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画人间 艺韻悠长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iang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杨羽莎女士,国家一级美术师,香港知名五维指画艺术家。她突破传统的桎梏,将艺术与最新科技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启了自己的五维指画艺术之路。五维指画的问世,不仅为艺术创作开启了新的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创作者带来了新的思维,杨羽莎女士作为先行者,推动着五维指画在香港的发展和推广。对其前景,她满怀信心。她不固守於原地,不拘泥於传统,颠覆以往绘画艺术的作画方法,扔掉画纸和颜料,将创作从传统的绢、纸转移到了电子屏幕之上,这是一种大胆地开拓,亦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但她从不怀疑自己的选择,坚定地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艺术的多元,在五维指画艺术的道路上洒下一路芬芳。


  五维指画——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科技与艺术的关係,向来是一个能激起思索的话题。有人觉得,科技的兴起加速了艺术的衰老,艺术最终只能在科技渗透不到的罅隙里苟延残喘;有人觉得,科技的兴起为艺术的发展和传播创造了新的可能,科技,意味着新的艺术生命。爭论时有不休,而有人拒绝就有人拥抱,杨羽莎女士便是那个率先在技术革新中寻找到新的艺术表达的人。
  从铅笔画到水墨画,杨羽莎女士也曾走过曲折的求艺之路,可是这一路的探寻,虽然让她成长,卻也让她逐渐落入了一个困局之中,那就是水墨画有限的色彩和表现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表达的内容,这並不能透彻地反映出她心中那个世界的全貌,所以她便想要跳出来,去寻找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杨羽莎女士想,若是要颠覆,那就干脆颠覆个彻底。於是,她推翻以前传统作画的方式,抛棄掉那些纸张和颜料,利用现代科技和媒介的发展,将所有的艺术创作放到了电子屏幕上。她如此解释自己的选择:“传统作画中无法完成的细节和效果在这样的电子屏中都可以实现,我们的画作因此可以呈现更多的层次。而且,传统地作画我们往往需要花几个小时的时间去调色,去做其他的準备工作,画家的灵感是很宝贵的,这样的工作对我们的灵感往往是一种消耗,利用电子技术来作画则省去了这些程序,让画家在创作时更加心无旁骛。”
  作画方式的颠覆带来了创作上的革新,杨羽莎女士也並非一开始就能熟悉掌握五维指画的全部技巧,她只能靠着自己的感觉一步步摸索,怀着虔诚的心去探索这样一种新形式的绘画艺术。时间愈久,她便愈发熟练,所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也随之越来越丰富。
  但与此同时,杨羽莎女士对於传统的颠覆也招致了一些质疑。有人觉得她的艺术太过跳跃,有人觉得电子媒介影响了艺术的纯粹性……但这种种的质疑並没有让她怀疑自身的选择,反而让她更加坚定:“开始尝试的时候我一点顾虑都没有,我觉得时代在进步,我们的工具也应该适时转换。他们说我这一步跳得太快,我就觉得现在不跳的话要等到什麽时候呢?等到我们没有精力再去研究的时候吗?趁着能做就去做吧,起码在今後的几十年里我还能不断精进。”对於那些传统的画家,杨羽莎女士並不反对他们的坚持,只是希望对於如自己这般敢於突破的画家,这个社会也能给予更多的支持,因为艺术之所以可爱迷人,也正是在於其包容性。


  杨羽莎女士对於未来指画艺术的发展也充满了信心。如今,她时常被邀请去学校里面讲课,她觉得自己在创作之外,还有一份培育後代的责任,所以这样的工作她从来都是欣然接受。更重要的,是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把五维指画这样的艺术推广开去,让孩子们知道手机不只可以用来玩遊戏,还可以拿来随时随地地进行艺术创作。这对孩子们兴趣的培养及艺术天赋的挖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数字时代的到来会将艺术引向何方,我们或许无法给予一个準确的回答,但正如杨羽莎女士所说,无论怎麽改革,他们改变的终究只是载体和媒介,艺术始终是艺术,这个内里是无法改变的。大卫·霍克尼这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英国画家,也作为电子屏幕绘画的拥趸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我不知道它要去哪里,谁做的?艺术就在那里。”
  “自然和生活就是我的老师”
  杨羽莎女士的父母亲都是水利工程师,曾参与鲁布革水电站、二滩水电站等国家重点水利工程的建设。因为父母工作的特殊性质,她小时候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大山里生活,长期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让她对自然万物产生了一种亲近感,这种亲近感也直接影响了她其後的艺术创作。
  从美术学院毕业之後,杨羽莎女士没有再师从他人,她把生活与自然当成了自己艺术上唯一的老师,开始一路的蜗行摸索。但是生活与自然本身並不会开口说话,要领会其奥义,从中得到珍贵的艺术养分,则需要长期用心地感受与发现。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杨羽莎女士也曾遇到过瓶颈。当她发现自己的灵感之泉逐渐走向枯竭的时候,当她发现绘画不能再给她带来新鲜感和快乐感的时候,她意识到了自己的危机,於是,她果断为当下的生活画上了休止符,将自己重新归零,去寻找一段新的开始。
  那时候,她辞掉了自己服装设计的工作,卖掉了自己的两套房子,将自己放置於一个几近“真空”的环境中,除了画画,其他的事情都不幹。所幸她並没有浪费掉这十年的时间,甚至可以说是这十年成就了她的一生。长期的沉淀,她学会了从自然与生活中获得美、感受美,並最终将这些穫得提炼成了艺术。


  如今,杨羽莎女士已不再需要去主动寻找作画的灵感,只要提起笔来,笔端自然遊走,因为她的艺术已经有了自己的灵魂,自己的生命,她只需要随心随性地将这种感觉付诸“画纸”之上,一幅佳作便自然形成。所以今天她可以自豪地說:“即使有一天我的眼睛看不见了我也依然可以画画,因为我不是在靠我的眼睛创作,而是在靠我的感觉,我的心。它会带着我一路走下去。”
  “在画中重新发现生活与自然”
  这些年因为艺术的陪伴,杨羽莎女士坦言,自己的生活一点都不孤单。她在人世间完成着自己艺术上的修行,而艺术也将她带到了现实中的极乐世界。
  为了拓宽自己呈现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杨羽莎女士从来不惮於去寻找未知的领域。那些生涩难懂的天文学、物理学和数学的知识,她甚至也会去涉及。她懂得,这些法则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万物自有其完整性和浪漫色彩,只要深入去接触,去了解,就总能触摸到更多美的纹理。她觉得艺术家有这样的使命与责任去挖掘和传播更多美的事物,所以她不放过生活的角角落落,卻也因此发现了这个世界更多元的一面。


  带着问号去寻找答案,带着答案去投入艺术创作,杨羽莎女士因此表示“我的画变成了我的百科全书”。在不断求索中获得新的创作素材,摄入新的知识,她言这是绘画所带给她的智慧,绘画带领着她发现了一些她以前没有发现的生活与自然,她的世界也因此更加的明亮和宽广。
  杨羽莎女士常常说些俏皮话,比如说“大自然是一个少女”“荷花是仙女在人间的模样”,而她有些不经意间说出的话,卻也饱含哲理,比如“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人是世间孤独的行者”等等。这些或新奇可爱,或充满禅意的想法,相信正得益於她多年与艺术的相处。而这种滋养,相信也会继续支撑其艺术创作,让人生之况味与艺术之馨香相互缭绕,餘韻悠长。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整合、应用中,依据校本课程的独特性,充分发挥我校“水电文化”特色,以“水电”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品质为目标,立足实际,挖掘学校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熏陶、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三条渠道,弘扬学校水电文化精神,涵养内化,铸魂育德,有效实施校本课程。  关键词 彰显 水电文化 特色 实施 校本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
期刊
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亲自表演示范的实验。演示实验不同于其它实验,它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学“双边”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基本操作技能,巩固和验证理论上有关的化学知识,充分利用课堂演示实验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达到演示实验目的和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演示实验目的及教学要求  每个演示实验,师生都应目的明确。教师应事先
期刊
摘 要 《马丁·盖尔归来》、《奶酪与蛆虫》、《蒙塔尤》一起号称微观史学的“三大代表作”,在现代社会,微观史学蓬勃发展,蔚为大观,已经成为史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微观史学最大的两个特点就是文学性和史学性的结合,本文将以《马丁·盖尔归来》中的贝特朗一角为例,进行分析,来印证这种特点。  关键词 微观史 文学叙事 史学叙事  《马丁·盖尔归来》大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大约1540年,年仅十四岁的马丁·盖
期刊
摘 要 任何艺术、艺术家族都是从属于当时社会的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我们可以从艺术中推论认识当时的社会,也可以通过了解艺术所处的历史背景来深入认识艺术品的内涵。用精神分析法分析哥特式建筑,确切的说是透过建筑形态来分析当时时代精神状况及当时的艺术家,在什么样的时代精神下设计出这样的建筑。  关键词 艺术品 艺术风格 时代精神 风俗习惯 精神分析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精神分析psychoana
期刊
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後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建成了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要求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994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启动建设,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
期刊
“水善利万物而不爭”  善,在某种程度上,如水一般,润万物而无声  还原水专家、香港精英扶轮社创社社长  ——梁永健先生  推动社会大众的用水健康  带领扶轮社团队善泽社区  在他的身上,善即如水,水亦是善  用心推广还原水引领健康新生活  谈及与还原水结缘,梁永健先生坦言这其中还有一份微妙的缘份。梁氏家族一直经营电镀工厂,利润非常可观。自小,他便前往加拿大深造,但回国後並没有接手家族生意。  “
期刊
通过武师的角色踏入社会  在武术指导的舞台上找到价值  凭借一腔热血,追求满腔正义  经过成长後开始社会服务  在社团活动中诠释着个人力量  凭借行动,传递榜样们的大爱  这是他的理想,也是他心目中  “香港精神”最淋漓尽致的表现之所在  姚培树先生,他以武师的角色踏入社会,在武术指导的舞台上寻找到自身的角色;他以一腔热血,追求满腔正义,在对个人价值的摸索中,踏上服务社会的道路,在多元的社团活动中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香港各学校已经全部复课,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反反覆覆,学校与学生仍要备存防疫物资,谨慎应对。香港观塘工商业联合会与香港林氏总商会於今年5—6月合办“学童抗疫显关怀”行动,两会代表团继早前到保良局陈维周夫人纪念学校、观塘福建中学及观塘彩福邨送赠复课礼包,6月5日观塘工商联会长余敏,荣誉会长甄元昌,副会长卓蔚南,会董蔡来顺、苏振华、洪海涛、刘雅君、施维展,香港林氏总商会创会会长林世强,执行
期刊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6月2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栗战书委员长主持。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春耀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听取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必新作的专利法修正案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草案二审稿增加了对产品局部外观设计给予专利保护的规定,完善了有关产权激励、专利开放许可、专利保护和专利纠纷
期刊
【编者按】香港精神是一种刻苦耐劳、勤奋拼搏、开拓进取、灵活应变、自强不息的精神,是香港坚固的精神支柱,是香港长盛不衰的力量之源。香港的“发展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间,香港精神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思想先进、顽强奋斗的傑出人物。他们携手踏平崎岖,用艰辛努力,推动了香港的繁荣发展,改变着香港的时代面貌;他们脚踏实地,创造出了香港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首的发展传奇;他们万众一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