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学校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人身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精神性人格安全教育、信息与网络安全教育等。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安全教育,包括让安全教育课程化常态化、专题化活动化、日常化经验化等。
  关键词 安全教育;内容;途径
  作者简介 郑彩华,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学生的安全是全社会的大事,是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和必备条件,抓好学校安全工作是完成基础教育任务,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中小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保障少年儿童的安全,是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责任重于泰山。”因此,安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首要且重要的内容,应该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一、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不能够列出一份确定的清单,因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学段的学生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和风险是不同的,所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也不同。学校和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健康成长需要、面临的现实安全问题等多方面因素,有针对性地选择安全教育主题,做到因材施教。按照新时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首要目标任务以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中小学安全教育应该包括如下几类。
  (一)人身安全教育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中小学生面临突发安全事件自救自护的应變能力,教育部根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政策文件,于2007年制定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成为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的基本依据。
  《纲要》明确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学生的人身健康安全范畴。《纲要》明确了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模块,即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这六个模块的内容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循序渐进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并分别为1-3年级、4-6年级、初中年级和高中年级四个学习阶段明确了重点教育内容。《纲要》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
  (二)国家安全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11月印发实施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把“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确定为基本内容之一,明确指出“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深入学习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和外部安全”。这要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2015年7月1日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为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而设立的节日。该法的第七十六条规定,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中小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国家安全观,知道国家安全对于个人的价值和重大意义,清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所应该承担的义务、权利和责任,了解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职责、保障等。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定的爱国信念、爱国情怀、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树立起“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精神性人格安全教育
  教育中小学生有意识和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身体和健康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但学生的名誉、隐私、姓名、肖像以及维护人格尊严等权利也可能受到威胁与侵害,而且往往被忽略。如果教师实施惩戒不当,也可能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关注。《民法典》第109条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第110条第1款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第1032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中小学生学习并掌握这方面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捍卫自己的权益,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协同发展。
  为了有效防治中小学生欺凌,促进学校安全,2017年12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其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中也增加了“学生欺凌及校园性侵的防控与处置措施”,从“安全保障”方面规定了校园安全的保障机制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置措施。
  (四)信息与网络安全教育
  信息与网络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法典》第1034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学生应该了解自己的个人信息在被收集、使用、保管与公开时,必须遵循合法性、必要性与正当性原则以及征得自己的知情同意,以避免因为个人信息泄露带来不必要的人身安全隐患及财产损失风险。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的说明”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改的主要内容”部分指出,修订草案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增设“网络保护”专章,对网络保护的理念、网络环境管理、相关企业责任、网络信息管理、个人网络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作出全面规范,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安全使用网络信息以及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必要的信息素养、媒介素养及数字素养等,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中小学安全教育的路径
  中小学校应该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开辟新的教育途径,提高中小学安全教育的成效和质量。一般而言,中小实施安全教育的路径有如下几种。
  (一)学校安全教育课程化常态化
  1.把安全教育融入各学科课程内容
  学校课程的育人功能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而得到充分发挥,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在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都内在地具有育人的功能。中小学安全教育的所有内容都可以通过发现合适的切入点融入学科课程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将安全方面的知识作为必修内容,系统融入中小学德育、体育与健康以及初中生物、化学、地理等课程。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提出,“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尤其是语文、历史、地理和外语等人文类的课程,精心挖掘合适的渗透点并进行合理设计,对于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国家认同感、安全意识等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该把安全教育知识纳入相关学科课程、教材和日常教育中,通过采取课堂教学、参观考察、体验操作、知识考核等多种方式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及自救互救能力。
  2020年9月教育部制定印发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给出了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五种实施途径,其中之一就是“融入各学科专业教育教学”,要求“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及相关专业课,要结合本学科本专业特点,明确国家安全教育相关内容和要求,纳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同时,要求“各学科专业教师要强化国家安全意识,通过延伸、拓展学科知识,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家安全问题,着力强化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丰富国家安全知识;要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掌握国家安全基础知识,结合学科专业领域特点,在课程中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内容,避免简单添加、生硬联系,注重教学实效”。
  2.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根据国家课程管理的三级管理制度,学校可以根据本地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生发展需要,结合立德树人目标要求,开设适当的校本课程或地方课程。教育部鼓励各地各校结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掌握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意外伤害的能力,掌握必要的健康卫生知识,培养网络安全意识等。《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提出,“鼓励支持地方和中小学(含中职)挖掘和利用校内外国家安全教育资源”。
  在实践层面上,已经有很多立足本校学情开设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比如,有学者从课程的视角提出公共卫生安全教育进入学校可以从短期的微型主题课程、中期的系列校本课程和长远考虑融入国家课程目标的课程构想,从组建学校课程开发共同体、使用课程开发的相关技术和以获得经验为主的课堂教学三个方面来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学校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多种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发配套的多媒体素材、案例库、课件、徽课、专题网站、应用软件、微信公众号、在线开放课程等集成的数字化课程资源,确保资源形式与种类多样化。
  (二)学校安全教育专题化活动化
  1.用好“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开展活动
  为了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1996年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通知,确定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教育部从1996年起每年年初都会部署安排中小学的安全工作,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确定一个主题。学校应该以此为契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日宣传,比如,通过举辦专题展览、组织观看录像、发放安全手册、安全知识竞赛、故事会、组织街头咨询、张贴海报标语、印发科普读物、制作宣传板等多种形式,同时也可对本校安全工作的有效经验和做法进行集中宣传,促进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学校要鼓励师生创新教育教学形式,积极采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快手、抖音等现代传媒,向学生及家长普及各类安全知识等,使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达到“参加活动一日,安全受益终身”的效果。
  2.围绕特定主题组织开展专项活动
  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与当地公安机关和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密切配合,围绕主题,结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11·9”消防日、“12·2”全国安全交通日等特定的节日,或者结合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安全教育、灾难防护教育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不同突发事件发生情境下的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练,向师生系统传授防诈骗、防校园欺凌、远离“黄赌毒”、防传销、交通安全及消防安全、反恐防爆、危险感知和逃生自救等方面的常识和技能,切实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学校安全教育日常化生活化
  1.创建安全导向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
  学校要重视环境育人的重要价值,精心设计校园环境。一方面校园里的设备设施要保证安全可靠,及时检修更换破损或废弃的物品,确保学生的日常行动不会遇到潜在的危险,遭遇意外的创伤;另一方面校园里要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通过张贴宣传材料、设置特定的装饰等,提醒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宣传爱国精神等。同时,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开展安全校园创建活动,大力加强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各类社团、报刊媒体、广播站、宣传栏等平台,实现安全知识传播常态化生活化的氛围。
  2.协同家庭和社区共创安全生活圈
  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卓有成效的安全教育离不开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学校要与学生家长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及时相互沟通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信息,及时发现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或显性或隐性的风险或问题,及早把不安全的可能性解决在未萌芽状态,避免不好的苗头的出现与发展,增强安全风险的预防及管控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外部安全条件。
  社区是学生的重要生活圈。研究显示,多种对青少年的伤害或侵犯的案件发生在学生的上下学途中,且多数是同学或熟人作案。学校要联合社区,充分挖掘社区的安全教育资源开展安全教育,发现社区存在的可能性安全隐患,及时解决问题排除隐患,同时要联合社区创造比较安全的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责任编辑 庞雪
其他文献
2015年12月1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签署了《每一个学生成功法案:初等和中等教育进展报告》(以下简称《成功法案》)。该法案将取代布什政府时期出台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成为指导、规划美国初等和中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基础法案。按照奥巴马政府的设想,《成功法案》的意义在于“为每一个美国孩子——无论其出身于何种种族、阶层与家庭背景,都有机会过上自己所期盼的生活,从而帮助人们坚定美国社会所崇尚的自由、
孩子生病要上医院。可是一趟趟地跑,一家家地换,孩子的病非但不能好得更快,反而会因此而耽误病情!      中美合作北京和睦家医院新生儿科主任。他是一位14 岁男孩的父亲,有着22 年儿科工作的丰富经验。由他翻译的《0 ~ 12个月宝贝健康从头到脚》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深受新手父母欢迎。    谁都希望孩子的病能快快好起来。可是,病情恢复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作为独立司法鉴定人,我经常参加一
日前,全国首套面向中小学生的地域性历史文化遗产教材《陕西历史文化遗产》丛书一套22册在陕西出版。教材版《陕西历史文化遗产》丛书内容根据中小学生认知规律进行合理安排,按照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形成体系。低年级教材多采用知名度较高、学生常听常见的文化遗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高年级逐渐转为抽象内容。小学部分是让学生知道文化遗产,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初中部分是理解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高中部分是对文化
摘 要 道德教育之目的是要培养健全人格之社会主体,通过其与环境之间的适应、调节和互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矛盾关系的协调相处。而道德教育之目的实现,离不开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两个“自我”关系的处理:其一是道德教育与“认识自我”关系,这是道德教育实践的基础;其二是道德教育与“超越自我”关系,这是道德教育实践的动力。  关 键 词 道德教育;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作者简介 田夏彪,大理大学教
幼儿园里安全吗?最容易出现的“小意外”是什么?哪些安全规则是宝宝需要掌握的?    9个安全屏障    * “晨检”。可以防止孩子将传染病及危险物品带入幼儿园。包括: 询问在家饮食、睡眠情况,有无不适;检查孩子是否发烧、感冒;查看精神是否良好,五官、皮肤、眼结膜有无异常;检查孩子是不是携带了可能造成外伤及引发意外的物品、器械入园。  * 严格的接送制度。在大多数幼儿园里,家长接孩子时必须持有接送卡
为宝宝“量身订制”的治疗方案,让父母放心、宝宝健康的贴身呵护。    贴身医生:邢嬛  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小儿皮肤科工作19 年,擅长处理各类儿童皮肤病出诊时间:周五全天  收件人:health@bphg.com.cn  发件人:云南楚雄杨林  问题:  孩子长了皮脂腺痣,医生建议手术切除。请贴身医生帮助我们决定!  我儿子6 个月了。他出生时额头右侧发际长有一个约1c m ×0.5
然而,一切是否真的像你想象的那么可怕?什么是挫折?什么是经验的积累?什么又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练?  让我们共同来回放下面的7 个交往实录,也许,答案就在其中。    交往事件,真实记录    出场专家:金利波 江苏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电视总台少儿频道儿童心理卫生顾问    事件1:在家、在外判若两人  妈妈讲述:(顾影自怜,女儿晓雨1岁5 个月)  晓雨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表现得可
福建省霞浦县第六中学社区学校是在霞浦县教育局领导下,由霞浦六中和霞浦县社区大学共同管理下的一个机构,负责城区中兴社区和城北社区的家长终身教育。这两个社区也是我校主要的生源地。我们希望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优势,在“共建、共享、共管”模式下开放办学,促成资源共享,指导并帮助学校所属社区的家长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有节、有度地参与学校的管理,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我们积极探索社
父亲的世界充满了理性、机智、幽默和冒险。父亲积极地参与育儿生活,会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孩子的成长转瞬即逝。他的第一次微笑、第一次爬、第一次迈步、唱的第一首歌……都值得记录。在给孩子制作“纪录片”的过程中,你也会看到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你的视野将同孩子一起展开。    小调查  你家给宝宝摄像的人主要是:  爸爸38.98%  妈妈31.23%  两个人差不多26.87%  其他人8.79%
宝宝生病,妈妈着急,恨不得有个百变魔罩,罩在宝宝身上,让他远离病痛。魔罩我们没法帮你找,不过可以帮你找到提升宝宝免疫力的方法。  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无论你怎样小心,宝宝总免不了要感冒发烧。其实,正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得病过程中,宝宝体内的免疫系统才能真正发育成熟,获得抵御疾病的能力,也就是免疫力。    免疫力的成长之路    宝宝的免疫力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强的。通常都认为6个月以前的宝宝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