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应叫“说明”而不应叫“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4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事物的特征或原理。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说明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说明文的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说明文也是中学生最不愿意学的一种文体,这就造成了说明文教学长期处于低效状态,使其处于中学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翻阅不同时期名师的课堂实录及通览各级各类的语文公开课,也很少发现有说明文的教学实例。
  暑假培训时听了两位老师上的叶圣陶的说明文《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一篇传统的说明文,说明文应该有说明文的特点,教学上也应该突出文体特点:如说明文的结构,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说明文的语言等。而两位教师却声情并茂的重点分析语言、句子、结构,但是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方法等内容基本上没有涉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说明文的知识却没能体现出来。说明文既然作为一种文体存在,自有其独有的文体特征。萌代学者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中说:“夫文章之有体裁,犹如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这也就是说,文体知识就是篇章的”制度”和“法式”。在阅读分析中使学生掌握文体,才是科学的学习方法。既然是教说明文,就应该把它上成说明文的课,而不应该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上成散文课。
  说明文作为一种与记叙文和议论文相并列的问题,它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它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初中生,特别是八年级的学生正是需要进行逻辑思维锻炼的时期,所以教材编辑者非常注意这一点,在八年级(原来在初中二年级)安排说明文的内容,十几年来,教材变了多次,但这种编排一直没有变,既然编者这么编,我们就应该这么教,《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一九年级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而要了解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就要理解说明文的一般要求。《苏州园林》是说明文中的名篇,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我认为两位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点,上成了散文课。如果把这一点忽略了,那这堂课就算不是成功的课。现在很多教师不愿意上说明文,因为说明文枯燥无味,不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也使学生不愿意学习说明文,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实际上,说明文教学照样可以上得生动、形象,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多下功夫,以说明文的知识性、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兴趣为着眼点,利用现在现代化的多媒体资源,下载一些图画或影音资料,上课时设计一些互动或环节,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得到快乐,这也要求老师对每篇说明文教学给予精心设计,巧妙构思。它在结合讲析说明顺序——说明对象——说明方法的基础上扩展教学内容(当然每一单元、每一课都有不同的教学重点)。这样既能提高学生思考、研究、想象和读写的训练效率,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还能以特有的新意和创造性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快乐。我有一次在讲《中国石拱桥》这一课时,课前先做了一个游戏,要求同桌A、B两名同学~组,A同学把双肘支在桌上,双手重叠形成梯形,B同学用手从上面按压他的手,直到他不能承受;A同学再把双肘与双手组成拱形,B同学再按压,到他不能承受,看看哪种形状能抵抗更大的压力,学生通过游戏,很容易明白拱形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再稍加引导,学生也就明白了桥造成拱形的原因。兴趣上来了,再讲课文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实行分组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都活动起来,讲授说明文也可以利用这一点,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一些说明文的常识可以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如一组找出说明方法,二组探讨说明顺序,三组分析说明的语言特点,通过小组活动,既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何乐而不为呢?
  ???在原来的人教版教材中,说明文作为一册课本的重点,按照说明文的特征、说明方法、说明的顺序、说明文的语言的顺序安排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几篇名篇、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统筹方法》、《看云识天气》等。四个单元学习后,学生就会对说明文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而现在教材却只安排了两个单元,并且所选的课文如《桥之美》《说“屏”》很难按说明文讲,《你一定会听见的》更不算是说明文。希望下一次换教材是能将更多、更好的说明文选进教材,也希望广大教师还说明文以本名,而不要当做散文来教学。
其他文献
一、认真审题    审题是解题中的核心问题,要认真、细心,对题中关键性的词语要多加思索,搞清物理含义,对特殊字、句、条件可以用着重符号表示,全面分析出已知、未知条件,特别是一些隐含条件,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审题中不要急于求成,有些同学拿到题目立即写上一大堆公式,往往是自己也不知所云;有些同学审题时漏看、错看或看不全题目中的条件,这是解题之大忌,也是解题中“无从下手”、“解答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审
【摘要】作为一部谍战题材的电影,《东风雨》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统观全局。影片着重展现了珍珠港事件中我国的中统、军统和中共谍战人员联合起来与特高课的殊死较量,同时也涉及了英、印、美、苏等多国在此期间的做法与态度。“东风,有雨”本是日本打着天气预报的幌子发出的进攻珍珠港的预警信号,而用在电影的名字中突出了故事的叙述线索,也奠定了全片“阴郁”的基调。《东风雨》的很多场景拍摄都选在雨中,邮递员在雨中送信
中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但越是发展越是暴露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人才不足,尤其是缺乏创新人才,甚至我国伟大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老人在临终前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创新人才)?”。这个问题实际上暴露了中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当代中国中小学教育的一般模式就是应试教育,以升学为目标,很多时候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
新课改针对以往比较封闭的预设性教学提出了“生成性教学”模式,可是在实践中产生了很多“生成误区”。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有效”反思“生成”,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一、反思“预设”,倡导“生成”  “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例如,可以成功地教会学生对所学材料提问题、作总结和类比等等。这些生成性活动都有益于学生的学习。  反思传
【摘要】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并力求探索出古诗教学的新思路,而比较阅读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策略。本文就从“正确认识比较阅读,比较阅读的类型、常见比较点及应遵循的原则”四方面谈几点对“古诗比较阅读”浅薄的看法,以期我们的古诗教学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比较”中感受古诗的精彩!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比较阅读:策略:初探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
【摘要】情境的创设有它的技巧,方式多种多样。本文提出了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应用意识;激发;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应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激烈竞争的情境。它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下面,仅就结合自己这
[摘要] 本文根据近几年各高校大学生众多自杀事件和轻视生命事件的发生,分析当前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究其原因,并分析我国生命观教育存在问题。通过认识生命教育的内涵并通过对比国内外生命教育事例分析如何加强生命观教育及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 生命教育;生命;大学生    一、目前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008年11月清华大学化工系研究生洪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判断学生的作业正误时,如果单纯的用“对”或“错”来评价,不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甚至会影响师生间情感的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探索能有效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和谐发展的新型数学作业批改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激励式批改——以“优”激”优”,提高作业兴趣    我们批改作业时可以尝试采取客观评价与
【摘 要】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要建立体育档案,主要应分三个步骤做起;1、为每一个新入学的高一生进行立卡建档;2、新入学的高一生,对规定项目进行测验,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然后,在每一学年结束时,都进行逐项对照测验,看学生身体锻炼的进展情况;3、学生毕业时,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分析总结,把他们从入校到毕业的基本情况公布,并逐个写出具体分析意见,让他们了解自己三年来的体育锻炼及提高情况,以便他们在升入高中后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面临诸多困惑,如:语言积累中,学生都能背诵名言佳句,但结合意思填空时,却不知是哪一句;仿写(拓展)句子时,“下笔千言”,结果却“离题万里”。“教无定法”的理念大家都烂熟于胸,但若想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话,从情感“破”课,即进行愉快教学,定会有事半功倍之功效。  几千年前,《论语》开篇就载有孔子对愉快教学的认识:“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揭示了学习过程本身应该充满乐趣而让学生从中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