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云龙县漕涧地区中三叠世流纹岩的厘定及其对古特斯构造体制转化的约束

来源 :地质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5万区域地质调查表明,在滇西澜沧江断裂带与保山地块之间断续出露一套中—晚三叠世中酸性-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火山-沉积岩,主要出露于云南云龙县漕涧、昌宁县珠山、凤庆县大四甲、双江县勐库、勐海县曼养等地,属弧间盆地内的火山-沉积岩系。对云龙县漕涧一带出露的流纹岩进行了地球化学和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其A/CNK=1.05~2.44,为一套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35.8±4.9 Ma、235.2±5.6 Ma,属中三叠世。在地球化学特征上,该套火山岩以
其他文献
【目的】为提高森林单木生物量估测精度和效率,本研究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技术对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的水曲柳、樟子松样地进行点云数据获取及单木生物量估测。【方法】通过优化算法对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树高、冠幅等单木结构参数的提取;然后基于改进的凸包算法获取树冠体积、树冠投影面积等树冠因子。最后将上述获得的单木结构参数引入传统CAR生物量模型中,建立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单木生物量模型。【结果】1)基于点云数据提取的单木结构参数与实测数值间的相关性较好。其中水曲柳样地平均冠幅和树高值的决定系数R2<
东海贝类多样性的秘密  为什么东海却有着可以媲美南海的贝类物种数量呢?按理说,更靠近赤道的南海,生物多样性应该更丰富。其实,这是因为流经中国的洋流——黑潮,会把贝类的浮游幼虫从热带输送到东海,造成了种群扩散和基因交流。这也解释了很多人长期以来存在的误区:“只要菲律宾海域有的物种,南海就一定有”,其实恰恰相反,菲律宾海域有的物种,东海可能有,南海却不一定有!贝类是怎么实现“长途旅行”的  众所周知,
期刊
[目的]了解缺磷胁迫后黑木相思主要营养元素的分配与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的相关性,为黑木相思高效栽培和养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黑木相思优良无性系SR17组培苗为材料,在
【目的】研究成熟期马尾松木材力学性质的种源变异规律,加深对马尾松群体遗传进化的理解,为马尾松木材材质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3年生马尾松种源试验林中具有代表性的20个种源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标准测定参试材料的木材力学性质指标。采用SPSS软件,分析马尾松木材力学性质和生长性状的种源间差异显著性,探讨木材力学性质指标与生长性状指标、种源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马尾松种源木材力学性质。【结果】马尾松不同种源木材力学性质差异极显著,各项力学性质指标变异系数的变异幅度为5.40%~
【目的】通过研究滇中亚高山4种典型林分凋落物归还及养分动态变化特征,得出不同林分类型养分归还变化规律,为开展不同林分林地生产力的维持机制和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及其生态恢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滇中亚高山常绿阔叶林、高山栎林、云南松林和华山松林为研究对象,在每个林分随机设置方形凋落物收集器,每月收集凋落枝和叶,烘干至恒质量后计算月和年凋落量,并测定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全钾(
贝展,源自欧洲的“上流生活方式”rn近现代的贝壳收藏起源于15~17世纪的欧洲,思想的解放使人们开始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广开的海路与探险不仅带来了香料、矿石和茶叶,还
期刊
【目的】研究地上、地下枯落物输入变化对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影响,为滇中高原云南松林土壤碳库管理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在云南玉溪磨盘山的云南松林内,基于枯落物添加和去除实验(DIRT, Detritus input and removal treatments),测定6种处理(对照(CK)、双倍枯落物(DL)、去除枯落物(NL),去除有机层和A层上部(O/A-Less)、去除根系(NR)和无输入(NI
目前空中交通的主要需求来自公共运输航空、通用航空与军事航空.为了满足这3类主要用户对不同空域的使用需求,更安全合理地利用空域,国际民航组织将空域划分为7个类别(由A到G
期刊
在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代表作《三體2:黑暗森林》中,大部分内容都围绕着一个赋予战略家惊人特权的“面壁计划”展开。由于地球面临着来自半人马座α星的“三体文明”的入侵,人类选出了4位具有战略家思维的“面壁者”,构思反击外星侵略的作战计划。  在这个故事里,人的头脑和思维成为保卫地球的最后希望。而在现实生活中,人脑也如同一个充满奥秘的“万花筒”;它发挥种种作用的机制,是生命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终极疆域”。
快速眼动睡眠中的人几乎没有任何肌张力,身体完全瘫软。这也就是我们坐着睡着,却不会进入天马行空的梦境的原因神经胶质细胞结构图(摄影/曹克磊)原来大脑“不睡觉”  过去,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睡眠是一段恒定不变的时期,只有很少的身体和大脑的活动。直到1952年,研究者记录了睡眠中人的脑电波,才发现睡眠是由不同的阶段组成的。  一个晚上,你可以多次进入一个被称为“快速眼动睡眠”的状态,这个阶段你的脑电波看起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