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西藏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探讨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xf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张燕东(1987-),男,浙江绍兴人,现为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地区经济。
  摘 要:本文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全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质的转变。但是西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却没有跟上全国的步伐,一直以自己独特的经济发展方式前进着。同时西藏“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表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政府对西藏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求。
  关键词:西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二五”规划;经济增长
  一、关于西藏经济发展的政策动向
  “十一五”规划以来,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制定了推动西藏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建设小康西藏的发展战略,陈全国书记更是强调:要放心、放开、放宽、放胆、放手发展经济,在新的起点上推动西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根据西藏“十二五”规划建议,西藏为保持经济跨越式发展,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二五”期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定为12%以上,将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二五”期间西藏产业发展的重点:1.持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农牧业增收、农牧民增收的中心任务,取得“一产上水平”的重大突破;2.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要求,建设完善有西藏特色的工业经济体系,取得“二手抓重点”的重大突破;3.以旅游业为龙头,大力发展西藏现代服务业,实现“三产大发展”的重大突破[1]。
  二、提倡西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
  在西藏,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非常特殊和复杂。这里地处生态特别脆弱的青藏高原,有众多民族聚居,是“集中连片”的特殊贫困地区和重要的边疆地区,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在西藏提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更加深重的意义。
  (一)西藏特别需要优化资源配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将西藏定位为“一个特殊的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这种区情要求西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需要优化资源配置,把以扶贫开发、小康社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民生改善作为政府最重要的经济目标之一,扎实促进优化资源配置,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红利。
  (二)西藏特别需要协调式发展。《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突破”。西藏的城乡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在2000年时曾达到4.8:1,为全国之最;2009年虽然降到了3.84:1,仍然排在全国第6位[2]。世界中等水平的国家中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在1.5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大多在3以下。可以预见的是西藏城乡发展很不平衡,需要走城乡协调式发展之路。为维护西藏各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还需要保障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可以共享发展带来的红利,促成各民族共同繁荣富裕。
  (三)西藏特别需要科学、持续的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2010)指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着力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取得突破”,把“构筑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建设生态西藏”作为“十二五”重要的发展目标,“坚持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发展经济、开发资源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依据”[3]。
  三、促进西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与对策
  (一)从经济的增长优先转变到包容性发展上。西藏经济总量扩张的速度非常之快,但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更加的快,可以断定一味追求经济的增长,但是经济的效益却很低。西藏的经济发展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90年代以来大多数年份比全国经济发展的平均速度还快,而西藏的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却超过了经济的增长,多数年份也超过全国增长的速度。然而,全国的财政支出只占GDP的20%左右,而西藏的财政支出却超过了GDP。从上面分析可知,西藏经济经过60多年的持续增长,一味的扩大规模,人均產值水平低下,可谓经济效益得不偿失。把西藏经济总量的发展转变到经济方式转变的发展上来,可以让西藏各地区、各民族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减少对当地环境资源的索取,更能体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同时更能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从过于依赖第三产业推动经济增长转变到一二三产业协调推动经济增长。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1997年的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了第一产业,且2003年第一次出现第二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而第一产业的主导地位逐步被二三产业取代,西藏经济从过于依赖第三产业推动经济增长转变到一二三产业协调推动经济增长的演进。“十二五”期间西藏提出了“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西藏经济的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为西藏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制度基础和战略上的保证。
  (三)从粗放型经济发展转变到集约型的经济发展上。西藏一般的经济增长都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的增长。而缺点是消耗资源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且经济效益低下。则相对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则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而优点是消耗资源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较好。根据以上的分析,西藏的经济发展得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必须提高西藏企业的技术、工艺,改进机器设备、加大科技含量的投入来增加产量。同时,西藏各企业根据“十二五”规划来逐步实现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的过渡。
  (四)从过于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到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投资、消费、出口被称为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对西藏这样一个发展中的自治区而言,投资、消费、出口对协调拉动经济增长尤为重要。[4]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的经济主要依靠投资来拉动增长,在“三驾马车”之中,投资是西藏经济增长的“领头羊”,民众消费拉动西藏经济的作用微小,依照出口的拉动几乎可以忽略。现在,西藏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刻,虽然短期内西藏经济的增长以投资来拉动是不会改变的。但是从长远来看,扩大西藏居民消费的需求,并提高消费对西藏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将会是以后西藏经济不断增长的新能量。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条件下,西藏的内需对西藏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重要和明显。西藏需要加大出口力度,来不断发展经济,给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
  四、结语
  通过西藏“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西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得到更深入的落实,及中央政府和沿海各省的大力扶持,西藏的经济发展必将带来质的飞跃。西藏要抓住中央政府深化经济改革的大好时机,以及中央政府大力开发西部的优惠政策,结合当地的特色和居民的需求,扎扎实实的做好发展当地经济,给老百姓实实在在带来深化经济改革的红利。(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
  本文为西藏自治区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成果
  参考文献:
  [1] 姚惠琴,任宇哲.《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8.
  [2]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西藏统计年鉴(2010)》[M].中国统计出版社,第304页.
  [3] 狄方耀,毛阳海,陈爱东.《西藏经济热点问题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4.
  [4] 王清先.对投资拉动西藏经济增长效应的初步分析[J].中国藏学,2005(3).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辽宁省的具体现状结合自己观点提出了以下解决农产品贸易问题的相关建议和措施: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绿色农业;实施品牌战略,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营销渠道;提高劳动者知
如何发挥金融在农村经济中的保障支撑作用,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用现代金融理念做强农业,用现代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撑农业,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
1、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8%左右,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 3、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将超过500亿
期刊
自1994年以来,北京市的个人所得税收入从1.2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162亿元,年均增幅达到48.7%。目前北京市个人所得税的年纳税申报人数已由1994年的11.5万人次上升到2004年的470
摘 要:俄罗斯作为世界版图中最大的国家,运用产业经济学知识对该国进行产业政策分析,对中国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三大产业;投资政策  俄罗斯的产业政策可分为三个阶段:  1.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向工业的前苏联产业结构转型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俄罗斯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农业产值在工农业总值中的比值为57%。轻工业又是工业主体,其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2/3。战争爆发之后
行政监督是国家相关行政监督机构以及公民对国家行政工作的监督行为.步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行政监督也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时代要求.本文论述了行政
作为基本建设审计工作中重要环节的竣工结算审计,是对基本建设项目结算编制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的审查过程,其结果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和投资效
在医疗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医药工程是关键环节之一,然而,我国的医药工程起步较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关的设计标准与规范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因此,
“第二轨道外交”是介于官方外交和纯民间外交间的一种特殊的外交渠道.随着全球性问题和冲突的发展,“第二轨道外交”凭借着其自身身份上的非正式性和操作上的灵活性在问题的
作者简介:郑思阳(1991-),女,山西临汾人,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2013级硕士生,研究方向:中国饮食文化和旅游文化研究。  摘 要:山西省有着丰富的自然风景和历史文物,这些为山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当前全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足够重视这些多样性的旅游资源,并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开发,才能为发展山西旅游业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支持和强大的理论保证,从而促进山西旅游业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