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现阶段农民存在乡土主义心理、自卑心理和失衡心理等问题,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使许多农民脱离土地,会激发农民的负面心理,导致了农民心理问题的延伸,使其缺乏安全感、产生不满情绪、空虚感、失落感,针对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过程中农民存在的心理问题,必须从政府、个人和社会等多个层面来寻求对策。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农民心理问题 对策
在我国现阶段,城乡文化与经济发展差别较大,农民生活在区别于城市的文化与经济的乡村环境之中,这种环境的差异,决定了农民个体和群体心理的特殊性。通过应用心理学对农民群体心理的研究,不仅对改善农民的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加速掌握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革新、实现基层政府管理的合理化,使农村土地流转更加顺利的进行,不断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和生活水平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而且能拓展心理学本身研究范围和对社会生活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也是农村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所急切需要的科学依据。因此,我们要重视研究农村的社会心理、文化心理, 了解农民的心理状况,为政府相关部门在农村经济和文化发展方面的决策提供心理学的依据,从而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促进作用。
一、现阶段农民存在的基本心理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和农民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诱发了农民的心理问题。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我国现阶段农民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乡土主义心理、自卑心理和失衡心理等。
1、乡土主义心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投入到城市建设当中,进城务工已是农民群体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他们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之后为落后的乡村带回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观念。虽然随着社会和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也逐渐有了突破传统的强烈愿望,很多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也都敢于采用新的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也在农民致富中的贡献日渐提高,然而,由于大部分农民缺乏开拓精神和风险意识,对于如何寻找致富之道该怎么走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一种想象性的模糊意识当中,既定的古老的观念和秩序难以超越,这种传统的保守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束缚,形成了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我国大部分农村受传统文化的禁锢之久、影响程度之深,使得农民依然保留着传统农业生产造成的思想封闭、不思进取、顽固僵化的乡土主义心理,大部分农民依然存在小富即安、目光短浅的小农意识,对科学知识和新鲜事物的接受较慢,这就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时代主旨相背离。
2、自卑心理
我国城乡巨大的经济差距,使农民在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方面明显落后于城市,再加上农村落后的教育、医疗、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加剧了农民本身在传统观念中就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农民的自卑心理又极易引发其依赖心理,由于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使农民在经济发展中处于最底层被支配的地位,再加上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特点,使得传统农民形成了忍辱负重、依赖他人的个性。而只要存在着心理上的依赖性,农民群体对自身的发展就必然不会有自主的选择性,从而对生活产生茫然感,对社会的不平等产生怨恨,自卑的心理就会进一步加深。大部分农民因接受文化教育较少、心胸视野狭窄、宿命论盛行等因素,造成农民对自身价值认识不到位,使其自卑心理无法得到疏导。
3、失衡心理
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国部分地区失地农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的结果,失地农民总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突出表现在身体不适、抑郁、恐怖、强迫等方面。由于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属于农民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加上现实生活场景转换,对未来生活的担心、焦虑、生活压力、自卑感,在融入城市化进程中,呈现出一系列心理不适应的症状,其中失衡心理表现最为突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农民群体在社会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然而由于制度的限制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民群体无法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加上近年来物价的上涨,农产品价格相对稳定,使农民的收入在相对比较之下呈逐年减少趋势,同时,由于城市下岗失业严重,农民进城务工也遭到一定的排斥,致使农民在社会中处于“二等公民”的尴尬境地。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民在政治地位、法律权利、社会保障、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再加上农民在城市当中的身份错位,这就确定了农民的失衡心理主要表现为身份认同的失衡和生活水平低导致的失衡。
二、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的负面心理效应
通过对农民的几种基本心理问题分析后,可以得出,农民的心理问题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会激发农民的负面心理,导致了农民心理问题的延伸。其主要影响有:
1、农民脱离土地使其缺乏安全感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展开,对于农村土地流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但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使农民脱离长久以来赖以生存的土地,土地流转后农民的安置政策不完善以及相关失地农民扶持政策的缺失,加上农民面对新的环境不能较快适应,难以找到新的获得收入的途径来保障生活,导致部分农民缺乏安全感。
2、农村土地流转补偿偏低使农民产生不满情绪
农村土地流转后农民的日常收入应至少等于原本靠土地得来的收入,这就产生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补偿问题。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各地农村土地流转的补偿形式和数量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最低标准。我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虽然对土地征收的补偿标准做出了规定,但补偿标准不够科学合理,方式单一,安置责任不明确。另外,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脱离土地的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难以落实,有些地区失地农民甚至无家可回,致使农民对征地行为不满,引发纠纷,此种现象日积月累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增添了不稳定因素。 3、农民脱离土地得不到及时安置而产生空虚感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后,农民脱离半辈子劳作的土地,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加上相关安置工作的滞后,本身无一技之长的农民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无所适事,从而产生强烈的空虚感,容易对未来失去目标,产生消极悲观的心理,由于农村心理健康保障工作缺失,多数农民又缺乏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不知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农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堪忧。部分农民长期闲散,不务正业,导致了农村不良社会风气的形成,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也阻碍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4、失地农民城市化加强较难适应新环境从而产生失落感
农民脱离土地后,客观上需要从农业转向其他行业,但一次性获取支付补偿金自谋出路的失地农民,由于文化程度低,又缺乏一定的技能,就业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就业前景堪忧。即使政府转移安置部分农民工作,他们所取得的固定收入较低,大部分农民难以达到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较差,从而使其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农民被转移安置后,由农业劳作转为非农工作,工作性质以及工作场所都发生变化,农民城市化进一步加强,他们不仅需要从心理上调节适应城市化的生活,同时也需要一定就业技能来增加自己的收入从物质生活上达到城市生活的标准。
三、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心理问题的应对之策
经过对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心理问题的分析,与之相应的解决对策也可以从政府、个人和社会等多个层面来寻求。
1、确保农民的主体地位,使其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
在政治层面,应该逐渐消除城乡户籍差异,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贯彻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健全农民利益诉求表达的渠道,建立农民情绪宣泄的平台,缓和农民负面情绪的产生;在经济层面,政府应当统筹城乡发展,在财政上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和农民的补贴,实现农业产业升级,为农民提供免费的培训,并为其提供自主创业的资金支持,增强农民在经济上的安全感;在公共服务层面,落实多项惠农政策,确保农民在就业、医疗、社会保险、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只有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农民获得更多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资源,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关怀,才能确保农民的自立自强与自尊自信,从而更好的融入城市化的生活中。
2、农民应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求出路并加强自我调适
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使农民的角色突然发生了变化,部分农民难以适应这种脱离土地的生活从而产生了一系列不良情绪,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农民应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扬脚踏实地,不怕艰苦的传统美德,自谋出路甚至是自主创业,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与此同时,农民还应积极主动了解政府对农的各项政策办法,配合政府的相关政策执行,并在需要时主动向政府寻求帮助使自身的基本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其次,农民群体还应加强与周围人的沟通交流,互帮互助,多读书、多看报通过各种途径来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积极主动的开展并参与农民喜闻乐见、积极健康的娱乐活动,从而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农民群体应自信自己是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中流砥柱,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农村土地流转并不是一场灾难,而是为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更加自由、更加宽阔的新的道路。
3、脱离土地的农民应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帮助
社会各界应尊重脱离土地的农民,令他们感到平等与温暖,对农民心理健康问题给予关注和理解。加强对新时代农民心理健康的重视,通过现代媒体宣传来帮助广大农民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建立心理健康意识,形成能够主动寻求心理学工作者帮助的心态。建立由政府、心理健康相关机构、红十字医疗等相关慈善机构、志愿者爱心帮扶机构、村级自助小组等部门组成的多位一体的农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给农民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同时成立一些心理帮扶基金组织,为农村心理健康医疗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社会各界还应帮助农村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丰富农民业余生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搞得好的地方,农民心理障碍的发生机率就低,先进的群众文化也能避免腐朽文化带给农民的心理困扰,减轻农民的心理压力。
四、结束语
农民群体在当今这样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极易缺乏安全感。在农村产业发展升级转型的同时,农民群体自身的心理问题也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不能忘记安抚社会当中的弱势群体,社会的发展更不应该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我们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出一系列政策,保证农民的根本权益,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培养农民的谋生技能,使脱离土地的农民也能得到成功的升级转型,这样才能使农民发展的机会平等,促使农民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如此,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心理问题就能得有效的解决,才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打稳根基。
参考文献:
[1]杜丹.转型时期我国农民心理特征分析[J].沧桑,2009(1):127-128.
[2]王洛忠,李唯真.农民心理贫困:社会影响与治理对策[J].团结,2013(4):37-41.
[3]张训保,卓朗等.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状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9):661-664.
[4]王营.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心理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9):187,183.
[5]易斌彬.农民心理健康与构建和谐社会[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5-97.
(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农民心理问题 对策
在我国现阶段,城乡文化与经济发展差别较大,农民生活在区别于城市的文化与经济的乡村环境之中,这种环境的差异,决定了农民个体和群体心理的特殊性。通过应用心理学对农民群体心理的研究,不仅对改善农民的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加速掌握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生产革新、实现基层政府管理的合理化,使农村土地流转更加顺利的进行,不断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和生活水平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而且能拓展心理学本身研究范围和对社会生活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也是农村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所急切需要的科学依据。因此,我们要重视研究农村的社会心理、文化心理, 了解农民的心理状况,为政府相关部门在农村经济和文化发展方面的决策提供心理学的依据,从而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促进作用。
一、现阶段农民存在的基本心理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和农民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诱发了农民的心理问题。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我国现阶段农民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乡土主义心理、自卑心理和失衡心理等。
1、乡土主义心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投入到城市建设当中,进城务工已是农民群体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他们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之后为落后的乡村带回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观念。虽然随着社会和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也逐渐有了突破传统的强烈愿望,很多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也都敢于采用新的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也在农民致富中的贡献日渐提高,然而,由于大部分农民缺乏开拓精神和风险意识,对于如何寻找致富之道该怎么走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一种想象性的模糊意识当中,既定的古老的观念和秩序难以超越,这种传统的保守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束缚,形成了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我国大部分农村受传统文化的禁锢之久、影响程度之深,使得农民依然保留着传统农业生产造成的思想封闭、不思进取、顽固僵化的乡土主义心理,大部分农民依然存在小富即安、目光短浅的小农意识,对科学知识和新鲜事物的接受较慢,这就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时代主旨相背离。
2、自卑心理
我国城乡巨大的经济差距,使农民在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方面明显落后于城市,再加上农村落后的教育、医疗、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加剧了农民本身在传统观念中就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农民的自卑心理又极易引发其依赖心理,由于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使农民在经济发展中处于最底层被支配的地位,再加上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特点,使得传统农民形成了忍辱负重、依赖他人的个性。而只要存在着心理上的依赖性,农民群体对自身的发展就必然不会有自主的选择性,从而对生活产生茫然感,对社会的不平等产生怨恨,自卑的心理就会进一步加深。大部分农民因接受文化教育较少、心胸视野狭窄、宿命论盛行等因素,造成农民对自身价值认识不到位,使其自卑心理无法得到疏导。
3、失衡心理
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国部分地区失地农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的结果,失地农民总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突出表现在身体不适、抑郁、恐怖、强迫等方面。由于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属于农民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加上现实生活场景转换,对未来生活的担心、焦虑、生活压力、自卑感,在融入城市化进程中,呈现出一系列心理不适应的症状,其中失衡心理表现最为突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农民群体在社会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然而由于制度的限制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民群体无法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加上近年来物价的上涨,农产品价格相对稳定,使农民的收入在相对比较之下呈逐年减少趋势,同时,由于城市下岗失业严重,农民进城务工也遭到一定的排斥,致使农民在社会中处于“二等公民”的尴尬境地。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民在政治地位、法律权利、社会保障、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再加上农民在城市当中的身份错位,这就确定了农民的失衡心理主要表现为身份认同的失衡和生活水平低导致的失衡。
二、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的负面心理效应
通过对农民的几种基本心理问题分析后,可以得出,农民的心理问题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会激发农民的负面心理,导致了农民心理问题的延伸。其主要影响有:
1、农民脱离土地使其缺乏安全感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展开,对于农村土地流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但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使农民脱离长久以来赖以生存的土地,土地流转后农民的安置政策不完善以及相关失地农民扶持政策的缺失,加上农民面对新的环境不能较快适应,难以找到新的获得收入的途径来保障生活,导致部分农民缺乏安全感。
2、农村土地流转补偿偏低使农民产生不满情绪
农村土地流转后农民的日常收入应至少等于原本靠土地得来的收入,这就产生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补偿问题。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各地农村土地流转的补偿形式和数量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最低标准。我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虽然对土地征收的补偿标准做出了规定,但补偿标准不够科学合理,方式单一,安置责任不明确。另外,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脱离土地的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难以落实,有些地区失地农民甚至无家可回,致使农民对征地行为不满,引发纠纷,此种现象日积月累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增添了不稳定因素。 3、农民脱离土地得不到及时安置而产生空虚感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后,农民脱离半辈子劳作的土地,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加上相关安置工作的滞后,本身无一技之长的农民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无所适事,从而产生强烈的空虚感,容易对未来失去目标,产生消极悲观的心理,由于农村心理健康保障工作缺失,多数农民又缺乏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不知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农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堪忧。部分农民长期闲散,不务正业,导致了农村不良社会风气的形成,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也阻碍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4、失地农民城市化加强较难适应新环境从而产生失落感
农民脱离土地后,客观上需要从农业转向其他行业,但一次性获取支付补偿金自谋出路的失地农民,由于文化程度低,又缺乏一定的技能,就业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就业前景堪忧。即使政府转移安置部分农民工作,他们所取得的固定收入较低,大部分农民难以达到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较差,从而使其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农民被转移安置后,由农业劳作转为非农工作,工作性质以及工作场所都发生变化,农民城市化进一步加强,他们不仅需要从心理上调节适应城市化的生活,同时也需要一定就业技能来增加自己的收入从物质生活上达到城市生活的标准。
三、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心理问题的应对之策
经过对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心理问题的分析,与之相应的解决对策也可以从政府、个人和社会等多个层面来寻求。
1、确保农民的主体地位,使其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
在政治层面,应该逐渐消除城乡户籍差异,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贯彻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健全农民利益诉求表达的渠道,建立农民情绪宣泄的平台,缓和农民负面情绪的产生;在经济层面,政府应当统筹城乡发展,在财政上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和农民的补贴,实现农业产业升级,为农民提供免费的培训,并为其提供自主创业的资金支持,增强农民在经济上的安全感;在公共服务层面,落实多项惠农政策,确保农民在就业、医疗、社会保险、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只有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农民获得更多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资源,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关怀,才能确保农民的自立自强与自尊自信,从而更好的融入城市化的生活中。
2、农民应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求出路并加强自我调适
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使农民的角色突然发生了变化,部分农民难以适应这种脱离土地的生活从而产生了一系列不良情绪,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农民应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扬脚踏实地,不怕艰苦的传统美德,自谋出路甚至是自主创业,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与此同时,农民还应积极主动了解政府对农的各项政策办法,配合政府的相关政策执行,并在需要时主动向政府寻求帮助使自身的基本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其次,农民群体还应加强与周围人的沟通交流,互帮互助,多读书、多看报通过各种途径来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积极主动的开展并参与农民喜闻乐见、积极健康的娱乐活动,从而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农民群体应自信自己是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中流砥柱,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农村土地流转并不是一场灾难,而是为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更加自由、更加宽阔的新的道路。
3、脱离土地的农民应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帮助
社会各界应尊重脱离土地的农民,令他们感到平等与温暖,对农民心理健康问题给予关注和理解。加强对新时代农民心理健康的重视,通过现代媒体宣传来帮助广大农民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建立心理健康意识,形成能够主动寻求心理学工作者帮助的心态。建立由政府、心理健康相关机构、红十字医疗等相关慈善机构、志愿者爱心帮扶机构、村级自助小组等部门组成的多位一体的农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给农民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同时成立一些心理帮扶基金组织,为农村心理健康医疗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社会各界还应帮助农村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丰富农民业余生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搞得好的地方,农民心理障碍的发生机率就低,先进的群众文化也能避免腐朽文化带给农民的心理困扰,减轻农民的心理压力。
四、结束语
农民群体在当今这样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极易缺乏安全感。在农村产业发展升级转型的同时,农民群体自身的心理问题也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不能忘记安抚社会当中的弱势群体,社会的发展更不应该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我们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出一系列政策,保证农民的根本权益,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培养农民的谋生技能,使脱离土地的农民也能得到成功的升级转型,这样才能使农民发展的机会平等,促使农民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如此,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心理问题就能得有效的解决,才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打稳根基。
参考文献:
[1]杜丹.转型时期我国农民心理特征分析[J].沧桑,2009(1):127-128.
[2]王洛忠,李唯真.农民心理贫困:社会影响与治理对策[J].团结,2013(4):37-41.
[3]张训保,卓朗等.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状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9):661-664.
[4]王营.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心理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9):187,183.
[5]易斌彬.农民心理健康与构建和谐社会[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5-97.
(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