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遇倾心

来源 :城色in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粒种子,着土而生,沐雨而长,春去秋来,硕果喜人,圣洁白花开满枝桠。是呢,于棉而言,可不就是花即果,果即花。
  它,可以是漂亮的衣服、柔软的床单,也可以是消毒的棉签,隔离创伤的包扎布片。不管做何用途,它始终以棉的本质,给人37°C的关爱,不多不少,刚刚好,自然、舒心、温暖。


  一朵花开是自然
  追溯这温暖的起源,竟也颇有些意思。
  作为棉纺织业发达的悠久古国,我们很自然地认为棉花的种植应该是起源于中国。其实不然。我国植棉和棉纺织的技术历史虽然堪称悠久,但是棉花是由国外传入我国的。
  早在公元前5000年甚至公元前7000年前,中美洲已开始利用棉花,在南亚次大陆也有5000年历史。而当今占世界棉花总产90%以上的陆地棉棉种都原产于墨西哥,作为陆地棉的起源中心,墨西哥有着“棉花的故乡”之称。
  华夏五千年文明教导我们以诚待人,炎黄子孙自然也坦然接受这棉花非源自国产的起源论,定然不会妄自争个先,去抢注个非遗名录。只是这起源也勾起了国人的好奇心,既然并非我国固有,那是如何传入境内呢?
  秦汉时期的丝绸之路,让先民们开始世界范围内的互通有无,也许是那时开始印度的亚洲棉经东南亚传入云南、海南岛和两广地区。但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中国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对棉花的种植和利用远比中原要早。我自己的论断是,官方的互通或许要历经各种关卡,但是民间自由往来简单很多,新疆一带地处边境,与外域往来更为方便,也许就在百姓的一个集市上,棉便轻松越境了。
  一经落地,开花结果便显得自然了许多。宋元之际,棉花传播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域。棉及全国,并能顺利推广还有一个老婆婆值得点赞。


  一团纱纺于偶然
  棉花初入境内时,物以稀为贵的自然法则显然彰显得淋漓尽致,坐拥几匹丝绸织锦远比不上拥有一件棉布衫更显尊贵。然而,起初人们并未认识到棉花的经济价值。
  古代著名的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在其《苏莱曼游记》中记述,在今北京地区所见到的棉花,还是在花园里被作为“花”来观赏的。《梁书·高昌传》记载:其地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原来,现今被视为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花,最初是被人当作花、草一类的东西看待的。
  不知哪次偶然的机会,某个稚童出于好奇,摘了那雪白的花,揉捻、拉拽,再揉捻、再拉拽,那花竟成了线般模样,孩儿惊喜的以为发现了金箍棒,慌不迭拿给娘亲看,娘亲也是惊喜,只是缘由迥异:那松软的棉花竟然如此有韧性。将只做观赏的花儿纺成线、制成纱,想必定是像其他万物一样出于某种传奇的偶然吧。
  自然界中吸收光和雨露生出圣洁花朵,又经去籽和播弹,彻底实现开棉和清棉,无论纺纱还是做絮,棉都以最自然、纯净的状态去服务世人,这何尝不是它的生存艺术。这样说来,冯导《私人定制》中将弹棉花定义为艺术行为也并非只是徒增笑料的小包袱。
  一头花白的发、一双粗糙的手、一副古旧的老花镜,床头边吱呀着的纺车,渐渐西斜的日头,满满都是自然生活的清新。
  一寸布织成必然


  论及纺纱织布,就不得不隆重介绍一下已经提及的值得世人点赞的老婆婆——黄道婆。
  纺线、制纱,并织成布、制成衣一切顺其自然,似乎一切发展又理所应当。拥有过棉织品的人们日益认识到那白色松软的花儿可以给人带来诸多舒适的体感,只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年代,棉织品的紧俏度可想而知。黄道婆对植棉、纺纱、织布技术的革新,则将棉布平民化,使得旧时王谢堂前燕,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贫苦出身的黄道婆,被卖做童养媳,勤劳未能为她换取怜悯,饱受凌辱摧残后,她决心逃亡。那是她命运的转折,黎族同胞热情地接受了她,并毫无保留地教她纺织技术。心灵手巧外加踏实勤奋,黄道婆在纺织技术方面终有所成。年老思念故土,回乡后不计前嫌,黄道婆热情传授纺织技艺,并潜心研究开发新的纺织技术,其孜孜以求的精神极大推动了棉纺织的发展进程。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一首歌谣,传唱出中国棉纺织业的革新故事,其中朴实的言语里道出善良人的质朴性格,坚韧、真诚,人如棉,棉若人,默默温暖着数千年的时光。
  一床被缝蓄温暖


  一只大头针、一团老棉线、一个锃亮的顶针儿,外加里儿、表儿、棉,缝棉被的配置可以很简单,只是针脚里都是爱的展现。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人,童年记忆里总是少不了寒冬腊月的窗棂。室内外反差很大的温度,总能让窗棂结一层冰晶,跪在烧的温热的土炕上,裹着厚厚的棉被,伸出手指在窗棂上比划两下,颇有得了太白金星手中拂尘的得意劲儿,画什么是什么。因为怕来自棉被的热气融了窗上的冰晶,需要远远地举着手比划,不一会,手指冻得通红,赶紧缩进厚厚的棉被里暖和一下,这若是被母亲发现,必定是要挨训的。
  那时的棉被总是很沉很沉,现在问及母亲,是不是当时用了不好的棉花,所以那么重。妈妈笑言,傻孩子,那时冷,絮的棉花多哩。现在母亲依旧坚持给我们做棉被,也总是笑呵呵的应着我们的抱怨,“明年少放些棉”。只是年年抱怨,年年应着,年年却依旧厚实。
  像母亲的心一样,棉是做不得假的,每斤每两都是实实在在的,做了假,耗不住时间的磨练啊。有棉在,就有心蓄的温暖。
其他文献
“你什么都知道,你看人生,像看一本书般。”  “你说有什么意思,看得太过透彻再也没有悲喜。”  自六岁起,似乎便能穿透别人的内心。姨妈婚礼在即,婚戒却丢失,她说,被猫咪无意吞了下去;姨妈离婚,后再恋爱,她说,他是骗你的,他待你不是真心;有男孩追求,她说,他娶的不是你……  有人羡慕,有人忧。亲近的人这般说,你有全世界最晶莹的大眼睛,可惜,也看不清未来。而她也只不过是想做个普通的孩子,慢慢地长大罢了
期刊
重庆六味  在火车上我读一篇游记,它写:“马可·波罗奉忽必烈汗的名义游历了许多城市,但他最终在扬州城中谋了一个正式的职位。他知道,在中国,一个游历者是不能深入一个城市生活的,在唐朝,李白和杜甫都是伟大的游历者,但至死,他们都没能在长安找到一间属于自己的宅院。”  确实如此。在我或长或短逗留过的每个城市里,我都企图像一个真正的本地人一样,卷入它毛茸茸的触角里。我搭公车,钻巷子,坐在马路牙子上发呆,试
期刊
认识美兰老师是因为母亲,母亲是戏迷,但说自己算不得上票友。她总是纠正我说,要真正懂了戏,唱得有几分出色的人,才能算得上票友。她只是痴迷,在花甲之年参加老年大学,报了两个关于京剧的班,一个唱腔,一个身段。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有几分不解,那么大年纪的人了,去学学唱腔就好,还要做出身段,岂不是强人所难?母亲看出我眼底尽管只有一丝一毫的轻蔑,义正词严地说:“只会唱,哪算得上是学京剧?”  母亲是个好学的
期刊
墨姓溯源  渊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后裔夏禹的老师墨如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潜夫论》记载:“禹师墨如”。传说上古时圣帝舜在位时,大水成灾,经四岳举荐,舜帝任命鲧为水正,负责治理水患。鲧采取堵塞之法,结果越堵水患越大,反倒淹死很多人。舜依法杀了鲧,又改任鲧的儿子禹治水,那时禹仅十七岁。面对如此重任,他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这时,有个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叫姜墨如,他见多识广,就向禹建议采取疏
期刊
哲人柏拉图有一个著名的“神切人”理论:人生而是一个球体,神从中一切为二,分成两半,撒入滚滚红尘。自此以后,每个个体的使命就是在这亿万人潮中寻找自己血肉、灵魂都契合的另一半。  你相信这世间存在“注定的另一半”吗?  侯孝贤在《最好的时光》里,让张震和舒淇经历了两人的三世缘,结局是牵手也好,隔岸相望也罢,重要的是,在这一世的时光里曾经遇到了你。  恋爱梦  1966年在高雄的舒淇与张震是撞球妹和当兵
期刊
族名:哈扎拉族  籍贯:阿富汗  分布区域:主要居住在阿富汗的哈扎拉贾特山区,此外,在坎大哈、赫拉特、构格哈尔、巴达赫尚等省,也散居着一些哈扎拉人。  语言文字:直到十六世纪初,哈扎拉人还在使用蒙古语,只是随时代变迁,慢慢转变为通用塔吉克语。但他们所讲的塔吉克语里仍夹杂着不少蒙古语和突厥语词汇,与纯正的塔吉克语相比存有区别。至今,他们还没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字。  婚姻习俗:哈扎拉人的婚姻多为一夫一妻
期刊
故事该从哪儿开始。上海舟山路,一家旧货店门口,两把旧椅并排靠着。一只是随处可见的高木椅,日常,老旧,起了一层黑腻子;另一只是巴洛克风格旧餐椅,白漆细雕,疲惫落魄,肮脏的座垫上露着海绵。但它们靠在一起,有一种奇异的平静。  这大抵是关于舟山路最好的隐喻。天黑以后,舟山路的老灵魂就歇坐在这两张椅子上——舟山路的两个孪生兄弟,叹气,歇脚,相互递着烟。  舟山路不长。北边一端,是臭名昭著的马路菜市。小摊横
期刊
食客问问  Q:请先做个自我介绍。  A: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抗氧化剂,在食品中,我们能够阻止或延缓食品氧化,提高食品质量的稳定性并且延长贮存期。  Q:你都是存在于哪些食品中呢?  A:夹心饼干、茶饮料、榨菜、火腿肠等一些非完全干燥的加工食品中,常常有我的身影。另外,老少皆宜深受喜爱的方便面君也是离不开我的。  Q:你们家族内部有没有分类?  A:像其他食品添加剂一样,我们也分为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
期刊
1990年,我12岁,没有发育,没有早恋,没有梦遗,个头很矮,坐在教室第二排,经常连女同学也打不过。班里只有一个男同学比我矮,他叫张守君,坐在第一排。我和张守君关系不错,我很邋遢,张守君更厉害,耳朵根全是黑泥,我经常见他上课的时候搓泥玩,这只耳朵搓完,搓另一只耳朵,这只手搓完,换另一只手。  有一天下午下课,张守君说,我们去打电子游戏吧,电子游戏特别好玩,会上瘾。我说不会吧,我干什么都不会上瘾。 
期刊
十八岁我离开南方,生长中的身体、灵魂以及味觉在南北山川里行走了许多年。  在这些年里,我慢慢看到了期盼的北方风景——与南方不同的雄伟和棱角,也慢慢接受了北方不同的食俗——与粤菜相异的豪迈与热情。北方食物打开了我狭  流动的晨食  都说家乡人一日不可无汤,三日不可无粥,五日不可无米粉。米粉是味觉记录里页数最厚的一沓,任凭离开家乡数年,也不忘滋味。  家乡小镇不大,两三条街拼头算尾不过七里,然而百米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