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热闹”课堂的净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t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会思考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去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从而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进行紧张的思考。老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然而,我们教师往往喜欢热闹的课堂,课堂上如果出現一分钟的安静,教师就觉得有一个世纪那么长了,认为学生的思想都没有集中。其实,安静不等于空白,一味地追求“热闹”反而失去了问题的探究价值,失去了数学这门学科的本质特征了。

一、巧设提问的坡度,启发学生冷静思考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需要缜密的思考。教师要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认识整万数》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太仓市伴随着太仓港的兴起,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到2017年底,人口达到了480000,农作物总产量140000吨,居民人均年收入60000元。笔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看了这段文宁你有什么感受呢?”教室里寂静了十几秒,紧接着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来,笔者似乎看到了其他学生松了一口气。这时笔者并没有急于让那个举手的学生回答,而是转移了话题:“这些数字你能读一读吗?”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想表现自己。笔者请几个学生读了一下,并表扬了他们:“老师没教过的知识你们就会了,真了不起啊!”笔者的表扬很好地鼓舞了学生。这时笔者又提问了:“那看了这些数字你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呢?”教室里又安静了下来,学生们都在思考。一个学生说:“这些数字都很大,太仓真了不起。”另一个学生说:“到底有多大呢?我一点也不知道。”课前的导入留一点时间给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同时也把本课的教学难点转移到了让学生体会“数到底有多大”,对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起了一个铺垫的作用。
  在课堂上一个问题提出后,只要有一个学生举手,回答就开始了,打破了学生静静思考的空间,其他学生就懒得再思考了,思想就随波逐流了。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的提问坡度。另外,除了要巧妙提问,让学生勇于思考外,还要给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二、独特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冷静思考


  教师在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和创造的欲望。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常常感到惊奇,对数学时时有一种奇妙的感受,还能不喜欢数学吗?在教学中,笔者利用学生好奇心强、争强好胜的心理,有意识地制造了一些悬念。
  在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知识时,笔者在课前进行了摸底,发现有的学生已经通过预习掌握了这一知识。于是,笔者设计了一个“奖励游戏”:谁能最快完成65x34 35x34,48x202-48x2,27x99 27三个计算,谁就可以奖励今天的作业减半。班级里一些特“皮”的学生一下子来了劲。教室里安静了下来。一分钟过去了,有人举起了手,两分钟过去了,有五六个学生举起了手,这可急坏了还没有算好的学生。笔者宣布游戏结束。“老师,我计算一向快,怎么他们比我快得多,我不信!”“老师,他们一定耍赖。”……不服气的声音此起彼伏。于是,笔者展示了其中一个学生的做法:
  65x34 35x34
其他文献
专业化的幼儿园教师是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的关键,而对于幼儿教育五大领域核心概念的准确理解与运用则是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这篇案例清晰体现了教师对于幼儿数学学习中的模式概念的真实困惑、认知冲突与反思学习,以及如何通过教研活动与专家引领厘清概念、释疑解惑并提升专业能力的过程。本文将基于案例中的核心问题对幼儿的模式学习及模式教育活动进行讨论,首先简要分析模式的相关概念,并据此提出模式教育活动设
我在班级中创设了一处墙饰——“停车场”,由幼儿和老师利用KT板共同制作,师幼协商后用字母“P”来代表停车场,幼儿还一起自制了很多的小汽車。墙饰“停车场”分为两块区域,一块是“我想提问”,另外一块是“我想对你说……”这样,幼儿在区域游戏中遇到问题,想寻求大家的帮助,或者想分享自己的游戏作品和新发现的时候,就可以自己选择一辆小汽车,请老师来帮助记录,并记录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幼儿将自己的小汽车贴在停车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提出要“重视学前幼儿的学习品质”,认为学习品质“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这概括地说明了学习品质的重要性,使得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学习品质对幼儿的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习品质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  当幼儿热情而又投入地进
在全面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精神指导下,我园园本教研定位在“创设充分的自主空间,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结合园本教研,中班组教研的定位是“创设开放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自主发展”。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孩子在角色区的游戏主题总变,今天玩自助火锅店,明天玩旅游,后天又玩起了娃娃家。老师能够认同孩子的游戏主题,知道应该让孩子自主自发地开展游戏,但同时也感到困惑与纠结
参赛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马春杰:欢迎三位参赛教师,首先祝贺你们在这次大赛中取得了好成绩。我想知道大家参加这次大赛的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金东:我最大的收获是,更加清晰了如何创设环境会更加合理,活动区的材料怎么投放会更加科学,怎么去观察和指导孩子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我算是一个成熟教师,在工作当中我会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这次大赛我们有指导教师,她们进班指导我们工作的时候也会向我们提出一些建议和想法,这
亲子活动和幼儿园教学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 如何组织3岁以下的幼儿开展适宜的活动?幼儿每周一次的活动频率导致其无法养成活动常规,教师该如何组织集体活动?活动时幼儿与家长同时参与,面对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教师如何引导家长配合?这些问题让老师们充满困扰和疑惑,如何上好一堂亲子课成了幼儿园老师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亲子活动组织实施策略进行一些讨论。  亲子活动,需重点“组织”孩子  场景
我班有一位“特殊”的孩子,他就是奇奇——一位攻击性、排他性、自我观念都非常强的孩子。奇奇的爸爸是一位税务工作者,近两年借调外地,通常周末回家;妈妈是一位医生,工作忙还常常有夜班。孩子两岁前的照料主要由保姆负责,两岁后,由外公外婆照料奇奇。  奇奇的到来给班级工作带来了一次次挑战,老师们记录了其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情况。  小班行为观察  2016.9.1 小一班 晨间入园  今天,奇奇来得较早
升入中班后,我们班的小朋友对新的环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天,几名小朋友在美工区的角落发现了一块蓝色的花布,像发现新大陆似的,议论纷纷。户外活动前,孩子们带着这块布,上楼去问了已经升入大班的哥哥姐姐,得知这块看上去旧旧的布是一块蓝印花布。蓝印花布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蓝?为什么有花里胡哨的图案?是谁做出来的?说实话,在没有遇见这块布以前,我也不清楚什么是蓝印花布,孩子们的提问一样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
该不该让硕硕转班,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一是,因为转班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而该由家园双方共同重视,对硕硕加强规则意识和交往技能的培养,同时切实帮助文文和其他幼儿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二是,倘若同意让硕硕转班,可能会影响教师工作的信心和动力,影响班级的稳定和幼儿园的管理,甚至给日后的管理带来弊端。  当某个孩子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需要坚持原则,更需要讲究沟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直强调幼儿学习的整体性。通过《7只小猴去旅行》这本童趣十足又耐人寻味的绘本,谭老师带领孩子们以阅读作为支点,开启了一场童眼看戏剧的主题活动探索之旅,呵护孩子们阅读兴趣的萌芽,支持孩子们积极表达自我,不断追寻孩子兴趣的生长点,提升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共构讲故事、演戏剧的生长之树。  这里的绘本学习不单纯是一个阅读题材的主题活动,老师关注的也不仅仅是《7只小猴去旅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