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探究实验仪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动机
  生活中摩擦力随处可见,但是在我们还没有接触物理学的时候,也许不会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因为我们习以为常看见它让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停下,司空见惯两件粗糙的物体相对运动发出难听的摩擦声……无法想象没有摩擦力的世界有多么可怕,汽车、火车、自行车都将失灵,我们还能像现在一样走路吗?我们还能握住一个东西不使它掉下吗?写字的时候笔还能用吗?
  任何一样东西只要存在,那么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我们无法随心所欲地控制摩擦力,但我们能寻找它的规律并巧妙地使它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为了增加物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我就打算设计一个能探究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规律的仪器。
  研究目的
  在物理课堂进行摩擦力有关内容的教学时,常遇到学生看不清、理解不透的困扰。因此我希望能把最简单的装置改造成尽可能的多方面呈现摩擦力的大小和规律的实验仪器,提高学生对摩擦力的认知。
  摩擦力探究学习实验仪具有如下功能。
  ◇探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探究接触面的大小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探究物体所受的正压力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探究物体的运动速度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装置的组成
  ◇遥控器:遥控器中间接着一条导线用来发射信号,经过几次测试,无线遥控器的遥控距离超过30米(见图1)。
  ◇使用了蓝牙技术,使实验数据可以无线传送到计算机,并将各种摩擦力大小转换为相应的图像,让观察者能更清晰地看到各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方便分析。
  ◇驱动装置是可遥控的,由直流电机作动力源,并可以将电机的转动转换为平动(见图2)。
  ◇力传感器(见图3)是实验中最主要的部分。有了它,我们就能测量出各种下情况下的摩擦力大小,并且能清晰地了解摩擦力大小是否与实验道具接触面大小有关,是否与实验道具所受压力大小有关。是否与复合板滑行速度有关……。传感器测量力的大小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对于较精准的计算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传感器有非常多的功能按钮,如果没有传感器,实验将缺少十分重要的测试数据。在整个实验中,传感器提供的数据也是我们研究摩擦力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整个测量装置见图4。
  研究方法
  首先制作一个两面平滑、两面粗糙(砂纸面)的长方体木块作研究对象。我们测量了当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大小不同、粗糙程度不同(有砂纸或无砂纸),木块的质量、体积不变,运动速度不变的条件下摩擦力的大小。
  经我们的观察得出:在木块物体静止时,存在力阻止木块移动,且这个力的大小与我们所施加的外力相等,这个力就是静摩擦力,可见我们准确地测出了静摩擦力。
  反复测量并整理数据得到以下结论。
  ◇木块恰好开始运动时,得到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比动摩擦力大,而动摩擦力为定值。
  ◇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间相对运动的速度和接触面积无关,仅取决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所受正压力的大小。
  虽然许多东西看起来很光滑,但在显微镜下观察,就会发现它们的表面凹凸不平。当两件物体互相接触时,物体表面凸起的部分,会卡住另一物体表面凹下的部分。如果这两件物体之间发生滑动,它们表面上凹凸不平的地方就會互相拉扯,阻碍滑动。这时候,其中一物体表面作用于另一物体表面的力,就是摩擦力。
  为什么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却与物体间的压力大小有关呢?
  微观下物体的表面总是很粗糙的,实际上两物体并不会完全紧密地贴合。我们肉眼所见的接触面积,其实是小于实际接触的面积的。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与肉眼所见的接触面积并无直接关系。不过,若物体间的压力增加,便会增大两物体间的实际接触面积,令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增加(相互作用力增加),使摩擦力增大。
  市场前景
  在物理课堂实验中,有关摩擦力研究的实验仪器精确度、可视效果不够理想,本作品把传感技术、电子技术和视频技术等与传统的实验装置有机组合,实验精确度和视觉效果都较理想。倘若配合精美设计将更趋完美,实验操作简单方便。高性价比让其市场前景广阔。
  该项目获得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科教制作类一等奖。
  该项目制作了摩擦力实验仪。选题内容新颖。概念清晰。对教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项目材料完整,展示问辩表现优异。
其他文献
新疆科技馆“神奇的微生物”项目以提高青少年动手实践能力为着力点,通过讲座对话、辩论、动手制作、亲子活动、自编自演小话剧、实验演示、实验参与和观察总结归纳等多种形式,为青少年介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微生物知识。做到既帮助青少年补充了学校课本上涉及较少的内容,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让学生在动手参与的过程中学到了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帮助青少年合理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微生物,合理利用有利
2009年,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10位杰出科学家、工程师和国际科学教育项目的负责人在《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一书中提出:科学教育不应该传授给儿童一些支离破碎、脱离生活的抽象理论和事实,而应该慎重选择一些重要的科学观念,用恰当、生动的教育方法,帮助儿童建立起对世界的完整理解。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则认为“学习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教学应该从儿童对身边环境的兴趣和对世界运行的最初想法开始,帮助儿
近日,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我军新设立“八一勋章”,授予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建立卓越功勋的军队人员。在17名初步候选人名单中,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创者和学术技术带头人王永志的名字赫然在目。  王永志,1932年11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八面城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们家主要靠租种财主家的土地和外出打工为生,全家十几口人挤在3间破旧不堪的土坯房里。他从小就
8月18日上午,“科学阅读与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论坛邀请到了知名科普作家和中小学教师分享他们在青少年科普阅读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科学阅读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训练科学思维、提升科学素养  在论坛中,各位发言人纷纷强调了科普阅读对于帮助学生形成关于科学的正确认知和素养的重要性。  “科学阅读对青少年来讲,是满足好奇心与求知欲、启迪理性思维、拓展视野的阅读。”《科普时报》总编辑、中国科普作家协
简介  我在家中、院子里还有户外经常发现蚂蚁有单独搬运食物或集体拖拉食物的现象,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仔细观察又发现蚂蚁搬运食物时的动作很不一样。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蚂蚁被称作动物家族的大力士,可是蚂蚁的力气到底有多大,我并不知道。查阅了一些资料也没有找到蚂蚁力量方面的实验性数据。对蚂蚁力量的描述多出现在科普文章中。科普文章中常常引用哈佛大学昆虫学教授马克莫费特的观察数据,即:蚂蚁一般可抬起自身重量的
研究背景  电报通信(CW通信)在业余无线电通信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计算机技术使自动控制或半自动收发电报已成现实,但是电报通信仍然是无线电爱好者追崇和热爱的一项活动。  业余无线电通信小组主要面向青少年开展无线电通信相关教学活动,电报通信是其中重要的教学活动内容之一。本人经过深入思考,设计了一个成本低、易实现、易操作、能够简单明了展示CW通信原理和通信过程的发报机练习器(Key Pair)。
◎课题的缘起  2013年3月的一个周末,我们回家给牛割草,看见屋后的山坡上,长了许多扁竹根,就准备割一些背回去喂牛。割了几丛后,我们突然想到这些扁竹根长得这么青翠,为什么没有虫吃呢?是不是所有的扁竹根都没有虫吃呢?我们又跑到另外几处长扁竹根的地方去看,发现另外几处的扁竹根都没有虫吃,这是为什么呢?  2013年4-9月,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制订了研究方案,采集了扁竹根,制作了扁竹根液,对使用扁竹
眼下,正是春笋破土之时。鲜嫩的笋尖儿,不乏坚实的拥趸。但正如北方鲜能见到新鲜脆嫩的竹笋,不走进浩瀚的竹海,你未必知道,竹笋原来可以那般鲜甜!  竹笋是我最喜欢的蔬菜之一,每年都有那么一阵子,我都会专程在北京的市场上寻觅。只要发现品相不错的,必然尽数购回,享受几天“清炒笋片”“笋丁炒虾仁”“冬菇炒笋丁”的畅快感觉。不是因为此时的笋最好吃,却是因为出产甚多。春笋在满足江南食客的嘴和胃之后,略有盈余,这
引言  正如上面这句引文所述,青少年要想成为当今世界的参与者,应当尽早了解包含科学、工程、技术和数学的STEM学科。因此小学教育中这些学科的高质量将会极为重要,应该逐渐培养起5~11岁青少年对这些学科的兴趣,对其基础知识和实践过程的理解,以及认识到它们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这些STEM的学习经历将给予他们在找寻机会及面对挑战时一个条理分明的智力与实践的框架。同时,该经历使得青少年们能够提升并很好地使用
在首届全国科普剧本创作暨青少年科学表演大赛中获奖的10部学生科普剧参加了今年的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孩子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科普剧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新型科学传播方式,它突出科学与文化、艺术的结合,将科学知识、科学实验以表演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观众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接受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精神。此次参加演出的科普剧,内容涵盖环境保护、绿色出行、食品健康、生态环保及科学探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