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美国法学教育与法律专业就业趋势(下)

来源 :Future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期杂志中,本刊对话马里兰大学法学院(urniversity of Maryland Francis King carey school of Law)院长陶唐纳(Donald B.Tobin)博士,对该学院和美国法律教育的教学特色,以及中美法学院问的差异进行了交流。本期中,我们的对话继续深入,对美国法律专业毕业牛的就业趋势进行综合了解。
  F=《出国》杂志 T=马里兰大学法学院院长陶唐纳(DonaId B.TObin)博士
  F:有些人认为想要从事法律职业,取得一个JD学位是最好的选择。您是否认同这样的说法?
  T:对于美国学生而言,如果他们想在美国本土从事法律工作就必须拥有JD学位。这是他们取得美国律师从业资格的前提,之后还需要通过从业资格测试。对于外籍学生来说,他们在各自国家获得了一个基本的法律学位后,在美国通过LLM学位项目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美国的法律。但美国有很少数的州允许这样的外籍学生凭借LLM学位参加从业资格考试。因此,如果你能在这些州通过从业资格考试,就获得了在这些州从事法律工作的资格。
  与我院一年的LLM项目相比,JD项目的学习时间是三年左右,这使得学生有更多机会深入了解美国法律和它的运作方式,也会为他们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我们通常鼓励LLM项目的学生多做一些实习来深化自己的学习。但是显然,如果你选择的是JD项目,你将得到更多的训练机会和毕业后在不同州从业的选择可能。
  不过我要强调的是,要寻求哪样的学位还取决于学生的意愿。如果他想回到中国,就要考虑中国的律所希望获得怎样的职员。又有可能,一些美国公司更加看重学生的中国法律背景,希望借助他们的知识帮助美国的公司更好地了解中国。
  F:您认为当下的法学毕业生面对的法律从业机会有哪些?
  T:我认为目前美国的法律工作市场正在逐渐改善。我们的学生都有很成功的求职经历——超过90%的学生在毕业后的10个月里能找到工作。这其中有一些是兼职工作,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都是正式的全职工作。
  我院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寻找就业机会提供了两类重要资源。首先,我们有一个工作人员很完备、很到位的职业发展办公室(Career Development Office),为在校生和校友们收集实习、法庭助理工作或其他全职工作的就业机会。这个办公室的员工会帮忙审核学生们的简历或求职申请,并辅导他们如何应对面试。此外,我们还有一个约1.1万人的校友网络,这些校友们都十分愿意聘用我们的学生,或是对他们在求职或刚开始工作的阶段提供辅导帮助。
  我认为传统的就业模式——“我要读法学院,毕业后去律所从事法律工作”的想法——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当下法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开始变得更加多元化。我们的学生中,有人选择在毕业后1-2年里进入法院系统做法官助理(clerk);有人选择了律师事务所;由于我们离华盛顿特区非常近,也有人选择进入政府工作;还有一部分会选择进入企业从事法务工作。
  对于从事法官助理工作的毕业生而言,他们大多数在结束这段工作后会进入律所工作。我个人也十分支持学生们去为法官工作,因为这会帮助他们在成为律师替人辩护之前得到提前观察法庭实际工作情况的机会,而这将成为他们一个很大的优势。因此,对于最终想成为律师的人来说,先成为法官助理也是一种选择。
  我们约有20%的学生毕业后选择成为法官助理;大约30%的学生毕业后在律所找到了工作,但是这些律所的规模并不相同。
  F:谈到选择毕业后直接进入律所工作的毕业生,我从贵院的毕业生数据中发现,在这组学生中,大部分人所属律所的规模都在2-10人左右。这种现象在美国是否常见?
  T:规模在2-10人的律所在美国是很常见的,同理,大型律所也很常见,当然还有更小的、只有1个律师的律所。
  美国民众日常会遇到的最普遍的法律问题多数是通过2-10人规模的小型律所来处理的。举例来说,美国大多数处理刑事案件的律所规模都不大,这样它们可以专注于进行刑事辩护。又或是涉及家庭事务、小型企业成立或是移民相关事务的法律工作,这些都由小型律所完成。也就是说,在广泛的法律领域中,很多人们能想到的日常法律问题的解决都是靠小型律所完成的,而大型律所往往会处理更加复杂的事务,比如商业诉讼、国际交易或是大型公司的建立等。
  因此,律所规模的大小还要取决于客户的类型和他们的需求。
  F:在美国,小型律所该如何建立自己的声誉?
  T:我认为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建树,之后他们的口碑就会通过客户得到传播。假如马里兰大学要进行一笔不动产交易,它很可能会雇佣擅长不动产交易法律的大型律所来处理这件事,但如果一个人要处理的是类似离婚、遗嘱起草又或是5000美金的合同纠纷这样的事,他一定不想寻求大型律所的帮忙,因为这样做的成本会很高。所以许多小型律所只做自己擅长的领域,并由此积累自己的声誉。许多小型律所也会在它们所在的社区“推销”自己,为这个社区的居民服务,以此来建立客户基础。
其他文献
从2012年开始的硕士课程到现在正在攻读的博士课程,不知不觉间来日本已经将近四年了。虽然参观过的大学不多,但是对日本的大学还是有颇多感触。在这里想简单介绍一下笔者所在的东洋大学,管中窥豹,希望有助于国内的读者了解日本的大学。  传统为表 摩登为里  日本的大学给笔者的第一个深刻印象就是大学悠久的历史。这主要与19世纪60年代日本的明治维新有关。1868年,明治天皇设立新的政府,推动日本向现代政治体
期刊
纽约,这座从一百多年前就开始占据世界中心的城市,直到现在还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带着纽约梦漂洋过海,其中当然不乏年轻的留学生们。回想起“大苹果城”的一切,仍能体会那份独有的陶醉。纽约太大,难以用几句话描述详尽。纽约的大并不在地理范围而在于她的无限容纳和丰富的故事。  吃在纽约  凡是你喜欢吃的,在纽约全都找得到!纽约人口密集,移民占据大多数。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人在登上这座港口城市的同时,也带来了代表自己
期刊
18号晚上突然临时决定,第二天便坐上了去意大利旅游的大巴,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行程。  历史与时尚的水乳交融——米兰  到达意大利的第一站是米兰,世界时尚之都。然而当车子行进在意大利的境内时却始终感受不到怎样的现代化和发达,反而是从上车开始导游就一直强调的安全问题让脑子里一直绷着那根神经。对于意大利的乱是早有耳闻的,记得以前老爸就跟我说过意大利的小偷是很厉害的,也很猖狂,经过了这次的意大利之行自己
期刊
据德国驻华大使馆介绍,层出不穷的创新、不断推进的国际化和对尖端研究的强力扶持,是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色。据悉,德国高等教育非常普及,各类高等院校共有390多所,分布在16个联邦州,注册学生总人数约250万。其中综合大学110所;应用科学大学228所;艺术、音乐院校58所。  据悉,各类大学共设专业17000多个。近几年德国大学中外国留学生人数逐步增长。外国留学生人数约为30万人,占学生总数的12%
期刊
素有战斗精神的俄罗斯民族,在平时的生活中却也有很多奇葩的讲究,这些讲究远没有他们性格那般干脆利落,反而还很复杂。  猜命运  猜命运的活动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但最佳时间是圣诞节与新年间的一周中,称为神周。在俄罗斯风俗中时间一般选在半夜或黎明时分,通常在未婚青年,尤其是女青年中流行,主要是用各种方式预测自己未来的婚姻。  有的是向门外扔鞋子,鞋子着地后鞋尖指向哪个方向,姑娘就将嫁往那个方向;有的是
期刊
说到荷兰,让大家最先想到的无外乎是国土面积小与文化包容度高这些大众观念当中的符号化概念。我就读研究生学位所在的特文特大学(Universiteit Twente)坐落在荷兰的最东部,和德国毗邻,骑着自行车去德国也不过是20分钟的事情。可能是距离原因,刚到学校的时候得以认识很多班上的德国同学,这些德国同学给我留下的印象,基本上是我之前在国内了解的那样,严谨好学,知识面特别的广泛,但是他们并没有我想象
期刊
美国东部时间4月23日早上9点,哈佛中国教育论坛2016年会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行。本次年会以“21世纪,中国教育何去何从”为主题,从教育创新、教育科技、公民教育、农村教育、音画教育、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等6个不同的角度对教育进行探讨。本刊编辑团队亲临波士顿,全程报道论坛盛况。  碰撞思想为教育建言献策  在论坛的6场分论坛中,嘉宾里有政府官员、智库专家、中学校长、乡村教师、教育创业者,他们分别从教育
期刊
近期,澳大利亚旅游和国际教育部长理查德·科尔贝克携澳大利亚国际教育代表团参加了2016“澳大利亚周·中国”的活动。本刊在其访华之际就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战略等问题与其进行了交流。  F=《出国》杂志 C=澳大利亚旅游和国际教育部长理查德·科尔贝克Richard Colbeck  F:您作为澳大利亚旅游和国际教育部长的职责是什么?澳大利亚旅游和国际教育这两个领域有怎样的关系?  C:我是澳大利亚首位主管
期刊
国际学校招生层次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国际学校、国际双语学校、私立寄宿学校招生数量最庞大的是幼升小阶段;而招生数量更大、院校阵容更豪华的“国际高中”则面向应届中考生招生。公办学校国际班的招生规模一般是60-180名之间,民办寄宿制国际高中里最大规模的是8个高一班级的规模。  学生比例性流动“常态化”  因为传统的国际学校服务国际移动家庭,所以外籍家庭工作调动或者中国家庭移民获批而中途离校的学生比例并
期刊
风光旖旎的奇观美景,清新舒适的自然环境,富饶多样的自然资源,世界一流的教育水准,体系完善的医疗和福利制度……在这个既充满现代气息又不失历史特色的国度里,等待人们的永远是惊喜。用美好勾勒出的枫叶之国,也为众多青睐者描绘出2016年的蓝图。  2015年真可谓加拿大的变革之年,新领导班子的上台给加拿大国内带来一片繁荣新景象。总理Justin Trudeau和移民部长John McCallum相继上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