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鼓励支持大学生在农业领域创业,培养农科专业创业型人才,对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步伐,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概况,分析了我国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后续扶持”三位一体的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以期培养农科专业大学生“学农爱农”“以农开创事业”的创业精神及提高农科专业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后续扶持 农科专业 创业教育
[作者简介]陈少雄(1964- ),男,福建莆田人,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指导。(广东 广州 51064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本科类)一般类教改项目“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4年广东高校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基于学科专业背景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以农科专业为例”(项目编号:2014GXJK013)和2015年度华南农业大学教改重点项目“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1500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18-0094-03
本研究借鉴美国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尝试构建“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后续扶持”三位一体的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以解决我国农科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鼓励支持大学生在农业领域创业,培养农科专业创业型人才。
一、我国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业教育理念模糊且方法单一。研究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我们发现这些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清晰且各有侧重。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均注重创业和科研紧密结合;欧洲高校则紧扣教学环节开展创业教育,注重创业者特征的培养和发展。相比之下,我国农业院校的创业教育理念模糊,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清。一些农业院校虽然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但教学内容片面、教学师资缺乏、教学方法单一。湖南农业大学对学校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54.2%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创业课程设置结构对将来创业没有多大用处,56.0%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敢苟同。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创业教育理念不清,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没有形成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进而难以根据教育理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是我国农科专业创业教育的问题之一。
2.缺乏对大学生创业提供持续个性化指导与后续扶持。研究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发现对大学生创业过程提供持续的个性化指导和后续扶持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例如,为了更好地推行创新创业教育,斯坦福大学根据维考斯基(Vygotsky)的学习鹰架(scaffolding)理论,提倡教师带头、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生在开始学习创业时,教师提供学习鹰架,在鹰架内学生自己做部分工作,教师则给予协助,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参与到创业活动中,并根据创业项目的具体情况去指导学生创业,以了解学生过去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潜在能力;在实际创业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支持程度按照学习者当前的程度进行调整。此外,斯坦福通过打造一流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呼吁政府在大学生创业上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增加吸引风投或天使投资的概率、提倡校友通过多种方式回报母校的培养,为大学生创办企业的生存和壮大提供了良好的后续支持与服务。对广东三所农业高校正在创业或有过创业的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当前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持续的时间短。影响创业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为我国高校缺乏像斯坦福大学这样的对大学生创业提供持续个性化指导与后续扶持,这是我国农科专业创业教育的问题之二。
二、构建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要解决我国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经验。首先,营造浓厚的科技创业氛围,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创业活动,选拔培养有创业实战经验的教师,打造优质的创业课程。其次,通过紧密联系校友和企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科技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最后,从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视角进行顶层设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持续个性化指导与后续扶持。
1.建设基于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平台,培育有创业意愿和掌握创业知识的学生。借鉴国外成功的创业教育经验,高校的创业教育需要准确定位创业课程的作用,建设基于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平台,通过递进式教学,培育有创业意愿和掌握创业知识的农科专业大学生。
首先,开设创业教育的必修课,旨在巩固学生“学农爱农”的专业思想。基于目前我国农村的艰苦环境,很多农科专业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到农村基层发展。因此,创业教育的必修课要帮助农科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当前正是创业的好时代,培养“以农开创事业”的意识。
其次,提供创业教育的选修课,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创业、企业的概念,了解创业所需的技能,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自主创业,进而萌发自主创业的意愿。因为,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适合创业。部分农科专业毕业生把到农村基层创业作为求职不顺后的无奈之举,没有充分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在这种情况下创业成功率往往较低。因此,通过选修课程让农科大学生了解创业所需的素质,进而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创业,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
最后,结合带学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向学生提供各种无学分创业教育培训。无学分创业教育旨在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为创办切实可行的企业做进一步的知识、能力准备,是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和训练创业素质为关键。例如,举办KAB(了解企业)、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SYB(创办你的企业)等创业强化培训班,定期邀请校友、企业家和风险投资人到学校举办创业沙龙、工作坊,以帮助学生掌握创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创业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熟悉创业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 2.打造基于农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培育有市场吸引力的创业项目。首先,一方面,可以通过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平台的递进式教学,遴选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有助于大学生物色志同道合的伙伴组建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另一方面,学校要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励有创业意愿的专业教师加入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此外,学校通过建立以科技创新、理论实践为目标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使有意愿参与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专业教师成为学生的技术指导教师,深入指导学生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项目,将农科专业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其次,学校通过提供企业管理等配套课程,帮助大学生掌握创业过程中的企业管理知识,提升企业管理能力。高等农业院校提供企业管理等配套课程时,要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对涉农企业创业者的典型路径、创业者的素质等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使教学内容充分与涉农企业创办、经营相结合,指导大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项目之中,培育出有市场吸引力的优秀创业项目。
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高校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遴选有市场吸引力的创业项目。特别是针对农业种植、饲养或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创业项目,农业院校不仅可以提供办公场地,还可以免费或者低租金的形式提供生产加工场地;或者通过与乡镇农村、农民合作的形式使用农村土地,以农科专业大学生农村基层创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
3.探索基于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的持续个性化指导与后续扶持机制,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创业持续的时间短。因此,建立创业的持续个性化指导与后续扶持机制,是提高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保障。学校可借鉴斯坦福大学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创业的相关政策,积极开拓各方资源,与政府机构、投资机构、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或专家学者、相关涉农企业等密切合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持续个性化指导与后续扶持。
首先,高校在建设创业孵化器时,不仅局限于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孵化场所,更要注重为大学生提供辅导与咨询服务。例如,孵化器可以定期举办工作坊、IYB(改善你的企业)培训班等辅导活动,为已经营业的创业大学生提供高级培训,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如何维护项目的运营。在此基础上,聘请企业管理的专家学者为学生提供创业咨询服务,以及聘请相关管理咨询公司,为孵化项目提供法律、财务、市场营销、知识产权、社会媒体的应用与管理等咨询服务,帮助创业大学生解决在商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聘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商业人士作为“创业导师”。在大学生注册企业后,由创业导师对其进行“一对一”的跟踪辅导,为项目或企业成长提供持续支持。此外,学校可以邀请相关涉农企业的创业者、大学生创业导师和商业顾问参加交流论坛,拓展创业大学生的人脉,帮助大学生寻找和创造新的商机,获得新的供应商和客户。
其次,高校要积极探索鼓励师生共同创业的相关机制。通过鼓励教师在创业实战中积累经验,打造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持续的个性化指导。例如,借鉴斯坦福大学鼓励师生创业的政策:允许教职员工有固定的上班时间到公司从事开发和经营活动;允许教职员工暂时脱离岗位到创办公司或其他公司兼职;教师或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科技成果,向公司转移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的,学校提取一定比例的知识产权收益;对于创业的学生给予休学时间,无论成败都可以继续学业。
最后,高校通过搭建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融资平台,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短缺的困难。例如,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为学生的科技成果申请专利,并定期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校园展示交易会,吸引有关企业参加。鼓励大学生转让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从而保障学生创业初期能够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获得较高的起步资金。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大学生创业项目路演、创业集市等活动,邀请投资机构参加。通过向投资机构介绍大学生的企业产品、发展规划、融资计划来帮助创业大学生获得融资。此外,学校还可以发动校友、呼吁社会各界捐资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会,帮助大学生创业。
[参考文献]
[1]乔孟涛,焦昆,孟许峰.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影响分析——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2).
[2]刘月秀.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农业院校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3(9).
[3]任湘,易自力,夏金星.农业高校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职教论坛,2008(10).
[4]陈宇栋,林佩云.浅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基于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两所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3(11).
[5]王丽萍,廖佳玲,罗嘉慧,等.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农业院校创业学生为例[J].大学教育,2013(5).
[6]唐雪梅,陈虎.创业教育理论回顾与展望[J].学理论,2009(16).
[7]郑刚,郭艳婷.世界一流大学如何打造创业教育生态系统[J].比较教育研究,2014(9).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后续扶持 农科专业 创业教育
[作者简介]陈少雄(1964- ),男,福建莆田人,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指导。(广东 广州 51064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本科类)一般类教改项目“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4年广东高校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基于学科专业背景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以农科专业为例”(项目编号:2014GXJK013)和2015年度华南农业大学教改重点项目“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1500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18-0094-03
本研究借鉴美国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尝试构建“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后续扶持”三位一体的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以解决我国农科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鼓励支持大学生在农业领域创业,培养农科专业创业型人才。
一、我国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业教育理念模糊且方法单一。研究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我们发现这些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清晰且各有侧重。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均注重创业和科研紧密结合;欧洲高校则紧扣教学环节开展创业教育,注重创业者特征的培养和发展。相比之下,我国农业院校的创业教育理念模糊,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清。一些农业院校虽然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但教学内容片面、教学师资缺乏、教学方法单一。湖南农业大学对学校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54.2%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创业课程设置结构对将来创业没有多大用处,56.0%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敢苟同。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创业教育理念不清,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没有形成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进而难以根据教育理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是我国农科专业创业教育的问题之一。
2.缺乏对大学生创业提供持续个性化指导与后续扶持。研究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发现对大学生创业过程提供持续的个性化指导和后续扶持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例如,为了更好地推行创新创业教育,斯坦福大学根据维考斯基(Vygotsky)的学习鹰架(scaffolding)理论,提倡教师带头、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生在开始学习创业时,教师提供学习鹰架,在鹰架内学生自己做部分工作,教师则给予协助,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参与到创业活动中,并根据创业项目的具体情况去指导学生创业,以了解学生过去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潜在能力;在实际创业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支持程度按照学习者当前的程度进行调整。此外,斯坦福通过打造一流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呼吁政府在大学生创业上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增加吸引风投或天使投资的概率、提倡校友通过多种方式回报母校的培养,为大学生创办企业的生存和壮大提供了良好的后续支持与服务。对广东三所农业高校正在创业或有过创业的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当前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持续的时间短。影响创业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为我国高校缺乏像斯坦福大学这样的对大学生创业提供持续个性化指导与后续扶持,这是我国农科专业创业教育的问题之二。
二、构建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要解决我国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经验。首先,营造浓厚的科技创业氛围,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创业活动,选拔培养有创业实战经验的教师,打造优质的创业课程。其次,通过紧密联系校友和企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科技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最后,从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视角进行顶层设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持续个性化指导与后续扶持。
1.建设基于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平台,培育有创业意愿和掌握创业知识的学生。借鉴国外成功的创业教育经验,高校的创业教育需要准确定位创业课程的作用,建设基于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平台,通过递进式教学,培育有创业意愿和掌握创业知识的农科专业大学生。
首先,开设创业教育的必修课,旨在巩固学生“学农爱农”的专业思想。基于目前我国农村的艰苦环境,很多农科专业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到农村基层发展。因此,创业教育的必修课要帮助农科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当前正是创业的好时代,培养“以农开创事业”的意识。
其次,提供创业教育的选修课,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创业、企业的概念,了解创业所需的技能,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自主创业,进而萌发自主创业的意愿。因为,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适合创业。部分农科专业毕业生把到农村基层创业作为求职不顺后的无奈之举,没有充分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在这种情况下创业成功率往往较低。因此,通过选修课程让农科大学生了解创业所需的素质,进而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创业,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
最后,结合带学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向学生提供各种无学分创业教育培训。无学分创业教育旨在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为创办切实可行的企业做进一步的知识、能力准备,是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和训练创业素质为关键。例如,举办KAB(了解企业)、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SYB(创办你的企业)等创业强化培训班,定期邀请校友、企业家和风险投资人到学校举办创业沙龙、工作坊,以帮助学生掌握创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创业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熟悉创业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 2.打造基于农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培育有市场吸引力的创业项目。首先,一方面,可以通过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平台的递进式教学,遴选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有助于大学生物色志同道合的伙伴组建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另一方面,学校要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励有创业意愿的专业教师加入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此外,学校通过建立以科技创新、理论实践为目标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使有意愿参与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专业教师成为学生的技术指导教师,深入指导学生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项目,将农科专业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其次,学校通过提供企业管理等配套课程,帮助大学生掌握创业过程中的企业管理知识,提升企业管理能力。高等农业院校提供企业管理等配套课程时,要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对涉农企业创业者的典型路径、创业者的素质等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使教学内容充分与涉农企业创办、经营相结合,指导大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项目之中,培育出有市场吸引力的优秀创业项目。
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高校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遴选有市场吸引力的创业项目。特别是针对农业种植、饲养或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创业项目,农业院校不仅可以提供办公场地,还可以免费或者低租金的形式提供生产加工场地;或者通过与乡镇农村、农民合作的形式使用农村土地,以农科专业大学生农村基层创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
3.探索基于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的持续个性化指导与后续扶持机制,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创业持续的时间短。因此,建立创业的持续个性化指导与后续扶持机制,是提高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保障。学校可借鉴斯坦福大学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创业的相关政策,积极开拓各方资源,与政府机构、投资机构、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或专家学者、相关涉农企业等密切合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持续个性化指导与后续扶持。
首先,高校在建设创业孵化器时,不仅局限于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孵化场所,更要注重为大学生提供辅导与咨询服务。例如,孵化器可以定期举办工作坊、IYB(改善你的企业)培训班等辅导活动,为已经营业的创业大学生提供高级培训,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如何维护项目的运营。在此基础上,聘请企业管理的专家学者为学生提供创业咨询服务,以及聘请相关管理咨询公司,为孵化项目提供法律、财务、市场营销、知识产权、社会媒体的应用与管理等咨询服务,帮助创业大学生解决在商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聘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商业人士作为“创业导师”。在大学生注册企业后,由创业导师对其进行“一对一”的跟踪辅导,为项目或企业成长提供持续支持。此外,学校可以邀请相关涉农企业的创业者、大学生创业导师和商业顾问参加交流论坛,拓展创业大学生的人脉,帮助大学生寻找和创造新的商机,获得新的供应商和客户。
其次,高校要积极探索鼓励师生共同创业的相关机制。通过鼓励教师在创业实战中积累经验,打造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持续的个性化指导。例如,借鉴斯坦福大学鼓励师生创业的政策:允许教职员工有固定的上班时间到公司从事开发和经营活动;允许教职员工暂时脱离岗位到创办公司或其他公司兼职;教师或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科技成果,向公司转移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的,学校提取一定比例的知识产权收益;对于创业的学生给予休学时间,无论成败都可以继续学业。
最后,高校通过搭建农科专业大学生创业融资平台,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短缺的困难。例如,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为学生的科技成果申请专利,并定期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校园展示交易会,吸引有关企业参加。鼓励大学生转让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从而保障学生创业初期能够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获得较高的起步资金。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大学生创业项目路演、创业集市等活动,邀请投资机构参加。通过向投资机构介绍大学生的企业产品、发展规划、融资计划来帮助创业大学生获得融资。此外,学校还可以发动校友、呼吁社会各界捐资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会,帮助大学生创业。
[参考文献]
[1]乔孟涛,焦昆,孟许峰.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影响分析——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2).
[2]刘月秀.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农业院校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3(9).
[3]任湘,易自力,夏金星.农业高校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职教论坛,2008(10).
[4]陈宇栋,林佩云.浅论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基于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两所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3(11).
[5]王丽萍,廖佳玲,罗嘉慧,等.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农业院校创业学生为例[J].大学教育,2013(5).
[6]唐雪梅,陈虎.创业教育理论回顾与展望[J].学理论,2009(16).
[7]郑刚,郭艳婷.世界一流大学如何打造创业教育生态系统[J].比较教育研究,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