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如今很多幼儿园正在盲目跟风,使幼儿园的保教工作更多的是形式的多样,而往往忽略了幼儿园应是孩子的天地,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应是孩子这一原则。我园在近两年时间,一直在研究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到底如何进行时,我们找到了切入点,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全面做好保教工作,从幼儿的身心角度出发,研究并做好幼儿的一日生活,并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赋予教育意义,真正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通过“一日生活皆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习惯,提高了教师的保教能力,关注到孩子的身心发展,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关键词:生活课程; 保教并重; 习惯培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把集体活动看作是幼儿的学习活动,而应该把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都赋予教育意义,要做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
在幼儿园,大多数教师都认为进行教学活动才是课程,其他时间往往会是随心教育或是让幼儿消极的等待。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分析:幼儿从早上八点入园,下午五点离园,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将是九小时,通过对幼儿在幼儿园一天的作息分析来看:
其中教学活动时间为三小时,幼儿在园的70%的时间为生活活动。这样的数据让我园不断的思考:作为教育者我们怎样才能让幼儿在园获得更多有益经验及良好的习惯;怎样才能坚持保教并重的原则更好的做好幼儿的一日生活。
幼儿教师都知道,保教并重的含义就是:“在幼儿园保育和教育同等重要,并且是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不分家”。可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偏差,基本上是教师会重教轻保,保育员会是重保轻教。其实无论是三教体制,还是两教一保体制。我们说,怎样体现保教并重,其实就是让保育和教育在一个教师身上体现,达到保育和教育的有机结合。
“一日生活皆课程”在我园经过近两年的实施和研究,我们组织教师通过学习、讨论、交流、实践、反思等形式,对“一日生活皆课程”进行深刻全面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都是课程,幼儿园的一切课程都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从课程观来看,幼儿园的一切课程都将来源于生活,让课程生活化。从游戏观来看,让幼儿学会生活,把幼儿在园的一切生活用幼儿喜爱的学习方式和赋予它教育意义,让生活课程化。实践过程中,我们深深的感到如果说保教并重是幼儿园工作的准则,那一日生活皆课程就是落实保教并重的方法。这也正是“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真谛。实践证明:
一、实施一日生活皆课程,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习惯
什么是习惯?所谓习惯是一种行为的模式,是在反复“操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是说在刺激和反应之间,由于不断地重复而建立了稳固的神经联系,习惯随着不断的重复而日益巩固,越来越不容易改变。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对于人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习惯体现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还说过:“凡人生所需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的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绝了,不易变。”美国许多著名的传记作家分析名人的传记后得出结论:几乎没有一位名人在儿童早期未曾获得良好的教养。总之,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婴幼儿时期最该培养的,这才是根的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五大领域的培养目标,特别强调幼儿兴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养成。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知识教育,而是养成教育;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养成习惯。 其中,健康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因此,在实施“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时,以“三餐一点加午休”为实践载体来落实《纲要》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例如:进餐活动我们会这样做:充分的准备工作是进行好进餐活动的基础。首先教师一般情况下会从这七个方面做准备:
1、准备轻音乐。(如:班得瑞音乐)进餐时放轻音乐,营造高雅、轻松的气氛。
2、准备适宜的餐具。餐具要使用科学、利于孩子吃得文明,进餐时盘子碗能够同时使用,锻炼孩子用盘子吃菜的能力。帮助孩子学会科学进餐。(如:学会了干的食物和流质食物同时吃或根据需要吃)
3、积极向上的教师状态(语言、表情、心理、行为)。教师动作轻、语言柔和,语言起到积极的作用,行为起到榜样的示范,要给孩子营造轻松的心理环境。
4、物品要定置摆放。桌椅是否宽敞利于孩子进餐,进餐中的所需物品是否准备到位,固定位置摆放。
5、设定有价值的教育内容。(饮食、安全、礼仪、主题等)
6、合理的人员分工。主班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使教育内容更充实、有效、全面,其他教师做好盛饭添饭和环境卫生的维护。
7、教师和幼儿要成为环境的维护者。教师及时擦桌面、扫地面,引导孩子不撒饭,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某次早餐活动的教育内容(餐点:牛奶、茶叶蛋和奶油小馒头):进餐前组织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图画书《两个娃娃》,故事内容是吃中午饭,一只小狗花花吃饭不乱撒,饭后主动擦嘴巴,另一只小狗胖胖吃饭时嘴巴不接碗,到处乱撒饭,饭后不擦嘴巴,最后引来了一群蚂蚁的围攻,浑身痒痒赶快去洗澡,吃晚饭时他向花花学习做干净宝宝。教师通过这样的故事引导幼儿如何做个干净的进餐宝宝。进餐中,教师介绍餐点及营养,并让幼儿学习剥鸡蛋壳,锻炼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教师会让幼儿知道今天的鸡蛋壳会成为美工区的材料,教师在幼儿进餐时很注意自己的言行,动作轻,并多以鼓励的语言如:“看看今天谁是干净宝宝,不撒饭。”“瞧瞧,健康宝宝就是大家,不挑食,身体棒。”进餐后,教师会引导幼儿将餐具分类摆放,并让幼儿用擦嘴巾擦嘴,中大班幼儿饭后漱口。 把进餐活动看做教育活动,把适宜的教育内容渗透在进餐过程,使孩子和教师有很大的变化和收获。让孩子在进餐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如:不挑食、不乱撒饭、专心进餐、不打扰别人等,让孩子在进餐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主动洗手;进餐时基本不给身上、地面、桌面乱撒饭,撒了也能及时将桌面撒的食物捡到盘子里,学会了照顾环境;饭后能够自觉擦嘴等;让孩子在进餐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做事有规则、做事有顺序、做事讲文明,有一定的规则意识,有良好的秩序感,为孩子从他律变自律打下良好的基础,逐渐让幼儿学会了自我管理等。
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每天每餐坚持不懈的引导和认真的态度,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在三餐一点中潜移默化逐渐形成并稳固。
二、实施一日生活皆课程,增强了教师的保育意识
在过去,一提到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大家就会认为是打扫卫生,为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服务的机械劳动。通过园级培训,现场提问,年级每天的督促检查,每周的班会交流。经过“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落实,大家才醒悟到,在管理幼儿吃喝拉撒睡的同时,是观察孩子和了解孩子的过程,是与孩子有更多交流时机的过程,是给予孩子母亲般爱的过程,更是给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的过程。因此,教师保育孩子由被动的机械式劳动,转化为真诚的充满爱的表达。
三、实施一日生活皆课程,教师关注到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期,是幼儿身体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更是孩子人格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因此,作为教师不光要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发展。首先在“三餐一点加午休”上,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过去,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快快快,人家都吃完了,就你还没吃完。”“老师要打扫卫生了,你到那边吃去。”“快躺下,看谁还没睡着。”等类似于这样的催促孩子,让孩子心里常产生一种不够稳定和愉悦的心情。现在,教师通过学习“幼儿的身心特点”,把三餐一点加午休当课程来实施,是教师进一步认识到吃饭睡觉对幼儿的重要性。因此,在幼儿的三餐一点加午休期间,营造安静、轻松、愉悦的环境是每位教师责无旁贷的事情。
其次,在一日活动的其他教育环节,教师首先做到,让孩子在遵守规则的情况下,获得自由。教师的语言要能起到榜样的作用,做到不在群体幼儿面前批评某一幼儿。当幼儿发生不良行为时,单独查明原因,正面引导。对特殊幼儿做典型案例,做到关注幼儿个体差异。
四、实施一日生活皆课程,增强了层级的管理职能
在我园落实“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过程中,实现了三级双向互动管理模式。过去的教育教研,主要是一个单线走的过程,而且教育和保育不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引领下,用主题课程统领全部的教育内容,在日核心经验的落实下,达到人人对教学的有效参与,使教育教学是全班教师共同实施的过程。班主任从过去的主要管理班务,转变到班主任具有培训指导本班教师的能力,具有全盘把握和协调本班保教工作的能力,具有调动和促使本班教师有团队精神的能力,具有带动本班教师落实教育理念的能力。年级主任从过去的主要是传达会议精神和被动管理,转变到具有大局意识的管理者,能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能形成横向互动,三个年级主任之间又形成了纵向互动。
五、实施一日生活皆课程,找到了教研的突破口
幼儿园的课程应在三教或两教一保共同协作下开展,其中,班主任是课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同时,班级在形成周、日活动计划时,是平行班共同研讨的过程,日核心经验又是三教共同研讨的过程,班主任能做到实施过程中的指导。达到了,周周有教研,日日有教研,时时有教研。这样的过程,是集体智慧的体现,是所有课程能相互渗透补充达到教育内容浑然一体的探讨空间,是达到人人对课程了解的时机,是教师共同提高的过程,是课程不因人员问题正常进行的途径。
六、实施一日生活皆课程,实现了大型活动进课程
六一活动几乎是每所幼儿园上半年的中心工作,过去更多的是老师指定好活动形式及内容,幼儿是被动的实施。我园将“六一”活动以主题的形式,按年龄段做出符合幼儿年龄的主题活动实施计划,每天的活动赋予教育意义,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并将活动渗透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如:六一是谁的节日?你想怎样庆祝节日等活动。让六一真正属于孩子,让孩子因六一而快乐,成为了这次主题的真实写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以上,是我们在实践“一日生活皆课程”过程中的几点收益和感悟,我们坚信“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的科学性,我们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进一步的挖掘其内涵与价值,用实际行动为孩子创造属于他们的乐园,还孩子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收稿日期:2013-10-21
关键词:生活课程; 保教并重; 习惯培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把集体活动看作是幼儿的学习活动,而应该把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都赋予教育意义,要做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
在幼儿园,大多数教师都认为进行教学活动才是课程,其他时间往往会是随心教育或是让幼儿消极的等待。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分析:幼儿从早上八点入园,下午五点离园,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将是九小时,通过对幼儿在幼儿园一天的作息分析来看:
其中教学活动时间为三小时,幼儿在园的70%的时间为生活活动。这样的数据让我园不断的思考:作为教育者我们怎样才能让幼儿在园获得更多有益经验及良好的习惯;怎样才能坚持保教并重的原则更好的做好幼儿的一日生活。
幼儿教师都知道,保教并重的含义就是:“在幼儿园保育和教育同等重要,并且是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不分家”。可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偏差,基本上是教师会重教轻保,保育员会是重保轻教。其实无论是三教体制,还是两教一保体制。我们说,怎样体现保教并重,其实就是让保育和教育在一个教师身上体现,达到保育和教育的有机结合。
“一日生活皆课程”在我园经过近两年的实施和研究,我们组织教师通过学习、讨论、交流、实践、反思等形式,对“一日生活皆课程”进行深刻全面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都是课程,幼儿园的一切课程都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从课程观来看,幼儿园的一切课程都将来源于生活,让课程生活化。从游戏观来看,让幼儿学会生活,把幼儿在园的一切生活用幼儿喜爱的学习方式和赋予它教育意义,让生活课程化。实践过程中,我们深深的感到如果说保教并重是幼儿园工作的准则,那一日生活皆课程就是落实保教并重的方法。这也正是“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真谛。实践证明:
一、实施一日生活皆课程,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习惯
什么是习惯?所谓习惯是一种行为的模式,是在反复“操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是说在刺激和反应之间,由于不断地重复而建立了稳固的神经联系,习惯随着不断的重复而日益巩固,越来越不容易改变。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对于人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习惯体现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还说过:“凡人生所需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的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绝了,不易变。”美国许多著名的传记作家分析名人的传记后得出结论:几乎没有一位名人在儿童早期未曾获得良好的教养。总之,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婴幼儿时期最该培养的,这才是根的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五大领域的培养目标,特别强调幼儿兴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养成。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知识教育,而是养成教育;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养成习惯。 其中,健康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因此,在实施“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时,以“三餐一点加午休”为实践载体来落实《纲要》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例如:进餐活动我们会这样做:充分的准备工作是进行好进餐活动的基础。首先教师一般情况下会从这七个方面做准备:
1、准备轻音乐。(如:班得瑞音乐)进餐时放轻音乐,营造高雅、轻松的气氛。
2、准备适宜的餐具。餐具要使用科学、利于孩子吃得文明,进餐时盘子碗能够同时使用,锻炼孩子用盘子吃菜的能力。帮助孩子学会科学进餐。(如:学会了干的食物和流质食物同时吃或根据需要吃)
3、积极向上的教师状态(语言、表情、心理、行为)。教师动作轻、语言柔和,语言起到积极的作用,行为起到榜样的示范,要给孩子营造轻松的心理环境。
4、物品要定置摆放。桌椅是否宽敞利于孩子进餐,进餐中的所需物品是否准备到位,固定位置摆放。
5、设定有价值的教育内容。(饮食、安全、礼仪、主题等)
6、合理的人员分工。主班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使教育内容更充实、有效、全面,其他教师做好盛饭添饭和环境卫生的维护。
7、教师和幼儿要成为环境的维护者。教师及时擦桌面、扫地面,引导孩子不撒饭,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某次早餐活动的教育内容(餐点:牛奶、茶叶蛋和奶油小馒头):进餐前组织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图画书《两个娃娃》,故事内容是吃中午饭,一只小狗花花吃饭不乱撒,饭后主动擦嘴巴,另一只小狗胖胖吃饭时嘴巴不接碗,到处乱撒饭,饭后不擦嘴巴,最后引来了一群蚂蚁的围攻,浑身痒痒赶快去洗澡,吃晚饭时他向花花学习做干净宝宝。教师通过这样的故事引导幼儿如何做个干净的进餐宝宝。进餐中,教师介绍餐点及营养,并让幼儿学习剥鸡蛋壳,锻炼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教师会让幼儿知道今天的鸡蛋壳会成为美工区的材料,教师在幼儿进餐时很注意自己的言行,动作轻,并多以鼓励的语言如:“看看今天谁是干净宝宝,不撒饭。”“瞧瞧,健康宝宝就是大家,不挑食,身体棒。”进餐后,教师会引导幼儿将餐具分类摆放,并让幼儿用擦嘴巾擦嘴,中大班幼儿饭后漱口。 把进餐活动看做教育活动,把适宜的教育内容渗透在进餐过程,使孩子和教师有很大的变化和收获。让孩子在进餐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如:不挑食、不乱撒饭、专心进餐、不打扰别人等,让孩子在进餐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主动洗手;进餐时基本不给身上、地面、桌面乱撒饭,撒了也能及时将桌面撒的食物捡到盘子里,学会了照顾环境;饭后能够自觉擦嘴等;让孩子在进餐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做事有规则、做事有顺序、做事讲文明,有一定的规则意识,有良好的秩序感,为孩子从他律变自律打下良好的基础,逐渐让幼儿学会了自我管理等。
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每天每餐坚持不懈的引导和认真的态度,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在三餐一点中潜移默化逐渐形成并稳固。
二、实施一日生活皆课程,增强了教师的保育意识
在过去,一提到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大家就会认为是打扫卫生,为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服务的机械劳动。通过园级培训,现场提问,年级每天的督促检查,每周的班会交流。经过“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落实,大家才醒悟到,在管理幼儿吃喝拉撒睡的同时,是观察孩子和了解孩子的过程,是与孩子有更多交流时机的过程,是给予孩子母亲般爱的过程,更是给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的过程。因此,教师保育孩子由被动的机械式劳动,转化为真诚的充满爱的表达。
三、实施一日生活皆课程,教师关注到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期,是幼儿身体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更是孩子人格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因此,作为教师不光要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发展。首先在“三餐一点加午休”上,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过去,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快快快,人家都吃完了,就你还没吃完。”“老师要打扫卫生了,你到那边吃去。”“快躺下,看谁还没睡着。”等类似于这样的催促孩子,让孩子心里常产生一种不够稳定和愉悦的心情。现在,教师通过学习“幼儿的身心特点”,把三餐一点加午休当课程来实施,是教师进一步认识到吃饭睡觉对幼儿的重要性。因此,在幼儿的三餐一点加午休期间,营造安静、轻松、愉悦的环境是每位教师责无旁贷的事情。
其次,在一日活动的其他教育环节,教师首先做到,让孩子在遵守规则的情况下,获得自由。教师的语言要能起到榜样的作用,做到不在群体幼儿面前批评某一幼儿。当幼儿发生不良行为时,单独查明原因,正面引导。对特殊幼儿做典型案例,做到关注幼儿个体差异。
四、实施一日生活皆课程,增强了层级的管理职能
在我园落实“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过程中,实现了三级双向互动管理模式。过去的教育教研,主要是一个单线走的过程,而且教育和保育不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引领下,用主题课程统领全部的教育内容,在日核心经验的落实下,达到人人对教学的有效参与,使教育教学是全班教师共同实施的过程。班主任从过去的主要管理班务,转变到班主任具有培训指导本班教师的能力,具有全盘把握和协调本班保教工作的能力,具有调动和促使本班教师有团队精神的能力,具有带动本班教师落实教育理念的能力。年级主任从过去的主要是传达会议精神和被动管理,转变到具有大局意识的管理者,能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能形成横向互动,三个年级主任之间又形成了纵向互动。
五、实施一日生活皆课程,找到了教研的突破口
幼儿园的课程应在三教或两教一保共同协作下开展,其中,班主任是课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同时,班级在形成周、日活动计划时,是平行班共同研讨的过程,日核心经验又是三教共同研讨的过程,班主任能做到实施过程中的指导。达到了,周周有教研,日日有教研,时时有教研。这样的过程,是集体智慧的体现,是所有课程能相互渗透补充达到教育内容浑然一体的探讨空间,是达到人人对课程了解的时机,是教师共同提高的过程,是课程不因人员问题正常进行的途径。
六、实施一日生活皆课程,实现了大型活动进课程
六一活动几乎是每所幼儿园上半年的中心工作,过去更多的是老师指定好活动形式及内容,幼儿是被动的实施。我园将“六一”活动以主题的形式,按年龄段做出符合幼儿年龄的主题活动实施计划,每天的活动赋予教育意义,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并将活动渗透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如:六一是谁的节日?你想怎样庆祝节日等活动。让六一真正属于孩子,让孩子因六一而快乐,成为了这次主题的真实写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以上,是我们在实践“一日生活皆课程”过程中的几点收益和感悟,我们坚信“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的科学性,我们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进一步的挖掘其内涵与价值,用实际行动为孩子创造属于他们的乐园,还孩子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收稿日期:201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