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攀西地区自北而南的西南大驿道与自西向东的金沙江交汇处,有一个古朴而神秘的彝家村落——迤沙拉。这个小到在中国地图上找不到任何标记,却被誉为“中国彝家第一村”的小村落,曾引起国内外人文学者高度关注和浓厚研究兴趣。
“水落下去的地方”
自成都经过滇缅到达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是古代名副其实的“国道”。迤沙拉就由这条道路带动发展起来,最终成为边地上人烟稠密的彝族村寨。
迤沙拉,彝语意为“水落下去的地方”。上世纪80年代末,由四川大学、攀枝花市文物管理局和美国华盛顿大学联合组成一支民族考察队,考察了攀枝花市境内的几个彝族支系。人类学家、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斯蒂文·郝瑞对金沙江两岸的彝族进行了人类学分析,把攀枝花地区的彝族分成诺苏、红彝、白彝、里颇、水田等五个不同的族群。迤沙拉村人就是里颇彝人,里颇的“里”是指女人,“颇”指男性,里颇意为女人勤劳智慧,男人健壮勇敢。
迤沙拉自身所蕴藏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古代移民史、西南驿道史、民族村镇史、夷汉交往史等一系列重大民族历史文化领域占有非常独特的地位,是中国西南民族村寨中,尤其是彝族村寨的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被中外学者誉为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的“活化石”。
我国彝族主要分布在云贵川三省,以金沙江为天然界线,金沙江和雅砻江交会的江段,江北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江南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而迤沙拉正好处于这两个自治州接合部的金沙江边。历史上,迤沙拉曾长期属于楚雄州的地域,那里的彝人属楚雄彝族的里颇支系。虽是彝族村寨,可迤沙拉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彝族自身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它主要得益于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达。实际上,迤沙拉是南方丝绸之路这条国际大通道上的重要驿站。
历代政府官员,如果由西蜀赴滇缅,迤沙拉几乎是唯一的安全而又便捷的通道。迤沙拉,就是因为这条道路的存在而存在。作为坐落在古道上的驿站,迤沙拉因为有这条道路服务而繁荣,并带动了周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成为彝族同胞聚居的民族村寨。可以说,从驿站到村寨,南方丝绸之路的历史有多久,迤沙拉的村史就有多久,它是驿道交通的产物,驿道经济的产物。
非常难得的是,历经两千年风吹雨打的古老驿道,在迤沙拉竟然还保存着它的基本地貌,深深的马蹄坑仿佛依稀传来远古的驼铃声。里颇同胞管驿道经过的山坡叫马路梁子,里颇语叫“倮迭依督”,意思是“老虎睡觉的地方”,彝族崇拜虎,大人物在他们眼里都是老虎,所以驿道是虎道,驿馆是虎馆。
解“谜”迤沙拉
初访迤沙拉,众多“谜团”令人满腹疑惑。第一个“谜”,绝大多数彝族村民使用汉族名字,自称老家在江苏、江西或安徽一带;第二个“谜”,在崇山峻岭中的彝族山村,建筑物却带有明显的江南水乡特色。
作为村落的迤沙拉,早在600多年前的明朝初期就已形成。史载,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云南还不在其治下。当时盘踞云南的元朝残部梁王,踞险峙守,并连续诛杀两名明朝特使。朱元璋震怒之下,遣义子沐英统大军30万,从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这个地方出发,远征云南,史称“洪武开滇”(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这30万明朝大军,以南京人为主,包括江苏、江西和安徽等地的人。云南归顺后,朝廷在贵州、云南一带实施军屯,此后,又实行民屯、商屯,一部分将士就地转为居民。再后来,明朝廷为稳定数十万戍边大军,实施鼓励士兵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的和亲政策,并规定,娶了哪个民族妇女为妻的士兵也随之改归该民族。
这一通婚和亲政策在彝族人聚居的现攀枝花迤沙拉一带,逐渐演化为上门给彝族人家当女婿(俗称“倒插门”),既改族属又改姓氏;娶了彝族女人为妻的则只改族属不改姓氏。这一习俗数百年延续下来,逐渐形成了大量彝汉混血后裔,留下了彝族人(彝汉混血)使用汉族姓氏的奇特现象。
现在迤沙拉村的彝族人,绝大多数都是明朝戍边将士的后人,因此,他们称自己的老家在南京或者是江苏、江西一带。600多年来,他们始终难忘故土风情,代代吟唱同一首歌谣:“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为争米汤地,充军到云南。”数百年来,他们虽然被彝化,但眷恋先祖故地,倾慕秦淮文化,顽强保留下来很多汉民族的文化特质和民风民俗。村里的彝族男人不穿查尔瓦,彝族妇女不披羊皮褂,在每家每户的堂屋里,设有神龛,却不置锅庄,这与西昌和楚雄等地的彝族,风俗习惯迥然有别。
迤沙拉村的建筑,一改彝族村寨杂乱无章的特点,非常讲究布局和街巷设计,村子里街巷门肆、骡马客栈,大多依照祖先留下的体例而筑。村民家家有院,一正两厢,四合五井,白墙青瓦,高瓴飞檐,显现出徽派建筑“五岳朝天、四水归井”的特色与和合聚财的风水氛围。具体到每座院落,则是飞檐翘壁(马头墙),板壁雕刻、太阳纹饰,“只刻不画”,让人顿生置身于江南农村小镇的奇异感觉。
里颇丝竹:谈经古乐
在迤沙拉,“谈经古乐”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会说话的就会唱歌,会走路的就会跳舞。歌舞和谈经古乐早已成为迤沙拉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年近70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起光禄,说起“谈经古乐”甚是骄傲。
迤沙拉“谈经古乐”同“纳西古乐”、“大理洞经”的来源一致,都由古代宫廷音乐演变而来。迤沙拉“谈经古乐”应由南派宫廷音乐演化而来,因为它在演奏时有江南丝竹的韵味。迤沙拉古乐队的演奏,以明朗欢快的节奏和在高音区反复踊跃的音符,抒发了一种都市人熟悉的市井情趣。这种充满浓烈都市色彩的世俗音乐,由于演奏者是一批来自南京的遗民,很容易使人联想起秦淮河畔的丝竹音乐。
这种音乐没有乐谱,属于口口相传。以前这种音乐被称为经调或者洞经音乐,现在被称为“谈经古乐”或者“金沙古乐”,这种音乐和纳西古乐不同,纳西古乐(洞经古乐)主要表现为平稳、庄重和肃穆,攀枝花迤沙拉村的“谈经古乐”则具有江南丝竹的韵味,轻柔细腻,悦耳愉人。
退休后,起光禄通过访问、记录,整理出了《南清宫》《蝶落泉》等几近消失的十二首曲目,并组成里颇农民演奏队,经常为群众演奏,“我们为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努力着。” 起光禄同样面临“谈经古乐”技艺发展失传的危险,为此,他开班收徒传授技艺,目前,整个演奏团队最小的只有十四五岁。
“水落下去的地方”
自成都经过滇缅到达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是古代名副其实的“国道”。迤沙拉就由这条道路带动发展起来,最终成为边地上人烟稠密的彝族村寨。
迤沙拉,彝语意为“水落下去的地方”。上世纪80年代末,由四川大学、攀枝花市文物管理局和美国华盛顿大学联合组成一支民族考察队,考察了攀枝花市境内的几个彝族支系。人类学家、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斯蒂文·郝瑞对金沙江两岸的彝族进行了人类学分析,把攀枝花地区的彝族分成诺苏、红彝、白彝、里颇、水田等五个不同的族群。迤沙拉村人就是里颇彝人,里颇的“里”是指女人,“颇”指男性,里颇意为女人勤劳智慧,男人健壮勇敢。
迤沙拉自身所蕴藏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古代移民史、西南驿道史、民族村镇史、夷汉交往史等一系列重大民族历史文化领域占有非常独特的地位,是中国西南民族村寨中,尤其是彝族村寨的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被中外学者誉为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的“活化石”。
我国彝族主要分布在云贵川三省,以金沙江为天然界线,金沙江和雅砻江交会的江段,江北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江南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而迤沙拉正好处于这两个自治州接合部的金沙江边。历史上,迤沙拉曾长期属于楚雄州的地域,那里的彝人属楚雄彝族的里颇支系。虽是彝族村寨,可迤沙拉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彝族自身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它主要得益于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达。实际上,迤沙拉是南方丝绸之路这条国际大通道上的重要驿站。
历代政府官员,如果由西蜀赴滇缅,迤沙拉几乎是唯一的安全而又便捷的通道。迤沙拉,就是因为这条道路的存在而存在。作为坐落在古道上的驿站,迤沙拉因为有这条道路服务而繁荣,并带动了周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成为彝族同胞聚居的民族村寨。可以说,从驿站到村寨,南方丝绸之路的历史有多久,迤沙拉的村史就有多久,它是驿道交通的产物,驿道经济的产物。
非常难得的是,历经两千年风吹雨打的古老驿道,在迤沙拉竟然还保存着它的基本地貌,深深的马蹄坑仿佛依稀传来远古的驼铃声。里颇同胞管驿道经过的山坡叫马路梁子,里颇语叫“倮迭依督”,意思是“老虎睡觉的地方”,彝族崇拜虎,大人物在他们眼里都是老虎,所以驿道是虎道,驿馆是虎馆。
解“谜”迤沙拉
初访迤沙拉,众多“谜团”令人满腹疑惑。第一个“谜”,绝大多数彝族村民使用汉族名字,自称老家在江苏、江西或安徽一带;第二个“谜”,在崇山峻岭中的彝族山村,建筑物却带有明显的江南水乡特色。
作为村落的迤沙拉,早在600多年前的明朝初期就已形成。史载,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云南还不在其治下。当时盘踞云南的元朝残部梁王,踞险峙守,并连续诛杀两名明朝特使。朱元璋震怒之下,遣义子沐英统大军30万,从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这个地方出发,远征云南,史称“洪武开滇”(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这30万明朝大军,以南京人为主,包括江苏、江西和安徽等地的人。云南归顺后,朝廷在贵州、云南一带实施军屯,此后,又实行民屯、商屯,一部分将士就地转为居民。再后来,明朝廷为稳定数十万戍边大军,实施鼓励士兵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的和亲政策,并规定,娶了哪个民族妇女为妻的士兵也随之改归该民族。
这一通婚和亲政策在彝族人聚居的现攀枝花迤沙拉一带,逐渐演化为上门给彝族人家当女婿(俗称“倒插门”),既改族属又改姓氏;娶了彝族女人为妻的则只改族属不改姓氏。这一习俗数百年延续下来,逐渐形成了大量彝汉混血后裔,留下了彝族人(彝汉混血)使用汉族姓氏的奇特现象。
现在迤沙拉村的彝族人,绝大多数都是明朝戍边将士的后人,因此,他们称自己的老家在南京或者是江苏、江西一带。600多年来,他们始终难忘故土风情,代代吟唱同一首歌谣:“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为争米汤地,充军到云南。”数百年来,他们虽然被彝化,但眷恋先祖故地,倾慕秦淮文化,顽强保留下来很多汉民族的文化特质和民风民俗。村里的彝族男人不穿查尔瓦,彝族妇女不披羊皮褂,在每家每户的堂屋里,设有神龛,却不置锅庄,这与西昌和楚雄等地的彝族,风俗习惯迥然有别。
迤沙拉村的建筑,一改彝族村寨杂乱无章的特点,非常讲究布局和街巷设计,村子里街巷门肆、骡马客栈,大多依照祖先留下的体例而筑。村民家家有院,一正两厢,四合五井,白墙青瓦,高瓴飞檐,显现出徽派建筑“五岳朝天、四水归井”的特色与和合聚财的风水氛围。具体到每座院落,则是飞檐翘壁(马头墙),板壁雕刻、太阳纹饰,“只刻不画”,让人顿生置身于江南农村小镇的奇异感觉。
里颇丝竹:谈经古乐
在迤沙拉,“谈经古乐”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会说话的就会唱歌,会走路的就会跳舞。歌舞和谈经古乐早已成为迤沙拉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年近70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起光禄,说起“谈经古乐”甚是骄傲。
迤沙拉“谈经古乐”同“纳西古乐”、“大理洞经”的来源一致,都由古代宫廷音乐演变而来。迤沙拉“谈经古乐”应由南派宫廷音乐演化而来,因为它在演奏时有江南丝竹的韵味。迤沙拉古乐队的演奏,以明朗欢快的节奏和在高音区反复踊跃的音符,抒发了一种都市人熟悉的市井情趣。这种充满浓烈都市色彩的世俗音乐,由于演奏者是一批来自南京的遗民,很容易使人联想起秦淮河畔的丝竹音乐。
这种音乐没有乐谱,属于口口相传。以前这种音乐被称为经调或者洞经音乐,现在被称为“谈经古乐”或者“金沙古乐”,这种音乐和纳西古乐不同,纳西古乐(洞经古乐)主要表现为平稳、庄重和肃穆,攀枝花迤沙拉村的“谈经古乐”则具有江南丝竹的韵味,轻柔细腻,悦耳愉人。
退休后,起光禄通过访问、记录,整理出了《南清宫》《蝶落泉》等几近消失的十二首曲目,并组成里颇农民演奏队,经常为群众演奏,“我们为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努力着。” 起光禄同样面临“谈经古乐”技艺发展失传的危险,为此,他开班收徒传授技艺,目前,整个演奏团队最小的只有十四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