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主的开端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370210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名副其实的乱世,群雄逐鹿,在这段时期内涌现出了数位赫赫有名的诸侯,其中名气最大的可能就是齐桓公。他的霸业起于公元前679年,止于公元前643年他薨殁之年,前后共计37年。
  春秋初期,诸侯可谓“地丑德齐”,而其中郑国由于长期被周天子倚重,且属地在天子脚下,一时得势,它一方面会盟诸侯抗击入侵蛮族,一方面利用天子的器重威服诸侯,但是由于子嗣争权,郑国很快便泯于众国。随后20余年,由于周室王纲不振,中原各地诸侯相互杀伐兼并,同时还要北拒戎狄,南抗荆楚,可谓力不从心。直到齐桓公的出现,中原诸侯逐渐整合在一起,而且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联盟和盟主,由此开启了春秋霸主接连坐庄的时代,局势虽因霸主更迭而有所动荡,但是相对杀伐无序、四方不宁而言,霸权与稳定的正相关开始成为各国的潜在共识。而在这个过程中,周天子的权威一损再损,直到彻底的“礼崩乐坏”。
  齐桓公的霸业
  齐桓公的父亲是齐僖公,他有三个孩子,分别是诸儿、纠和小白。同时,齐僖公弟弟生了一个孩子,叫公孙无知,齐僖公宠爱有加,其穿着打扮的规格都与僖公的亲儿子一样。因此,当诸儿继位(即齐襄公)后,立刻罢黜公孙无知,使其不再享有原来的待遇,使无知心生不悦。齐襄公自己却又政令不信,言行多变,及瓜而代的典故正是出自他口,意思是说齐襄公答应驻守边防的人员一年后换防回家,但到了时间却没有政令下达,将士多有怨恨,遂开始图谋叛乱。这样齐襄公被叛军击毙后,公孙无知开始掌权,公子纠和小白不得已出逃他国。没过多久,公孙无知也因为暴虐无道而被杀,这样公子纠和小白就面临着夺嫡之争。齐僖公在世时安排了两位大夫分别辅佐公子纠和小白,负责辅佐公子纠的大夫叫管夷吾,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管仲,后世称之为管子;负责辅佐小白的叫鲍叔牙。后来,小白先入齐都,并在与支持公子纠的鲁国的决战中大获全胜,于是小白继位,是为齐桓公。此时,鲍叔牙出人意料地向齐桓公推荐了在战斗中曾经射伤齐桓公、辅佐公子纠的大夫管仲,言称欲治强齐以匡天下非此人不可,于是齐桓公召见管仲,一段君臣的千古际遇由此展开。
  类似于姜子牙与周文王、张子房与刘邦、黎塞留与路易十三、俾斯麦与威廉一世这样的君臣关系,管仲辅佐齐桓公在春秋第一个百年行将结束时励精图治、九合诸侯、伐戎击楚、匡扶天下。孔子在《春秋》中盛赞这对君臣的丰功伟绩:“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没有管仲,我们就都成为披发和左扣衣襟的蛮夷了)。”孔子编纂春秋时代历史,唯独推崇齐桓公与管仲之功至此,须知孔子生活在齐桓公之后160余年,仍称“民到于今受其赐”,其评价之高可见一斑。
  管仲与齐桓公对外的核心策略是“尊王攘夷”。“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公元前655年,周惠王有另立太子的意向。齐桓公会集诸侯国君于首止,与周天子盟,以确定太子的正统地位。数年后,齐桓公率多国国君与周襄王派来的大夫会盟,并确立了周襄王的王位。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诸侯进入楚国,质问楚国为何不按时向周天子进贡祭祀所用的茅草而导致祭祀大典无法及时进行,使得楚国承认自己的错误。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鲁、宋、曹等国国君会于葵丘,周天子派代表“赐齐侯胙”,实际上承认了齐桓公的诸侯长地位,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他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的主张。葵丘之盟后,遇到侵犯周王室权威的事,齐桓公都会过问和制止。
  “攘夷”,即对游牧于长城外的戎、狄和南方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公元前661年,狄人攻邢,齐桓公采纳管仲“请救邢”的建议,打退了毁邢都城的狄兵,并在夷仪为邢国建立了新都。次年,狄人大举攻卫,卫懿公被杀。齐桓公率诸侯国替卫国在楚丘另建新都。公元前655年,诸侯联军伐楚,迫使楚国同意进贡周王室,楚国也表示愿加入齐桓公为首的联盟,听从齐国指挥,这就是召陵之盟。伐楚之役,抑制了楚国北侵,保护了中原诸国。
  显然,通过“尊王攘夷”,齐桓公的霸业具有了相当意义上的合法性,尽管周王室非常反感桓公干涉其嫡位问题,天子权威不断下降,其号召力更是日渐缩小,但这一策略确实在客观上延续了天子权威;另一方面,过分地“尊王”也对自身行为有所束缚,同时由于荆楚与中原诸侯的联系日益紧密,戎狄也逐渐被中原大国征服,最终无夷可攘,因此“尊王攘夷”最终被后世所放弃,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已经是能够维系霸权的最有效的选择。
  宋襄公的愚妄
  齐桓公之后,齐国国力同样因为子嗣争夺问题而衰落,此时与齐国关系密切的宋国开始有了称霸之心。宋是殷商宗亲微子后裔的封地,在中原各个诸侯之中,地位极为崇高。齐桓公去世前,也极为看重宋襄公的贤名。因此宋襄公认为自己是理所当然的霸主继承者,不断会盟诸侯显示权威。另一方面,齐桓公离世对楚国来说是个好消息,虽然后者在召陵表示了臣服。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在齐国衰落后,楚国实际上已经一家独大,同时通过召陵之盟,楚国在身份上也从蛮夷变成正常的诸侯,因此楚成王认为这正是楚国成为霸主的有利时机。于是宋楚之战便是顺理成章之事。
  宋襄公自幼便有“让国”之贤名,他的父亲曾经言及让他继位,襄公回答说自己是次子,父亲不能废长立幼。而其兄自知不是当国君的料,复又推荐襄公,这样襄公继位。宋襄公拥有着明确的政治野心,他是殷商贵胄微子之后,因此他一直希望宋成为霸主之后能够取代周,继而恢复殷商统治。因此,每次会盟诸侯宋襄公都极力宣扬周朝气数已尽,应该恢复殷商的思想。
  另一方面,宋襄公对其他诸侯小国颐指气使,动辄武力相挟,于是中原地区诸小国对宋襄公并非心悦诚服,且多有反抗之心。
  不仅如此,宋襄公为人也比较幼稚,在盂之会上他甚至不带兵马以策万全,结果被楚成王当场捉住,后来楚执宋襄公以伐宋,最终在鲁国的调停下释放宋襄公。于是宋襄公不堪忍辱,遂与楚国决战于泓水。决战当日,楚军渡水而过,宋大司马建议襄公趁楚军半渡而击之,襄公以“仁义”自封,不纳此谏。楚军渡水之后,宋太宰建议襄公趁楚军列队尚未完备时出击,襄公再次不允,等到楚军准备完毕后,襄公见楚军兵力众多,乃身先士卒,领军前进。胜败十分明显,宋襄公也中箭负伤,不久之后就病逝了。泓水之战后,楚国一时王霸诸侯,直到晋文公的出现才遏制了楚的霸政。
  桓公何以成 襄公何以败
  通过齐桓公的成功与宋襄公的失败,十分明显的结论是齐国能够成为诸侯之首,首先是齐国实力的体现,强大之国方可霸,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宋虽有名望,但其终究是个小国,不论宋襄公如何雄才伟略,这个不争的事实是其称霸失败的核心原因。其次,齐桓公“尊王”是尊周室,而宋襄公妄图恢复殷商旧制,这明显不能为其他诸侯国所接受,因此即便宋襄公有让国之名,在泓水之战前的道义争夺上他也没有占到优势,反而是劣势。再者,齐桓公九合诸侯、兵力强大尚不会轻率挑衅楚国,而宋襄公不自量力,孤注一掷,实在不是什么高明的政治家。最后在决战时,成就宋襄公威名的“仁义”二字反倒成为枷锁,政治家军事家不能因势利导,为声名所累,则必败。
  反观楚成王,通过召陵之会以暂时的妥协换取合法身份,励精图治等待时机。同时在与宋襄公争霸的过程中,楚国也竭尽全力尊周礼,主动会盟能够接受自己的诸侯并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由此,楚成王才能够在击败宋襄公之后一时称雄。否则,何以楚在郑庄公之后便已实力超群,却无霸主之名呢?这便是身份变化带来的结果。因此,身份认同在中国乃至整个东北亚历史上都十分重要,或许应该说东北亚地区的国家比其他地区的国家更看重身份认同。
  中央王朝的朝贡体系虽然厚往而薄来(实际上厚往薄来正源自齐桓公会盟诸侯时的行为),但是在身份上君臣地位已分,云泥之别。无怪乎日本历史上也在自己周边搞了一个小型的海上朝贡体系,以此来提升自身的话语地位。因此融入体系,获得合法身份是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上的重要一环。
其他文献
5月23~26日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已尘埃落定,欧盟机构新一届领导班子也将随之而生。这是近20年来选民参与度最高的一次欧洲议会选举,从结果上看,此番欧盟政治生活的“盛宴”不乏惊喜。欧盟政党格局碎片化加剧,挺欧力量依然占优  综观本次欧洲议会选举。首先,欧盟政党格局呈现出了更加碎片化、多极化的态势。与2014年选举相比,传统党团在欧洲议会的影响力下降。中右翼欧洲人民党党团和中左翼社会党党团本次选情低迷
《打造战略支点国家 : 美国对波兰剧变与转轨的影响研究》  宋超/著  2019年9月出版  世界知识出版社  波兰被地缘政治学家称为“欧洲的心脏”,历来是欧洲大国争夺的焦点之一。波兰是东欧剧变后发展比较好的国家,也是原苏联集团中最早加入欧盟和北约的国家,波兰的剧变与顺利转轨与美国有极大关系。宋超撰写的专著《打造战略支点国家——美国对波兰剧变与转轨的影响研究》,用大量资料,特别是第一手资料研究了美
【美】《今日军控》2018年5月  4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国家安全总统备忘录,取代2014年1月奥巴马总统发布的指导美国常规武器转让的政策指令,放松对武器和无人机的出口管制。新舊政策的共同目标均是改善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防止核扩散及支持相关的多边协议。但特朗普的新政策明确将“经济安全”纳入是否批准武器出口的重要考虑因素,更强调促进美国的经济利益,也符合其“以实力求和平”的政策主张。美国负责
李晨阳  东南亚研究在我国的起步较早,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很快,队伍不断壮大,成果颇多,但是总体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的一个困惑是,不知该如何切入和深化对东南亚的研究。我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也很有意义的方法是全面总结我国东南亚研究前辈学人的治学方式,从他们的奋斗轨迹中汲取营养。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贺圣达先生(1948?2018)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亚
9月14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中法经贸混委会第25次会议的法国欧洲和外交部长勒德里昂。  李克强表示,法国是欧盟重要国家,中法关系意义超越两国范畴,具有世界影响。当前两国各领域合作稳步推进。中法核电合作成功进行了30年,今年在第三代核电合作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中法间互利共赢发展的潜力空间巨大,中方愿同法方推进全方位务实合作,使中法关系发展更好惠及双方人民。中法同为世界主要
11月7日,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再次拉开大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去贺信。  本届“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继续聚焦世界互联网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动态,以“国际、创新、未来、领先、融合”为定位,展示和发布全球范围内互联网新成果、新技术、新应用。本届博览会共收到600余家中外企业报名,境外企业数量较往年大幅提升
日本一直是社会治安良好的国家,其犯罪率也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近年来老年人的犯罪数量却逐年增加,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日本一些老年人经济收入减少,不能得到充分的社会保障,导致生活贫困,加上因独居孤独,希望到监狱“安度晚年”的老年人在增多,有些老年人故意偷东西,为的是进监狱养老。“银发冲击”正困扰着日本监狱,其深层次现象令人深思。日本监狱面临“银发冲击”  截至20
澳大利亞游客可能是非常愿意冒险的一群人,甚至为了一张好看的照片可以冒着失去生命的风险。根据有关澳大利亚旅游习惯的最新调查显示,18%的澳大利亚游客愿意冒险拍摄一张假期照片。这些风险包括忽视警告、站在悬崖边以及与野生动物一同摆姿势照相。  其中,千禧一代是最为不顾惜自己生命的一群人。当拍照可能会造成危险时,接近三分之一的千禧一代表示会试图尝试。这项研究还发现,男性更愿意承担冒险拍照的风险,25%的男
近期,因曾在穆巴拉克时期担任总理的埃及政治家艾哈迈德·沙菲克宣布回国参加大选、几经周折回国后又改变参选态度,使得本略显低调的埃及2018年大选引起关注。2014年的埃及总统选举投票现场。  其实,早在2017年5月埃及政府就宣布将在2018年5月或6月举行大选,但当时这一消息并未引起外界过多关注。此后,依据宪法的规定,埃及组建了独立的国家选举委员会,以取代以往选举中的司法监督委员会,主要负责大选和
世界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革,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大国战略竞争重回国际关系议程的中心位置,这将对中国的发展崛起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国作为新崛起的大国,越是接近世界舞台中央,越面临加快学习国际经验、汲取历史教训的压力,日益需要加强对国际政治演变,尤其是一次世界大战前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国战略竞争、美苏冷战经验教训和两次世界大战前国际政治演变的研究,在积极的学习实践中提高战略谋划、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