候及冶炼情况的红门,顶部有一圆(方或长方)形烟孔。
  除炼铜炉外,还有锻烧矿石的窑(次等矿石,经窑多次煅烧方能入炉冶炼),其外形像馒头大小不一,小的约50厘米~60厘米高,大的高2米多。锻烧前把柴、炭和矿石相间堆叠好并留火口,窑用泥封死即可引燃。
  
  炼铜燃料
  炼铜燃料因炉不同而异。锻窑要求火力相对耐久,故适用鲜杂木、活树根,间或用木炭;炼炉全部用炭,各种炭可掺合用;惟独蟹壳炉挑剔,只用火力猛烈的松炭,其他炭不能代替,原因是蟹壳炉的构造及性质与众不同。据测试,1300斤炭炼1000斤矿石,出铜100斤。
  
  冶炼流程
  冶炼前先选矿,夹石的矿石要捶碎,带土的矿石要清洗干净;为使矿石易于熔解必须把好配料关,除品位高、低的矿石相配外,间配一定比例的白石(石灰石)和黄土。
  冶炼时把木炭和矿石相间装入大炉即可引燃,待火苗渐大后开始鼓风。鼓风时既不能用力过猛又不能太慢,猛则炭矿下陷至炉底,慢则火力不及之处的矿石易胶结于炉壁,由此可见鼓风是冶炼的关键所在,一点都不能马虎。通常一架风箱需要3人推拉,每小时轮换一次;6人组成一班,工作6小时后由另一班接替。换两班炼成的铜叫“对时火”;换三班炼成的铜叫“丁拐火”;换四班炼成的铜叫“两对时火”;换六班炼成的铜叫“二四火”。
  矿石熔解后烧碴质轻,便从金门流出,钩去灰烬,铜水即沉于炉底;揭铜时依据矿石的性质,先用米汤、泥浆或清水浇泼矿液,待矿液凝结,再将其钳揭出来淬入水中形成铜饼;最初揭出的1饼~2饼含有渣滓叫“毛铜”,此后各饼杂质减少叫“紫板铜”,毛铜要用大炉重炼,紫板铜也要入蟹壳炉精炼成“蟹壳铜”。据测试,每100斤紫板铜可炼成80斤蟹壳铜,蟹壳铜含铜90%以上,是当时东川炼出的最纯的铜。
  东川先民们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把自己开采出来的矿石炼成当时省内最纯净、质最好的铜料,解京铸币、建造宫殿、庙宇等,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一创举。
  
  东川铜运驿道
  东川重峦叠嶂、地势陡峭、江河交错、地表破碎,加之有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古时交通极为不便。公元前七、八世纪,随着境内铜矿的发现和开采人口渐增,往来客商日趋频繁,各厂之间、各厂与周围村落之间开通了道路。时至东汉,因铜的开采、冶炼较前发达,铜运驿道随之拓展延伸。明清时期除陆道继续发展外,乾隆年间还一度疏浚金沙江,开拓水道。
  自东汉初至新中国成立的1900年间,逐渐形成以汤丹为中心的5条铜运驿道。
  汤丹昆明驿道由汤丹启运,经马鞍桥、茅草房,过普车河石桥到中厂河,再经纸厂过安顺桥,翻钻天坡,下到乌龙坝,溯乌龙河边而上,夜宿松毛棚进入寻甸境内的牛街、马街,顺大路抵昆明,全程约200公里。
  汤丹会泽驿道将汤丹等厂所炼之铜,自汤丹启运经猴子坡下到小江,过踏雪桥至小江口爬其岭直上云表,高十余里之尖山,再经尾坪子、焦家坪、热水塘,过以礼河运抵东川府所在地会泽城的铜店,全程约80公里。
  汤丹寻甸驿道自汤丹下到小江边过江,沿小江东岸而上,夜宿早码头新村坝,次日经达德、越功山抵寻甸,全程约110公里。
  汤丹巧家驿道自汤丹北上,经黄水箐过拖布卡、播卡,下到格勒坪子,再渡小江,沿金沙江南岸抵巧家,全程约120公里。
  汤丹金江驿道自汤丹,经黄水箐、落雪,到因民牛厂坪(金江)上船,由金沙江运至昭通解京。
  上述五条铜运驿道中,数汤昆线运输比较繁忙。清雍正、乾隆年间,东川冶铜业空前繁荣,汤丹经乌龙至昆明驿道也因此繁忙非常,人马络绎不绝。过安顺桥后,南行约10公里即是乌龙集镇,“当时开设有数家马店招待过往商旅马帮,最多时一夜有四百匹驮马歇于该处”。“此道上运铜锭、米粮等,下运棉纱、柴炭、民用杂品。民国初铜矿停办,来往人马锐减,仅有商贩马帮往来,驮运棉纱、盐、芝麻等”。东川直到1953年建成第一条寻甸羊街至因民全长243公里的铜运公路,才终结自东汉以来铜运全靠人背马驮的历史。
其他文献
2005年8月6日,刘先生与某房地产公司签订一份认购书,约定刘先生以80万元价款购买该公司一套房屋。当天,刘先生交纳了3万元定金。同月8日,刘先生交纳了80万元房款,房地产公司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 要:本文探讨了电子白板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分析了电子白板的功能并对其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电子白板;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7-095-1  一、运用电子白板,课前做好有效准备  首先,学生课前参与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参与会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甚至是疑问,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教师带着
2015年5月14日,全国第一个“朗诵剧场”在北京市西城区文化中心举行揭牌仪式。当天,剧场还举行了一场“青春颂歌———纪念‘五四运动’96周年专题朗诵会”。活动发起人之一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多灾多难的中国律师似乎终于风光了一回。 这一回,全得力于史无前例的“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 说是大会,不如说是一次中国律师业的群英会。1000余名与会代表中,会聚了中国律师界的“十
整体思想解题的方法是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是把整体和全局作为基础并以此作为出发点来解决实际问题,是一种思维活动方式。也就是说,对于高中数学问题的解决,我们研究形式和结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一、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主席令第9号)二、部门规章1.《外国机构在中国境内提供金融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