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如何把团学活动和专业课学习有效结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引入
  【案例】1995年出生的小伍是追星时尚一族,耳钉、鼻钉、舌钉、脐钉,整个一傲然江湖,out的父亲更多的是无可奈何,是时代发展太快还是你不懂我的无奈。当小伍问父亲这个装束好不好看?父亲耐着性子强装欣赏地说:“好看好看!你把那边的鼻孔也打一个会更好看,还对称……我给你钱,你下午就去再打一个孔,装个更时尚的鼻钉……”青春叛逆期一直和父亲不甚融洽的小伍这次突然觉得很诧异,连这么保守、落伍甚至老套的父亲都觉得鼻钉好看,那一定是相当难看了,甚至难看死了。小伍从来都怀疑父亲的眼光,耽误之急是赶紧去掉这些工气的钉。就这样,曾以口头暴力相争的父子俩,打了一场无硝烟的艺术仗。
  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迁,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90后”大学生渐渐主宰了大学校园,技术信息化的大发展和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他们有着自身鲜明的个性和特征。面对这样朝气蓬勃、天马行空、思维活跃的“90后”,单纯的说教式教育或模范式教育已不起效,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特别是团学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另辟蹊径。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切实了解广大青年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特点,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独具创新、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才能够履行好党赋予共青团的相关职能。
  高校的团学活动是大学生发现并挖掘自身兴趣、培养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新时代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大背景下,高校团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对建设良好的学风、校风,打造高校浓郁的文化底蕴,全面培养新一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观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党中央对高校团学活动的定位很明确:高校的团学活动目的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及时适应社会,指引学生就业、创业等方面能力的提升。如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素质教育全面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90后”大学生思想现状分析
  “90后”思想活跃,精力旺盛,积极向上,思想观念多元化,见识丰厚,富于理想和追求。除此之外,还存在其他一些显著特点。
  1.功利意识强,社会责任感淡漠。
  “90后”生活在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时代大潮中,他们更多地关注个人的精神感受和物质追求与享受,在校生与社会职场人士相比,更倾向于经济型价值观,更重视货币性收入。所以对待事物的认识和问题的解决,他们往往表现得急功近利、毛手毛脚,注重速度而忽视质量,缺少大局观和稳中求进的思想,这样会影响到整个团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2.知识渊博,但文化素养参差不齐。
  “90后”在信息化大发展的浪潮中历尽洗礼,各种新媒体使他们充分享受到了广博知识的丰厚资源,他们从小接触新鲜事物,及时更新知识,再经过大学里系统的学习后,自身具备了很高的知识素养,他们丰富的理论知识足以指导自己的行为,对事物做出比较客观、理性的判断。但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和地域文化的差异,以及个体认识的偏差,他们的文化素养参差不齐,这对团学工作的整体开展造成一定影响。
  3.幸福感弱,优越感、依赖性强。
  “90后”普遍生活在殷实、优厚的家庭环境下,从小受到父母及其他长辈的细心呵护,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物质资源独占独享,优越感极强,但幸福感较弱,缺少自己奋斗得来的喜悦和不易。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在前进道路上容易眼高手低,不屑一顾,遇到挫败很难独当一面,难以脱离庇护的港湾,依赖性强。这样的特性对团学工作的和谐开展极为不利。
  4.快乐至上,注重自身愉悦感。
  “90后”大学生主体意识很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价值的提升,他们更青睐于能给他们带来感官刺激和愉悦的事物。“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学习不快乐可以不学习,工作不快乐可以换工作,生活不快乐可以换方式,完全以“快乐至上”的理念经营生活、工作、学习。这种观念造成部分“90后”大学生忽视责任,从而玩世不恭,过度自由散漫,甚至道德沦丧。在团学活动中,“90后”大多不愿受约束,对被动接受的已有东西持反对态度,过度相信自己的决断,他们在个性上与处于管理领导位置的“60后”、“70后”存在巨大差异,他们思想前卫,特立独行,标新立异,在团队合作上缺乏应有的集体精神。
  5.好奇心强,又不易专注。
  “90后”热情似火,活力四射,对新事物有特别大的冲劲儿,喜欢尝试,喜欢创新,但热度持续时间往往不够长,钻研精神不够,容易放弃或临阵脱逃,严重影响其他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上特质都给团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利因素,需要学管人员认真思考,采用有效措施予以及时疏导和指引。
  三、以外语系为例,结合专业课,依据“90后”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开展团学活动
  “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师之大也”,师的基础是专业,高校的团学活动只有和专业相结合,才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鲜活的感染力。一位教育专家曾说:“高校的中心任务是人才培养,高校的团学活动同样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结合专业特色,打造团学品牌,这样的团学活动才会让同学们真正喜欢,才能富有特色和持久的生命力……”
  一位外语专业的老团干这样说:“团学工作要从玩中学,会玩,才会学。”这说得很好。但具体怎么玩,的确是门艺术,是门系统的规则。
  由于大学的扩招和招生多元化的现状,很多高校学生层次呈现多元化的状态,有本科生、专科生(专科生又分统招、对口、3 2)、对外合作办学的交流生,以及成人教育的学生等,各种生源必然各具特色。有的学生专业课基础扎实,但对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有些学生专业知识薄弱,但活动能力很强;还有一些学生对待团学活动永远持观望态度,仅限于旁观乐,学生层次的多元化,必然为高校的团学工作带来许多新的考验。
  教学与管理能有效结合是最好的状态,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但现实操作中往往冲突不断。有时学生参加某些活动仅仅是为了加操行分,或赶场子或垫场子,这是多么可悲。据统计,上课缺课或不爱学习的学生大部分是团学干部,团学工作的确很琐碎,会占据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但学管的老师或领导是不是也要反思,是活动本身有问题还是组织活动出了问题?有些活动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学生为活动服务还是活动为学生服务?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学管人员的工作应以学生为本,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本,以服务教学为本。
  1.分阶管理,开展团学活动。
  外语教学有分阶教学,根据学生英语基础的差异进行教学,团学活动也可以分阶进行,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划分,充分调动不同层次或不同爱好的人群,不能千篇一律。对于铺天盖地的活动,可以依据专业、依据群体进行。这样可以使具有不同文化素养、知识层次差异大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团学活动中,满足不同群体的好奇心,激发各类学生人群的工作热情,使团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以外语专业教育为依托开展共青团工作,把握好三个结合。
  (1)外语专业教育与思想引领相结合
  充分发挥外语系学生的专业特长,使专业与思想引领相结合。比如团课、主题班会、各种比赛的主持、宣传版面的设计,甚至学习某个文件,都可以是双语的,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还可以打造外语系团学活动的特色。避免了思想新潮的“90后”对政治思想学习的枯燥、乏味感,既领悟了党和团的思想,又学了专业。
  (2)外语专业建设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举办名师讲坛,以双语开展活动。比如外语系的英语角不应该只局限于某个角落,而应该处处是外语。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养,使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在合理自由的前提下高效率地完成各种工作,懂得合作。
  (3)外语专业指导与就业、创业相结合
  开展外语系优秀毕业生及实习生交流会。言传不如身教,外语系学姐学长的一手信息,对于在校生来说最具有说服力,他们的社会实习和实践经验及心得体会能激励学生更有目的、有方向地学习专业知识,指导学生通过参与团学活动锻炼自己,弥补不足,为他们走上社会大舞台做好充分准备。
  邀请与外语学习相关的社会知名专家、学者来系里做讲座。专家、学者的成功经验及失败经历是最好的教科书。他们能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及成长道路,有效指引学生向理想前进。
  邀请企业家进驻学校,特别是中外合作企业或外资企业,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可以拓宽就业、创业思路。
  3.建立完善合理的团队管理模式。
  针对“90后”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团队意识淡漠、缺乏责任感与幸福感的特点,管理者应建立完善的团队管理模式,多开展集体活动,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使学生能有效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进而提高团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比如外语系可以多举办英语小品大赛,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以及专业技能大赛,等等。
  4.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针对“90后”好奇心强、依赖心强、独立性差的特点,外语系应建立相应的实习、实训基地,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纳入教育总体规划中,加强校企合作,拓宽社会实践渠道,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王洪飞,徐娇.“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其成长规律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12).
  [2]伍妞,张小山.当代大学生现实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1).
其他文献
摘 要: 政治课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要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中得以焕发。  关键词: 初中思想 政治课教学 生活化 课堂设计 课堂实现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教学生活化的理念日益凸显并渐成初中政治课堂整体设计的核心理念。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课
摘 要: 本文立意提倡人们用生活中的模型类比抽象的物理模型。作者用类比的方法解释了以光电效应,其中的小人好比发生光电效应的原子,面条比作经典电磁理论中的光的模型,馒头比作光的粒子性中光子的模型,铅球比作光电子。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中,与用苍蝇类比气体分子。诸如此类,试图达到使读者在头脑中通过生活模型建立物理模型的目的。  关键词: 物理模型 光 粒子模型  看了题目,相信所有读者都以为看错了,这不是
摘 要: 信息技术就如一位魔术师,站在信息技术的肩膀上学数学,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无味的、深奥的,不再是难记的概念、冗长的公式、冰冷的符号和复杂图形的代名词,而是充满诗情画意、趣味横生,全方面发展的创意舞台。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数学课堂 趣味横生  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牛顿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数学课堂站在“巨人”——信息技术的肩膀上,就会
摘 要: 词序的象似结构反映了人类的认知结构,思想彼此间的关系会明显影响句中词语的安排。因此,探讨词序的象似性可以揭示人类认知的奥秘。象似性是指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或概念结构的相似。语言结构反映经验结构,即世界结构,包括说话人强加给世界的观点。古英语属于综合语,其句法关系用屈折变化来表示,古汉语属于分析语,其句法关系用词序表示。汉语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语序问题,本质上是一个逻辑事理问题,这种情况在世
摘 要: 小学数学逻辑性较强,教师必须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唤起探究问题的意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点燃课堂激情,让数学课堂教学生机勃勃,魅力无限。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和谐氛围 精彩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精彩的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地去研究、去探索、去创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小学数学教师要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摘 要: 现代汉语课程是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具有理论性强、基础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以往现代汉语课显得枯燥无味,抽象晦涩的语言理论让学生望而却步。为了改善现代汉语课程尴尬的教学局面,作者根据教学实践,对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不断尝试和探究。  关键词: 对外汉语 现代汉语 课程建设  现代汉语课程是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有着理论性强、基础性强、实践性
摘 要: 作者依据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介绍计算机网络的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分析教材选择、课程内容设置和实验方案设计,并结合多年一线本科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经验,阐述对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转变的思路与看法。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课程设计 教学方法 实验方案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化社会的核心基础设施,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产、生活的必要工具,社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等院校计算机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本校机制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训平台的应用现状,从学生和教师两个不同视角阐述实训平台的现实意义,并对实训平台的发展作了思考。结果说明实训平台已经成为机制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  关键词: 创新 实训 机械制造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及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中国要和平崛起,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整个国家就离不开创新精神,整个社会就离不开创新型人才。
摘 要: 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2009级至2013级自主选拔录取生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生源概况描述的基础上,对其选择专业时的动机及入学后的专业满意度的评价进行调查,评估并分析其在自主选拔测试、高考统考、本科学习、毕业去向四阶段的质量状况。一方面观测南京农业大学自主选拔录取生源质量与普通统招生源质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另一方面描述自主选拔生源个体特征和专业偏好,统计选择报考时的认知程度和心理活动,
摘 要: 一些学生进入高三,对语文的热情降低了,尤其到了高三复习阶段,语文更沦为最不受喜爱的学科,这不得不引发一线教师的深思。本文从断句这一考点的复习入手,谈谈如何还原语文课的生动本色,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高三语文复习课也精彩。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断句 故事法 练习  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十几年来,感触最深的是学生对语文课不够重视,尤其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因历年来高考习题的分析、总结解题思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