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大品牌踌躇中国市场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zy3106ji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百家意大利鞋业品牌将于2010年9月集体进驻四川,意大利品牌联盟入驻成都直销鞋城7月5日举行了签约仪式;此前的6月初,“2010江苏-意大利经贸交流洽谈会”在南京举行,包括制鞋、服装、葡萄酒和机械等行业的45家意大利企业寻求商机;5月30日至6月5日,500多位意大利企业家组成“超豪华”代表团访问中国,由意大利经济发展部长带队,访问重庆、上海和北京,期间举行了多场中意企业面对面洽谈会。
  “世界萧条,中国独亮,中国成为意大利企业寻找生机的出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意大利语系教授张宓说。
  不过,另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意大利,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8%以上,面临庞大而复杂的中国市场,这些企业可能遭遇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
  
  Valentino“沦落”的故事
  意大利高级服饰奢侈品牌Valentino的中文名字有两个:“华伦天奴”和“瓦伦蒂诺”。当年瓦伦蒂诺多出现在中国的一些高档场所,而如今人们熟悉的华伦天奴几乎充斥城市的大街小巷。
  1908年,文森佐•瓦伦蒂诺(Vincenzo Valentino)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创立Valentino品牌,成为意大利贵族及社会名流的拥戴品牌。1954年,瓦伦蒂诺家族第二代继承人玛丽欧•瓦伦蒂诺(Mario Valentino)设计的珊瑚凉鞋作为20世纪工业设计的典范之作,陈列于瑞士鞋靴博物馆。1956年,瓦伦蒂诺的第三代子孙卓凡尼•瓦伦蒂诺又创立以“Giovani Valentino”命名的全新品牌。
  据了解,在全球范围内与意大利Valentino有直接关系的品牌只有3个,分别是Mario Valentino、Valentino•Garavani和Giovani Valentino。
  1987年,Valentino首次进入中国市场,成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奢侈品牌之一。近30年间,Valentino家族的三大品牌几番入驻,最终都遭遇尴尬,最后Mario Valentino和Giovanoi Valentino全身退出,只有Valentino Garavani在中国继续保留旗舰店。
  眼下,让人眼花缭乱的“华伦天奴•XX”以低廉的价格出现在城市里各个繁华的闹市街区。与此同时,人们听到的却是意大利Valentino正式撤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如今在中国,有关华伦天奴的衍生名字可谓种类繁多,比如,华伦天奴•路易、华伦天奴•古柏、鲁加诺•华伦天奴、圣•华伦天奴、华伦天奴•GV、联盟•华伦天奴等等。
  中国品牌营销管理专家毛浓月说,这些厂家通过在“华伦天奴”加前缀或后缀来迷惑消费者,俗称“傍名牌”。这些公司一般在香港或者境外注册。
  根据Valentino官方网站显示,目前中国大陆共有6家专卖店,全部是“Valentino Garavani的直营店,归属香港总部管理。记者曾电话联系北京王府井Valentino专卖店。据店员介绍,目前该品牌在中国大陆主要是重新树立品牌形象,让中国消费者了解真正高品质的华伦天奴品牌。从营业额和销售上看,与其他奢侈品牌比较,Valentino属于中等水平。
  截至发稿时,Valentino官方尚未对本刊提出的问题发表评论。
  毛浓月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由于Valentino家族对品牌分而治之,导致Valentino对品牌规划、授权生产、营销网络等环节的监控力度不够,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遭遇尴尬,最终导致Valentino品牌在中国的彻底没落。据统计,国内带“华伦天奴”字样的商标不下200种。
  毛浓月还分析说,Valentino总部已经放弃了中国市场,也有可能是有心无力。由于它最开始的路就没有走好,现在治理的成本太高了。而且,Valentino原本是一个奢侈品牌,但是当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在使用时,就已失去了奢侈的意义。目前仍有很多人在买华伦天奴的产品,在二、三线城市的影响力还很大,如果把这些品牌统一起来,可以做成中端偏低的品牌。
  
  意占中国奢侈品牌半壁江山
  中国人对意大利最感性的认识,应该包括耳熟能详的奢侈的、高档的品牌,从服装鞋包到家具名车,都是如此。比如古琦、范思哲、普拉达、华伦天奴、斐乐、背靠背、杰尼亚、芬迪、法拉利、兰博基尼、菲亚特……2009年7月,美国奢侈品协会的抽样调查显示,最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十大奢侈品牌中,意大利品牌占据半壁江山。
  “意大利的产业优势不仅仅是时装设计和奢侈品制造。”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ICE)北京首席代表赖世平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强调,“意大利的机械制造和高科技产业都很发达,占对华出口的大部分。”
  中国驻意大利公使衔经济参赞张俊芳在回答网络提问时说,机械制造、纺织服装业和农食品加工是意大利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其工业设计和创意产业均世界领先。意大利时尚产业发达,拥有众多世界顶尖品牌。不过,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意大利经济陷入衰退,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影响,通胀率3.3%,失业率6.7%。
  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北京办事处提供的2009年中意贸易数据显示,机电产品是意大利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占其对中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其次为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和纺织品及原料。中国是意大利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皮革制品及箱包和鞋靴伞等轻工产品的首要进口来源地。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深化,欧洲消费紧缩,市场疲软,意大利政府和企业把拉动出口的期望寄托于快速发展的中国。赖世平表示,中意经贸往来已进入新阶段。
  参加北京中意企业洽谈会的意大利皮埃蒙特出口公会北京办公室主管丹尼尔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希望把产品推销到中国市场,或者在中国投资,寻求与中国企业的战略合作。这一次主要是加强与中国企业、政府、社团、协会的互动,洽谈合作的可能性。”
  
  九成意企业对中国市场陌生
  虽然两国政府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合作,但发展并不顺利。两国企业的规模、商业理念和运作方式的差异阻碍了这种发展。
  “它们不是不想来中国发展,而是害怕来中国。”赖世平强调。2010年6月,意大利经济发展部贸易促进和对外政策司司长随团访华时表示,目前已有2500家意大利企业落户中国,但是相对于意大利500多万家中小企业,这个数字还是太少了,并且九成的中小企业对中国市场非常陌生。
  按照欧盟的标准,通常低于250人的企业称为中小型企业。意大利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小企业王国”。据统计,中小企业贡献了意大利70%左右的GDP。大批以家族运营为特色的中小型公司活跃在纺织、家具到机械制造的众多行业中,很多百年品牌也是中小企业或家族企业。
  张宓认为,平均10人左右的意大利小企业,面对中国大市场,就好比远洋航行中的小舢板,无论从心理上,还是规模上,它们都不适应,这是本质的问题。意大利马尔凯大区驻中国的办事处总经理马可•孔迪承认,庞大的中国市场虽然吸引意大利企业,但是心理和地理上的距离使它们感到前途未卜。
  意大利小型企业迟迟不来中国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意大利研究中心主任罗红波指出,一方面,小企业的资金和人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实力开拓中国市场;另一方面,本土化的产业链条使得小企业要动很难。意大利中小型企业是依托本土的产业集群发展的,比如,一个做鞋底的厂家需要找到做鞋面的厂家相匹配。它们无法单枪匹马闯荡中国。
  “小企业与大市场,两者的不兼容性相当明显。”外交学院外语系教授李旦认为,有着历史积淀的意大利家族企业追求的是特定人群的认同,而不是以十几亿人口的大市场为目标。它们看重的不是中国的大市场,而是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
  受访的一些意大利中小企业主表示对中国某些企业的“复制”能力过强的忧虑,由于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财力来防范和打击仿制,而仿制对品牌有致命冲击,导致意大利的中小企业不敢尝试开拓中国市场。
  
  只认品牌不识真货?
  意大利品牌往往是通过代理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2004年后,由于零售业的放开,意大利的国际一线品牌可以通过直营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意大利的顶级品牌阿玛尼、普拉达、古琦等走全球营销战略,忙于在中国大中城市开设直营店铺;还有一些品牌通过代理机构,如2009年登陆中国的意大利顶级运动鞋生产企业乐途(LOTTO)就是通过李宁公司作为代理。虽然意大利的奢侈品牌进入中国的不少,但中低档多,高档的很少。
  “意大利的高端品牌重视顾客对品牌提供的品质的认同。”一直从事中意贸易业务的卡拉告诉记者,很多大品牌是在小企业或者家族式作坊手工做出来的,重视的是质量和手工。中国消费者重视的是品牌,只有众所周知的品牌才得到青睐,因为这能体现消费者的财力和身份。对于那些在中国没有知名度但是价格昂贵的高品质顶级品牌,中国消费者并不认同。“品牌就是意大利企业的生命。”卡拉补充说。
  如果中国消费者对意大利品牌不认同,即使来了中国也会铩羽而归。目前在秦皇岛教意大利语的安娜,曾在北京一家意大利进口食品店工作。该店不到一年就关门了。她解释说,中国消费者很难理解价格100元和500元的橄榄油的区别。
  品牌的运营和知识产权往往在洽谈之初就成为拦路虎。“如何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成为中意企业洽谈会上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长期关注意大利品牌的业内人士表示,两国企业的商业理念不一样。意大利家族企业是品牌运作,而中国企业是通过大规模推广来赚钱。双方常常由于理念不同而不欢而散。
  成功收购意大利顶级皮鞋品牌万利威德(VALLEVERDE)专利权的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承认,奥康与万利威德皮鞋品牌进行收购谈判时,曾一度在知识产权权限(包括商标、专利等所有权)以及价格等方面僵持不下。
  也有专家认为,意大利中小企业对中国市场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区。以服饰消费品为例,曾有市场调研显示,衣装鞋帽的采购受到人际的影响很大,而非广告或者代言人。只要产品的定位跟买仿制的人群没有冲突就行。“在北京新光天地和在动物园批发市场买衣服的绝对不会是同一类人”。
  
  中意企业的互补性很强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意大利纺织、服装、皮鞋、皮具等传统优势行业遭受严重打击。不过,在意大利外贸出口数据一片惨淡中,唯有对华出口总额不断上升。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9年出口总额降幅达到20.7%,除对中国出口增长3.2%外,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均为负增长。产业分析人士认为,意大利传统优势行业应该调整战略,积极开发新兴市场。而之前一直被认为是威胁的中国市场成为意大利中小企业的“冒险乐园”。
  “全球化已经把意大利产业链条拉长,它的中小企业可以把生产的某个环节放到中国。中国是大的机遇和市场,如果不出击就不能活。”罗红波认为。
  张宓则把意大利中小企业来华比作“逼上梁山”,虽然心里没底,但兴许能拼出一条生路。意大利政府采取集中战略帮助中小企业来华寻商,就像“把一个个小舢板组成大帆船,然后扬帆出海”,这样可以降低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成本。
  意大利从中央到地方,从各大区到市,各级相关的行业协会、工业家联合会、银行协会等经济、工业、金融等行业绑在一起,带领有意向来华的小舢板们登陆中国,帮助它们联系相关中国部门,为在华落户提供支持。张宓解释说,意大利政府在帮助小企业寻找中国经济增长点登陆,比如从珠江口,到长江三角洲,然后是渤海滨海地区,现在又来到两江地区。
  虽然这种组团似的洽谈会达成的合作协议很少,但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两国政府为双方企业搭建的交流平台十分必要。
  “两国政府组织的洽谈会有来有往,进行得轰轰烈烈,下一步需要扎扎实实,逐一把那些企业的需求落实,这是把伟大理想和动人的口号变成现实的关键。”张宓建议说。
  “中意企业的互补性很强。”赖世平说,意大利拥有非凡的创意和精湛的制造工艺,而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广大的市场。
  一些受访的学者表示,中国民营企业可以通过与意大利中小企业合作,吸收国外资金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产业升级,与国际市场接轨,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例如,同样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一些贴牌加工企业面临市场萎缩的压力。自2008年底,温州民间资本开始酝酿海外收购品牌,意大利丰富的鞋革和服装品牌成为民企的首选。
  不过双方合作仍然困难重重。首先,“两国企业都需要熟悉、了解对方的的市场环境,包括市场的制度、产业、法律、税收、劳工法等。”罗红波说,两国的差异太大了,甚至细到如何和员工相处,都需要学习。
  其次,双方品牌定位有偏差,中国民企希望一蹴而就拿下对方的一线品牌。据介绍,2009年6月温州民企赴意“团购”意大利品牌未果。虽然双方合作意向很强,不过对方打算出售的都是二、三线品牌而非一线品牌。罗红波建议说,中国企业不如从小做起,这样可以逐渐学习和熟悉意大利的法规制度,等积累起经验和资金后,再继续做大,不能够急躁。
  此外,语言障碍使得双方无法直接沟通,往往造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情况。目前,中意中小企业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鉴于中小企业财力、人力有限,在拓展市场初期,政府和相关的行会组织应该发挥积极地作用。中国的企业行会应该转变职能,多办实事。举办的讲座要言之有物,让企业有收获,真正做到为企业服务。
其他文献
“五四”浪潮冲击上海,长期在工商界叱咤风云,对全国政局都有相当影响的上海总商会也面临更新换代。不惑之年的聂云台脱颖而出,当选为新会长,代替有“道台一颗印不及朱葆三一封信”之誉的老会长朱葆三,成为举世瞩目的企业界代表。  自晚清以来,在上海总商会18年的历史上曾有过11次换届选举,每次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动,惟有这一次算得上真正的新旧交替。上一届的33个董事只有留美归来的新型实业家穆藕初等两人继续留任
期刊
俄罗斯政府最近宣布,计划在2011~2013年间,向市场出售11家“重量级”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部分资产,价值约在300亿美元内。从规模上看,本轮出售国企资产仅次于上世纪90年代“证券私有化”。不过,在声明发表后,涉及实施细则的相关政策迄今仍未出台。  俄罗斯此次待售国有资产质量优良,且在俄政治经济生活中地位特殊,因此引起部分中国企业的密切关注,尽管中国企业在收购俄资产方面有过惨痛教训。  据俄媒
期刊
以4月17日发布的“新国十条”为标志的楼市新政推出至今,房市正进入胶着状态,房价止涨,成交量下跌。由于普遍担心这种状态维持一段时间之后,房价再度反弹,各种关于治本之策的探讨日益增多,其中之一就是根治土地财政,切断地方政府收入与房价之间的直接联系,防止地方政府再度成为房价上涨的推手。  房地产大佬华远总裁任志强在前不久的微博发了这样一组数据:“去年杭州财政收入1019.43亿元,土地收入1200亿元
期刊
在中国创业板刚刚走过的1年岁月里,超募资金成为困扰市场各方的一个大问题。  截至8月18日,已上市的103家创业板公司,每家公司募集资金总额均超过计划募集资金的数量,超募资金总额近460亿元,恰是这百余家公司原拟募集资金的两倍。  这意味着,仅是这103家创业板公司超募的资金,就可以再“装备”起两个创业板,至少可以给予200余家小企业以资金扶持。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巨额的超募
期刊
“巨无霸”中石油的一系列举动,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继7月底接连拜会全国工商联、牵手山东省政府之后,8月初,中石油高层又赶往杭州,面对一百多号浙商资本大佬,一口气抛出了119个项目、2000余亿的招商引资大单。  这是自国务院5月份发布鼓励民营资本的“新36条”之后,央企巨头迈出的第一步。此举引发业界无限遐想:铁板一块的油气行业,真的就要向民资敞开大门?  “这次是动真格的了。集团拟定出合作计划,
期刊
国美电器(HK:00493,以下简称国美)大股东黄光裕方面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强烈分歧,让国美的战略投资者贝恩资本(Bain Capital,以下简称“贝恩”)再次站到聚光灯下。  3年前,因联合中国华为收购3COM,贝恩为公众所熟知,并在中国“一战成名”。但卷入国美事端的“被宣传”,并非贝恩乐见。  黄光裕方面在公开信中说,公司董事局主席陈晓联手贝恩资本,与其签订极为苛刻的融资协议,试图控制整个公
期刊
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争斗。  无论国美电器(00493.HK)控制权争夺的结果如何,博弈双方都已被逼上绝境。  如果大股东黄光裕成功夺回控制权,国美电器也已因内耗而严重受创,竞争对手苏宁的全面超越即是明证。而踢开陈晓后,黄光裕能否找到更合适的代理人,也将考验后陈晓时代的国美智慧。  即便现任主席陈晓成功站稳脚跟,黄光裕无法割舍的大股东地位,以及对职业经理人操守的质疑,都将让陈不得不背负压力前行。  
期刊
2010年8月底,郑州中院审理郑州大方实业有限公司(下称“郑州大方”)和苏州大方特种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苏州大方”)实际控制人李荣生涉嫌“金融诈骗”一案,即将公布审理结果。  2009年9月,郑州大方和苏州大方在香港借壳上市的过程中,与合作伙伴汪晓峰发生纠纷,致使借壳上市中途夭折。随后,郑州警方以李荣生涉嫌“金融诈骗”为由,将其羁押。  李荣生的两家公司到香港市场借壳上市,但进入到路演阶段之后,
期刊
一款名为Flipboard的免费应用正在苹果iPad上迅速走红。  还未正式上线时,Flipboard就已经成为硅谷的热门话题。在7月22日Flipboard登录App Store当日,慕名而来的下载者更是挤爆了公司的服务器。  iPad应用上一次引发热议,还要追溯到5月底《Wired》杂志iPad版的发布,当时这款售价4.99美元、超过500MB大小的电子刊物,在短短9天内就售出了近8万本。  
期刊
彼得奥尔扎格最近辞去白宫行政管理与预算局局长一职,这是直接制定美国政府经济政策的要职。奥氏出身于美国最出名的私立贵族中学,又以最高一档成绩毕业于“常春藤”普林斯顿大学本科,获得去欧洲深造的马歇尔奖学金,最后得到伦敦经济学院的博士。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是他的导师和合作者。  在“双料常春藤产品”奥巴马总统之下,这样的狭义“学而优则仕”现象更加明显。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前哈佛校长萨默斯,诺贝尔物理奖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