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王”并称及其文学活动考论

来源 :励耘学刊(文学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li2010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彭王”之称最早在彭孙遹、王士禛的《彭王倡和集》中提出,之后在清初诗学、词学活动中逐渐确立.《彭王倡和集》为“彭王”并称提供了文本支撑,广陵词坛倡和对“彭王”地位确立提供了推进之力.随着博学鸿词科召举,二人声名内涵更为丰富.彭孙遹、王士禛由京师至扬州再至京师,其倡和文体亦发生由诗到词复归于诗的转变.考察彭孙遹、王士禛的交谊、倡和活动,对审视清初文学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感物”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其中包含的“物感”与“感物”话语并非同时出现的,内涵也不能简单等同.物感诞生于巫官文化向史官文化转变的转型期,物占主导作用,物感动人,先物后情,决定心之所感.之后,随着礼乐文化向礼法文化过渡,人的主体性增强,对世界的体认深入,感物逐渐兴起,并最终在六朝定型.感物指人在心物关系中占主导作用,先情后物,人感受物,借物言情.感物与物感最终融合成为无功利的心物感应,代表以人为主导的人与物无间的交流沟通.自物感至感物,是社会关注点从物人关系逐渐转移到天人关系和人自身的过程,也是人逐
杜甫“铁马汗常趋”一句的典源与释义尚存争议,大体上有使事与虚用两种理解.使事之论有三说,均不恰切.其中,“昭陵石马助战”说,古今学者多指其非,但还可围绕灾异文化及相关史料的适用性再予辨析;“井龙幻化铁马”说,可据灾异文化及灾祥转换问题予以探讨.如此,“铁马”一句应从虚用的角度理解,当指包括昭陵六骏在内的太宗麾下战马及骑兵的阴灵.杜甫以“铁马”歌咏太宗,与骑兵在唐初战争中的重要性,太宗对战马的热爱、对骑战的精擅、对武功的自矜,以及唐太庙歌对太宗武功的歌颂等因素有关.此外,“汗铸金之风马”一句与“铁马”的出处
文章借用艺术史领域“模件化”研究的基本概念,以高启的咏物律诗为例,尝试将结构主义阐释角度运用于明代诗歌文本的解读.通过观察高启的五言咏物律诗,总结出十二种模件类型,讨论这些模件在律诗中出现的位置,并揭示高启五言咏物律诗的固定写作思路.以此为基准,进一步分析高启的七律组诗《梅花》,探讨其中模件的“增殖”现象与模件的组合运用方式,强调组诗所拥有的储备功能.最后,通过对比组诗与类书在实用性方面的异同,提出一个假说:对于诗人而言,组诗的现实功能等同于一部诗人自制的小型类书,而这个小型类书所储备的模件及模件组合,可
《孔丛子·记义》记载的孔子论《诗》采用语录体的形式,其选取的篇章内容与春秋时期赋《诗》、用《诗》的情况最为接近.其对不少《诗》篇主旨的论说,都体现出与《左传》《论语》《史记》等文献所载春秋时期论《诗》一致的《诗》学观念,是对春秋时期论《诗》传统的继承.作为战国秦汉之际写定的文本,在《记义》论《诗》文字中,也能看到不少战国《诗》学的影子.这说明《记义》中孔子论《诗》的性质,是经过战国儒家书写的,《记义》较好地保留、传承了原始儒家论《诗》义理的文献.它不像《荀子》那样具有承前启后的开拓性,而是一种在忠实传承儒
道教斋醮在高丽王朝被作为吉礼小祀列入祀典,是隶属于礼制文化体系的国家祭祀.终高丽一朝,作为国家祭祀的道教斋醮始终未能走出庙堂普及社会生活之中,因而给人一种高丽社会没有道教的错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高丽王朝的宫廷乐舞有浓厚的道教色彩,高丽的王公贵族不乏信奉道教者,高丽士大夫也深受道教信仰的影响.在高丽社会的民俗文化中,道教信仰的痕迹随处可见,道教的庚申信仰甚至成为高丽的国俗,星辰信仰则普遍流行于社会各阶层.高丽的丧葬礼俗中包含道教信仰的因素,高丽的本土巫俗宗教也融摄了道教信仰的成分.作为国家礼制文化组成部
作为乐府旧题,《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特征是不容忽视的,从曲辞角度研究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乃是理解这一千古名篇的首要之务.对于在“重声不重辞”的原则下加工而成的一篇作品,首先需要考虑其成形的过程,并以此为基础来分析作品的内容、主旨及风格.从乐府歌辞角度考察,现存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带有明显的拼接痕迹.依据诗韵结构以及现有史料,并结合对诗意的理解和诗歌语言的分析,可以推断这首家喻户晓的唐诗名作很可能原本由两首诗组成;或者说,我们熟知的《春江花月夜》之中,包含了另一首诗作,即十二句的《秋月》.
江湖诗人在元初的政治背景下内涵变得模糊,但仍是一种重要的诗人群体.这一时期方回《桐江续集》沿用晚宋以江湖诗集为代表的坊刻出版方式,在长达二十年的时段中持续地向文坛散播自己的影响.同时,他善于利用自己的声望地位,通过各种途径批判江湖诗体.方回身在江湖而试图引导江湖,与江湖诗人既接引又排斥的互动关系,展现了元初士人文学行为与文学思想之间的矛盾张力.
“杂传”是一种单篇、合集两种形式并存,以书面文字记述人物一生重大事件的传体文.萌于汉、盛于魏晋的“杂传”,因内容驳杂而常游移于子、史之间,唐代以后位列史部,被定位为“史传”之余.与史传因“列”成传、叙事征实不同,“杂传”编纂以单篇或合集形式呈现,且所叙多非实事.唐代书志中“杂传”“杂记”常相混,宋代后渐分为二,二者记入、叙事各有所重.“杂传”虽间与“杂录”混为一体,然二者亦有不同.中唐时期,“杂传”在演变过程中逐渐由“史”入“文”,进而衍生出一种新式文体——传奇.随着唐宋“集体”兴盛,“杂传”广泛出现于文
在王安石的儒学思想建构中,相比对孔、孟的推崇,其对荀子的批驳更值得探究,具体表现在对荀子“性恶论”、礼学思想乃至整体形象的全面否定等方面.然而,王安石的古文创作与《荀子》专论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之间思想体系的背离与表达体系的承继并存.通过深入考察其背后的根源可知,王安石正因为不认同荀子王霸兼用的政治哲学,才从整体上摒弃了荀子的学说,而选择了孟子之“仁政”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支撑.而为了更好地批驳荀子的观点,王安石在潜移默化中选择了与之相似的行文结构,这无疑影响到王安石古文的创作方式,使王安石的文章在一定
王猷定作为明清之际“开风气之先”的杰出文人,其人其文“名噪一时”,然后世知之者甚少.有关其文献记载亦十分零散琐碎.20世纪以来王猷定之生平、散文等研究有所推进,但仍存在生卒、交游等需要进一步厘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