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该吵也得吵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y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松蔚:生于1985年,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师。平素咨询,讲课,写文章,致力于搭建心理学知识与大众之间的桥梁。著有《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等书作。

  最近我跟一个家长朋友交流。她说眼下尤其焦头烂额,儿子刚上初中,被诊断患了青少年抑郁,也不去上学了。她每天除了带孩子看病,就是上课。
  “上课?”我有些疑惑。
  原来,为了更好地跟孩子沟通,她报了几个心理学网课。她已经不知道怎么跟孩子相处了。之前为上学闹矛盾,冲突最大的一次,儿子要拿刀割手腕,父母吓坏了,不敢再刺激他。先生每天上班,她在家就小心翼翼看着孩子脸色行事,彼此沉默算是最好的状态。家里的气氛已经降到冰点。
  这样下去不行。她加入了好几个家长互助群,大家都说孩子这是生病了,病根出在亲子关系上。亲子沟通不改善,病不会好。
  我问她上课学到的东西有没有效果。她苦着脸说,学的时候感觉挺好,一到现实就用不上了。每次看到孩子恹恹地躺在床上玩手机,她就又急,又气,又担心,甚至还有一点“他会不会变成一个我不认识的人”的恐惧。这时候什么“无条件积极关注”啊,什么“不含敌意的坚决”啊,都变成天书一样的教条。她只能站在门口,深呼吸,努力压下心里翻涌的烦躁,微笑着对儿子说:“中饭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我听她这样讲,有点担心。“这不是你真实的想法。你想说的是:你要永远这样赖在床上吗?你是一个初中生,上学是你的义务!什么时候才能滚回学校!——是吧?”
  她脸上露出了惊恐的表情,是那种“我的天呐,这些话你也敢说”的惊恐。她说自己是永远不敢这么讲的。但她也承认,头脑中确实有过这些想法,甚至更激烈,只是不得不藏到心底。
  我不认为她以上这些努力真的可以带来良好的亲子关系。
  那些被精心修饰过的语言非但不能隐藏家长自己的想法,反而可能更让孩子不屑或不耐烦:“装什么装啊?就没有一句话是真的!”不过相比孩子的感受,我更深的担心在于,“良好的亲子关系”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而它有点被过度强调了。
  “吵一架其实也不失为一种方法。”我说。
  她吓坏了:“那样不会更糟吗?”
  有可能会,但是糟一点也不怕。既然想让孩子变得正常,关键就是,尽量像对正常孩子一样对待他。一家人过日子难免磕磕绊绊,大吵一架又怎么样呢?抱着“找问题”的视角去看,正常的亲子关系也能找到各种问题。孩子感到没有被父母理解,不受支持,满腹委屈……这样的抱怨比比皆是。吵到鸡飞狗跳的有,恨不得离家出走的也有。这一来孩子就会生病吗?好像也不全是。
  关键在于,能不能用平常心看待。我见过很多家庭,有些是所谓“不正常”的,正常的当然更多。在所有这些家庭里,随时随地都能按教科书标准沟通的,根本不存在。养孩子的家庭都闹过亲子矛盾,根本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强求、抵抗、争执、攻击、猜忌、相互误解与厌弃……这些都是正常家庭成长时的阵痛。亲子关系肯定算不上“良好”,但这是正常家庭的状态。
  大部分的孩子不会因此失去正常的人生。但是对生病的孩子,这些沟通方式和家庭氛围就会被人透过“找问题”的滤镜去挑剔。挑出来的都是:先生有点忽视家庭了,太太过于强势,婆媳也有龃龉,父母各有各的创伤……
  这些是不是错误?会不会带来麻烦?细究起来都是,但哪一个家庭没有这些错误呢?把“正确”当成绝对的追求,反而会制造更大的麻烦。父母不知道自己还能说什么做什么,他们被一种要成为“正确”父母的压力束缚住了。一句话该不该说,该怎么说,必须小心翼翼地掂量半天,甚至求助于某种理论学习,反而让他们作为父母的能力更受限了。这已经成为今天一部分父母的枷锁。
  看见孩子不上学,心里着急,想发火又得憋回去,因为发脾气不“正确”。但人在着急时乱发一通脾气,不也是正常关系里的一部分吗?麻烦是会有,孩子会伤心,也会反抗。但经过了这些碰撞,双方都会了解对方的底线和行事方法,下次他们都会有些调整。有的行为会变少,另一些行为会增加。
  可能是孩子妥协了,被父母推到学校,同时还有一肚子的气撒给父母。或者父母怎么发脾气都推不动孩子,他们才借此理解孩子面临着怎样的困难。生活中一进一退的行为边界都是被这些碰撞所维持——这才是“正常”。太回避碰撞,反倒讓我们失去了一部分正常。
  所以我鼓励这位朋友,别怕,什么方法都可以试一试。试过有用,就继续;没有效果,再调整;假如真犯了什么错误,就好好道个歉。
  每一代的父母都是这样过来的。我不确定她听了多少。我知道这些话不足以解决她面临的问题,说不定还会有更多困惑。只是希望她可以让身上的绳索松快一点。
  当然了,话要分对谁说。我也不希望这篇文章被理解为:父母怎么做都对。世上当然也有不可挽回的错误:弃养、虐待、激烈的言辞辱骂、情感忽视……它们会给孩子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是无论如何也要否定的言行。这是我们要在亲子关系的科普上继续走的一段路,尤其还有一些父母不理解什么是“好的关系”,也认知不到亲子冲突带给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但正像古老智慧教给我们的:过犹不及。接收不到这些理念的父母需要学习,但如果接收这些理念太多,太绝对,就要反过来想一想:会不会因为害怕犯错,错失了正常家庭中的灵活?
  谁都会犯错,这是真理。接受自己会犯错,也原谅身边的人时不时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好在绝对意义上的大错也不多。人人多一点这种弹性,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大家的生活都会更好一些。
其他文献
“二手男”的资本  30岁之前,我一直奉行单身,在周围人眼里是个名副其实的“怪胎”。30岁之后,要好的闺蜜都嫁为人妇,我突然间想嫁人了。  我在一次联谊会上遇见了蒋旭,蒋旭是个单亲爸爸,已经年过不惑。说实话,我不是“大叔控”,该有的物质基础,房子、车子、票子我都有,身边也不缺年龄相当的追求者,但是蒋旭像一块磁铁吸引着我不由自主地向他靠近。  蒋旭很坦诚,他问我:“你介不介意我带着个孩子?”我笑:“
期刊
年初,我观察到老胡经常抖腿,便问他怎么了.老胡说:“宝贝,我这是冻的,大冬天穿的还是夏天的凉拖鞋,能不哆嗦吗?”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我突然之间忍不住忏悔:可能我真的不是一
期刊
24岁的广东肇庆摄影师李放航想过自己的作品会红,但没想到会这么红。更令他意外的是,68岁的奶奶会成为抖音网友竞相追捧的“高级脸”模特。  最先走红的是一条名为《他的奶奶》的抖音视频。老太太留齐耳短发、穿红色毛衣,站在天台上时,没隐藏皮肤上的每一条纹路。视频获得26万点赞,有网友说“美从来不问出处”,有人夸奶奶是从高定秀场走出来的人,也有人夸李放航构图、配色都很精妙。  回顾那次拍摄的灵感,李放航至
期刊
读者来信我今年30岁,有过一段付出所有却还是走到终点的婚姻,孩子跟着前夫生活。我以为我再也不会结婚,也不会相信爱情,但是几个月前,有个男孩来到了我身边,给了我无限的包容
期刊
搜索“杀马特”这个词,沿着互联网信息的草蛇灰线,往往会被导向一个名字罗福兴,他被称为“杀马特教父”。十几年前,中国迎来了非主流的一代人。十几二十岁的青少年,画着吓人
期刊
前些年说起B站(哔哩哔哩网站的简称),多数人都很陌生:而现在,B站却成为“年轻人社区”的代名词。它包罗万象、精彩纷呈,并且不断打破外界对其定义与认知,制造出了无数“爆款现象”。B站的“破圈”并非偶然,而是有位幕后导演在操盘,她就是李旎——哔哩哔哩副董事长兼COO(首席运营官)。扭转人们对年轻人的偏见  一毕业就选择创业的大学生不多,李旎是其中一员。她读的是法律专业,大学四年,同学们都在为进入公检法
期刊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医疗保健意识也在逐渐加强,消化科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除了希望护理人员有过硬的专业技巧之外,同时能将人文关怀
婚前.我们常常在荷西家前面的泥巴地广场打棒球.也常常去逛马德里的旧货市场.再不然冬夜里搬张街上的长椅子放在地下车的通风口上吹热风.下雪天打打雪仗.就这样把春花秋月都一个一个地送掉了。  一般情侣们的海誓山盟、轻怜蜜爱.我们一样都没经过就结了婚.回想起来竟然也不怎么遗憾。  前几天我对荷西说:“华副主编蔡先生要你临时客串一下.写一篇《我的另一半》,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当时他头也不抬地说:“什么另一
期刊
朋友去体检,查出心脏有些问题,她忧心忡忡地对我说:“才三十来岁就得了心脏病,将来老了可怎么办呢?”她五岁的小女儿飞跑过来,两只小手环住妈妈的腰:“妈妈别怕,等你老了,我就长大了,我给你做最香的饭,买最漂亮的衣服,请世界上最高明的医生,把你的病治好。”  我的心微微一动,似有柳梢拂过水面。朋友却哂笑道:“去去去这会儿巧嘴八哥样说得好听,等到我真的又老又病,你怕是躲还躲不及呢,谁信你小孩子家的鬼话!”
期刊
19世纪50年代末,一个年轻人在纽约曼哈顿的大街上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开设了一家商店。  年轻人知道,想要取得长远的发展,除了懂得市场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之外,还要掌握顾客的喜好与反馈。于是,年轻人搞了个“有奖评价”,邀请顾客把自己购买商品的真实感受或者体验写在便利贴上。当然,店里会送一些小礼物作为回报。因为是匿名评价,而且还有礼物可以拿,很多顾客都愿意写上一两句评价,店员负责把它们贴到专门开辟的“評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