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走过”系列之一 《茶道》情,茶人心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t19900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道》杂志发刊十年来,可以记述或感念的事件太多,所有这些事件后,都可以找到茶人的踪影。茶人的言行,影响了这个时代的茶道风范。与我们交往密切并给我们莫大支持的诸位先生,是中华茶道复兴之路上的引领者。那些场景哪怕在很多年后,似乎都在眼前。
  他们与《茶道》杂志往来的情谊,是十年历程中值得记述的内容。
  寇丹:“八零”后的平常心
  在茶界,寇丹先生很受欢迎,他性格乐观,又谦和博和,走到哪里,人群就会有笑声,年届八甸的他,仍显儒雅帅气,常常自称是“八零”后。
  十年前,寇丹先生努力为我们“做媒”,刚刚创刊不久的《海峡茶道》杂志与韩国《茶的世界》结成友好媒体。自此,在东亚茶文化圈有广泛影响的国际禅茶大会有了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他对禅茶的理解很朴素“平常心,茶中炼”。
  他字画亦称绝,一把朱泥紫砂,他亲手镌刻的数只小蚂蚁搬一粒饭屑,戏题“闲看小虫忙”。多次茶会皆能与他相遇,能看到他的宠辱不惊,无论主办方招待妥当与否,皆一笑置之,自揣一颗达观平等之心。
  寇丹先生时常关注询问《茶道》杂志的走向,给我们赐稿时,多会手写数页漂亮的字稿,在手写几已绝迹的今天,可堪成为珍藏品。
  前往湖州拜访他,他必定亲自泡茶,为我们斟上其乐融融的茶汤,尤记路灯下临别,他兀自喃喃“一期一会”。
  范增平:“茶道”的初心
  范增平老师是最早一批从台湾来大陆推广茶文化的领军人物,在茶界他可以称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这样一位重量级的茶文化专家,也从不端着架子,《茶道》杂志在台湾推广发行,他亲自安排,亲自张罗。
  与他相熟的缘份在广州芳村,当时远远看到一位大胡子先生健步走来,茶馆主人就在说,范增平老师来了。此后相聊颇为投机,又相约前往他广州的办学点,又相约来年的茶会。
  因为“茶道”之义,我们都成为不遗余力实践理想的人。《茶道》的专栏,他费心写作赐稿,即使因故未能刊出,亦不怒不嗔。他曾费资数百万在台湾实验“良心茶馆”,买单随意,出乎本心,此举只为唤醒人心中的君子之风。他笑称自己的很多努力像“堂吉诃德”,但即使那个勇士没能成功,“凄美”也是很好的。
  马守仁老师曾提及的一件事,终南山千竹庵的枯山水,多年来,客人多忽略了,只有范增平先生入住时,早起就提起竹耙子亲自梳理与展现。
  蔡荣章:茶道在茶汤中
  多年来我们与蔡荣章老师往来密切,从中受益良多。这是一位当前在茶道思想领域令人钦敬的学者。蔡荣章先生是国际无我茶会的创始人,是陆羽茶道体系的缔造者,你能从他身上感受到一位孜孜不倦致身于茶文化教育与专业探研、修为深厚的茶人风范。
  在《茶道》杂志的稿件往来、茶会交流中,常会为这样一位谦和平实、却专业严谨的茶人所折服。一到截稿日期,蔡老师的专栏总是早早写好,可谓风雨无阻。谈及无我,他说,“是放下自我,是平等之心”。
  对茶汤,对茶的工艺,对文化,他皆躬身其间耕作不止。这是一位思想活跃治学严谨又能云淡风清的长者,他在茶道思想中多次提及并强调的,就是应把茶汤当作茶人自己的“作品”,专注于茶汤本身,非常简单地直指本质,却也是当下很多人想而未能实践的。
  许玉莲:不许改文字的作者
  记得许玉莲老师最深刻的事情,就是她说的“不许改我的文章,不用就退我!”许老师对文字和对茶一样非常严谨,虽然是马来西亚人,但对汉字的斟词酌句丝毫不亚于我们,也正因为此,只要说好了主题,编辑她的文章非常省事。
  如果只是在网路上交往,以为她是一个严厉的人,等到见上面,却发现她原本是一位风趣幽默有正义感的茶人。
  曾在《茶道》杂志提到她喝老六堡的那种体验,一直惦记,后来终于有机会喝到她亲自泡的老六堡。泡茶时她气定神闲,一丝不苟,却能从她手法上看到生动而智慧的茶之道,水温、手法、器物,怎么对待茶,从泡茶中,你能感受她身上有茶的力量,还有茶的美。
  她常说,不用给我稿费,拿来买书就行。因为邮路不便,《茶道》杂志在马来西亚的推广就让她花费了更多的心思。
  丁以寿:桃李天下的茶人
  丁以寿老师是安徽农大的知名教授,从事教学三十载,桃李遍天下,谈及一些茶文化话题,我们也经常电话或邮件咨询请教,他皆耐心解答,有时致以数千字的稿子。
  学术界也会遇到弄虚做假之事,或是怕得罪人,或是见怪不怪,人们遇到错误很少理会,但丁老师却认真,耿直起来一定要引经据典予以回应。发回编辑部的文字,透过文字行间,就不得不折服他对学问的态度以及广博的学识。往来多了,就会发现有什么学术上的问题,求助于他总是很快得到解决,这是一位“友直友谅友多闻”的良师益友。
  一次茶会,临时邀请他谈话,他即兴慷慨,从千年前的茶文化谈到今天,他的普通话里带着甚浓的安徽口音,但听众完全沉浸于他的演说与对茶的深度解析。如果说茶中有禅,他面露的微笑也是最好的解释。
其他文献
2013年6月20-23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六安市政府主办的北京国际茶展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行。本届国际茶展共设百强企业馆、全国重点产茶县馆、台湾馆、国际馆、茶具馆等12个馆区;一线品牌企业占参展企业90%以上,入场观众超过7.6万人次,成交额突破5.52亿人民币。  帝都茶事,广博之风  茶展的国际馆中,入口正对的地方便是越南茶展位,原木风格的八根立柱支起一个尖尖的屋顶,像一
期刊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宋代畫家苏汉臣的传世名畫《长春百子图》。在这幅长达5米多的长卷上,生动地描绘了四时百童嬉戏的畫面。其中有个场景颇值得玩味:一座凉亭中,三四童子围在几案旁,一个在濡笔染翰,身后两个在注目观看,还有一个则安静地坐在一边,面前摆着一壶茶和一只白瓷瓯,仿佛在啜茗赏景。  这一细节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反映出宋人茶生活中的一个侧面——茶自古就是老少妇孺皆宜之饮。而事实上,根据史书记载。早在
期刊
如果要概括天心村天英茶业嘉叶茶厂朱家的家族传承精神,“兼收并蓄”,是从朱建福这辈就已奠定的。  天心村靠崇阳溪边最后一排,很气派的一座院落,便是嘉叶的厂址所在。  春寒料峭,细雨迷蒙,因为没有宾客的迎来送往,这座几乎是全村最气派的院子显得格外的空旷和宁静。满载茶叶离开的货车的马达轰鸣声似乎还回旋在空中,窗外的雨落滴滴答答,朱建福安静地冲茶,一款曼陀峰的水仙,已是第十二道,茶汤依然有滋有味。  流离
期刊
大坑口,虽是武夷正岩茶产区“三坑”之一,但在岩茶圈,人们总是会把它跟苏炳溪苏德发这对父子联系起来。  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家山场够“硬”,还因为他们的技术过硬。于是,苏家一门父子,出了两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这在福建乃至全国恐怕都是少见的。  苏德发坦言,苏门的“显赫”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父亲对他的“严”传“深”教。  做茶,就像谈恋爱  在武夷山,茶季(通常是4月底5月初)前的头几个月是做茶人一年中最
期刊
“宠辱不惊”,是家族成员面对诸事的态度,是这个家族的传承精神。  “一个家族,看遍百年制茶史。”一句话概括这个家族的做茶历史,这句凝练有力,是不二之选。  在武夷山,以茶为生的种植者、经营者数以万计。但要说起陈氏家族,懂行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耳闻。有人讲他们是武夷岩茶第一望族,“第一”和“望族”的帽子或许太高,但是武夷岩茶有历史记载以来,这个家族的每一代都有名有姓可追寻。“书”字辈的陈书省,“礼”字
期刊
3月中旬,春的气息浓重,于云南而言,却即将进入最热的季节。我们的行程,从充满梦幻色彩的西双版纳开船,寻访此地的布朗山、贺开山、古六大荼山,再西行至景迈,进勐库,北上邦东,又寻访凤庆,绕着云南的主要茶区走了一圈。为了更深入了解今年云南的茶事,4月初,行程又再次折返,从凤庆到云县到澜沧,再返勐海,一路风尘,清明时节又回古六大茶山,整个行程持续近一个月。古茶山千百年来与人们相伴而生,一个月的行程只能看到
期刊
4月的西湖,除了醉人的湖光山色,最值得期待的莫过于那杯明前的龙井了,只是“西湖龙井”的春天似乎从来都不平静,随着新茶陆续上市,关于“西湖龙井”被假冒的议论再度满城风雨,这似乎成为了近些年春茶季的“标配”。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行动号角全面吹响,面对多年久治不愈的“内伤”,“西湖龙井”迅速顺势而为,迈出中国绿茶第一公共品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一步。  现阶段,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既有需求的也有供给
期刊
早在几年前,由于对普洱茶的共同爱好,我们聚在一起成立了茶友会,喝普洱、聊普洱、淘普洱,现在兴趣扩展了,红茶、绿茶、白茶、岩茶、高山、龙井、铁观音;什么茶都喝,只要是好茶就不放过品尝的机会,自己品不过瘾,邀人一起分享才高兴,当然,都还是围绕一个“茶”字。  这其中以笔者最为年长,和这群帅哥靓妹们忘年欢叙,甚为怡然自得。他们都很忙碌,却能在茶申圭,受闲适,在品茗問领悟宁静淡泊的人生趣味,这令我这老者十
期刊
平日闲時最大的乐事便是到闹中取静的茶楼邂逅好茶,好茶喝得多了,如同见腻了花枝招展的女子,在这臃懒的秋日,只想寻一杯菊茶。呼应空中微妙的山野苦趣,应证那“人淡如菊”的意境。  “武当道茶馆”,坐落于道教仙山之下,呼应武当之名,是个风雅幽静的品茗好去处。寻一处靠窗的雅间坐下,香云纱的幔帘,掩不去窗外的山色,却又柔化了山峦树木的轮廓,似乎让彩色照片经过了黑白处理,显露出一种古雅的风情。绘着仕女图案的屏风
期刊
从台北市西华饭店後方的“竹里馆”茶馆大放异彩。到松江路“禅风茶趣”茶餐厅融合茶与美食的缤纷,再到今天SOGO商圈内,号称台北东区最美的“若荷”素食火锅店,力拼茶文创商机的黄浩然一路走来,不也正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境的最佳写照吗?  只因为爱上茶,17年前黄浩然决定放弃原本收入颇丰的工程事业,投身茶文化事业。而此时,台湾茶艺馆正急遽衰退,茶艺开始走向家庭。黄浩然依然大胆地“撩落去”。希望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