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前自己种粮,年收入仅几千元。中鹤集团成立后,把我们这里的农业大田变成了‘第一车间’,我也加入鹤飞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代管全村几千亩耕地,成了职业农民,年收入近3万元。”在河南浚县王庄镇大齐村,村民张新庄开心地告诉记者,“家里的13亩耕地2011年就流转出去了,我现在挣的是‘双工资’呢”。
张新庄收入的“倍增”,得益于“龙头企业+合作社+职业农民”的经营模式。
职业农民,是具有新理念、新技能的新型农民。与传统的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有文化,会技术,懂市场。更重要的是,他们将农村视为施展才华、抱负的舞台,将农业看作一生的事业和毕生的理想。
201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显然,如何保证种粮农民有利可图?如何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如何培养职业农民?这不仅是破解今后“谁来种地”难题的制度性变革,也是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探索。
“小荷才露尖尖角”
“蔬菜大棚里的辣椒个大、皮厚,深绿发亮,能照出人影。”河南省夏邑县刘店集乡吴楼村村民吴科委告诉记者,刚过而立之年的他现在承包土地30多亩,其中21亩种大棚蔬菜,10多亩种粮食,年纯收入20多万元。
说起创业历程,吴科委满腹酸楚:“我考上高中时没钱上,便随村里的伙伴干建筑。为赶工期,我曾一连干过四天三夜。由于没技术,我只能干苦力活,工头还经常拖欠工资,一气之下,我决定回家种大棚蔬菜。”
2006年,吴科委多方筹资在家建了两个占地5亩的塑料大棚。可是连续两年,种的黄瓜、辣椒都亏本。他总结教训后发现主要是因为自己技术不过关。2008年,吴科委到县农广校报名参加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教学班”。这一年,他现学现用,2个大棚蔬菜竟然收入4万多元。有了技术便有了底气,吴科委当年就扩建了一个大棚。
2010年,夏邑县农广校中专班办到了吴楼村,吴科委第一个报了名。中专班的教学全面系统,对蔬菜种植、病虫防治、土壤肥料等进行全方位讲解和技术辅导。吴科委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反复实践。在农广校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他的技术水平一步步提高,当年蔬菜每亩增收2000多元。在中专班里,经过3年认真学习,吴科委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获取了中专毕业证书和蔬菜园艺工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2012年秋,吴科委把大棚蔬菜扩大到21亩,粮食作物扩大到10多亩。那一年,他的蔬菜没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病虫害,没出现过一次死苗、枯萎、歉收现象,每亩效益都在1万元以上。很快,吴科委成了村里种地“小财神”,在他的带动影响下,吴楼村种植大棚蔬菜的规模迅速扩大,2年时间就增加了150多亩。大棚蔬菜规模的扩大,也使本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村民到大棚里打工,月收入1500多元。
大棚多了,村民富了,如何再上一层楼?吴科委说出了新打算:“我要建一个蔬菜生产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来集中经营,分散管理,为种植专业户提供相关的市场信息、新品种、新种苗以及新技术,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与乡亲们一同奔小康。”
去年10月28日,包括吴科委在内的夏邑52名农民,领到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懂农业技术、善管理农田,且年收入不菲。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对新型职业农民给出一个定义:以市场运作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以农业为稳定职业、具有较高素质和社会责任的农民。
“我们可相对简单地把种植大户、专业大户、养殖大户、农民经纪人、小型农业企业家等理解为职业农民,目前可划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不同类型。”河南省农业厅科教处调研员石有民告诉记者,职业农民是工业化、城镇化达到相当水平后产生的一种新型职业群体,也是农业内部分工、农民自身分化的必然结果。
现代农业呼唤职业农民
河南省农业厅一项调查表明,从务农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从业状况和培训情况看,务农劳动力越来越清晰地表现为“五多五少”:文化程度低的多,文化程度高的少;女性劳动力多,男性劳动力少;年龄大的多,青壮年的少;兼业农民多,专业农民少;未受过系统培训的多,受过系统培训的少。
石有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由于大量高素质劳动力流失,先进农业科技推广失去了对象,农业生产特别是单产水平长期徘徊不前。这种状况难以适应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总体要求,难以适应全社会对于农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档次提升、结构改善、安全放心的客觀要求,也难以适应农民自身创业兴业、增收致富的现实要求。
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培养职业农民,尤其是年轻的职业农民。
从年龄结构上看,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渐显年轻化。他们之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居多,年龄大多在40~50岁,属于青壮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和各项经营活动经验丰富,头脑灵活,处事成熟。另外,也有一些“80后”农民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他们主要从事规模化经营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的主力军。但是,从事一家一户种养的农民年龄偏大的状况并未改变。
新型职业农民中很多人有过外出务工的经历,有的甚至在外务工多年。这部分农民见多识广,对“三农”政策非常关注,对新技术新知识接受快,敢想敢干,是致富带头人和未来现代农业的领跑者。在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同时,他们更渴望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学习相关政策和法律知识,开阔眼界,打开经营思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在农村的地位。也就是说,他们更渴望过有尊严的生活。
农民从身份变成职业
很显然,告别身份印迹,穿上职业新装,新型职业农民的兴起已不可阻挡。 培养中专学历农民,让吴科委等农民的生活起了变化。“两年理论课,一年实践课,学成后就是全日制中专毕业学生。”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夏邑分校校长何新明说,夏邑是全国有名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具有丰富的劳动力和农副产品资源,中职教育能让农民学到多种知识和急需的实用技术。
2012年8月,夏邑被农业部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国家级试点县,主要是蔬菜生产。2013年9月,夏邑出台了《蔬菜产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最终在100名自愿报名的学员中,认定了52名符合标准的农民。
夏邑认定首批新型职业农民时,在学历上要求至少是农业中专学历或从事蔬菜生产经营满3年,户年人均纯收入是当地的3倍以上,并具有蔬菜生产技能和规模化经营管理能力,其单位面积产量、产值、效益均要高于当地水平。认定程序相当严格,村民需先自愿申报,然后经村委会推荐、乡镇审核、系统培训后进行评审。
在夏邑,农民一词正在由一种身份转变成职业。
选择粮食生产类和菜篮子产品类产业,培养认定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河南破解“谁来种地”难题的重要举措。如今,除夏邑县、西平县、许昌县、浚县4个国家级试点外,河南又确立了固始县、卫辉市等15个省级试点。根据规定,国家级试点县每县需培养认定新型职业农民500至1000名、省级试点县每县需培养认定300至500名。
河南省农业厅还要求试点县重点培养认定生产型职业农民,把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以及回乡务农创业的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作为重点对象,选择主导产业分产业、分批次培养认定新型职业农民。
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现代农业方兴未艾,如何打造素质与现实相匹配的新型职业农民,引导他们安心务农,成为摆在眼前的新课题。
目前,河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组织领导、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但是,还存在部分地方措施不到位,工作进展较慢;底数不清,缺少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职业教育培训手段和实践有点脱节等问题。
对此,石有民建议,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伴随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基础性战略任务,一定要系统谋划、有序推进,特别要尽快进行立法等顶层设计,探索制度安排和政策跟进的有效途径。
他表示,作为未来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新型职业农民还是一支新生力量,需要在实践中给予更多的帮扶、鼓励和支持。特别是在土地流转、财政支农、信贷发放、税收减免、农业保险等方面创设政策,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给予新型职业农民倾斜性支持,进一步完善对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管理,逐步形成一套制度化、规范化的配套措施。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培训中心主任平西栓告诉记者,农民职业化的许多细分工种资格鉴定往往是在培训后,由农民自愿付费进行资格考试,但现实中资格鉴定证书的实用性不大,使得农民职业培训的“考证上岗”自愿性不强。另外,传统培训模式不够灵活多样,比如农民受地域、习惯、农时等因素影响,不能在学校或者培训机构集中长时间学习。
平西栓建议,要大力扶持農村职业教育机构,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和激励,根据自身实际,对区域内实用人才摸清底数、分门别类地建立档案,对带动能力强、成绩突出的人才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加强对参训农民的后续指导和跟踪服务,积极支持农民创业兴业;创新培训模式和机制,整合培训资源和资金,根据农民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引导和扶持教育教学培训机构开展“送教下乡”、开办“田间学校”,争取把课堂办在田间地头、猪圈羊舍,突出培训的实效。
石有民透露,农业部、教育部正积极推动出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政策措施。2014年,两部门将合作开发适合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标准,构建中专学历教育体系,把长期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张新庄收入的“倍增”,得益于“龙头企业+合作社+职业农民”的经营模式。
职业农民,是具有新理念、新技能的新型农民。与传统的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有文化,会技术,懂市场。更重要的是,他们将农村视为施展才华、抱负的舞台,将农业看作一生的事业和毕生的理想。
201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显然,如何保证种粮农民有利可图?如何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如何培养职业农民?这不仅是破解今后“谁来种地”难题的制度性变革,也是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探索。
“小荷才露尖尖角”
“蔬菜大棚里的辣椒个大、皮厚,深绿发亮,能照出人影。”河南省夏邑县刘店集乡吴楼村村民吴科委告诉记者,刚过而立之年的他现在承包土地30多亩,其中21亩种大棚蔬菜,10多亩种粮食,年纯收入20多万元。
说起创业历程,吴科委满腹酸楚:“我考上高中时没钱上,便随村里的伙伴干建筑。为赶工期,我曾一连干过四天三夜。由于没技术,我只能干苦力活,工头还经常拖欠工资,一气之下,我决定回家种大棚蔬菜。”
2006年,吴科委多方筹资在家建了两个占地5亩的塑料大棚。可是连续两年,种的黄瓜、辣椒都亏本。他总结教训后发现主要是因为自己技术不过关。2008年,吴科委到县农广校报名参加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教学班”。这一年,他现学现用,2个大棚蔬菜竟然收入4万多元。有了技术便有了底气,吴科委当年就扩建了一个大棚。
2010年,夏邑县农广校中专班办到了吴楼村,吴科委第一个报了名。中专班的教学全面系统,对蔬菜种植、病虫防治、土壤肥料等进行全方位讲解和技术辅导。吴科委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反复实践。在农广校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他的技术水平一步步提高,当年蔬菜每亩增收2000多元。在中专班里,经过3年认真学习,吴科委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获取了中专毕业证书和蔬菜园艺工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2012年秋,吴科委把大棚蔬菜扩大到21亩,粮食作物扩大到10多亩。那一年,他的蔬菜没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病虫害,没出现过一次死苗、枯萎、歉收现象,每亩效益都在1万元以上。很快,吴科委成了村里种地“小财神”,在他的带动影响下,吴楼村种植大棚蔬菜的规模迅速扩大,2年时间就增加了150多亩。大棚蔬菜规模的扩大,也使本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村民到大棚里打工,月收入1500多元。
大棚多了,村民富了,如何再上一层楼?吴科委说出了新打算:“我要建一个蔬菜生产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来集中经营,分散管理,为种植专业户提供相关的市场信息、新品种、新种苗以及新技术,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与乡亲们一同奔小康。”
去年10月28日,包括吴科委在内的夏邑52名农民,领到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懂农业技术、善管理农田,且年收入不菲。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对新型职业农民给出一个定义:以市场运作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以农业为稳定职业、具有较高素质和社会责任的农民。
“我们可相对简单地把种植大户、专业大户、养殖大户、农民经纪人、小型农业企业家等理解为职业农民,目前可划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不同类型。”河南省农业厅科教处调研员石有民告诉记者,职业农民是工业化、城镇化达到相当水平后产生的一种新型职业群体,也是农业内部分工、农民自身分化的必然结果。
现代农业呼唤职业农民
河南省农业厅一项调查表明,从务农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从业状况和培训情况看,务农劳动力越来越清晰地表现为“五多五少”:文化程度低的多,文化程度高的少;女性劳动力多,男性劳动力少;年龄大的多,青壮年的少;兼业农民多,专业农民少;未受过系统培训的多,受过系统培训的少。
石有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由于大量高素质劳动力流失,先进农业科技推广失去了对象,农业生产特别是单产水平长期徘徊不前。这种状况难以适应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总体要求,难以适应全社会对于农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档次提升、结构改善、安全放心的客觀要求,也难以适应农民自身创业兴业、增收致富的现实要求。
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培养职业农民,尤其是年轻的职业农民。
从年龄结构上看,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渐显年轻化。他们之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居多,年龄大多在40~50岁,属于青壮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和各项经营活动经验丰富,头脑灵活,处事成熟。另外,也有一些“80后”农民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他们主要从事规模化经营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代农业的主力军。但是,从事一家一户种养的农民年龄偏大的状况并未改变。
新型职业农民中很多人有过外出务工的经历,有的甚至在外务工多年。这部分农民见多识广,对“三农”政策非常关注,对新技术新知识接受快,敢想敢干,是致富带头人和未来现代农业的领跑者。在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同时,他们更渴望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学习相关政策和法律知识,开阔眼界,打开经营思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在农村的地位。也就是说,他们更渴望过有尊严的生活。
农民从身份变成职业
很显然,告别身份印迹,穿上职业新装,新型职业农民的兴起已不可阻挡。 培养中专学历农民,让吴科委等农民的生活起了变化。“两年理论课,一年实践课,学成后就是全日制中专毕业学生。”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夏邑分校校长何新明说,夏邑是全国有名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具有丰富的劳动力和农副产品资源,中职教育能让农民学到多种知识和急需的实用技术。
2012年8月,夏邑被农业部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国家级试点县,主要是蔬菜生产。2013年9月,夏邑出台了《蔬菜产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最终在100名自愿报名的学员中,认定了52名符合标准的农民。
夏邑认定首批新型职业农民时,在学历上要求至少是农业中专学历或从事蔬菜生产经营满3年,户年人均纯收入是当地的3倍以上,并具有蔬菜生产技能和规模化经营管理能力,其单位面积产量、产值、效益均要高于当地水平。认定程序相当严格,村民需先自愿申报,然后经村委会推荐、乡镇审核、系统培训后进行评审。
在夏邑,农民一词正在由一种身份转变成职业。
选择粮食生产类和菜篮子产品类产业,培养认定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河南破解“谁来种地”难题的重要举措。如今,除夏邑县、西平县、许昌县、浚县4个国家级试点外,河南又确立了固始县、卫辉市等15个省级试点。根据规定,国家级试点县每县需培养认定新型职业农民500至1000名、省级试点县每县需培养认定300至500名。
河南省农业厅还要求试点县重点培养认定生产型职业农民,把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以及回乡务农创业的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作为重点对象,选择主导产业分产业、分批次培养认定新型职业农民。
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现代农业方兴未艾,如何打造素质与现实相匹配的新型职业农民,引导他们安心务农,成为摆在眼前的新课题。
目前,河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组织领导、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但是,还存在部分地方措施不到位,工作进展较慢;底数不清,缺少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职业教育培训手段和实践有点脱节等问题。
对此,石有民建议,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伴随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基础性战略任务,一定要系统谋划、有序推进,特别要尽快进行立法等顶层设计,探索制度安排和政策跟进的有效途径。
他表示,作为未来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新型职业农民还是一支新生力量,需要在实践中给予更多的帮扶、鼓励和支持。特别是在土地流转、财政支农、信贷发放、税收减免、农业保险等方面创设政策,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给予新型职业农民倾斜性支持,进一步完善对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管理,逐步形成一套制度化、规范化的配套措施。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培训中心主任平西栓告诉记者,农民职业化的许多细分工种资格鉴定往往是在培训后,由农民自愿付费进行资格考试,但现实中资格鉴定证书的实用性不大,使得农民职业培训的“考证上岗”自愿性不强。另外,传统培训模式不够灵活多样,比如农民受地域、习惯、农时等因素影响,不能在学校或者培训机构集中长时间学习。
平西栓建议,要大力扶持農村职业教育机构,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和激励,根据自身实际,对区域内实用人才摸清底数、分门别类地建立档案,对带动能力强、成绩突出的人才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加强对参训农民的后续指导和跟踪服务,积极支持农民创业兴业;创新培训模式和机制,整合培训资源和资金,根据农民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引导和扶持教育教学培训机构开展“送教下乡”、开办“田间学校”,争取把课堂办在田间地头、猪圈羊舍,突出培训的实效。
石有民透露,农业部、教育部正积极推动出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政策措施。2014年,两部门将合作开发适合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标准,构建中专学历教育体系,把长期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