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朵花儿都幸福绽放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mqspthc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请看下面三个真实的案例:
  案例一:小米(化名)的爸爸妈妈在北京做生意,长年不回家,小米平时都住在外婆家。外婆家距学校有十几里山路,来回往返要走上好几个小时。由于路途太远,又无人看管,小米从不做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也总是喜欢拖到最后完成。他性格很倔强,老师批评便顶嘴,多次在课堂上与老师争吵。
  案例二:小孙(化名),右脚有点拐,父母离异,寄居在阿姨家。阿姨与姨夫都特别喜欢打牌,每次打牌输了,便拿小孙出气,小孙身上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样子很吓人。小孙平时很少说话,同学欺负他,也不敢做声,同学们称他为“木头人”。
  案例三:小雨的爸爸特别想生男孩,可小雨已有四个姐姐,管计划生育的工作人员经常上小雨家追罚款,小雨爸妈只好躲在外面长年不归。小雨从内心里讨厌男生,经常与男生打架,发生争执,有好几次还打坏了教室的门窗。
  这是从我多年任教的一所农村中学所写的三篇日记里摘抄下来的点滴记录。那时我还不知道他们就是现在所说的“留守儿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农村的大部分青年都纷纷涌向城市经商或打工,导致孩子无人看管,长年寄居在外婆外公、爷爷奶奶或亲戚家,成了现在所说的“留守儿童”。当时我对所教的这样一个所谓“慢班”进行过一次初步统计,发觉班上竟然有80%的学生属于这种情况。那么对于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与方法呢?下面我结合最近在国培班跟专家们学习的最新教育理念和在农村中学工作近二十年的实践经验,开始对那次并不太成功的班主任工作进行反思,与诸君共勉吧!
  一、蹲下身子,用真心呵护每个孩子的心灵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我记得那年,我刚分配到一所农村中学教书,便接了这样一个“慢班”。我心里很气愤,动不动就把心里的不满撒在班上同学身上。所以班上同学都很怕我,很多同学在背后都叫我“母老虎”。其中叫得最欢的便是案例一中的小米。他长得高大帅气,在班上很有威望。为了督促他早点交作业,我便任他为班长,兼收班上的作业本。刚开始他表现还不错。到后来,由于他个性太强,经常与科任老师发生争执,我便撤了他班长的职位。他很不服气,居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喊我“母老虎”。我一下气急了,冲上前,对他就是几个耳光。他的个子其实比我高很多,只是当时他是曲着身子的,我才打到了他的脸。他不久就退学了。他走以后,班上没人敢与我作对了,班上纪律好了很多。鉴于他平时居多不良的表现,学校并没有责怪我。由于我班多次比赛得奖,学校领导还经常在会上表扬我。那件事很快就被我淡忘了。在前年的班主任培训中,我开始反思那段班主任的经历,心里觉得懊悔不已。为什么当时我就不能蹲下身子,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小米呢?他之所以老是喜欢与老师们争吵,喜欢给我取外号的根本原因,只是因为父母长期不在家,缺乏足够的父爱与母爱的缘故。一个内心特别孤寂缺乏温暖,渴望得到更多关注的心灵,却碰到了像我这样只关心班上纪律与成绩的简单粗暴的老师,就像一颗缺乏养分与温度的种子,很快就走向了夭折。我应该多关心他们一些,多给他们展示一些真诚的微笑,多给他们一些正面的引导才对。于是我写了一篇班主任的心得反思,记录了这段失败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获得了县一等奖,并刊登在《衡东教育网》上。这次参加国培,我听了很多专家们的讲座,我有了更新的体悟,又把这件事情搬出来,不是为了炫耀,其目的只是刻意提醒自己, 这些缺乏关爱的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真诚、更多的等待。
  二、伸开双手,用爱心给每个孩子一个全新的拥抱
  我们回到第二个案例,小孙的父母离异,心灵上本已蒙上一层阴影,加上爱赌且性格暴躁的姨夫经常殴打他,身体亦受了创伤,原本内向的他更加孤僻,更加自卑了。我记得他因小时候的一次高烧还留下了右脚有点拐的毛病。同学们开始取笑他,并写着打油诗嘲讽他。那天刚好是我的一节英语课,我故意停下当日应教的内容,开始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加拿大有个孩子,长相很丑陋,口吃,讲话时嘴巴歪向一边,还有一只耳朵失聪。为了纠正口吃的毛病,他模仿印度一个著名的演说家,含着石头讲话。石头把嘴巴磨烂了,母亲心疼地摸着他的头说:“别练了,妈愿意陪你一辈子。”他说:“妈妈,书上说,每一只蝴蝶,都是冲破自己的茧变成的,我要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后来他参加全国的总统大选,对手以他的长相与口吃的毛病嘲讽他。他便以“我要带领国家和人民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作为竞选口号,一举当上了总统。人民称他为“蝴蝶总统”,他就是加拿大连任两届的总理让·克雷蒂安。
  故事讲完了,我伸开双手拥抱着眼里噙满泪水的小孙走上讲台,对着大家说,是呀,在我们的一生中,有些东西我们无法改变,如低微的出身、丑陋的相貌以及痛苦的经历,这些都是我们生命中的“茧”。而有些东西我们却可以选择,如“自尊、自信、毅力、和勇气”,这些则可使我们突破生命之“茧”而“化茧为蝶”。从那以后,再没有同学讥笑或嘲讽他。后来,小孙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了我们县城最好的高中。我把这件事写成一篇文章,发表在《衡阳日报》的副刊上,那一年我被评为县优秀通讯员和县优秀工作者。泰戈尔说:“神的巨大权威是在柔和的微风里,而不是在狂风暴雨之中。”教师的力量在于玫瑰般的爱里,爱包含了教育所有的内涵。那么,伸开我们的双手,给每个留守孩子一次全新的拥抱吧,让我们的双手传递出更多的温情与关怀。
  三、敞开胸怀,运用智慧叩开每一个孩子的心门
  案例三中的小雨,是在爸爸妈妈的奚落与责骂声中长大的。一心想生男孩的父亲已变得有些冷漠与薄情,母亲因过于懦弱而显得有些神经质。一直在这种压抑与悲催的氛围中长大的小雨,终于发泄了,她开始与男生打架,把内心积郁多年的不满与愤懑发泄在这些男生身上。她认为是这些男生夺去了本属于她的爱。她已把自己套进一条充满怨恨与悲伤的墙。她很少说话,但一说出来便是恶毒与凶残的语言。我把她叫到我的办公室,给她倒上一杯水,让她慢慢倾诉内心的委屈与不满。她开始很长的时间都是一言不发,后来则把她的内心对父母的不满与鄙视,全部如垃圾般倒了出来。看着她那张因痛苦显得极为疲惫的脸,我感到万分酸楚与不安。我其实也不知怎么办,我只能安慰她,只要你够努力、够自强,你爸妈总有一天会对你好的,只是现在他被世俗而陈腐的观念而蒙蔽了眼睛。那么,请不要把憎恨的种子埋进心门,好吗?第二天,我走访了他家,与他父母谈了很久。我问他父亲为什么这么喜欢男孩?其实你的女儿们都很优秀,好好培养,一定不会比男孩差的。珍惜已拥有的,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欲望,你会生活得更好。现在,小雨生活得很好,父母放弃了生男孩的计划,更加疼爱她。小雨的故事被我改编成小说发表在《衡阳日报》。去年我的一本汇集多年心血的散文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并获得了县最佳文艺奖,我因此被县文联推荐为省作协会员。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敞开心灵,运用智慧才能打开这些留守孩子的心门。
  是呀, 教师的爱是一份等待,是一种倾听;是一份宽容,是一份尊重;是一种豁达,是一份耐心!只有将对这些留守孩子的爱和信任变成一种无痕,一种润物无声的境界,让每一颗饱受沧桑的留守孩子童稚的心灵,变成一朵朵小花且幸福绽放,那才是我们农村中学教师应追求的最美的境界。我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东县霞流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下整本书阅读交流课十分盛行,但从实际课堂观察来看,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交流分享并未发生,体现在交流分享中话题设计随意、精彩章节交流肤浅、文本价值交流缺失。作者以听到的几节一年级《小猪唏哩呼噜》阅读交流课为例,试图从儿童的需求、教师的角色定位、阅读交流的要旨和价值出发,提出教学建议,谈谈如何让整本书阅读交流课真正发生。  关键词:阅读交流;话题设计;章节品赏;文本价值;教学建议  一、整本书阅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效率低下,学生积极性不高正成为困扰高中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重拾对语文的兴趣并热爱这门学科,这是新课改背景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要解决它,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努力。笔者结合新课改教学实践,尝试结合日常语文教学实践从以下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一、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学习美  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的。环境对学生具有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重要作
摘要: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提升德育渗透力,增强德育的有效性,是每位学科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德育“渗透”是提升渗透力,增强德育有效性的主要手段。本文从有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校本课程资源、社区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等途径入手并强调教师在这一过程应做到“敏、勤、恒、导”,从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提升历史与社会学科
“教师如水,只因为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日臻完美。我欣赏如水的教育,我愿我的学生是那知识海滩上熠熠生辉的彩石……”这是臧迎春老师的教育感言。1991年6月,临近中师毕业之际,她在自己的毕业自我评价表中写道:“我的教育理想是:有一天,我能坐在岳阳师范的礼堂上向校友们介绍我成为全国特级教师的经验。” 走上工作岗位,执着的她在花样年华中开始了追梦。她深知人生之梦是否如己所愿,在于自己的拼搏进取。由于她
摘 要:阅读是一个人从外界获取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技能,取得更多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的有效途径,因此国家把阅读教学提高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阅读主要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种模式,课内阅读是指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的阅读教学,而课外阅读则是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促使学生把课内所学得的阅读能力在课外予以应用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通过阅读和一代文豪、文学大家进行思想沟通与对话的有效方式。因此在
摘 要:教育者,爱胜过一切。从教的历程就是爱的历程,耐心和恒心是推动爱前进的两个轮子。从教三十年,我始终践行着爱心、耐心和恒心。尊重、包容、呵护学生,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关键词:尊重;包容;呵护;坚守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那密密的雨线,淅沥的雨点,不正如我们教育人的辛勤耕耘,犹如我们为师者的谆谆教诲吗?而这辛勤耕耘、谆谆教诲的背后正是爱心的驱使,耐心的等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逐步形成并成为全体教职员工、学生所认同的带有本校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道德规范、教学原则、培养目标、学校传统等因素的总和。是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它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它反映着办学思想在学校管理中的不同侧面所存在的影响力。当前,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校园文化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阔。其德育功能
一、何谓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师范生  基于我国农村小学师资落后、教师生源质量下降等情况,为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湖南省教育厅从2010年起,按“自愿报名、择优录取、定向培养、公费教育、定期服务”的原则启动实施了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旨在进一步优化小学师资队伍的学历、学科、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招收对象为初中毕业生,本科学历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了各级行政、研训部门关注的重点,各级研训部门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但老师们并不是对所有的培训都“买账”。原因何在?  就这一问题,作为语文研训教师和教研员的我对全区语文教师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对于“你希望得到怎样的专业成长指导”这个问题,排在前四的答案是:有效的培训和教研、观摩名家课堂、专家(名师)对自己课堂的指导、有目的的阅读。  看来,教师们不是不愿意参加
摘 要:本科生学生干部对高校学生队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学生干部管理制度化的重要性,分析了学生干部制度化的现状,对本科生的主体意识与心理特征以及本科生学生干部职责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生干部制度化的方法。  关键词:本科学生干部;制度化;方法    一、本科生学生干部制度化管理是促进其学习、成才的重要保障    合理化的制度与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团体实现最优化的两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