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中国车企而言,这正是一次难得的进军欧美市场的机遇,但抓住机遇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收购
前有吉利收购瑞典沃尔沃,后有上汽收购韩国双龙,在中国汽车发展历程中,所有“嫁”到中国的国际品牌均是“单一血统”,而待字闺中的菲亚特克莱斯勒却是一个集美国克莱斯勒与意大利菲亚特“血统”于一身的合资企业。如今,中国车企面临的难题恐怕不是“娶”与“不娶”的问题,而是该怎么“娶”的问题。
近日,国内某知名车企不止一次向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提出收购邀约的消息在业内备受关注。虽然收购金额高出该集团的市值,但还是以“收购金额不够多”为由而被拒绝。据了解,觊觎这场收购的还有其他大型中国汽车制造商。
令中国车企为之动容的,不仅是菲亚特克莱斯勒经久的品牌与技术的积淀,更多的还是未来可以触及到的庞大却又眼下在国内“蛮荒”的欧美市场。
作为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牌汽车制造商,菲亚特克莱斯勒旗下产品涵盖了轿车、SUV、超级跑车甚至还有卡车等,可谓品类多样。同具吸引力的是其成熟的技术,如菲亚特小排量发动机技术、克莱斯勒三大件和四驱技术等。如果说吉利收购沃尔沃看重的是品牌、安全和设计理念,那么,毫不夸张地说,菲亚特克莱斯勒拥有的技术,比沃尔沃只多不少。而这也正是中国车企所需要的。
此外,收购的更大动力是来自欧美市场的召唤。由菲亚特和克莱斯勒共同构成的集团,前者是欧洲的“地头蛇”,后者是美国的“钉子户”。不仅如此,集团在加拿大和墨西哥还有广泛的分销网络。一旦中国车企与之并购,就意味着通往欧美市场紧锁的大门终于被打开。
然而,丰满的理想背后总掺杂着数不清的现实包袱。这门看起来前景大好的海外收购生意要想真正落实起来并不容易,来自各方的风险充斥其中,甚至有的风险是前所未有的,根本没有以往的经验教训可以借鉴。
不必多言,一个老牌企业张开双臂“主动联姻”的主要原因,无外乎财务状况出了问题,菲亚特克莱斯勒亦如此。对于“接盘侠”来说,除了需要承受高出约350多亿美元的市值外,还要为其巨额的负债和罚款买单。
据悉,仅去年三季度末,该集团净债务就高达70亿美元,远远高出其当年的净利润,当时即传出其有意出售旗下玛莎拉蒂和阿尔法罗密欧品牌来缓解财务困境的消息。
来自财物方面的潜在危机还包括,菲亚特克莱斯勒此前或因涉嫌在超过10万辆Jeep和道奇车辆中安装尾气排放控制软件,并未上报,造成氮氧化排放物高出美国标准,而为此可能需要缴纳的40多亿美元的罚款。
除此之外是来自工会的麻烦。即便有债务缠身,但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仍要遵守昂贵的雇佣协议,如果中国车企接手,这个“包袱”依然不能甩掉,但同时带来的麻烦则是因待遇差距而导致国内员工的心理不平衡。此前,通用汽车就在此“摔过跟头”。
除资金和公会挑战外,在这场海外收购中,中国车企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经验的匮乏。与以往有所不同,菲亚特克莱斯勒作为一个拥有意大利与美国汽车产业“双重基因”的企業,其本身的产业链和组织架构就极为复杂,甚至两者合并后的磨合期也经历了七八年之久。加之二者本身存在的文化差异等,在后续管理与经营上,带给中国接盘企业的挑战无疑是前所未有的。
这也难怪,近年来,大众、通用、马自达、三菱等各国知名汽车厂商在面对菲亚特克莱斯勒“主动联姻”的请求时,会不假思索地扬长而去。
面对“诱惑”与“挑战”的对立施压,中国车企该不该做这个“接盘侠”?笔者看来,应该。对于中国车企而言,这正是一次难得的进军欧美市场的机遇,但抓住机遇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收购。
据悉,菲亚特克莱斯勒此番打算出售的品牌包括克莱斯勒、菲亚特、Jeep、道奇和Ram。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享誉北美的Jeep品牌不乏具备在中国的SUV市场占据一席之位的可能。所以,对于这场收购,根据企业的自身需求,懂得取舍、去粗取精才是关键所在。
前有吉利收购瑞典沃尔沃,后有上汽收购韩国双龙,在中国汽车发展历程中,所有“嫁”到中国的国际品牌均是“单一血统”,而待字闺中的菲亚特克莱斯勒却是一个集美国克莱斯勒与意大利菲亚特“血统”于一身的合资企业。如今,中国车企面临的难题恐怕不是“娶”与“不娶”的问题,而是该怎么“娶”的问题。
近日,国内某知名车企不止一次向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提出收购邀约的消息在业内备受关注。虽然收购金额高出该集团的市值,但还是以“收购金额不够多”为由而被拒绝。据了解,觊觎这场收购的还有其他大型中国汽车制造商。
令中国车企为之动容的,不仅是菲亚特克莱斯勒经久的品牌与技术的积淀,更多的还是未来可以触及到的庞大却又眼下在国内“蛮荒”的欧美市场。
作为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牌汽车制造商,菲亚特克莱斯勒旗下产品涵盖了轿车、SUV、超级跑车甚至还有卡车等,可谓品类多样。同具吸引力的是其成熟的技术,如菲亚特小排量发动机技术、克莱斯勒三大件和四驱技术等。如果说吉利收购沃尔沃看重的是品牌、安全和设计理念,那么,毫不夸张地说,菲亚特克莱斯勒拥有的技术,比沃尔沃只多不少。而这也正是中国车企所需要的。
此外,收购的更大动力是来自欧美市场的召唤。由菲亚特和克莱斯勒共同构成的集团,前者是欧洲的“地头蛇”,后者是美国的“钉子户”。不仅如此,集团在加拿大和墨西哥还有广泛的分销网络。一旦中国车企与之并购,就意味着通往欧美市场紧锁的大门终于被打开。
然而,丰满的理想背后总掺杂着数不清的现实包袱。这门看起来前景大好的海外收购生意要想真正落实起来并不容易,来自各方的风险充斥其中,甚至有的风险是前所未有的,根本没有以往的经验教训可以借鉴。
不必多言,一个老牌企业张开双臂“主动联姻”的主要原因,无外乎财务状况出了问题,菲亚特克莱斯勒亦如此。对于“接盘侠”来说,除了需要承受高出约350多亿美元的市值外,还要为其巨额的负债和罚款买单。
据悉,仅去年三季度末,该集团净债务就高达70亿美元,远远高出其当年的净利润,当时即传出其有意出售旗下玛莎拉蒂和阿尔法罗密欧品牌来缓解财务困境的消息。
来自财物方面的潜在危机还包括,菲亚特克莱斯勒此前或因涉嫌在超过10万辆Jeep和道奇车辆中安装尾气排放控制软件,并未上报,造成氮氧化排放物高出美国标准,而为此可能需要缴纳的40多亿美元的罚款。
除此之外是来自工会的麻烦。即便有债务缠身,但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仍要遵守昂贵的雇佣协议,如果中国车企接手,这个“包袱”依然不能甩掉,但同时带来的麻烦则是因待遇差距而导致国内员工的心理不平衡。此前,通用汽车就在此“摔过跟头”。
除资金和公会挑战外,在这场海外收购中,中国车企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经验的匮乏。与以往有所不同,菲亚特克莱斯勒作为一个拥有意大利与美国汽车产业“双重基因”的企業,其本身的产业链和组织架构就极为复杂,甚至两者合并后的磨合期也经历了七八年之久。加之二者本身存在的文化差异等,在后续管理与经营上,带给中国接盘企业的挑战无疑是前所未有的。
这也难怪,近年来,大众、通用、马自达、三菱等各国知名汽车厂商在面对菲亚特克莱斯勒“主动联姻”的请求时,会不假思索地扬长而去。
面对“诱惑”与“挑战”的对立施压,中国车企该不该做这个“接盘侠”?笔者看来,应该。对于中国车企而言,这正是一次难得的进军欧美市场的机遇,但抓住机遇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收购。
据悉,菲亚特克莱斯勒此番打算出售的品牌包括克莱斯勒、菲亚特、Jeep、道奇和Ram。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享誉北美的Jeep品牌不乏具备在中国的SUV市场占据一席之位的可能。所以,对于这场收购,根据企业的自身需求,懂得取舍、去粗取精才是关键所在。