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毋庸置疑,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但是究竟备到什么程度方是最高境界,很多教师不得而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上好一篇课文到底要完成哪些工作?这里就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多读,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
在深入基层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的,并不是为了指导课堂教学实际。原因是很多教师的教案只有一个教学步骤,缺乏应有的学法指导;还有一部分教师的教案粗枝大叶,重难点部分也不多费笔墨;更有少部分教师的教案根本就不是自己动脑的结果,而是直接“拿来”,一言以蔽之:抄教案。笔者认为,要讲好一篇课文,首先要做的是走进文本读。
一读要了解课文大意,梳理课文思路。拿到一篇课文,教师首先要从头到尾认认真真读一次,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要传达什么信息,着重表达什么观点,或是要抒发什么情怀,或是要对某一事件、某种社会现象发表什么看法;然后再想一想课文是怎么把语言文字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怎样开头,怎么结尾,主要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初读了一次课文后大致有什么印象,教师基本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读要梳理语言文字,圈点批画,脚踏实地剖析课文的字、词、句、段。在完成这项工作时一定要认真细心,多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切不可草草了事。解读内容包括字音、字形、字义、词义、句子和段落。字音除了课本要求的生字以外,更重要的是多音字和回生字的读音;字形不用多说,字义词义要以课文新接触到的为准,当然不排除学生质疑的词语;句子包括读起来难断的句子,理解起来有难度的句子,与中心的表达有密切关系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等;段落包括重点段落,难理解的段落,或者在写作上有特色的段落,或者课本后面提出来的让学生积累背诵的段落。教师完成了这一系列工作后,对课文的细微末节就基本上做到了了然于胸。
三读要把握课文的重难点,找出师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点。通过前面两次读课文,教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脉络结构、语言文字都有了明确的理解,这第三读的任务应该是抓重点、找难点,发现最能感动自己、感染别人或者最具思考价值的部分。在完成这项工作时,一定不要照本宣科,即照着教学参考书或某些有关的资料做解读,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结合教参书的教学建议和课后的思考题做出决定。一般来说,重点很容易抓,难点和情感共鸣点就不那么容易找了。教师可能要花点力气,通过对某些段落的反复阅读和细细品味,方能找准。
上面只说了三读,但并不是指的就读三次,这只是一个保底数。因为对于一篇课文,要完成前面讲的那些工作,只读三次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反反复复读好多次。
二、多思,寻找契机,与作者、编者和学生展开对话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拿到教材,匆匆看上一遍就着手写教案,根本不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写出的教案存在不少漏洞。所以,教师备课的过程应该是自己用心解读课文的过程,而教案只是教师思考解读的结晶。多思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思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编者的编写意图,结合时代提取有价值的育人成分和语言文字的一课一得成分。
教师一接触教材首先要边读边思,追溯作者的写作意图。要明确几个问题:文章是什么年代写的?当时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对于现代的小学生来说有什么人文教育的意义?育人的落脚点在哪里?然后再想一想语文编者的意图:编者把该文编入本单元的目的是什么?在本组教材中占什么地位?在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方面着重训练哪一点?对于一课一得又想得什么?这个“得”不仅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得”,而且指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的“得”,即要揣摩编者想通过哪个训练点达到学生学习语言、内化语言的目的。
二思要找准契机,结合实际和学生展开心灵的对话。
作者和编者的意图揣摩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该考虑学生了。这个环节并不是单打一,它应该是紧紧承接上几个环节的。这个环节一定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生长点,然后决定教学策略。
首先,要思考字词该怎么处理,哪些字可以放手,哪些字教师必须把关,哪些词学生可以自己解决,哪些词必须结合课文才能进一步理解,教师一定要做到胸有成竹。接着要思考阅读策略,选择优化的学习方式。什么地方该自主学,什么地方该合作探究,如果学生不能按教师预想的完成,该如何随机应变。这些都需要思考。再者,要思考重难点的具体学法,用什么手段突破,采用什么技巧方法,假如预设的方法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又该怎么做。是否有更好的应对策略。最后,教师还得思考通过什么方法渗透学法,要渗透什么样的学法,要通过怎样的阅读实践去完成语言文字的训练,以实现一课一得的初衷。这个阅读实践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过程,它将全面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驾驭学生、驾驭课堂的过程,最能体现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
三思要确定教学的辅助手段。随着时代的变革,教师再也不是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就能胜任课堂需求的了。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介入,多媒体课件也成为教师备课时必须考虑的因素。那么,究竟该用什么课件,在什么时候使用?要达到什么目的和效果?教师必须明确。千万不要为了课堂的花哨而使用课件,一定要让课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要锦上添花,不要华而不实。如果课件在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或者突出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点上丝毫不起作用,那就别用。教师还可以选择更有效的教学手段,不要觉得简单的东西就一定不是最好的,比如学习卡片、小黑板、简笔画等,有时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决定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三、总结整理,书写成案
做到了前面提到的多读、多思,一篇课文的腹案就基本形成了。接下来应该做的是最后一项工作,即总结整理,书写教案。
书写教案的过程存在着许多变数,它不可能是自己解读课文时形成的全部思路,有可能时时在否定自我,在不断地修改自己先前的设想,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在书写教案时,教师已经作为一个重要角色走进了文本,正在和学生进行交流,展开对话。虽然面前只有纸和笔,但是脑海中呈现的是纷繁多变的课堂情景,是活跃的课堂实践活动。此时此刻,教师看起来是在写教案,实则是在预演课堂教学的种种情景。这时,教师的思维异常活跃,脑海中时不时会突发奇想,生出许多闪亮的教学点子,这将为课堂教学实践增添无尽的色彩。
(作者单位:内蒙古丰镇市教研室)
(责任编辑:张迿)
一、多读,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
在深入基层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的,并不是为了指导课堂教学实际。原因是很多教师的教案只有一个教学步骤,缺乏应有的学法指导;还有一部分教师的教案粗枝大叶,重难点部分也不多费笔墨;更有少部分教师的教案根本就不是自己动脑的结果,而是直接“拿来”,一言以蔽之:抄教案。笔者认为,要讲好一篇课文,首先要做的是走进文本读。
一读要了解课文大意,梳理课文思路。拿到一篇课文,教师首先要从头到尾认认真真读一次,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要传达什么信息,着重表达什么观点,或是要抒发什么情怀,或是要对某一事件、某种社会现象发表什么看法;然后再想一想课文是怎么把语言文字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怎样开头,怎么结尾,主要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初读了一次课文后大致有什么印象,教师基本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读要梳理语言文字,圈点批画,脚踏实地剖析课文的字、词、句、段。在完成这项工作时一定要认真细心,多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切不可草草了事。解读内容包括字音、字形、字义、词义、句子和段落。字音除了课本要求的生字以外,更重要的是多音字和回生字的读音;字形不用多说,字义词义要以课文新接触到的为准,当然不排除学生质疑的词语;句子包括读起来难断的句子,理解起来有难度的句子,与中心的表达有密切关系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等;段落包括重点段落,难理解的段落,或者在写作上有特色的段落,或者课本后面提出来的让学生积累背诵的段落。教师完成了这一系列工作后,对课文的细微末节就基本上做到了了然于胸。
三读要把握课文的重难点,找出师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点。通过前面两次读课文,教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脉络结构、语言文字都有了明确的理解,这第三读的任务应该是抓重点、找难点,发现最能感动自己、感染别人或者最具思考价值的部分。在完成这项工作时,一定不要照本宣科,即照着教学参考书或某些有关的资料做解读,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结合教参书的教学建议和课后的思考题做出决定。一般来说,重点很容易抓,难点和情感共鸣点就不那么容易找了。教师可能要花点力气,通过对某些段落的反复阅读和细细品味,方能找准。
上面只说了三读,但并不是指的就读三次,这只是一个保底数。因为对于一篇课文,要完成前面讲的那些工作,只读三次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反反复复读好多次。
二、多思,寻找契机,与作者、编者和学生展开对话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拿到教材,匆匆看上一遍就着手写教案,根本不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写出的教案存在不少漏洞。所以,教师备课的过程应该是自己用心解读课文的过程,而教案只是教师思考解读的结晶。多思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思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编者的编写意图,结合时代提取有价值的育人成分和语言文字的一课一得成分。
教师一接触教材首先要边读边思,追溯作者的写作意图。要明确几个问题:文章是什么年代写的?当时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对于现代的小学生来说有什么人文教育的意义?育人的落脚点在哪里?然后再想一想语文编者的意图:编者把该文编入本单元的目的是什么?在本组教材中占什么地位?在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方面着重训练哪一点?对于一课一得又想得什么?这个“得”不仅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得”,而且指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的“得”,即要揣摩编者想通过哪个训练点达到学生学习语言、内化语言的目的。
二思要找准契机,结合实际和学生展开心灵的对话。
作者和编者的意图揣摩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该考虑学生了。这个环节并不是单打一,它应该是紧紧承接上几个环节的。这个环节一定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生长点,然后决定教学策略。
首先,要思考字词该怎么处理,哪些字可以放手,哪些字教师必须把关,哪些词学生可以自己解决,哪些词必须结合课文才能进一步理解,教师一定要做到胸有成竹。接着要思考阅读策略,选择优化的学习方式。什么地方该自主学,什么地方该合作探究,如果学生不能按教师预想的完成,该如何随机应变。这些都需要思考。再者,要思考重难点的具体学法,用什么手段突破,采用什么技巧方法,假如预设的方法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又该怎么做。是否有更好的应对策略。最后,教师还得思考通过什么方法渗透学法,要渗透什么样的学法,要通过怎样的阅读实践去完成语言文字的训练,以实现一课一得的初衷。这个阅读实践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过程,它将全面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驾驭学生、驾驭课堂的过程,最能体现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
三思要确定教学的辅助手段。随着时代的变革,教师再也不是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就能胜任课堂需求的了。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介入,多媒体课件也成为教师备课时必须考虑的因素。那么,究竟该用什么课件,在什么时候使用?要达到什么目的和效果?教师必须明确。千万不要为了课堂的花哨而使用课件,一定要让课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要锦上添花,不要华而不实。如果课件在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或者突出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点上丝毫不起作用,那就别用。教师还可以选择更有效的教学手段,不要觉得简单的东西就一定不是最好的,比如学习卡片、小黑板、简笔画等,有时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决定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三、总结整理,书写成案
做到了前面提到的多读、多思,一篇课文的腹案就基本形成了。接下来应该做的是最后一项工作,即总结整理,书写教案。
书写教案的过程存在着许多变数,它不可能是自己解读课文时形成的全部思路,有可能时时在否定自我,在不断地修改自己先前的设想,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在书写教案时,教师已经作为一个重要角色走进了文本,正在和学生进行交流,展开对话。虽然面前只有纸和笔,但是脑海中呈现的是纷繁多变的课堂情景,是活跃的课堂实践活动。此时此刻,教师看起来是在写教案,实则是在预演课堂教学的种种情景。这时,教师的思维异常活跃,脑海中时不时会突发奇想,生出许多闪亮的教学点子,这将为课堂教学实践增添无尽的色彩。
(作者单位:内蒙古丰镇市教研室)
(责任编辑:张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