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渊明诗文中的乐生思想

来源 :人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64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陶渊明既是一位诗人,又是一位思想家,他的人生充满了困惑、艰辛,可他却以苦为乐,对人生不离不弃,表现出浓厚的乐生思想。他这种对生命快乐的体验,大多是在死亡视野下,通过归隐、躬耕、饮酒等途径获得。归隐、躬耕、饮酒就成了他思考人生,试图超越死亡的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 陶渊明 乐生思想 死亡视野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0)01-0121-06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的思想对于生命的态度实在有明显的差异。儒家主张积极用世,不惧死亡,仁厚坚毅,重视现世生命价值的实现,因此对生命十分珍重;同时,又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毁伤,表现出对生命的爱惜,他们对生命的态度是“重生”派。道家崇尚隐逸与自由,有畏死保命的一面,也有超然待死的一面,他们是“养生”派。释家断然否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相信因果报应,生命轮回,认为生命就是苦难,他们对生命的态度是“苦生”派。
   陶渊明不仅是大诗人,也是大思想家:“然则就其旧义革新,‘孤明先发’而论,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岂仅文学品节居古今之第一流,为世所其知者而已哉!”①陶渊明有极高的哲思禀赋,对人生有通透的了悟,又对人生不离不弃。对此
  清代方宗成评曰:“陶公高于老庄,在不废人事人理,不离人情,只是志趣高远,能超然于境遇形骸之上耳”。陶公不仅高于老庄,也扬弃孔孟,砍断功名利欲,人生少了许多黏重,多了许多轻灵;但他又不废人事人理,不离人情,没有走入释家生命轮回和道教长生不死的泥潭。
  对儒道释思想进行合理扬弃之后,诗人紧贴大地,站在人生的此岸,以苦为乐,以生为乐,流露出浓浓的乐生思想。“檀道济说他‘奈何
  自苦如此’,他到底苦不苦呢?他不惟不苦,而且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一个人。他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最能感觉人生的妙味……虽写穷愁,也含有悠然自得的气象。”②在对生命的态度上,陶渊明应属“乐生”派。
  陶渊明对人生快乐的体验是以一种比较新颖而极端的方式获得,即通过对死亡的体验、描写来显现归隐、躬耕、饮酒的快乐,他人生的很大一部分快乐是在死亡的视野下获得的。那么,陶渊明是如何在死亡的视野下体悟到人生的快乐呢?并艺术地表现于诗文之中的呢?
  
  * 本文系陕西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①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第229页。
  ② 梁启超:《梁启超讲国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1页。
  
   首先,在死亡视野下,诗文中表现了归隐之乐。陶渊明抒写归隐之乐最有名的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等轻松欢快的文字”(注:郭建平:《陶渊明集解评》,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30页。)的《归去来兮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垣。”
  这首辞赋叙事、写景与抒情高度融于一体,凡景语皆为情语,凡述事都在抒情。诗人由于归隐“因事顺心”,如愿以偿,乐不可支;对于归隐田园有种亟不可待、手舞足蹈的快乐。可就在充溢着十足的快乐气氛里,诗人竟然三次写到死亡,一篇之中三致死意:“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寓形宇内复几时”、“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在这些看似悟透的言语里,可以看出诗人归隐的坚定,亦可以看出其快乐乃是来自悲怆,细细体味,简直是慷慨而悲歌!
  诗人在写给儿子们的遗书《与子俨等疏》开头就把死亡视野交待得很清楚:“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说明诗人对死亡有着十分清醒、理智的认识,可临终之前,对于儿子们的日后生活还是充满牵挂,小到柴水之劳,大到分财无猜,娓娓道来,一一安顿,在牵挂儿子们的同时,诗人不忘对自己归隐生活进行回味,一旦涉及归隐,诗人便忧愁顿扫,眉开眼笑,“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在这里,诗人已经把归隐生活艺术化,被艺术化了的归隐生活有着极高审美境界,这个境界不仅能提升人的生活品位,更能以恣情山水、归隐田园、耕灌田园的梦想方式忘却死亡,诗人在死亡视野下体悟到了生命的诗性价值,而这种诗性价值无疑是有一种艺术化生存的美学意义。人在这样的氛围中生活怎能感觉不到生命的快乐!因此梁启超说陶渊明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一个人,最能领略自然之美,就是在临终之前的遗书里也含有悠然自得的大气象。
  刘宋元嘉四年农历九月,大诗人真切地预感到自己的大限即将到来,于是自拟《自祭文》。比起以前对死亡世界的描摹、想象,这里的死亡意象就显得最为真切、凄凉:“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在自祭文里,诗人用整个篇幅总结了自己一生的最大事功——归隐生活,其中虽然也有箪瓢屡罄,絺綌冬陈的贫困时候,但诗人整体的归隐人生是快乐的,愉悦的:“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耔,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阳,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诗人之所以能得到这样的快乐,是“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是自己坚守归隐,安贫乐道的结果,也是自己苦中作乐在酣饮赋诗中得来的,也是识远知命、乐天顺化得到的,这样的生活虽然充满艰辛、苦难,可真要离别,还是让人眷恋。在诗文的最后,诗人喟然叹道“人生实难,死如之何!”这是诗人坚守志节累到极点后的愤慨之言,也是一场人生长跑竞赛达到终点后的如释重负,更是对剪不断、理还乱的人生作最后的了断:多少无奈,多少不甘,多少遗憾尽在其中,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而一死百了。这是他终生不遇的哀叹,归隐田园的快乐,在这一声感叹中又增添了一层凄凉、悲悯和凝重:归隐之乐是诗人由衷而来,也是斩断仕途功业后用血泪浇灌的,其中滋味,谁人能解?
  诗人不仅能在死亡的视野下读到归隐的快乐,有时还能读出一种从容、淡定、悠游,在《酬刘柴桑 》中诗人写道:“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门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从中我们可以见出诗人隐居得那么久,那么深,以致于“时忘四运周”,时时忘记周而复始运行的四季,犹如“桃花源”中的人们“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直到榈庭黄叶漫天,才慨然知晓新秋又至。但北边窗下,新长的葵菜很茂盛,南亩田地里,稻苗已然抽出美好的穗实。我现在不及时娱乐,谁知明年还活着不?于是,叫妻子拉着孩子们,在良辰吉日里远游,享受人生快乐。这里诗人一如既往地在死亡的视野和心态下看待人生,俯察万类:“今生不为乐,知有来岁否?”死亡随时随地地可以到来,所以他总有一种死期不远的担忧,诗人不仅写出他隐居生活的诗意性,更写出他面对死亡时的淡定、从容和悠游。命运拖着死亡的手,慢慢向他走来,身后曳着长长的黑影,而诗人和妻子拉着孩子们的手,从容不迫地迎了上去,有种慨然,但更多的是静默。诗人的伟大不在于他不惧怕死亡,而在于他能在死亡的阴影中得到更多的人生感悟,获得更多的生命体验。
  陶渊明是位田园诗人,一谈及田园、归隐就感到由衷的快乐,在死亡视野下的归隐更让诗人珍惜。他在《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二中写到:“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死亡意识,诗人才会说:“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死亡成了促使诗人归隐的直接动因。《九日闲居并序》、《游斜川并序》、《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都是在死亡之视野下摹写归隐之乐的优秀篇章。
   其次,在死亡视野下,诗文中表现了躬耕之乐。躬耕是陶渊明的天道,“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是人生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他主张,“舜既躬耕,禹也稼穑”(《劝农》),这是执政者取得天下的必要条件,又是保持社会公平、不出现剥削的有效措施。做到这些,就会“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晨兴,农夫野宿”,就会社会太平,天下大治。
  基于这样的认识,陶渊明“守拙归园田,开荒南野际”,亲力亲耕,他深知劳动虽然辛苦,但可以获得宝贵的自由,“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所以诗人爱说:“辛苦无此比,常有好容颜”,因此梁启超才会说陶渊明的快乐不是从安逸得来,完全从勤劳得来,从勤劳后的休息得来。(注:梁启超:《梁启超讲国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97页。)
  有意味的是陶渊明依然喜欢在死亡的视野下思考躬耕,死亡既然是他哲学思考的工具,那自然可以运思诗人的躬耕。
  在死亡视野下把躬耕之乐写得淋漓尽致的还属《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诗人把农人眼里再也普通不过的春耕写得郑重其事,犹如帝王的祭祀大典,或诸侯的外交典礼,同时也创造出一种令人极为愉悦的阅读心理。可就是如此愉悦快乐的春耕之乐,也是在死亡的视野下体悟出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寓形宇内复几时”、“聊乘化以归尽”,死亡伴随着快乐,如影随形,寸步不离。
  把死亡下的躬耕写得最富诗意的是《读〈山海经〉》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尽管有“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这样关于死亡的抒发、感慨,全诗依然飘逸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微雨时降,和风送爽,一片悠游跃然纸上。“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先生一生酷爱读书,也以读书为人生一大乐趣,可他非常清楚读书只能是他的副业,耕种才是一生的大道,孰轻孰重、孰先孰后,先生明白得很。“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诗人此时不再有“草盛豆苗稀”的尴尬无奈,也没有“螟蜮肆中田”的天灾,有的是丰收后的喜悦、快乐。高明的诗人没有直接写耕种的快乐,而是用收获后的喜悦衬托出,当然诗人之所以能安然读书,欣然品酒,迎风送雨,全是因为“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和郭主簿》),他的快乐真真切切是从劳作后的休憩中得来,一点不假。
  诗人的《于下潠田舍获》在今人、古人双重死亡的视野下摹写践行躬耕大道的悲欢之情:“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扬楫越平湖,汎随清壑回。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诗末写道,我的风姿年华已然逝去了,转眼已成暮年老人,但亲力农耕的事从未放弃过,自己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坚韧的操守,全靠的是千载上古荷蓧丈人给我的归隐决心。诗人此时已经五十二岁,依然躬耕不已,这是作者的志气所在,但已非往日气象。诗中虽亦有乐,却也不乏悲痛,悲喜交集;悲在于穷困不已,耕不自足;喜在于坚持节操,从未改变。躬耕已是诗人体道的同义语,是诗人一生的功业。
  陶渊明可以明禅悟道,等齐生死,了悟穷通。即使在对知音从弟死亡的念悼中,也没有忘记去叙写躬耕的情景。于是诗人在《祭从弟敬远文》的死亡之境和知音远逝的双重悲痛中,回忆起自己的躬耕之乐:“每忆有秋,我将其刈。与汝偕行,舫舟同济。三宿水滨,乐饮川界。静月澄高,温风始逝。”躬耕是诗人的至高之道,知音相伴又是他的人生宿愿,如此快意的人生,何乐不为?可好景不长,敬远不久而亡,让诗人“抚杯而言,物久人脆;奈何吾弟,先我离世”,伤感不已。
  第三,在死亡视野下,诗文中表现了饮酒之乐。萧统曾说,陶渊明诗篇篇有酒,诗人会饮,也善饮,能在酒中远情忘天;忘记人间烦恼,酒已是诗人思考人生的媒介物,在死亡视野下酒更成了诗人忘记世情、超越死亡的工具。“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在诗人看来,仕途、生命都不足虑,唯有在世饮酒不足让他怅恨不已,饮酒好像成了诗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功,是人生最割舍不了的牵挂“酒,已成为陶渊明生活和文学的标志。”(注: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6页。)饮酒在刘伶、阮籍等人那里,更多的带有痛苦,是种变态般的自虐,而在陶渊明那儿则是一种愉悦。凭借酒这个对象,诗人“构思诗歌,营造一个精神麻醉、忘却生死,从而得以进入幻觉的自由天地,摒弃死亡之思,获得生命永恒的诗意快感,(注:颜翔林:《死亡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04页。)诗人从而达到乐生的境地,酒已经成为陶渊明的诗意人生和审美智慧的象征品,饮酒也是忘忧超死的手段与工具。
   陶渊明的《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一诗曰:“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这首诗主题就是游周家墓柏,游览时感叹已经作古的柏下之人已经不得人生之乐,喟叹之余,诗人开导大家抓住今天就纵情游乐。因为不知明天会发生什么,死亡说不准明天就会到来。死亡的阴影深深地笼罩在人们的心头,于是大家“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用酒后的朦胧来消释死亡来临前的恐惧,绿酒成了驱赶死亡的灵丹,联系今世的妙药。世界上哪有一个人在拜谒别人家的坟墓的时候喝得兴高采烈?诗人这样一种“怪异”的行为举动,正是他所处的时代投射给他内心深处的种种焦虑、不安的艺术化表现。这首诗颇有汉末文人诗的气韵,汉末文人的政治处境与陶渊明的政治处境何乃相似。这样的焦虑和不安在绿酒的抚慰之后,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死亡变远了,苦难变轻了,在麻醉和摇晃之中,人生变得快乐了起来,在酒精的催发下,生命有了诗性的价值,即使在坟墓前,即使在死亡的笼罩下,依然清歌飞扬,觥筹交错。诗人在《归园田居》其五中写道:“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此诗写诗人和邻人荆薪代烛、只鸡漉酒,夜以继日,畅饮不辍。诗中之所以有这样的不管不顾,狂欢般的群饮,是有“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死没无复余,一世异朝世”,“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的亲身经历。死亡和无常提醒了诗人,也教会了诗人如何珍惜生命,于醉乡日月另辟一世界,虽然酒粗菜少,黄昏降临,但荆薪代烛,夜以继日,人生命中的快乐,便有了持续、绵延,不至中断。人生便进入规避掉死亡、忘记了苦恼的状态,从而迈进纯而又纯的幸福之乡。
  在《答庞参军》中说:“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在《连雨独饮》中他说:“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在《和刘柴桑》曰:“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 弱女(指粗酒)虽非男,慰情良胜无”;在《乙酉岁九月九日》曰:“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在《拟古其七》中曰:“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在《杂诗其四》中曰:“觞弦肆朝日,尊中酒不燥”。酒中的种种快乐,诗人体会得很明了,可细细一看,这种快乐的后面无一例外地拽着死亡的尾巴:“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陶渊明借着抒写酒与沉醉以冲淡、稀释心头的死亡意识,以乐生保真和精神麻醉达到忘却死亡恐惧的目的,酒是他超越生死乃至人生万象的审美工具,也成为审美体验的手段和艺术创作的策略。
  
  二
  
  人们更多地注意到陶诗中的饮酒,说他诗中篇篇有酒,殊不知他诗中几乎篇篇涉及死亡和死亡意识。陶渊明的死亡意识形成原因颇为复杂。从他所处的社会背景而言,从东汉末年到晋宋易代,几百年间一直战乱不止,据史家统计,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中国人口是
  5600多万,到晋武帝泰康元年(280年),减至1600多万。相隔不到120年,人口减少这么多,这数目真是可惊。(注: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4-25页。)残酷的现实给诗人内心以极大的震撼。另外,陶渊明接二连三地遭遇到亲人亡故的打击:父亲、庶母、从弟、母亲、小妹,这些亲人的过早离世,也给诗人心灵以巨大的创伤。从诗人自身而言,他一生多病,身体羸弱,以致几次他自以为都活不下去了。多病的身体,多次让他跨进死亡的门槛。最重要的一点是,陶渊明一生渗入骨髓的孤独感,这是催生他死亡意识的最大动因,陶渊明一生几乎悟透一切,可唯独对知音的企盼几近含泪祈求的地步。他在《寄从弟敬远文》中泣曰:“敛策归来,尔知我意;常愿携手,置彼众议。”说明诗人的归隐曾经引起很大的疑议,世俗中没有谁理解诗人高洁的情怀和远大的志趣。知音的缺失,使终生被孤独包围的诗人更多地与死亡对话,与死亡沟通,这造成他的诗歌里几乎篇篇涉及死亡和死亡意识。这也说明诗人何以喜欢在死亡的视野下观察社会,体悟人生。
   虽然诗人面对死亡有过焦虑和矛盾,但总体而言,陶渊明面对死亡抱有一种从容淡定的态度,他的死亡观十分豁达、通透:“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有时他对死亡抱有一种甘之如饴、辩证智慧的态度:“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诗人不相信来世,更不相信成神成仙,但却承认死亡。诗人认为死亡也是有价值的,如果没有死亡,那么所有的人都可以永生于世,生命就会变得无聊平淡。是死亡激活、催醒人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潜能,是死亡映衬出了生命的活力和价值。其实,成仙也很平常,是另一种形式的死亡,因为没有了生命的长度、生命的动力和起伏跌宕,那仙不如死。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死亡也是另一种方式的成仙和永恒,是一种人性的解放和生命的彻底放归,和成仙一样,从此有种“万岁如平常”的永恒和沉寂,在时间长度上与成仙不差上下。在所谓的神仙世界的观照下,陶渊明反而喜欢死亡世界、田园世界、归隐生活、农耕生活,因为只有在这个世界里,才会有“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的幸福生活,可见他对现实生活、生命是多么不舍。
  有意味的是,陶渊明在诗歌中不写死亡,或者没有意识到死亡的时候,他的归隐、躬耕、饮酒有时就变得十分艰难、辛酸,有时竟至叫苦连天,撕心裂肺:“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乞食》)“凄厉岁云暮,拥被曝前轩。”(《咏贫士其二》)“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杂诗其八》)“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述酒》)这是写诗人隐居生活的艰辛;“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这是写躬耕的尴尬与艰难;“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这是写独饮无绪、越饮越愁的苦闷。可一旦涉及死亡,在死亡的视野下观照归隐、躬耕、饮酒的时候,这一切就变得妙曼无比,诗人笔下的田园世界就变成一个诗化的世界,一个审美的世界。这是因为比起死亡,隐居中的生计艰难、躬耕中的身体倦累、独饮中的无趣无绪根本就算不得什么,死亡是人生的终结,大限的门槛,人生有苦,可比起死亡,还是甜美无比,让人留恋。死亡在陶渊明这里,反而成了让生命快乐的开心果、发酵粉。
  诗人在死亡的视野下体悟到了归隐、躬耕、饮酒带来的人生快乐,反过来说,归隐、躬耕、饮酒又是诗人获得人生快乐的重要途径、审美手段,也是诗人试图超越死亡、忘却死亡的哲学工具,他们是二而一、一而二地融通在诗人的诗文里、生命意识里,无法分解,也不能分解。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诗人写道:“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说明归隐可以让他远离战乱,保全生命;诗人又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并且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平生之志”;《阻风于规林》曰:“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夜行涂口》曰:“养真衡茅下,庶以善人名。”综而言之,诗人乐生思想落实在“归隐”上,应该是“自然”、“纵心”、“养真”。诗人在《庚戊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曰:“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在《劝农》曰:“傲然自足,抱朴含真”,“舜既躬耕,禹亦稼穑”,诗人乐生思想落实在“躬耕”上应是“衣食为道”,“朴真自足”,“舜耕禹稼”。诗人在《饮酒十四》中曰:“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在《连雨独饮》中曰:“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诗人落实在“饮酒”上的乐生应是“无我贱物”,“远情忘天”。大而言之,委任顺化,纵心养真;躬耕自足,衣食为道,舜耕禹稼;无我贱物,远情忘天应是陶渊明乐生思想的大要。这些既是诗人以生为乐的思想资源,又是诗人战胜自我、诗意人生、超越死亡的途径。
  陶渊明的乐生思想深受时代思潮、哲学观念、社会政治之影响。“魏晋人虽都有厌世的观念,并没有厌生的观念。人生的意义虽是否定,生活的意义并没有否定。他们一样快乐,要求幸福,不过他们追求的途径与方法不同,观察人生的态度和前人有些分别而已。”(注: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13页。)陶渊明无法在现实世界中获得实现政治理想抱负的机会,只好选择了在内心世界完善人生的路径。陶渊明是隐逸诗人之宗,是田园诗派的创始人,他的归隐意义在中国文化史上怎样评估都不为过;他也是第一个亲历农耕的大诗人,他对劳动的由衷赞美,劳动带来的绝对自由,和劳动后休憩的快乐描写,都让其他诗人无法企及;“在诗中集中写饮酒,以致形成一种文学的主题,应当说还是自陶渊明始。”(注: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6页。)陶渊明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厌世不厌生,但他的乐生异于同时代的人,他没有谈玄说佛,放诞任性,炼丹服药,而是用隐逸、躬耕、饮酒的方式经营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人生快乐起来,特别是当这些快乐与死亡拥抱在一起的时候,表现得更加浓烈、更加与众不同,这又是他超越时代的地方,也是他站在魏晋风流最高峰的原因。
  其实,死亡、归隐、躬耕、饮酒在正常的年月、有作为的时代,对于一个有理想抱负的士人而言,都是生命价值的负向判断的无奈结果和滑落,是不得已的退守,可陶渊明不仅以生为乐,也以苦为乐,把它们写得充满诗意,成为完善生命的审美手段,思考生命、超越死亡的哲学工具。这其中体现出诗人的哲人智慧、人性温淳、责任担当,共同构建起诗人在士林中的“素王”、“教父”形象,从而使诗人站在魏晋风流的最高峰。陶渊明独步千古,不可重现,更不可复制。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榆林学院
  责任编辑:杨立民
其他文献
不少小学生视写作为畏途,不爱写,不会写,不愿意上作文课。我认为这种现状不是一个星期那两节作文课能改变的。练在平时,练在每一篇文章,练在每一节语文课,才是解决学生写作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个途径即“随文练笔”。随文练笔伴随着阅读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入阅读教学之中,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可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 练在精彩典型处    叶圣陶先生说
一什么是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就是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目的,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最终以获得任务成果的方式体现教学的效果的一种教学途径。它源自交际语言教学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实践形式。其重点在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任务型教学模式对教
摘 要:平日里提到专家型、研究型教师,好像与我们远隔千山万水、遥不可及,其实只要平时能留心,能学习和应用教育理论,就能不断将我们提升到新的更高的境界,在逐渐深入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以“研究者的心态”去看待所经历的事和所接触的人,其实每位教师都可以由一名“经历者”成长为一名“研究者”。许多教师对自己碰到的一些令自己和许多老师头痛的学生或棘手的问题时,常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无可奈何;一种是抱怨、气恼……
摘 要: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进入学校,教师要在不断地探索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首先是要根据地域特点取舍教材,其次是要根据教学目标丰富教材,再次是根据未来生活补充教材,以此促进教材的科学运用,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使用建议;地域特点;教学目标;实际生活境况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25-0063-02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把正确答案写在括号里。每空1分,共20分)  1.7月份,小雪家做家庭收支计划。爸爸工资收入4200元,妈妈工资收入4000元。购买国债到期获利1500元。给爷爷、外婆各200元。水电煤气等费用550元,购买食品1100元。小雪假期和妈妈旅游需要3200元。请根据以上信息填写下表。  根据以上信息算出7月份的余额是( )元。  2.一个盒子中有5个红
摘 要: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忽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做好读前导入、读中深入、读后将阅读内容学以致用的工作,整体提升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达到在阅读中发展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04-003
[摘要]研究型进修学校是教师进修学校社会职能转变的产物,体现了教师进修学校的新内涵。研究型进修学校的建议,对进修学校在管理机制、工作载体、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关键词]研究型; 教师进修学校; 学校建设  当前,随着教育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已不再适应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为满足新形势下教师进修学校的研修工作和自身发展,湖南省湘乡市教师进修学校立足自身现状,本着区域教育跨
常听一些老师说,学生课后问题的情况是“鲜有闻”,课堂教学上演着一些教学新手“独角戏”。如何让学生解开心中的锁铐,暴露自己的“无知”,从而走上交流习得知识的正途?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一般说来,威逼是不成的,“利诱”可否?笔者教学经年,每每巧借“题托”,引领学生走上一条自主问学探学的坦途。  一巧设“题托”,师生搭档演双簧  初中学生,花季少年,他们童真已逝,世界观未定,正处在接受与反叛的徘徊阶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研究能力。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怎样来激发学生的潜能?下面借助一个教学案例来谈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4页“9的乘法口诀”。  二教学设想  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来
摘 要:校本作业是基于学校学生实际编写的适合于校情的学科作业,是教师自主设计、关注学生原有基础和成长所需的作业,是学校实现“减负提质”目标的重要切入口。教师在设计校本作业时应做到“四个关注”,即关注教学目标,设计针对性作业,促进目标达成;关注学习体验,设计过程性作业,积累学习经验;关注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作业,实现不同发展;关注生活实践,设计拓展性作业,培养实践能力。  关键词:校本作业;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